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的生存美学_用福柯理论解读_边城_

中外文艺CHINESE &FOREIGN ARTS
二、《边城》中 “关注自身”的生存
一、解构时代福柯的生存美学的提出
从《边城》中人物看生存,人物身上洋溢的生命启蒙之后理性取代了神学和宗教对大众意识的统力更接近于一种原生的生命力。尽管有诸多学者讨论治地位,在20世纪美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和对经沈从文作品中的生命诗学,分析其作品是其生命本体验实证方法张扬的同时,对理性主义的反叛和对人的观和生命价值观矛盾作用的结果,“认为生命意志是一非理性的张扬则体现了对生存状态的反思,传统生存种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盲目的生命冲动,这种盲目的美学在当下寻求新的转型。海德格尔在探索人的生存[4]生命冲动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有叔本华的悲观及其与真理的关系时强调,唯有通过艺术,通过人的论倾向。也与柏格森生命哲学有联系,“生命的特性永“此在”才能诗性地审美地生存。海德格尔对关怀其自[5]远处在实现之中,决不会完全实现”。而笔者从《边身的“在世存在”的生存可能性的存在论的提出,是城》中看到的是美好的人性、湘西世界的生存美,并福柯提出以“关怀自身”为核心的生存美学的先声。
不是非理性的生命冲动,而是自始至终怀有生命的神现代性日趋实利和理性,使得文学作为审美意识性的人性。无论是翠翠,还是傩送和天保兄弟身上体形态,其重要的文学性在淡化,创作倾向趋于写实求
现的不仅仅是原初的人性,更是一种关怀他人的道德真。文化的革新基点不在意识形态范畴内,而在作为的生存美,这是符合福柯理论“关怀自身”的伦理学物质力量的社会生产范畴。丹尼尔·贝尔认为:“文的,“关怀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6][1]是作为关怀自身的艺术而呈现在实际生活之中”。
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文化领域是意义的领再从《边城》中人物活动时空看生存。作者着力域,它通过艺术与仪式,以想象的表现方法诠释世界描述了特有的乡风民俗中的审美生存,没有戏剧化的[2]的意义……”反之,现代社会人作为主体性的死情节,没有复杂的语言结构和叙事圈套,有的只是沈亡,同时作为个体的自我与社会秩序、理性和社会规从文独特的书写气质,人物只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关范的冲突日益剧烈。作为人性真正主体的本能和欲望注的只是自身。乡土小说一向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流在科学的深度解析下显露出来的同时,也因其失去自派,现实主义流派不同于浪漫主义流派之处在于要白有的空间呈现反科学倾向。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描现实、力求逼真,朱光潜曾经论述浪漫主义流派三论”中进一步倡导但未发展到终结的现代性相反,福种显著特征,其一是最本质的特征即其主观性,其二柯对知识、权力、主体作出了解构,这一解构也正是是“回到中世纪民间文学”的口号,其三是“回到自建立在个体生存的基点上的。
然”的口号。沈从文是乡土浪漫派的代表,在浪漫与福柯的生存美学是以“关怀自身”为核心的,不现实之间,流露出乡恋情感和怀乡情绪,所流露出来只属于认识论范畴的精神态度问题,而是变成了存在
的是生命的力和真,让人走向自然。在《边城》中,论范畴的关于生存的艺术。它是以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作者以隐含的叙述者身份来叙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审美地为人处世和艺术地待人接物的实践智慧为基景、天人合一的和谐,叙述语言采用的是口语化言说础,结合自身实际生活经验总结和创造出来的当代诗模式、质朴原始的湘西少数民族的原始主义彩,简性生存的理论典范。其重要意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单的情节线索、没有复杂的情节,却能让读者在缓慢值,人类生存的真正本质,就在于它的审美性。人世的字符流淌中读下去,进入与乡土写实主义小说不同间,唯有审美活动,才使日复一日的平庸生存过程和的理想世界,人性真、风俗美,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
有限的语词符号,变成富有诗性魅力和充满创造性的正如福柯所说:“所谓生存的艺术,就是一整套[3]
奇幻艺术力量。” 
反身的和自愿的实践方式,人们不仅由此确定一定的
;后现代语境下的生存美学
——用福柯理论解读《边城》
王  丽
摘要:本文试图在当前人自身生存状态的生存美学成为文艺界热议这一背景下,着重从福柯的生存美学、生存论、审
美的主体间性三个方面对《边城》进行解析,在一定层面上思考了当代生存美学的学理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生存美学;福柯;沈从文;主体间性
小说博览
行为规则,而且还设法改变他们自身、形塑他们自身识、教化三功能中其审美功能最为突出。而生存美学的独特生存方式,并使他们的生活,改变成为具有特也是如此,“它打破了以本质主义定义的传统文学美定美学价值、又符合特定风格标准的艺术作品。”福学观,借鉴结构主义方法,提出了文学文本的原型层柯的“自身”是对现代人对文化定义的颠覆,《边面、现实层面、审美层面三层结构,因此具有原型意城》中人物之外,乡风民俗是生存之美的大语境,没义、现实意义、审美意义三种意义。生存美学也认有“读书人”的道德观来压抑人性,并不是说它是没为,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审美有道德观念的、呈现一种原始野蛮的生活形态,而是的这种本质是由审美的充分主体间性决定的”。钱
[10]
它有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那就是关注自身和他人。中文在论审美特性与意识形态特性的结合时曾说:如顺顺的经历,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和老船公之间的“如果以一般意识形态观点的理解来涵盖文学,有如纠葛,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反映出来,并没有生成仇某些理论著述所做的那样,常会导致实用主义,淡化恨。“乡风民俗就是最为普泛而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文学特征。重要的在于文学不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民俗文化无疑也是为人类的生命过程提供以民间理性态,而是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中,有相当部分的为观照点的解释系统。而乡土小说以民俗文化为重要作品,描写自然景物,寄情山水之间,有的固然明显表现内容,通过表现民俗文化中集体性、传承性、模地寓有作者的情愫,有的则不甚分明,也不易看清式性、地方性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心理,来关注民众的楚。更重要的是它们只以优美的状物写景的审美特性生存境遇、行为方式、心理愿望、宗教信仰、伦理观一面,吸引着各时代的读者。……同时由于审美的特念、道德范型及社会组织,为人类的生命过程提供最殊处理,而具有极大的普适性,和更为广泛的社会性
[7][11]
充分的形象化的解释。”以至全人类意义。”《边城》的审美特性便体现在
苗乡的民风民俗中。总而言之,《边城》之中的“理
三、《边城》中的生存美源于审美
想家园”图式,具有少有的美学价值。华兹华斯在论的充分主体间性浪漫主义与田园生活题材时说道:“我通常都选择微
贱的田园生活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主体性理论是把存在看做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要的热情着了更好的土壤,能够达到成熟境地,少强调主体认识、征服客体;主体间性理论是把存在当
受一些拘束,并且说出一种更纯朴和有力的语言……做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把世界当做与之交往、对
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话的对象,除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之外,
[8]的形式合而为一的。”有学者认为《边城》是一种悲强调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间性人与
剧,笔者认为并非悲剧,而是表现在审美的一种超世界的这种本质关系只能在超越的领域(审美)中存
越,《边城》的哀而不伤给读者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在。在《边城》中,“茶峒”小山城、老船夫、翠翠
翠翠母亲的死亡、老船夫的死亡、老大天保的死亡、等人的生存状态充分体现了主体间性的生存模态。
老二傩送的远走,对这些悲剧的叙述沈从文从自己全一是在内容方面,《边城》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理想
知叙事者的角度缓缓地讲述出来,生命的终结好像也模式的探寻。在《边城》中,“济世救民”不是沈从文
是自然的一部分,作者没有批判,不会让读者悲恸动的题旨,他的关注目标已不是现有的世界,而是自
容,不会对造成悲剧的原因产生强烈的憎感。
然、世界中的人性。对茶峒自然地理的叙述和白河边世
三是《边城》中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共生共存俗生活的描写只是为了说明在这一环境中人的生存状
的关系,其生态美已被学界所公认,人与自然和谐共态。在戍守官兵和乡人的关系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和
处,自然滋养着人们。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去渲谐,更是一种生存美。沈从文曾说其亲戚大多列身军
染美的自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机勃勃地活着的一切生籍,在童年时期也是经常目睹杀人的场面,三省交界
物,都精神抖擞地活着。作者在反现代性中通过湘西的茶峒更是兵多民乱之地,以当地苗苗的性情,历来治
生命形式与都市生命形式的对照及其意义给当时及现乱是非常多的。《边城》是作者的乡土“乌托邦”的寄托,
在的都市生存状态一次精神的回归和解放。显而易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理想模式的探寻。“我以为这就形
见,沈从文与“乡土写实小说流派”所不同的是,在成了沈从文(包括废名)小说‘乡土味’更浓的重要
描写风俗画时,前者并不首先考虑世界观的表现,后原因,‘风俗画面’的大量描写冲淡了主题内涵,但
者则首先是要考虑风俗背后的题旨的,正如茅盾曾批这正合作家的创作主导意念,沈从文本身并不是要力
评沈从文作品没有反映人类对命运的挣扎。笔者认求表现一种济国救民意识,而是注重表现一种人生的
为,沈从文自称是“乡下人”,他作为一个在城里生生存方式和生命意识的过程,虽然这种幻影是缥缈
[9]存的乡下人,在这种角转换中肯定会对生存作出一的,但作者绝对具有一种虔诚的宗教式的情感。”
些思考。而在《边城》中,他的表现意图不在此,而二是在美学方面,《边城》是远离现代性的边
是在探寻生存的理想状态。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与自城,充分体现了审美的特殊处理。在文学的审美、认
中外文艺CHINESE &
FOREIGN ARTS
然切割,人类在征服改造自然和自身的道路上走得越理上难以自足的原因。生存是人的生命存续中发生的来越远,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却屡屡遭遇瓶颈,物质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的总和,其研究范畴并不能只局和精神并未同一性发展,反而更二元化。生命本体与限于精神的范畴,福柯这一理论是建立
在对现有的权自然合一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力体系解构基础之上的,生存与生活、生产、实践等文学主题也遭遇瓶颈。民族文学的“异域彩”和其物质范畴是无法厘清关系的,单纯的审美超越脱离和作为另一种声音正在中心消解的时代站出来,丰富文对物质根基的考量也只是暂时的审美体验。
学世界的命题,给迷茫的生命体以借鉴的作用。《边 
城》中质朴的生命观却是个人的生存意识,是其在个注释:
人都市生存体验之后的选择和追问。
[1][2] [美]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
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4页、第31页。
四、结语
[3][6] 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页、第419页。
萨特认为,由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客观、主观等
[4] 吴投文:《沈从文的生命诗学》,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方面的原因,人丧失了自己“是其所是”的存在,而
第113页。
变为“是其所不是”和“不是其所是”的存在,正是
[5] [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王珍丽、余习广译,湖南这种存在与本质的分裂,才能使人意识到“本来的自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12]
己”,同时也使人意识到世界已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7][9] 丁帆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从而使人遇到生存的困境。《边城》审美化生存创作
2007年版,第214页、第93页。
[8][10] 许家竹:《生存美学的理论发展》,《甘肃社会科的时代背景是近代,当时作者已经体验到现代文明。
学》2005年第2期。
由于虚构的地理位置的偏僻性,这一空间为作者表现
[11]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人物理想生存模态提供了可能。《边城》类似于古希
2000年版,第135-136页。
腊生存美学最初的模态,古希腊的生存美学是一种实
[12] 高伟光:《“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践智慧,就是美好的生活本身。《边城》中反现代性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125页。
的审美化生存只能在精神的状态上寻求一种超越,并 
不能在实体上得到超越。这也正是“生存美学”在学(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从开始到开始(外一首)
贵州·河  东
2009年结束了,新年到来!寞也属于你你又如何出逃呢?
——题记然后慢慢老去,在平平常常的岁
月里,这是一个超大的圈开始,我说爱;感知看不见明显的痕迹陷入的脚无力提起
像挑灯的夜景,只看见眼前看见谁的背影,一幅老照片云上有一个虚拟的国度
而远处的桃花,还在冬眠你的泪水冲洗出更多更美的细节那里种植自由和浪漫
所有羞红,藏得很深很深最主要的,是绝对的平等和信任
最终,浸润在浓浓的爱和恨里
开始,我说恨;命运与另一个春天相遇哪怕撕裂,哪怕碰撞
在直线上转弯,在弯道上直行可你再也不敢轻易回头燃烧,产生极致的力量
冰置入水中,看不见融化怕一回头啊,又是一段零零落落哪怕消失,哪怕悠久
所有真情,大地上流淌的记忆回眸留下的平静和和谐
厚  重
与你擦肩而过,才想到似曾相识超脱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看见你嘴角浮现的花朵很久以后,一个人走过
仿佛闷雷滚动,自远方来
在人来人往的春风中格外晶莹影子,压出了一条细窄的路
声音的筋斗,十万八千里
不敢碰,一碰就碎成满地的伤痛
现实的五指,比如来佛的还要粗长
这个时候,回忆是属于你的,落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3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91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存   生命   审美   美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