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究

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究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在传授给学生基本数学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故而,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应深刻剖析数学概念教学的本质,准确把握数学概念教学核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优化课堂构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改变原本单一化教学模式,使教学朝着多样化、生活化方向发展。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有效落实概念教学,可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为其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基。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朝向纵深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不少教师提出要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并在概念教学的模式下顺应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从深度学习的视角进行数学概念教学。
一、数学概念的特点
(一)呈现方式多样化
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以图画式、描述式、定义式等方式呈现,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而数学概念的呈现方式,往往基于学生的发展特点,例如,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发展较弱,且缺少知识积累,以图画的方式呈现概念,更适宜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中高年级学生,不论是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是认知能力,都在逐渐增强,可逐渐运用描述式和定义式概念,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
(二)层递性特点
运用概念的能力是掌握理解概念的表现形式之一。运用数学概念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建立数学概念联系。分析新旧数学概念教学模式层次得知,层递性数学概念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节省审题时间。层递性具体分为以下几种:零层次、常识性层次、观念性层次等。数学层递性最大的特点是不连续性。仅从形式上来看,要想利用层递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务必要利用好层递性特点,让教学回归本质。依次经历四个阶段,活动阶段——探究阶段——对象阶段——图式阶段,通过四个层递式阶段的学习,让学生赋予其形式化符号。
二、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选择
(一)突出变式本质,提高理解层次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本质与属性需要得到突出体现。例如,一组边长度相等,另一组边位置平行,一共包含四条边,这三个要素就组成了等腰梯形的基本属性。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学概念所蕴含的基本属性。以学习“线段”这一数学概念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选择题的方式来展示其内涵:“一条   长度是五厘米?”答案一:角边;答案二:线段;答案三:垂线;答案四:直线。单从字面上理解,这几个概念不易区分,如果学生对相关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很容易混淆。这时,教师可先告诉学生,重点突出线段的两大本质属性,以此来加以区分:第一个本质属性是具备两个端点,第二个本质属性是具有具体长度数值。然后,教师再把直线、垂线、角边这几个概念与“长度五厘米”这要素相对应,这样学生就能辨别出其中的共性与差异,从而对“线”这一知识有进一步的认知。“概念变式”是指以概念自身属性保持不变为前提,材料或实例呈现方式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转换。
例如,在“梯形”概念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局限于应用某种标准图形,就容易使学生形成某种思维定式,从而导致其对相关知识要素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教
师可把边长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方位不相同的各类梯形一同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充分认知“梯形”这一数学概念的本质与变式属性,提高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层次。
(二)借助“数形结合”,深入理解概念
在概念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对概念有系统化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其理解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指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优化解题步骤。在教学中会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时,会畏惧一些含有字母的数学题型,不知从何下手。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该用哪种公式。实质上,无论是字母类型的题还是数字类型的题,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学生没有掌握基本概念,不具备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教师可强化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实现自主探究。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知识多是以描述性的文字呈现。将“数形结合”方法运用到概念教学中,契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可让学生通过认知图形、过程等“概念表象”,去理解文字中蕴含的概念本质,进而实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间的互补,强化对有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一课时,教师依托丰富的学习材料,为学生设计了
直观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周长”这一数学概念。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设计了“指一指”活动,让学生指出文具盒、数学书封面、树叶等图形一周的边线,并说一说这个边线的特点(边线是从头连到尾,必须是闭合的图形);接着让学生“描一描”,描出有围绕图形一周的边线,让学生可以清晰对比图形边线和内部线的区别,进而建立“一周”之形的表象,初步理解什么是“周长”;最后再通过“量一量”活动,测量一下,看是圆形的周长更长,还是方形的周长更长。在测量周长的过程中,特别是测量圆形时,学生必须结合“画曲为直”的方法,通过“绕”“展”“量”的过程,在脑海中建立周长的概念表象,体会到周长概念的本质内涵,即“图形一周的长度”。
(三)营造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推动学生参与概念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从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入手,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设置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基于已有认知经验,在熟悉的、感兴趣的情景中展开观察、操作、思考等数学探究活动,从中感悟概念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先给学生出示学习场景,让学生观察思考,
说出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正方形、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再给学生呈现各种多边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要求学生从多边形中依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让学生讨论辨析“你凭什么认定出的这些图形是长方形?凭什么认定出的图形是正方形?这两种图形与其他图形之间以及这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等,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个特定的问题展开思维碰撞;最后让学生展开操作实验,如对折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片、用绳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拿出直尺量一量、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等,通过操作活动加深体验,促进思维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考虑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出发,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优质的数学概念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知识的认知,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整体理解。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整体内容分析、体现概念属性、突出概念变式与本质、认知概念结构、强化拓展与应用等方面着手,以深度学习为实践视角,切实加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从而为小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认知和学习体系,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祝静文.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0(34):54-55.
[2]卢彩霞.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2):41.
[3]王园园.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J].读写算,2019(30):136.
[4]张纯.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8):80.
[5]金岚.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0):144-145.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1:2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884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概念   数学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