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名词解释

岩石力学定义: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的科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探讨岩石对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的反应。
应力: 应力指物体在所受面力作用下内部产生的内力的集度。正应力: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的分量。剪应力: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切线方向的分量。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内力:物体本身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正面:外法线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的截面。正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负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负方向的截面。负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正,反之为负。主平面:单元体剪应力等于零的截面。主应力:主平面上的正应力。强度(峰值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岩石发生破坏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残余强度:岩石完全破坏后所能承受的一个较小的应力值。
应变软化:指岩石达到峰值强度以后继续变形,其强度随变形量增加而降低/减少的特性。
塑性变形:岩石失去承载能力以前所承受的永久的变形。
屈服:有些材料在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之后,常在应力不变或应力增加很小的情况下继续产生
变形,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屈服点:岩石从弹性转变为塑性的转折点有效应力:一般意义,是指对多孔渗水材料总的力学特征起主导作用的应力。有效应力是外加或总应力和孔隙压力的函数。切线杨氏模量:应力-应变曲线上某一确定点的斜率,一般取50%峰值强度点的斜率。平均杨氏模量:应力-应变曲线上近似直线部分的斜率平均值割线杨氏模量:坐标原点与某一定点连线的斜率  扩容:岩石在塑性阶段的体积膨胀称为扩容现象,它主要由于变形引起裂隙发展和张开而造成的  岩石: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由各种岩矿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通过结晶联结成或借助于胶结物粘结组合而成。
岩体:是指天然埋藏条件下大范围分布的,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的地质体。岩石结构面的产状:即结构面在空间的产生状态和方位,用结构面上倾斜度最大的倾斜线与水平面成的夹角,以及对应倾向线的方位(从真北方向顺时针测得)来描述结构面的间距:一组结构面在法线方向上两相邻面的距离。结构面的线密度Kd:指结构面法线方向单位长度上交切结构面的条数(条/m)。
结构面的连通性/persistence:(P80)结构面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贯通程度,常用线连
续性系数,迹长和各面连续性系数表示。
结构面的粗糙度:粗糙度是表示结构面相对于平均面的起伏程度的量。
结构面的开度:是指结构面的两壁间的垂直距离(中间是水或空气)结构面的填充性:是指分开结构面两壁的物质岩石与岩体的区别:岩石存在微观节理;岩体由岩块与宏观结构面组成。原岩应力:采掘前原岩内的应力。原岩:指未受采掘影响的天然岩体。
自重应力:指由于上覆岩层重力引起的应力。构造应力: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形成的应力。
原岩应力现场测试方法分类:孔底应变测量法、孔径变化测量法、孔壁应变测量法、扁千斤顶法、水压致裂法。
原岩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A:在深度不到1500米的浅部岩层中,水平原岩应力一般比垂直原岩应力大1—3倍。而在1500米以下的岩层中,水平原岩应力近似等于垂直原岩应力B:垂直原岩应力的大小与深度成正比。测量比例系数为0.027,平均比例系数为0.025.二者的计算偏差为8%。C:测量的垂直和水平原岩应力的方向与实际垂直和水平原岩主应力的方
向相差较小,一般在10度以内。应力释放法测定原岩应力的原理与步骤:四步:A:打应力释放孔直到未受岩体开掘扰动的原岩应力区位置B:从大孔底打同心小孔,供安装探头用,小孔的深度取决于测量设备。C:用一专用装置,将测量探头安装到小孔中。D:用一步打大孔用的薄壁钻头继续延深大孔,使小孔周围岩芯实现应力解除。当小孔发生弹性形迹并产生位移时探头全(通过记录仪器)记录下来。继续应伴随着应力释放的操作。岩芯和探头最终将被取出且岩芯将完全卸载。继续计数直到数据没有变化。岩石力学项目实施过程:通常按照下列五个方面依次进行,即现场实测/,煤矿模型建立,设计分析,岩体活动监控,再次分析,而基于现场实测的反分析结果又进一步指导进行必要的、新的改善实施效果。岩石力学固有复杂性:岩石内部普遍存在岩石结构面,尺寸的影响,tensile抗拉强度,地下水的影响,风化作用岩石结构的主要类型:(层面:将沉积岩石分离成层的分隔面褶曲:由于后生构造作用力的影响,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构造形态。断层:一般指发生显著切向位移的构造结构面剪切带:岩石中己发生局部剪切破坏形成的破碎带,可达数米岩脉:两侧接触面较陡峭且大致平行的长而窄的侵入带,一般为细粒火成岩节理:是岩石中最为常见的构造结构面,泛指没有位移或位移很少的构造破裂面)格里菲思裂隙理论:材料内部存在着许多细微裂隙,在力的作用下,这些细微裂隙的周围,特别
是终端可以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材料的破坏往往从终端开始,裂缝扩展,最后导致材料的完全破坏。岩石单轴压缩与三轴压缩典型特性:岩石单轴压缩特性:从变形的四个阶段理解: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峰值强度以后)应变软化、残余变形。载荷卸除后变形不完全恢复,有永久变形(残余变形)岩石三轴压缩特性:与单轴压缩特性,比较不同围压下的强度、变形性能,脆-塑性转变等。
岩石力学定义: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的科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探讨岩石对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的反应。应力: 应力指物体在所受面力作用下内部产生的内力的集度。正应力: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的分量。剪应力: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切线方向的分量。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内力:物体本身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正面:外法线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的截面。正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负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负方向的截面。负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正,反之为负。主平面:单元体剪应力等于零的截面。主应力:主平面上的正应力。强度(峰值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岩石发生破坏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残余强度:岩石完全破坏后所能承受的一个较小的应力值。应变软化:指岩石达到峰值强度以后继续变形,其强度随变形量增加而
降低/减少的特性。塑性变形:岩石失去承载能力以前所承受的永久的变形。屈服:有些材料在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之后,常在应力不变或应力增加很小的情况下继续产生变形,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屈服点:岩石从弹性转变为塑性的转折点有效应力:一般意义,是指对多孔渗水材料总的力学特征起主导作用的应力。有效应力是外加或总应力和孔隙压力的函数。切线杨氏模量:应力-应变曲线上某一确定点的斜率,一般取50%峰值强度点的斜率。平均杨氏模量:应力-应变曲线上近似直线部分的斜率平均值割线杨氏模量:坐标原点与某一定点连线的斜率  扩容:岩石在塑性阶段的体积膨胀称为扩容现象,它主要由于变形引起裂隙发展和张开而造成的  岩石: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由各种岩矿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通过结晶联结成或借助于胶结物粘结组合而成。
应力测试岩体:是指天然埋藏条件下大范围分布的,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的地质体。岩石结构面的产状:即结构面在空间的产生状态和方位,用结构面上倾斜度最大的倾斜线与水平面成的夹角,以及对应倾向线的方位(从真北方向顺时针测得)来描述结构面的间距:一组结构面在法线方向上两相邻面的距离。结构面的线密度Kd:指结构面法线方向单位长度上交
切结构面的条数(条/m)。结构面的连通性/persistence:(P80)结构面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贯通程度,常用线连续性系数,迹长和各面连续性系数表示。结构面的粗糙度:粗糙度是表示结构面相对于平均面的起伏程度的量。结构面的开度:是指结构面的两壁间的垂直距离(中间是水或空气)结构面的填充性:是指分开结构面两壁的物质岩石与岩体的区别:岩石存在微观节理;岩体由岩块与宏观结构面组成。原岩应力:采掘前原岩内的应力。原岩:指未受采掘影响的天然岩体。自重应力:指由于上覆岩层重力引起的应力。构造应力: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形成的应力。原岩应力现场测试方法分类:孔底应变测量法、孔径变化测量法、孔壁应变测量法、扁千斤顶法、水压致裂法。
原岩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A:在深度不到1500米的浅部岩层中,水平原岩应力一般比垂直原岩应力大1—3倍。而在1500米以下的岩层中,水平原岩应力近似等于垂直原岩应力B:垂直原岩应力的大小与深度成正比。测量比例系数为0.027,平均比例系数为0.025.二者的计算偏差为8%。C:测量的垂直和水平原岩应力的方向与实际垂直和水平原岩主应力的方向相差较小,一般在10度以内。应力释放法测定原岩应力的原理与步骤:四步:A:打应力释放孔直到未受岩体开掘扰动的原岩应力区位置B:从大孔底打同心小孔,供安装探头用,小孔的深度取决于测量设备。C:用一专用装置,将测量探头安装到小孔中。D:用一
步打大孔用的薄壁钻头继续延深大孔,使小孔周围岩芯实现应力解除。当小孔发生弹性形迹并产生位移时探头全(通过记录仪器)记录下来。继续应伴随着应力释放的操作。岩芯和探头最终将被取出且岩芯将完全卸载。继续计数直到数据没有变化。岩石力学项目实施过程:通常按照下列五个方面依次进行,即现场实测/,煤矿模型建立,设计分析,岩体活动监控,再次分析,而基于现场实测的反分析结果又进一步指导进行必要的、新的改善实施效果。岩石力学固有复杂性:岩石内部普遍存在岩石结构面,尺寸的影响,tensile抗拉强度,地下水的影响,风化作用岩石结构的主要类型:(层面:将沉积岩石分离成层的分隔面褶曲:由于后生构造作用力的影响,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构造形态。断层:一般指发生显著切向位移的构造结构面剪切带:岩石中己发生局部剪切破坏形成的破碎带,可达数米岩脉:两侧接触面较陡峭且大致平行的长而窄的侵入带,一般为细粒火成岩节理:是岩石中最为常见的构造结构面,泛指没有位移或位移很少的构造破裂面)格里菲思裂隙理论:材料内部存在着许多细微裂隙,在力的作用下,这些细微裂隙的周围,特别是终端可以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材料的破坏往往从终端开始,裂缝扩展,最后导致材料的完全破坏。岩石单轴压缩与三轴压缩典型特性:岩石单轴压缩特性:从变形的四个阶段理解: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峰值强度以后)应变软化、残余变形。载荷卸除后变形不完
全恢复,有永久变形(残余变形)岩石三轴压缩特性:与单轴压缩特性,比较不同围压下的强度、变形性能,脆-塑性转变等。
岩石力学定义: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的科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探讨岩石对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的反应。应力: 应力指物体在所受面力作用下内部产生的内力的集度。正应力: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的分量。剪应力: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切线方向的分量。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内力:物体本身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正面:外法线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的截面。正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负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负方向的截面。负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正,反之为负。主平面:单元体剪应力等于零的截面。主应力:主平面上的正应力。强度(峰值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岩石发生破坏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残余强度:岩石完全破坏后所能承受的一个较小的应力值。应变软化:指岩石达到峰值强度以后继续变形,其强度随变形量增加而降低/减少的特性。塑性变形:岩石失去承载能力以前所承受的永久的变形。屈服:有些材料在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之后,常在应力不变或应力增加很小的情况下继续产生变形,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屈服点:岩石从弹性转变为塑性的转折点有效应力:一般意义,是指对多孔渗水材料总的力学特征起主导作用的应力。有效应力是外加或总应力和孔隙压力的函数。切线杨氏模量:应力-应变曲线上某一确定点的斜率,一般取50%峰值强度点的斜率。平均杨氏模量:应力-应变曲线上近似直线部分的斜率平均值割线杨氏模量:坐标原点与某一定点连线的斜率  扩容:岩石在塑性阶段的体积膨胀称为扩容现象,它主要由于变形引起裂隙发展和张开而造成的  岩石: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由各种岩矿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通过结晶联结成或借助于胶结物粘结组合而成。
岩体:是指天然埋藏条件下大范围分布的,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的地质体。岩石结构面的产状:即结构面在空间的产生状态和方位,用结构面上倾斜度最大的倾斜线与水平面成的夹角,以及对应倾向线的方位(从真北方向顺时针测得)来描述结构面的间距:一组结构面在法线方向上两相邻面的距离。结构面的线密度Kd:指结构面法线方向单位长度上交切结构面的条数(条/m)。结构面的连通性/persistence:(P80)结构面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贯通程度,常用线连续性系数,迹长和各面连续性系数表示。结构面的粗糙度:粗糙度是表示结构面相对于平均面的起伏程度的量。结构面的开度:是指结构面的两壁间的垂直距离(中间是水或空气)结构面的填充性:是指分开结构面两壁的物质岩石与岩体的
区别:岩石存在微观节理;岩体由岩块与宏观结构面组成。原岩应力:采掘前原岩内的应力。原岩:指未受采掘影响的天然岩体。自重应力:指由于上覆岩层重力引起的应力。构造应力: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形成的应力。原岩应力现场测试方法分类:孔底应变测量法、孔径变化测量法、孔壁应变测量法、扁千斤顶法、水压致裂法。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59: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845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应力   岩石   结构   原岩   变形   方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