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梨村以打造特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

佛梨村以打造特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
长宁县委副书记、县长  曾健
长宁县开佛乡佛梨村位于川南佛教名山佛来山西北麓,因盛产梨子而得名。该村山青水秀,绿树环绕,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辖10个社、496户、1729人。有耕地1694亩,林地763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0%。曾经,因为淯江河的阻隔,山高路陡,基础条件差、信息闭塞、观念落后,村民日子过得较为艰辛。而今,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按照一村一品,打造特产业的思路,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该村已走出了一条以果兴村、以旅强村的新农村建设路子。目前该村年人均纯收入4400元,其中收入较高人均10万元以上的约30户,约占7%,中等收入人均7000-9000元的约300户,约占60%,一般收入人均2000-4000元的约150户,约占30%,收入较差的建卡贫困户17户人均500-600元,约占3%
纵观开佛乡佛梨村的巨大变化,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过去,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佛梨村的发展,有资源优势不能发挥,有特产品不能销售。要致富,修桥路,成为了当地干部众的热切期盼与共同心声。
2001年,通过多方努力,一座长100米、宽8米的开佛大桥建成,淯江两岸连通,该村终于结束了祖祖辈辈隔河渡水的历史。村民们兴奋不已,热情高涨,迅速掀起了村内公路建设热潮。村民们策力、投工投劳,逐步完善了村社户通路网络,从山下至山顶建成了一条长9公里的村级主干公路,建成通社公路10余公里。从此,改变了果在树上烂,人在家中穷的局面。道路通便,山门洞开,山外人接踵而至,观花、品果、采风、拜佛、投资、取经,时来时往。
二是特产业的打造。佛梨,在佛来山有着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本地特产黄皮梨果实脆嫩化渣,果味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村民们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优势,依托老梨园,启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工程。广大村民通过选地、开垦、种苗,成片干田、坡地退出粮油种植等,新建多种水果生产基地5000余亩,形成了以甜梨为主导的一村一品生产格局。该村现有成片梨子4800余亩,年产甜梨达3800吨,果农单项收入700余万元,其中水果大户户均10亩以上的约50户,年产水果量达10万斤以上。光碟制作2002年开佛乡被列为全国农业(脐橙、甜梨)标准化示范乡,2004年取得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2006年又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IPM示范区,组建佛梨村甜梨协会,使水果销往大市场。通过几年发展,该村现已成为远近闻名、以梨为主的水果产业特村。
三是乡村旅游的带动。佛来山人文历史厚重,自唐宋以来就是佛教文化胜地,因地势峻秀和呈现佛光与峨嵋齐名,素有小峨嵋之称,是千百年来为佛教信士神往的圣地。随着交通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佛来山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2003年,县政府编制完成了《佛来山旅游区发展规划》,并于同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级旅游区。从2002年起,连年举办了梨花节品果节。来自县内外的客人、游人们在朝山拜佛、赏花尝鲜、吟诗作画、踏青摄影的同时,免不了在农家庭院休闲娱乐、品尝佳肴。这样,以吃农家饭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农家乐应运而生。同时,成立了佛来山佛教文化协会,组建了佛来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佛教文化设施逐步修复完善。由此,山顶佛教文化与山腰生态农业辉映成趣、相得益彰,共同撑起了佛来山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一片蓝天。2007年,开佛乡佛来山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点。该村现有农家乐30余户,其中部分大户常年收入七八万元,最多的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佛来山旅游区常年接待观光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0万元。
四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佛梨村村民纷纷行动起来,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建池、建家、建园、建路和改房、改厨、改圈、改厕、改坝四建五改,实行山、水、田、林、路、房综合治理。该村先后建成山坪塘5口,整治水库1座,精修水渠10公里,建设蓄
水池24口,红层水打机井88眼,建沼气池208口,修建提灌站1座,荒山造林1000亩。在构建四通八达路网的基础上,佛梨村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户户通电。全村70%以上的村民建起了楼房或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有近一半的村民户实施了川南民居式风貌改造。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村办公场地300平方米,村民文化活动室有图书1000册,人口政策生育率达94%,文明家庭户95%以上,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平安村社创建达标,干关系融洽,家庭关系和睦,家族关系协调,人际关系和谐。如今,全村道路平整畅通,饮水卫生安全,公共场所干净整洁,众生活习惯良好,人居环境和接待环境明显改观,呈现出清风扑面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五是公共财政的扶持。佛梨村桥和路的修通,切实解决了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打开了佛梨村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对特产业的扶持和生态观光旅游的打造,虽有大自然赐予这方宝贵的资源,农民是投入的主体,但政府财政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新村建设和旅游开发,都凝聚着实实在在的财政扶持。在佛梨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是公共财政加快实施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落实科技推广、农资补贴等直接惠农政策,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的结果。
佛梨村的发展变化是可喜的,反思其村情及现状,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不紧密、产品附加值低、乡村旅游带动力弱、资源未充分发挥利用、农民增收幅度小等问题。面向未来,佛梨村要立足现有基础,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深化和拓展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加快建设具有现代生态文明气息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一要产业互动,延伸产业链条。佛梨村要优化发展思路,统筹考虑,认真研究和思考主导产业、农家乐、种养业、乡村旅游相互促进、相互拉动的措施办法,着力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在梨子产业上,要通过嫁接改良、引进高产优质新品种,实现佛梨品牌的第二次创新。同时要搭建合理的产品结构,培育多品种和不同生长成熟期的果品,努力朝着四季花果飘香的目标迈近,延长市场占有期。要通过主导产业的打造,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吸引县内外观光游人。要让游人观光旅游后吃特农家饭,促进农家乐发展壮大。在游人游了、吃了后,还要花钱买走优质美观的甜梨、香桃、樱桃等水果,既拓展销售渠道,又实现宣传目的,提升佛梨水果知名度,拓展销售市场空间。要以农家乐为依托,带动村民订单种植优质粮、蔬菜、水果和养殖畜禽,就地就近为农家乐提供绿生态原料,使农产品大多实现就地销售,构建农家乐连基地的合作模式。要通过特产业的打造、农家乐的辐射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山、水
、田、林、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发展,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要做精做细,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佛梨村要靠山吃山,发挥水果生产优势,充分利用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条件,在字上做文章。首先要对果品进行精细加工,贴标贴牌,打造佛梨鲜果,形成自己特有的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其次要精细包装,要大、中、小并举,做到既精美、又方便携带,游人既可自买自食,又可用作馈赠礼品。同时,要加大对外宣传,通过广大外地游客,利用广播、电视、制作简短的宣传光碟等,全面提升佛梨水果知名度。在具体销售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水果协会作用,要制定统一的指导价格,通过设立销售网站,在旅游景区、景点、县城主要街道、地段设立醒目、固定的销售点,游客到梨树上自摘自买,水果批发商集中时间、地点收购等途径多渠道销售,改变主要靠挑到市场零售的方式,力争就地销售,降低销售成本,增加产品产值。
三要因势利导,打造特农家乐集。佛梨村要充分利用成功创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有利机遇及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的品牌,借牌发力,在现有30余家农家乐的基础上,
促使农家乐发展壮大。开佛乡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认真做好规划和方案,发挥现有农家乐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县城——开佛——佛梨村的农家乐集,形成农家乐产业带。发展农家乐,不能简单地就个数多少而论,关键要寻求特,体现浓厚的地方民俗文化,重在体现字,凸显的特。要吃甑子饭,优质农家米、老腊肉、土豆花、土鸡、农家小菜、小吃等绿生态食品。农家乐的原料和配料要力求就近、就地供应,通过建基地、订单收购等形式,在本村内自产自销、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建立产业联系,使优势互补。要让游客与农家互动(如游客亲自上厨点豆花),主动参与饭菜的准备和制作,体验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感受农村居民的热情与纯朴,让游客像在自家一样温馨随和,玩得舒心、吃得放心、回味悠长、留连往返。同时,要强化农家乐的规范管理,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做到卫生整洁,收费合理,服务热情周到,逐步将农家乐优化升级、发展壮大,形成特农家乐产业集。
四要自力更生,完善基础设施。佛梨村要通过特产业的打造、农家乐的兴起、乡村旅游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加大对公益设施的投入。要通过村民一事一议,让村民自力更生,以村民自己为主,大户带头,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出自己的钱,流自己
的汗,办自己的事。政府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快山、水、田、林、路的改造,多建沼气池,发展清洁能源,实施红层水打机井,饮用卫生安全水,加强石河堰的维修,强化脏乱差的治理,修通环形公路,切实改善自己的人居环境、发展环境。
五要整合资源,合理实施土地流转。由于部分骨干劳动力的转移,佛梨村仍有大量摞荒闲置土地,部分农户有田无力耕种,有山林、经济林不能很好管护,造成资源浪费。为此,要进一步拓展思路,有效整合土地、林木、人力等资源,实施合理的土地流转,积极探索集约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模式,通过雇用民工、代管、托管、技术指导、有偿服务等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让村民各施所长、各尽其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六要提高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人的素质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佛梨村要以村级组织为龙头,大力培育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要引导农民增强绿农业的管理理念,确保农产品健康和无公害;强化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确保农家乐卫生、美味、富有特;树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确保村庄、田野整洁靓丽、公共场所清洁卫生、鲜花常开、绿树拥翠,充满生机和活力;要进一步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倡导讲文明、树新风,让广大村民积极投身到建美好家园之中。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0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878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村民   旅游   发展   农村   水果   建设   佛来山   实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