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困境与突破

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困境与突破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对高中阶段的“家校社”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当前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内涵和具体价值,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以往传统家校合作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自身创新力有待提高、家长们的责任也必须分得更加清楚,需要社会各界资源增强互动,打破原本制度的约束,创建一个政府主导下的家校社合作联动机制;优化创新以当前学校为根本教学主体的家校互动合作教育模式,将家长为主力的家校合作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和补充,增强“家校社”的创建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困境;家庭教育促进法
一、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困境
(一)合作内涵有待提升
1.合作的方式过于单一。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就是最低层次的参与,界限合作的方式主要包括,访问学校中的规章制度、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参与学校的开放日、参观学生的作业展览等基本活动,以及我国学校当中经常使用的家长联系簿等等。第二种就
是高层次的参与,其中合作的方式主要包括老师经常性的家访和家长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帮助学生制作教学工具、给学校募捐教学资金等。第三种就是正式进行的组织和参与,其最为主要的形式就是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会议、伙伴行动小组等等。
通过参考这些分类,就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的家校合作方式还停留在第一层次,合作的方式过于单一,且枯燥乏味,缺少了部分制度的保障,没有周密性的布置和规划,大多数是偶然和随机性的。尤其是当前社区是新时代家校合作的重要组成力量,参与到家校合作当中的频率反而更低,严重影响了家校合作的发展。
2.合作地位不平等。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目前学生成长学习的三大重要环境,都有着不同的教育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功能。为了能够将教育的力量集中起来,家庭、学校以及社区必须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但在日常的合作过程当中,家长绝大多数是被动地接受来自学校中的一些信息,学校和老师绝大多数是要求家长能够积极的配合自己的工作,并没让家长与自己合作和商量。即学校和老师拥有着教育孩子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家长只是处在被动的从属地位。这种并不平等的合作地位,使得家长对学校当中的一些规章制度表示不理解,甚至反对,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而社会对于家校合作绝大多数是保持观望的态度,
绝大多数是通过社会的约束来进行监督和评价。学校主要是从确保教育和教学专业地位的要求进行出发,难免会反对社会对学校的一些管理干预。所以,我国目前家校合作的关系当中,学校占据了主要的领导地位,而家庭和社区仅仅是从属的关系,缺少了相对的主动权,这样的合作效果并不理想。
(二)社区联动机制有待健全
社区的合作意识不强。我国以往传统的家校合作绝大多数是采用了“以学校为主”的教育模式。学校是家校社合作当中的领导者,家长只能被动的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没有实质的话语权,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家校社的交流沟通活动。家长在这种教育模式当中的参与度较低并且参与意识较为薄弱,而社区与其他利益相关人的义务也被忽视了,家校社合作仅仅只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社区只是存在于边缘化的地带,相对于家庭来说更加没有话语权,合作意识更加淡薄,甚至没有合作的机会。所以,在我国家校社合作的过程当中,社区严重缺乏了参与,三者互不干涉是最为平常的状态。
二、新时期家校社合作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一)丰富以家长为主力的家校社合作内容
当前新时期家校社合作应当充分将社会和社区当中的教学资源发掘出来,积极丰富合作的内容,增强创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的优化创新和教育改革。家校社积极的联动,能够有效地丰富合作的具体内容,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借助社区当中的力量给学生打造一个生活教育的实践基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拓宽学生们的见识,让学生能够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之上,应当积极的鼓励在家庭教育过程当中当好家长、在家学习的做法,让家长能够承担起在家帮助学校教育子女的主要任务。例如,家长能够在学校的帮助指导之下开展一些家庭的会议,帮助自己的孩子制定一些学习的目标、高考计划以及今后的工作计划,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有目标的奋斗;还要鼓励家长带自己的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以及博物馆当中增长学生的课外见识,不能一味的将自己的孩子禁锢在家庭当中,变成一个只会学习的书呆子。这种做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家长承担起自己在家庭教育过程当中的主要责任和相应的义务权利。
(二)拓宽以社区为资源的家校合作渠道
新时代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应当拓宽家庭、学校以及社区当中的合作方式,将家校合作融入到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当中。例如,创建社区家长服务机构、社区家校服务中心等等;
还可以创建各个社区之间的家校合作网络,联系到更多的学校,提高社区资源的利用率;创建覆盖城乡的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充分的发挥出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过程当中的作用;让家长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校社合作过程当中的一些优势;促使社区能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积极的参与到家校合作过程当中,为家校合作提供有效的帮助和便利。
(三)学校发展“和教育”通信平台
完美的学生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不完美的学生成长道路布满荆棘。学生课堂打盹了、作业没有完成、学习热情不高等,班主任是否需要一一与父母沟通呢?如果学生的每一个不完美的行为都要面谈或者电话沟通,班主任就没有时间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距离产生美,教育的过程也是需要距离的。“和教育平台”是一个教师与家长可以产生美的平台,他为班主任和家长建立了一道“屏风” ,通过“和教育平台”,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学习行为方面的小问题、小失误告知家长,提醒家长保证教育的长期化。 “和教育平台”提供了学生家庭作业发送效应,督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平台上家庭作业的互动,让家长明晓行为习惯养成的反复性,提醒家长反复监督、长效发展。
同时,《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家庭责任的相关规定,要求家长积极协同学校及社会,共育时代新人。要认识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自觉承担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自觉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主动参与“家校社”协同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紧跟“双减”政策出台,有力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校外教育各归其位、协同育人,形成学校教育以学科教育为主、校外教育以实践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以生活教育为主的新局面,创造出健康的教育新生态。此外,促进法指出,学校有指导家庭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施行,倒逼学校、班主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结语
总的来说,“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学校、家庭、社区,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并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当中,在家庭学校社区之间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的管理机制,改善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学校能够通过社区进一步拓宽体育运动设施图书馆等场所,积极地配合社区当中的建设计划,使得家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去回馈社会,给社区今后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祝玉云.“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困境与路径[J].新课程研究,2022(36):68-70.
[2]朱玉茹.构建家校社共同体  营造协同育人新生态[J].青春期健康,2022,20(24):32-35.
[3]张明芳.家校社协同育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 中国妇女报,2022-12-12(005).
[4]程建坤.坚持划界与互融  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2-02(004).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3:2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884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合作   学校   教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