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2008年度工作年报

重点实验室2008年度工作年报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依托单位
实验室名称:大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
学科(领域):捕捞学、渔业资源学
依托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二、实验室工作纪要
1、科研项目
2008年度,重点实验室成员在鱿鱼类、金鱼类、南极磷虾和中上层鱼类等大洋性捕捞对象的生物学特性、种数量变动及规律及、高效生态型捕捞技术以及基于3S的渔情预报技术等研究领域积极申报或合作申报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以来,实验室成员主持新增及在研的各类研究项目共计58项。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实验室成员陈新军教授、许强华副教授申请的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资助,实现了突破。
目前,实验室成员承担的新增或在研国家级项目共计6项,分别为:
1)大洋渔场渔情信息应用技术系统开发(863子项目,90万元);
2)智利外海茎柔鱼耳石微结构和微化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万元);
3)三疣梭子蟹盐度适应相关重要基因的克隆及其调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万元);
4)海洋友好型高效捕捞技术研究与开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100万元);
5)东海区名优种类增殖放流技术开发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25万元);
6)高光谱遥感图像混合像元盲分解理论及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5万元);
实验室成员及相关研究团队担当着国家及农业部“公海渔业资源探捕”和国家观察员计划项目
(财政部专项)的主力军,2008年度,“东南太平洋智利外海茎柔鱼资源调查”等共计6个公海探捕项目获得资助。实验室成员还参与了神舟7号打捞网的研制及海上打捞实验项目。此外,实验室成员还承担了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农业部等部门项目12项、上海市各委项目1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17项,国际合作1项。项目的详细清单见附表1
2、科研经费
2008年以来,实验室成员承担的新增或在研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共计1297万元。
3、获奖成果
2008年度,实验室成员在有关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积极申报各类成果和奖项,截止目前,获得了国家级科技奖项1项,省部级科技奖项3项,分别为:
1)国家级
“北太平洋鱿鱼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渔情信息应用服务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新军,第二完成人);
2)省部级
“公海重要经济渔业资源开发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陈新军、张敏、许柳雄分别为第一、二、三完成人);
“印度洋西北部鸢乌贼资源渔场、钓捕技术和加工利用研究”获中国水产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陈新军、钱卫国分别为第一、三完成人);
“东太平洋和印度洋公海金鱼资源开发研究” 获中国水产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宋利明,第一完成人)。
在基地平台建设方面,2008年度,以实验室成员为主组成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教学科研团队获上海市和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依托实验室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获上海市第三期教育高地建设项目资助;实验室依托学科“捕捞学”被评为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在实验室广大成员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在市教委及学校的支持下,在一系列的获奖科研成果及室团队、基地建设项目的支撑下,本实验室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2008年,陈新军教授获“曙光跟踪学者”称号、并入选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国务院学术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钱卫国副教授获市科教党委第二届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
此外,2008年度,实验室成员6项相关论文成果获得中国水产学会和上海市水产学会年度优秀论文奖。2008年度获得的各类获奖成果列表如附表2所示。
获奖成果简介
1)北太平洋鱿鱼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渔情信息应用服务系统
项目通过对西北太平洋鱿鱼资源进行的多次综合科学调查,掌握了鱿鱼的渔汛特性、渔场形成机制和资源分布状况,首次开发了北太平洋海域的鱿钓渔场,并使之成为我国远洋鱿钓渔船从事大规模商业性捕捞的重要作业海域。揭示了西北太平洋鱿鱼产卵场和索饵场表温对其资源补充量和渔汛迟早的影响机理,掌握了黑潮和亲潮及其空间配置左右着鱿鱼渔场形成的规律,建立了相应的渔情预测模型。首次评估了165°E以西海域鱿鱼捕捞体的汛初资源量为1.997.04亿尾,该资源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开发了渔场现场环境数据自动
采集和传输系统,利用自主研制的船用数据仪,实现了渔场海洋环境信息、船位动态信息自动采集,温盐精度分别达到0.1℃和0.1;利用自主研发的INTERSAT通信卫星专用控制软件,在中小型渔船上实现了高质量的船基大数据量(600M/)自动传输。研发了渔场环境遥感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与产品制作系统和生产指挥决策辅助系统,实现了海况信息产品的自动制作、生产信息的实时获取和渔船的动态管理。自主开发了北太平洋鱿鱼渔情速预报系统,实现了中心渔场智能预报。应用系统集成技术,首次建成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远洋渔业信息应用服务系统,渔海况信息产品每周发布12次,可信度达70%,表温误差小于0.5℃,成功地应用于我国北太平洋鱿钓渔业,实现了该系统的分布式业务化运行。
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论文85篇,其中SCIEI收录19篇;出版专著1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4名。
研究成果已为30多家远洋渔业企业和管理部门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远洋渔业产业的科技进步,确立了我国在北太平洋鱿鱼渔业1013万吨/年的资源利用地位,增强了我国公海渔业的综合竞争力。据统计,19942007年,已累计捕获鱿鱼132.85万吨,产值100多亿元,利润10多亿元;近3年节支增收约3.8亿元。
2)公海重要经济渔业资源开发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印度洋和东太平洋公海海域金鱼等大洋性重要资源进行开发性研究,通过近5年的资源调查和联合攻关,系统掌握了捕捞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资源状况、中心渔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关系、高效捕捞技术。累计发表论文55篇。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成功开发了太平洋和印度洋3大公海渔业资源种类,形成4大作业渔场,解决了制约我国大洋性渔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性问题。通过边调查、边试验、边推广、边应用方式,及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生产渔船,转化为生产力,新增产业规模达到作业渔船60余艘、年产量15多万吨、年产值15亿元。
项目成果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国大洋性渔业开发了新的后备渔场,形成了以东太平洋竹筴鱼和金鱼、印度洋鸢乌贼和金鱼为捕捞对象的大洋性渔业产业;增强了我国远洋渔船的捕捞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公海捕捞产量和产值占总量的比重分别从2000年的10%28%增加到2006年的40%50%;增强了我国维护公海海洋权益的能力,对公海渔业资源的占有率从2000年的1%提高2006年的8%;为国内市场提供丰富的天然水产品和优质蛋白质;
为近海剩余渔业劳力转移提供了途径;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从事远洋渔业研究的创新性人才,其中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12人。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4、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教材
1)发表的学术论文
    2008年至今,实验室成员共发表论文67篇,其中SCI 12篇,其余大多为CSCD核心及扩展库论文,论文清单见附表3
2)出版专著和教材
2008年至今,实验室成员共撰写专著2部,分别为
1)世界头足类,陈新军、刘必林编著,海洋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2009.01ISBN978750277251
2)常见经济头足类彩图鉴,陈新军、刘必林编著,海洋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2009.01ISBN9787502772024
5、获批和申请的专利
    2008年起,实验室成员在专利的申请及获授权专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共获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5鱿鱼捕捞项;授权及申请的专利列表如附表4所示。
6、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1)双聘院士引进
20090304日,中国工程院潘德炉院士受聘我校双聘院士。潘德炉院负责指导上海海洋大学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成立的“海洋渔业遥感GIS技术实验室”的建立,并担任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博士引进
2008年,实验室分别从厦门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和同济大学、美国麻省大学引进博士3名,分别为,褚晓琳(渔业政策法规方向)、李纲(渔业资源学方向)和李阳东(渔业信息工程方向),胡松(海洋生态动力学方向)。
3)国内外知名学者短期讲学、交流
建设期间柔性引进国内外著名教授和学者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共7人次,分别为:
120084月-5月,日本远洋渔业研究所西田勤教授来实验室开展合作交流和短期讲学;
220084-10月,华东师范大学恽才兴教授来实验室开展合作交流;
320085月,美国麻省大学陈长胜教授应邀来实验室开展合作交流及短期讲学,交流内容包括筹建海洋生态数值实验室和数值计算中心以及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并为研究生讲授了海洋生态动力学课程;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48: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857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实验室   研究   开发   成员   捕捞   资源   系统   渔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