郁达夫作品的孤独意象及心理探源

郁达夫作品的孤独意象及心理探源
作者:黎思彤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5
        要:郁达夫在其文学创作中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的孤独意象。孤独意象源自他童年及成年后的孤独体验,是作家自我心理体验在作品中的投射。郁达夫早期作品中体现出的孤独充满了强烈的情绪彩,遮蔽了深入思考的向度和空间,流于一种激烈的情绪宣泄。孤独使郁达夫的作品充斥着浓郁的颓废情调,但颓废和消沉是表象,背后是对黑暗现实的反抗。本文将分析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意象、作家的孤独体验,及其深层的创作心理。
        关键词:郁达夫;孤独意象;心理探源
        [中图分类号] 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01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异的存在。他具有极为矛盾的个性,即热情豪爽又敏感自卑,放浪形骸而又坦荡直率,以颓废而畅达的文风谱下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精神漂泊无依
的困顿状态。他将自我心理体验投射到其作品里,显示出了鲜明的孤独意象。在孤独意象的表象之下,内里之中,贯通着一条不可忽视的潜流,那就是郁达夫那幽深微妙的创作心理。
        一、作品中的孤独意象
        孤独意象在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随处可见。这种情绪气氛笼罩了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始终。微风黄叶枯树蓝苍的天灰的寒云落叶萧萧歌声凄凄,他善于以哀忧怆丽的诗歌语言组合一幅幅萧疏苍悲的风景画,从而营造出悲凉寂寥的气氛。在这孤凄凄的环境里,主人公以潦落的姿态孤零零地走进他孤绝的命运里。如《迟桂花》中,虽然描写的是主人公来到寂静的美丽的小村庄,但是在美景背后,表现的则是童年郁达夫内心的孤寂和对爱的渴望;《银灰的死》中主人公一人流落东京,昼夜颠倒地喝酒买醉,接到妻子的死讯,悲痛欲绝,每于深夜酒醒之后走在清冷的路上,空空寂寂,无限悲愁。虽有一酒家当炉的女儿静儿常陪他落些同情之泪,可后来静儿将要嫁为他人妇,想到就连这样的相互劝慰的朋友也终要失去,想到以后再无可慰藉的地方和友人了,无尽的、虚空的孤独将淹没;《沉沦》里的主人公虽才华横溢,心思活跃,但以弱国子民的身份
混迹于东京这个大都市,受尽日本同学的歧视与凌辱,也不见容于中国的留学生,与现实格格不入,就连在素以温柔顺驯著称的日本那里也同样感受到支那人的屈辱。孤独中的人尤其渴望那尘世的温暖,因此他异常渴望得到那份爱情,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1]这种叫嚣似的呼喊真切地抒发了一个在极度孤独中苦闷挣扎的灵魂。郁达夫沉浸于自己的凄美的孤独,细细品味甚至迷恋着它,在创作中到出口,作为他孤独体验的流露方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几乎是在作品中以一面孤独的旗帜在宣扬着。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37: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937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意象   主人公   渴望   体验   作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