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清时期的起绒织物

浅谈明清时期的起绒织物
和琪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山西太原510665)
摘要:本文主要从明清时期的起绒织物着手,探究了起绒织物的起源、分布、织造工艺及应用。对比了漳缎、漳绒和天鹅绒三种起绒织物的织物结构和布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关键字:起绒织物;织物结构;发展
明清时期,我国起绒织物生产走向高峰,以漳绒、漳缎和天鹅绒为主,有着密切的渊源,在织造工艺上,都是依靠织入起绒杆后割绒来达到起绒的效果,虽然基本织造原理类同,但是其各自本身的组织结构和外观却是风格各异,且出现的时间也各不相同。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扎经染起绒织物,叫做玛什鲁布,乾隆时期盛行于新疆地区。扎经染后,丝线本身已有图案花形,织造后割绒,花纹立显,形成直立的彩经绒毛。
1漳绒的起源与织物特点
漳绒是我国起绒织物的成熟代表,因起源于福建漳州而得名。漳绒相较于漳缎为真丝四枚斜纹起绒织物,
起源于元代的“怯绵里”,以素绒为主,主要应用于官服领口滚边。“怯绵里”最早出现在《元史-舆服志》[1]中,注解为“剪绒”,因此可以推断是绒毛的意思,有专家认为“怯绵里”源自波斯语的音译,有可能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非为中国人发明的新织物。我国现存纪年墓中出土最早的漳绒织物为明万历年间王锡爵墓出土的忠静王冠,除单面起绒外,在明代万历帝的定陵中出现过双面绒,保暖性能极佳。在明代,除福建漳州一代产有漳绒之外,还有甘肃、山西、广东和江浙一带。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卷八有:“绒单又名剪绒单”的记载。按:谓之单,大概系其门幅较宽。明晚期文震亨的《长物志》中记载:“绒单出陕西、甘肃。”[2]。在《福建省志》中记载,清初时期,漳州城东门外一带漳绒的生产和销售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并从此地销往海外。到了清中期,漳州漳绒生产走向全盛时期,上至帝王皇族,达官显贵,下至地方仕绅都在穿着漳绒。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漳州原有的生产环节破坏殆尽,桑树被砍伐,手工艺人奔走他乡。取而代之的是南京、苏州一带绒织业的兴起与发展,其中南京和丹阳以生产天鹅绒为主,苏州以生产漳绒和漳缎为主,普遍用作服装和鞋帽及褥垫等。
2漳缎的织物特点与发展
明清时期,漳绒从福建漳州传入苏州等地,经苏州工匠改良,结合南京云锦的织造技法,诞生了漳缎这一新品。漳缎织机采用束综提花织机的原理,结合漳绒织物起绒的特点,设计独创出了一种新的织机,使其织造出的面料缎地起绒,质地紧密,风格独特。清康熙年间进贡皇家,受到康熙皇帝的喜爱而被定为皇家贡品,令苏州织造局发银督造,民间不得私自出售,至1840年战争前夕,漳缎面料
生产达到全胜,生产与销售相对稳定,深受皇宫贵族和文武大臣的喜爱,多用于外衣、长跑马褂等位置。漳缎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常常以八枚缎纹、六枚缎纹或四经六纬斜纹的形式出现。在织造时,与漳绒相类似的是织入假纬,即起绒杆。用于割绒的绒经与纬线形成“W”型的稳定结构,使得绒毛挺立,不易倒毛、脱毛。苏州现存最早的漳缎实物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耕织图,“据《大清会典》记载,这批丝织品是乾隆16年(1751)时,由江南三织造奏准,在南京、苏州选派丝织高手,到北京织染局或在当地生产上贡的。
3天鹅绒的织物特点
天鹅绒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入明记》中,并在1628年的《漳州府志》中出现,记载年限早于漳绒。雕花天鹅绒出现于漳绒传入南京后,在漳绒的基础上进行部分割绒,形成绒圈与绒毛并存的状态,利用织物反光的不同而显现出花纹,其本质还是素绒织物,但织物结构为六枚斜纹起绒丝织物。雕花天鹅绒采用反织的方法,在织造完成后统一割绒。先在专门的雕花架子上通过模板拓印出图案纹样,再以此来部分割绒。割绒的方式可以分为阴、阳两种,一种是割花纹的绒圈,通过绒毛显花;一种是割花纹以外的绒圈,通过绒圈显花。与漳缎相比,雕花天鹅绒虽有花纹,但仍是素绒织物的一种,织造技法本身与漳绒无异。在陈作霖的《金陵物产》中记载有关这类绒织物的特点“其绒纹深理者曰天鹅绒”、“绒纹深理”[3]。在鼎盛时期,南京城内有绒织机7000多台,当年有名的“丝绒大街”就坐落于明孝陵一代。但是随着清政府的灭亡,雕花天鹅绒的主要消费体逐渐缩减,生产受到重创,至1932年时
南京仅存织户四五家。新中国成立后,南京织绒业重整旗鼓,1954年成立了南京艺光丝绒生产合作社,其产品用作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和外交部驻外使馆接待厅的沙发用料。在2007年,天鹅绒织造技艺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4比较漳绒、漳缎与天鹅绒的织物结构
漳绒与天鹅绒在织造技法上并无巨大差异,天鹅绒是对素绒漳绒织物进行改良图案化的过程,在织造技法和织机本身上并未发生改变,只是应用了反织的技法在后整理阶段进行雕花工艺,但织物彩依旧单一。而漳缎相较于漳绒而言,则是对漳绒织造技术的一个创新改良,从织机到织造技法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且保留了漳绒的起绒工艺,并结合了云锦的织造技法,丰富了织物的彩。
参考文献缎纹织物
[1]苏州大学出版社,天鹅绒M,2011年12月.
[2]苏州博物馆苏州传统漳缎织造技艺研究项目资料整理
及相关研究成果汇报.
作者简介:和琪(1989.1.9)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初级职称,从事艺术设计研究工作。
锋绘2019年第2(下)期187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43: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877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织物   织造   起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