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_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前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
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的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具有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1]
。作为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受到了各领域尤其是心理学、社会学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就各种内在、外在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变量只能解释主观幸福感很小一部分的变异,人格因素才是主观幸福感最有力、最稳定的预测源,但人格和其他主观因素并不能解释主观幸福感的全部变异,主观幸福感还受到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2]
。因此,人格因
素、外在因素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Hotard指出,在预测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内外向性、神经质和社会支持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可以部分或全部归因于与社会支持有较高相关的人格变量的作用
[1,3]
已有研究显示,由于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个人主义文化下得到的研究结论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很可能是不适用的
[4,5]
。而且国内相关研究多是分别考察人格
或社会支持单个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至于三
者的相互关系,至今仍无研究涉及
[6,7]
国外就三
者关系得出的结论在集体主义文化下是否适用尚未可知。此外,由于主观幸福感本身的复杂性,国内外研究者对很多问题如神经质和内外向性对主观幸福感的相对重要性、精神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尚未达成共识
[4]
。本研究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人格类型和特质两个角度探讨集体主义文化下人格因素、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330名武汉大学
生为被试,获得有效被试294人。其中男生118人,女生176人;文科生96名,理科生51名,工科学生71名,农林类学生24名,医科类学生29名,艺术类学生23名,统计过程中未发现专业差异,故未做进一步分析。
2.2测量工具
2.2.1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
该问卷由Eysenck等在EPQ的基础上编制,
由北京大学心理系“EPQ-RSC修订协作工作组”修订;由内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社会掩饰性四个分量表构成,共有48个项目,各项目与所属量表的相关系数均在0.33 ̄0.64之间,重测信度在
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尤瑾
郭永玉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
430079)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发现:(1)大学生的主观
幸福感无性别差异;(2)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多血质者主观幸福感最高,
抑郁质者最低;
(3)四种人格类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有随社会支持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4)神经质、
外向性和家庭外源性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强的预测力;但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将在一定程度上以家庭外源性社会支持为中介。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人格类型,人格特质,社会支持。
分类号
B844.2
收稿日期:2006-9-15作者简介:尤
瑾,女,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生。
通讯作者:郭永玉,男,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yyguo@mail.ccnu.edu.cn。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65~69
StudiesofPsychologyandBehavior
65
第5卷心理与行为研究
0.67 ̄0.88之间[8]。
2.2.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该问卷由Zimet等人编制,姜乾金等人翻译;由家庭内源性支持和家庭外源性支持两个分量表和12个项目组成,采用7点计分法,两个分量表和全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7、0.85和0.8
8,重测信度分别为0.85、0.75和0.85[9]。
2.2.3总体幸福感量表
该量表由Fazio编制,段建华修订,共有33个项目,量表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和0.88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为0.91,女性为0.95,重测信度为0.85,与焦虑量表(PEI,PSS和CHQ)的相关分别为0.41,0.40和0.10;与抑郁量表(HQ和MMPI)的相关为0.35[9]。
2.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了描述统计、相关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描述
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平均得分为109.75,显著高于总体幸福感量表的理论中值84.5,其中t(1,293)=32.99,p<0.01。男生主观幸福感得分(M=109.8,SD=13.25)与女生主观幸福感得分(M=109.7,SD=13.08)无显著的差异t(1,2
93)=0.15,p>0.05。3.2不同人格类型、社会支持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比较
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类型说,参照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的学生常模,将被试分为四组:内向稳定型(粘液质)、内向不稳定型(抑郁质)、外向稳定性(多血质)、外向不稳定性(胆汁质)。然后根据社会支持的总分按Z<-1、-1<Z<1、Z>1的标准将被试分成高、中、低三组。以人格类型和社会支持水平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得知:人格类型和社会支持水平的交互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F(6,282)=1.69,p>0.05,但二者的主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社会支持水平的主效应为F(2,282)=3.52,p<0.05;人格类型的主效应为F(3,282)=15.59,p<0.01。进而分别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四种人格类型中,抑郁质的主观幸福感得分(112.8±11.9)最低,多血质的主观幸福感得分(118.2±10.8)最高;社会支持高分组的主观幸福感水平(114.2±12.1)显著高于社会支持中等组(109.7±12.8)和低分组(104.81±13.6)的幸福感水平。
3.3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对不同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相关分析得知: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负相关,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正相关,外源性社会支持和内源性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如表1所示。
表1人格特质、各类型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注:*p<0.05,**p<0.01,以下同。
使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内外向性、神经质和家庭外源性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三者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37.7%;精神质和内外向性对家庭外源性社会支持有较强的预测力,二者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10.6%,结果见表2。
根据上述结果,结合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建立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饱和模型[1,3]。然后以饱和模型为基准模型对人格、社会支持的中介模型进行整体检验、调试,最后结果表明,调试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Q值为0.9440,W=16.54,α>0.05。说明调试后模型和饱和模型无显著的差异,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
ENp内源性支持外源性支持总社会支持家庭内源性支持0.14*-0.23**-0.15**
家庭外源性支持0.28**-0.11-0.19**
总社会支持0.26**-0.18**-0.20**0.77**0.93**
主观幸福感0.29**-0.58**-0.080.21**0.23**0.25**66
第1期
内外向性
精神质
神经质
家庭外源性支持
主观幸福感
0.26***
0.10*
-0.17**
0.94
0.78
-0.54***
0.13*
表2
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注:***p<0.001。
因变量
预测变量标准化Bate系数
tR2F
内外向性0.102.08*神经质
-0.5410.85***精神质-0.04-0.94家庭外源性支持
内外向性
0.264.49***0.1111.40***
神经质-0.04-0.71精神质
-0.17
-3.07**
家庭外源性支持家庭内源性支持
0.130.022.37*0.28主观幸福感
0.3834.87***
图1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路径图
讨论
首先,就人格类型和社会支持水平对主观幸福
感的作用来看,研究表明,人格类型和社会支持均有显著的主效应,但二者的交互作用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即无论对何种人格类型的中国大学生来说,社会支持都有重要的作用。这与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并不相同。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内向者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对于社会关系较少或高神经质的个体来说,内外向性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有更大的影响
[1,3]
。这可能是文化作用的产物。
根据主观幸福感的文化规范模型,在同一文化中,个体的行为方式与社会规范的符合程度决定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10]
。在关系取向明显的中国文化下,
一方面,个人的内体成员相对较少,且更容易表现出内团体偏差;另一方面,人际关系中的权利距离相对较大,更倾向于将非内团体成员视为外团体成员,表达出更多的排斥和拒绝[11,12]
。此外,中国
人有非常明显的他导性,对他人的看法尤其敏感,
非常关注形象整饰
[13]
。因此,个体寻求关系的满
足,对社会支持表现出普遍的依赖,不仅是文化规
范的要求,而且是个人需要的要求,社会支持对各
种人格的个体能够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的必然产物。根据已有的跨文化研究结果,关
系满足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文化变量
[4]
从路径分析的结果看,内外向性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但其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一定程度上
以家庭外源性社会支持为中介;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对主观幸福感只有直接的预测作用;精神质对主观幸福感则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但可以影响家庭外源性支持。这与Stokes
[14]
的结论是一致的,一
方面证明了前人的理论设想,即社会支持的作用可能部分或全部归因于与社会支持有较高相关的人格变量;另一方面,也为主观幸福感的人格—情境交互作用模型提供了部分支持证据
[1,3]
。不同的人格
特质,不仅可能导致个体对社会支持或关系的满足产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还可能促使个体主动地或被动地寻求社会支持或关系需要的满足,这都将引起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体验
[1,2]
,但上述效应发生的
内在机制是什么,由体验和感受的差异性所致,还是情境选择的结果,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就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而言,从四种人格类型对应的幸福感的个体差异来看,多血质个体(高外向、低神经质)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抑郁质个体(高内向、高神经质)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低。从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看,外向性和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有更强的预测力。这从两个侧面证明了外向性和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与国内外的研究结论[5,15,16,17]均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正如艾森克所说,“
幸福可称之为稳定的外向性……”
[16]
。这可能是由于先天气质的作用而产生的
跨文化一致性,不仅已被大量的跨文化研究所证实,
67
第5卷心理与行为研究
而且得到了进化心理学相关研究的支持[5,15,18,19]。这为主观幸福感的素质说,即快乐或不快乐的素质是先天的,是神经系统个体差异的产物,提供了间接的支持,但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要更多的、更直接的证据为之提供支持。
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中,神经质和内外向性对主观幸福感的相对重要性也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研究结果,神经质可以单独解释主观幸福感的更大变异。这和已有的跨文化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即在集体主义文化下,内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的联系密切程度明显低于个人主义文化[4]。这同时验证了主观幸福感的文化常模模型和Vitterso的观点,即神经质而非内外向性是主观幸福感的更好预测源,是文化规范和价值观的产物[4]。根据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东方文化强调情感和思想的含蓄表达,更压抑个体的情感和自主性[20]。因此,集体主义的文化规范可能正是上述主观幸福感文化差异发生的原因,探讨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在人格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作用,可能为上述现象提供解释。
相对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而言,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相对有限,这可能是大学生对关系需求相对较少的缘故。Rotheram和Borus发现,青年人的社会支持很少但却有高的满意感,很少表达关系需求[21]。最后,家庭外源性支持可以更好地预测主观幸福感,可能是由不同社会支持系统所提供的支持类型决定的。大学生从家庭获得了更多的工具性支持,而从家庭外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21],而对主观幸福感而言,从家庭外获得的3种
支持类型的影响力更大[6]。
参考文献
1DienerEd,SuhEM,LucasR,etal.Subjectivewell-being:Threedecadesofprogress.PsychologicalBulletin,1999,125(2):276 ̄302
2DienerE,Biswas-DienerR.Newdirectionsinsubjectivewell-beingresearch:Thecuttingedge.Indian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2000,27(1):21 ̄33
3HotardSR,McFatterRM,McWhirterRM,etal.Interactiveeffectsofextraversion,neuroticism,andsocialrelationshipsonsubjectivewell-being.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9,57(2):321 ̄331
4VittersoJ.Personalitytraitsandsubjectivewell-being:Emotionstability,notextraversion,isprobablytheimportantpredictor.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2001,31(6):903 ̄9145SchimmackU,RadhakrishnanP,OishiS,etal.Culture,person-ality,andsubjectivewell-being:Integratingprocessmodelsoflifesatisfact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2,82(4):582 ̄593
6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应用心理学,2003,9(4):22 ̄28
7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1 ̄62
8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心理学报,2000,(3):317 ̄323
9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69 ̄74
10邱林,郑雪,严标宾.文化常模和目标调节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2,10(3):290 ̄294
11YukiM.Inter-groupcomparisonversusintra-grouprelationships:Across-culturalexaminationofsocialidentitytheoryinNorthAmericanandEastAsianculturalcontexts.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2003,66(2):166 ̄183
12李美枝.内团体偏私的文化差异:中美大学生的比较.见:杨国枢,余安邦.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
—文化、教化及病理篇.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
13何有晖,陈淑娟,赵志裕.关系取向:为中国社会心理方法论求答案.见:杨国枢,黄国光.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
14ChengH,FurnhamA.Personality,peerrelations,
andself-confi-denceaspredictorsofhappinessandloneliness.JournalofAdo-lescence,2002,25(3):327 ̄339
15GutierrezJ,JimenezBM,HernandezEG,etal.Personalityandsubjectivewell-being:Big5correlatesanddemographicvariables.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2005,38(7):1561 ̄1569
16BrebnerJ,DonaldsonJ,KirbyN,etal.Relationshipsbetweenhappinessandpersonality.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1995,19(2):251 ̄258
17LeslieJ,Francis.Happinessisathingcalledstableextraversion:Afurtherexamination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OxfordHappinessInventoryandEysenck′sdimensionalmodelofper-sonalityandgender.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1999,26(1):5 ̄11
18WeissA,KingJ,PerkinsL.Personalityandsubjectivewell-be-
68
第1期
inginOrangutan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6,90(3):501 ̄511
19DienerE,OishiS,LucasR.Personality,culture,andsubjectivewell-being:Emotionalandcognitiveevaluationsoflife.AnnualReviewofPsychology,2003,54,403 ̄42520MarkusH,KitayamaS.Cultureandtheself:Implicationsforcognition,emotion,andmotivation.PsychologicalReview,1991,98(2):226 ̄234
21程虹娟,龚永辉,朱从书.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5):351 ̄353
THERELATIONSHIPBETWEENPERSONALITY,SOCIALSUPPORT,AND
SUBJECTIVEWELL-BEING
YouJin,GuoYongyu
(SchoolofPsychology,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
Abstract
Thecurrentresearchaimedtoexploretherelationshipsamongcollegestudents′personality,socialsupportandsubjectivewell-beingusingquestionnairesurvey.Theresultsshowed:1)therewasnogenderdifferenceoncollegestudents′subjectivewell-being;2)collegestudentsofdifferentpersonalitytypeshadsignificantlydifferentsubjectivewell-
being:thesanguineoneshadthehighestsubjectivewell-being,whilethemelancholypeoplehadthelowestsubjectivewell-being;3)althoughpersonalitytypesvaried,allthecollegestudents′subjectivewell-be-ingincreasedwithsocialsupportequally;4)neuroticism,extraversion,out-familysocialsupportwerestrongerpre-dictorsforsubjectivewell-beingbuttherelationshipbetweenextraversionandsubjectivewell-beingwasmediatedbyout-familysocialsupport.
Keywordssubjectivewell-being,personalitytype,personalitytrait,socialsupport.
(上接第59页)
EYEMOVEMENTSTUDYONTHEOPTIMALPRESENTATIONOFDYNAMIC
CHINESETEXT
ZangChuanli,BaiXuejun,YanGuoli,WangZhengguang
(AcademyofPsychologyandBehaviorinTianjinNormalUniversity,Tianjin300074)
Abstract
EyelinkⅡeyetrackerwasusedtoexplorethecharacteristicsandrulesofreadingdynamicChinesetext.Theresultsshowedwhenthedisplayspeedwasmorethan360character/minute,comparedwiththeRSVPcon-dition,participantsinthescrolling/leadingformathadshorteraveragefixationduration,shortersaccadelength,morefixationcount,greaterreadingefficiency,andmorepreference.Whilethedisplayspeedwaslessthan240character/minute,therew
erenodifferenceontheaveragefixationdurationandthefixationcountforthetwodis-playformat.Thewindowsizeeffectwasnotsignificantinscrolling/leadingformat,butinRSVPcondition,alargewindow(10or15characters)mayfacilitatereading.
Keywordsdynamictext,optimization,eyemovement.
6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2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898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支持   主观   社会   研究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