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光格栅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光格栅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汽车格栅可以避免水箱、发动机舱内的部件受到撞击,由于汽车格栅设置在汽车的前端,对于汽车的整体美观程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传统汽车外饰上,汽车格栅和前保险杠均为较单纯的塑料制品,不具有个性化显示的功能,同时,汽车格栅、前保险杠如需做发光效果,需要新增外露零件,如发光饰条、灯具等零件,会使整车的成本大幅提高。当内部设置发光元器件时,在不发光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观察到透光区域与不透光区域的明显差别,视觉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发光格栅及其制造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发光格栅,汽车发光格栅包括第一格栅组件、第二格栅组件,所述第一格栅组件包括第一格栅面板、第一导光板、第一光源,所述第一格栅面板包括第一容置部、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处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底边缘,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容置部成角度,所述第二弯折部处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底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成角度,所述第一导光板处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光源沿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底边缘设置;所述第二格栅组件包括第二格栅面板、第二导光板、第二光源,所述第二格栅面板包括第二容置部、第三弯折部、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处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侧边缘,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成角度,所述第四弯折部处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侧边缘,所述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成角度,所述第四弯折部用于连接车牌架,所述第二导光板处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光源沿所述第二导管板的侧边缘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格栅面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喷涂层,所述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喷涂层,所述第一喷涂层能够遮光,所述第一喷涂层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区域,各所述透光区域用于使光线穿过。
5.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第一光源发光,光线向上传播到第一导光板上,当光线通过第一导向板传播到第一喷涂层时,光线无法穿过,当光线通过第一导向板传播到透光区域时,光线能够穿过,从而使第一容置部上形成设定的发光图案;第二光源发光,光线从第二导光板的侧边缘传播到第二导光板上,当光线通过第二导向板传播到第二喷涂层时,光线无法穿过,当光线通过第二导向板传播到透光区域时,光线能够穿过,在第二容置部上形成发光图案。在不发光的情况下,避免观察到透光区域与不透光区域的差别,提升视觉效果。
6.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格栅面板呈弧面形状,所述第一导光板呈弧面形状,所述第一导光板贴合所述第一格栅面板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格栅面板呈平面形状,所
述第二导光板呈平面形状,所述第二导光板贴合所述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
7.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格栅组件还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格栅面板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光源处于所述第一格栅面板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
8.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格栅组件还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导光板处于所述第二格栅面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
9.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格栅组件还包括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与所述第四弯折部内侧面连接,所述密封壳体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密封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镂空部、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二导光板穿过所述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侧边缘处于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第二镂空部用于使所述第二光源的线路穿过。
10.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壳体包括第一密封盖、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第二密封盖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镂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盖上,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二镂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盖上,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第四弯折部内侧面连接。
11.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格栅面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
12.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第四弯折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
13.本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格栅面板、所述第二格栅面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喷涂层,所述第二喷涂层包括透光车身漆层、透明清漆层,所述透明清漆层覆盖在所述透光车身漆层上。
14.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发光格栅制造方法,包括:
15.向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喷涂遮光黑漆形成第一喷涂层;
16.将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置于第一温度的热风下干燥第一时长;
17.在第一喷涂层镭雕出透光的区域或图案;
18.在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的外侧面依次喷涂透明pp底漆、透光车身漆、清漆;
19.将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置于第二温度的热风下干燥第二时长。
20.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能够遮光的黑漆喷涂在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上,形成第一喷涂层阻挡光线的传播,遮光黑漆在喷涂后进行干燥,保证第一喷涂层附着牢固,由于透光区域在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上镭雕形成,从第一个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的外侧面上难于观察出透光区域与不透光处的差别,提升视觉效果。
2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2.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3.图1是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光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光格栅a-a截面图;
25.图3是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光格栅b-b截面图;
26.图4是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光格栅中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的控制流程图。
27.附图标记:
28.101.第一格栅面板;102.第一导光板;103.第一光源;104.第一容置部;105.第一弯折部;106.第二弯折部;107.第一底板;
29.201.第二格栅面板;202.第二导光板;203.第二光源;204.第二容置部;205.第三弯折部;206.第四弯折部;207.第二底板;
30.301.第一密封盖;302.第二密封盖;303.透光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31.本部分将结合图1至图4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发光格栅,包括第一格栅组件、第二格栅组件。
35.如图2所示,第一格栅组件包括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一导光板102、第一光源103。第一格栅面板101用于覆盖在车体前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格栅面板101的长度与车体前端的宽度相对应。
36.第一格栅面板101包括第一容置部104、第一弯折部105、第二弯折部106,第一弯折部105连接于第一容置部104的底边缘,第二弯折部106连接于第一弯折部105的底边缘,进
一步地,第一容置部104、第一弯折部105、第二弯折部106一体成型制造,提升第一格栅面板101的整体性。第一容置部104与车体前端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各发光的结构处于区域中,因此,第一容置部104凸起于车体前端,第一容置部104的顶边缘与车体前端抵接,而第一容置部104的底边缘与车体前端具有一定距离。
37.为提升第一格栅面板101的结构强度,第一弯折部105与第一格栅面板101成角度,第一弯折部105从第一容置部104底边缘向车体的方向延伸,即第一弯折部105与第一容置部104连接处形成棱边,棱边能够抵抗一定程度的外物撞击。第二弯折部106与第一弯折部105成角度,第二弯折部106从第一弯折部105的底边缘向远离车体的方向延伸,从而连接其他固定组件,将第一格栅面板101固定设置在车体前端。
38.第一导光板102设置于第一容置部104的内侧面,即第一导光板102处于第一容置部104与车体前端之间,第一光源103沿着第一导光板102的底边缘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光源103也处于第一容置部104与车体前端之间。第一光源103能够发出光线,光线能够通过第一光源103传递到第一导光板102内部,使第一导光板102的亮度提升。具体地,第一导光板102靠近第一光源103的边缘设置为锯齿形状,背部设置有均匀的导光点特征,使光线在第一导光板102上发散更加均匀,导光距离更远,第一导光板102的基材采用光学级pmma材料。
39.在一些示例中,由于第一格栅面板101凸起于车体前端,为提升美观程度,第一格栅面板101的纵向截面为弧形,即第一格栅面板101呈弧面形状。可以理解的是,为使第一导光板102贴合于第一格栅面板101的内侧面,第一导光板102的形状也相应设置为弧面形状。
4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格栅组件还包括第一底板107,第一底板107连接于第一格栅面板101的内侧面,第一底板107与第一格栅组件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导光板102与第一光源103均处于第一容置空间内。保证第一导光板102能够贴合于第一格栅面板101,且第一光源103的位置能够稳定于第一导光板102的底边缘,同时避免车体前端与第一光源103、第一导光板102产生碰撞,提升第一光源103、第一导光板102的耐用性。
41.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底板107与第一格栅面板101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第一密封部件进一步保证第一容置空间相对独立,能够满足第一容置空间内侧防尘防水,避免电子元器件遇水短路,避免第一导光板102遇尘变脏影响导光性能,且第一底板107通过第一密封部件连接于第一格栅面板101提升连接稳定性,避免第一底板107与第一格栅面板101内侧面因碰撞而造成损伤。
42.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格栅组件包括第二格栅面板201、第二导光板202、第二光源203。第二格栅面板201与第一格栅面板101并列设置,且处于第一格栅面板101的下方位置,第二格栅面板201与车牌架连接,并与车牌架共同覆盖于车体的前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格栅面板20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格栅面板201分别位于车牌架的两侧,且车牌架长度与两个第二格栅面板201的长度之和与车体前端的宽度对应。
43.第二格栅面板201包括第二容置部204、第三弯折部205、第四弯折部206,第三弯折部205连接于第二容置部204的侧边缘,第四弯折部206连接于第三弯折部205的侧边缘,进一步地,第二容置部204、第三弯折部205、第四弯折部206一体成型制造,提升第二格栅面板201的整体性。
44.为提升第二格栅面板201的结构强度,第三弯折部205与第二格栅面板201成角度,
第三弯折部205从第二容置部204侧边缘向远离车体的方向延伸。第三弯折部205与第二弯折部106成角度,第三弯折部205从第二弯折部106的侧边缘向车牌架的方向延伸,从而连接车牌架,将第二格栅面板201固定设置在车体前端。同时,使车牌架能够凸出于车体前端,便于使车牌更加醒目。
45.第二导光板202设置于第二容置部204的内侧面,即第二导光板202处于第二格栅面板201与车体前端之间,第二光源203沿着第二导光板202的侧边缘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光源203处于第二格栅面板201与车体前端之间。第二光源203能够发出光线,光线能够通过第二光源203传递到第二导光板202内部,使第二导光板202的亮度提升。
46.在一些示例中,由于第二格栅面板201贴合于车体前端,第二格栅面板201的纵向截面近似平直,即第二格栅面板201近似为平面形状。可以理解的是,为使第二导光板202贴合于第二格栅面板201的内侧面,第二导光板202的形状也相应设置为平面形状。
47.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格栅组件还包括第二底板207,第二底板207连接于第二格栅面板201的内侧面,第二底板207与第二格栅组件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第二容置空间,第二导光板202处于第二容置空间内。避免车体前端与第二导光板202产生碰撞,提升第二导光板202的耐用性。
48.在一些示例中,为保证第二光源203的位置稳定,同时,避免第二光源203碰撞到其他固定组件,提升第二光源203的耐用性,第二格栅组件还包括密封壳体,第二光源203设置于密封壳体内。进一步地,密封壳体连接第四弯折部206内侧面,同时,密封壳体连接第二底板207。通过将密封壳体的位置固定,以使第二光源203的位置固定。具体地,为保证第二光源203发出的光线能够进入第二导光板202内,密封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镂空部,第二导光板202穿过第一镂空部设置,第一镂空部也能够进一步固定第二导光板202的位置。密封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镂空部,第二镂空部用于使第二光源203的连接线路穿过,保证第二光源203的供电。第二导光板202靠近第二光源203的边缘设置为锯齿形状,第二导光板202背面设计有均匀的导光点特征,使光线在第二导光板202上发散更加均匀,导光距离更远,第二导光板202的基材采用光学级pmma材料。
49.在一些示例中,密封壳体包括第一密封盖301、第二密封盖302,第一密封盖301与第二密封盖302连接,便于将第二光源203设置于密封壳体内,当第二光源203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将第一密封盖301与第二密封盖302分离。进一步地,第一密封盖301靠近第二导光板202,因此,将第一镂空部设置于第一密封盖301上,便于第二导光板202接收第二光源203的光线。第二密封盖302远离第二导光板202,将第二镂空部设置于第二密封盖302上。第一密封盖301与第二底板207连接,第二密封盖302延伸到第四弯折部206的位置并与第四弯折部206连接。
50.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底板207与第二格栅面板201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第二密封部件保证第二容置空间相对独立,能够满足第二容置空间内侧防尘防水,避免电子元器件遇水短路,避免导光板遇尘变脏影响导光性能,同时,提升第二底板207与第二格栅面板201连接稳定性,避免第二底板207与第二格栅面板201内侧面因碰撞而造成损伤。同时,第二密封盖302与第四弯折部206连接处也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进一步使第二容置空间独立,避免外界环境对第二容置空间内的部件进行干扰。
51.在一些示例中,当第二光源203的线路穿过第二镂空部后,对第二镂空部进行打
胶,以使线路固定,同时,起到密封作用。第二底板207与第二密封盖302上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的位置设置有透气膜或透气帽。
52.第一格栅面板101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喷涂层,第一喷涂层能够遮光,光线传播到第一喷涂层时,不会继续穿过。进一步地,第一喷涂层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区域303,透光区域303用于使光线穿过。透光区域303的形状、位置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使光线穿过透光区域303时,能够个性化显示出不同的图形,提升车体前端的美观程度。第二格栅面板201的内侧也设置有第一喷涂层,第一喷涂层上设置有透光区域303。
53.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二格栅面板201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喷涂层,首先喷涂透光车身漆,形成透光车身漆层,在透光车身漆的基础上再喷涂透明清漆,形成透明清漆层。透光区域303的光线能够穿过透光车身漆,保证光线的传播,清漆使车身带有光泽,并且抵抗石击。
54.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光源103、第二光源203采用条状led灯组,并采用矩阵芯片串联控制led的方案,通过mcu发送指令控制led的亮灭,进而实现呼吸或流动的展示效果,提升光照的美观程度。
5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发光格栅制造方法。
56.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二格栅面板201的基材均采用高透光高雾度的pp材料,并在pp材料的基础上成型而成,在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二格栅面板201的内侧面喷涂pp底漆和遮光黑漆。具体地,pp材料约按1:0.05的配比添加乳白母形成带有扩散作用透光pp材料,透光率控制在30%~50%之间。或者,可以选用pc材料代替透光pp材料。
57.将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二格栅面板201置于第一温度的热风下干燥第一时长。具体地,第一温度为75℃左右,第一时长为40分钟左右。
58.完成干燥工序后,在第一喷涂层上镭雕出透光的区域或图案,镭雕利用数控技术,以激光为加工媒介,第一喷涂层在激光雕刻照射下瞬间的熔化和气化的物理变性,镭雕出的图案不易磨损,耐久性强。
59.在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二格栅面板201的外侧面首先喷涂pp底漆,再喷涂透光车身漆以及清漆,使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二格栅面板201的外侧面呈现与车身同样的颜,在不进行照射时,难于在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二格栅面板201的表面观察出透光区域303,提升车身的整体性,提升美观程度。具体地,车身漆根据不同颜按不同比例添加透光剂形成多种可透光的车身,其中黑车身透光漆的透过率最低,能达到5%至8%的透光率,其它颜的透过率相对提升,最大的为白,透过率最大能达30%。
60.类似于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二格栅面板201的内侧面处理,将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二格栅面板201置于第二温度的热风下干燥第二时长。具体地,第二温度为75℃左右,第二时长为40分钟左右。
61.接通电源后,从带有车身的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二格栅面板201能看到不同颜的光亮动态图案效果,断开电源后,光亮图案消失,只能看见第一格栅面板101、第二格栅面板201外侧面的车身颜,实现光亮图案的完全隐藏。
62.在第二格栅组件的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一光源103与第一密封盖301、第二密封盖302、第二导光板202通过超声波焊接安装,再与经过涂装及镭雕图案后的第二格栅面板201、第二底板207进行密封装配固定。
6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发光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格栅组件,所述第一格栅组件包括第一格栅面板、第一导光板、第一光源,所述第一格栅面板包括第一容置部、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处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底边缘,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容置部成角度,所述第二弯折部处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底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成角度,所述第一导光板处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光源沿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底边缘设置;第二格栅组件,所述第二格栅组件包括第二格栅面板、第二导光板、第二光源,所述第二格栅面板包括第二容置部、第三弯折部、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处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侧边缘,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成角度,所述第四弯折部处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侧边缘,所述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成角度,所述第四弯折部用于连接车牌架,所述第二导光板处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光源沿所述第二导管板的侧边缘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格栅面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喷涂层,所述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喷涂层,所述第一喷涂层能够遮光,所述第一喷涂层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区域,各所述透光区域用于使光线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光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面板呈弧面形状,所述第一导光板呈弧面形状,所述第一导光板贴合所述第一格栅面板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格栅面板呈平面形状,所述第二导光板呈平面形状,所述第二导光板贴合所述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光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组件还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格栅面板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光源处于所述第一格栅面板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光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格栅组件还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导光板处于所述第二格栅面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光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格栅组件还包括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与所述第四弯折部内侧面连接,所述密封壳体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密封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镂空部、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二导光板穿过所述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侧边缘处于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第二镂空部用于使所述第二光源的线路穿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发光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包括第一密封盖、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第二密封盖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镂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盖上,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二镂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盖上,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第四弯折部内侧面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光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格栅面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发光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第四弯折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光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面板、所述第二格
栅面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喷涂层,所述第二喷涂层包括透光车身漆层、透明清漆层,所述透明清漆层覆盖在所述透光车身漆层上。10.一种汽车发光格栅制造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发光格栅,其特征在于:向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喷涂遮光黑漆形成第一喷涂层;将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置于第一温度的热风下干燥第一时长;在第一喷涂层镭雕出透光的区域或图案;在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的外侧面依次喷涂透明pp底漆、透光车身漆、清漆;将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置于第二温度的热风下干燥第二时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光格栅及其制造方法,汽车发光格栅包括第一格栅组件、第二格栅组件,第一格栅组件包括第一格栅面板、第一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一导光板处于第一容置部的内侧面,第一光源沿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底边缘设置;第二格栅组件包括第二格栅面板、第二导光板、第二光源,第二导光板处于第二容置部的内侧面,第二光源沿第二导管板的侧边缘设置;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喷涂层,第一喷涂层能够遮光,第一喷涂层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区域。本发明中,当光线传播到第一喷涂层时,光线无法穿过,当光线传播到透光区域时,光线能够穿过。在不发光的情况下,避免观察到透光区域与不透光区域的差别,提升视觉效果。觉效果。觉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甘有维 刘文虎 郑建存 李楚耿 齐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4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83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格栅   所述   面板   光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