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张的发明》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张的发明》集体备课教案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粗糙的布片
2、 默读课文,把握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得以传承的原因。
3、 感受造纸术这一发明的价值和意义,体会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学重难点:
1、用简单的语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通过对比阅读,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得以传承的原因。
2、 感受造纸术这一发明的价值和意义,体会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把握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得以传承的原因。
3、 小组交流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收集情况。授课时间:
月 日
一、揭示课题,学习字词
1、字源识“纸”,揭示课题。(1) 映示“纸”的古文字。(2) 学生猜字。部件映示,知道“纸”的本义是植物纤维的浆液均匀铺摊在一块平底板上。
2、 学习字词。(1) 交流预习情况。(2) 理解识记。① 册:读准。出课文中能帮助识记的句子。映示句子和图片,观察一册竹简书的样子。拓展理解,读完这样的书,卷起来放好,所以也可以叫“一卷书”,在当时,也把书籍叫作“书卷”“书册”。② 携带、保存:读准。引导通过动作理解词义。③ 记录:录,即记载、抄写。渗透方法:根据字义产生适当的联想,更容易记住字形。④ 粗糙:读准“糙”的字音cāo。联系课文和生活,说说怎样的感觉是“粗糙”,也可以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⑤ 朝鲜:“鲜”是多音字,在此处读xiǎn。⑥ 盛放:“盛”是多音字,在此处读chng。⑦ 铸刻、篾席、传承、改进:详见“参考资源”。(3) 指导书写。① 引导学生观察“册”字,左边的“竹片”(撇、横折钩)比右边的“竹片”略小一点,“绳子”(长横)正好捆住“竹片”。提醒学生“册”字的偏旁是撇。② 学习“录”的写法,上短下长,第五笔是点。提醒学生下面部分不是“水”。③ 学写“欧、洲”两个生字。“欧”
左右同宽,右边的欠字旁不要写成反文。
二、梳理脉络,学习概括
1、明确内容。(1) 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理解识记。(2) 指名交流,相机点拨。① 观察课后练习题,明确四个时间段,先锁定寻的范围,提示学生出并标记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名朗读对应的课文段落。② 提示:能记录文字的材料在不断地演变,要连贯并仔细阅读课文,在每个时间段,运用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全信息。③ 仔细阅读对应的文字,引导学生遴选、摘抄些关键词句来概括段落内容,要求正确、简洁、明了。④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时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记录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上,但都不方便;帛轻便,但很贵。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用麻来造纸,但粗糙,不便书写。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轻便、好用、价格便宜的纸,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3) 利用图表,指导学生学做小导游,按照时间顺序,用简洁的语言介绍造纸术的发明。(4) 组内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要说得有序简洁、清楚明白。(5) 指名交流。(6) 学生互评,教师适时评价要点:是否按照时间顺序,能否抓住纸的发明的几个重要节点,能否用关键的语言信息来介绍。
2、 小结学习,布置任务。(1) 小结说明文的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把纸的发明过程清晰又简洁地介绍给我们的?(3) 梳理总结:按照时间顺序、抓住纸的发明的几个重要节点用,关键的语言信息来介绍。(4) 鼓励学生在整理、汇总传统节日的资料中尝试以上方法。从小导游的讲述中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为了能记录文字、保存信息,可谓是煞费苦心,那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到今天,我们的纸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这些问题,下课后和同学一起探究,下堂课继续交流。接下来,我们先来进行综合性学习。
三、整理资料,商讨成果展示形式
1、小组交流,整理资料。我们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已经在上一课《古诗三首》学习完之后拉开了帷幕。现在来分享一些阶段性的成果。(1) 组内交流。① 成员拿出自己整理的资料,稍作展示。② 引导学生回忆《纸的发明》的说明特点,思考:我们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呢?引导:可以按时间顺序整理并介绍,也可以抓住不同节日的不同特点来整理和介绍,还可以抓住资料中的关键语言作简洁明了的介绍,这样才能让别人有清晰的认识与了解。③ 小组代表整理组员的发言。(2) 组间交流。① 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40: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867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发明   造纸术   理解   资料   整理   时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