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头和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照明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灯头和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2.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可包括可以探究的概念,但不一定是之前已经想到或者已经探究的概念。因此,除非在此指出,否则在本部分中描述的内容对于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而言不是现有技术,并且并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3.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于照明的要求日渐变高。当前市面上的台灯均使用圆形或长条形灯头设计,该种台灯在保证光效的前提下,其发光面需要设置的比较大,这使得眼睛容易直视到发光面,造成不舒适。另外,该种台灯的体积也比较大,从而使得其整体较为笨重并且极大的占用物理空间。进一步,该种台灯的灯光不均匀,灯光的不均匀会导致其比较刺眼而且容易被遮挡产生阴影。


技术实现要素:



4.在现有技术中,如何兼顾灯头和照明设备的体积和光效这是非常令人烦恼的过程。
5.为此,非常需要一种灯头和照明设备,其能在与现有灯头和照明设备同等光效的情况下减小灯头和使用该灯头的照明设备的体积。
6.在本上下文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期望提供一种灯头和照明设备。
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灯头,包括:壳体,其底部用于出光;以及至少三个照明模组,其彼此相邻地布置于所述壳体内,以便使得所述照明模组的光线从所述壳体的底部向所述壳体外传输形成光照区域,并且相邻照明模组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部分重叠,其中每个照明模组至少包括复眼透镜组件,其中所述复眼透镜组件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壳体的底部均匀地向所述壳体外发散传输。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三个照明模组布置在一个水平面上,或在一个竖直面内以高低不同的方式布置。
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三个照明模组在水平面上等间隔布置。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三个照明模组呈直线排列布置。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三个照明模组中位于两端侧的两个照明模组的外端面之间的间距为250-280毫米。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照明模组中还包括光源,并且每个所述照明模组中的所述光源和复眼透镜组件之间的距离相等。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复眼透镜组件包括:双排复眼透镜阵
列,其相对设置且平行排列,所述双排复眼透镜阵列在所述光源的传输光路上前后依次设置,以使靠近所述光源的复眼透镜阵列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导光,并通过远离所述光源的复眼透镜阵列将导光后的光线均匀发散的传输。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照明模组还包括:光线发散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传输光路上,并且相对于所述复眼透镜组件远离所述光源,其用于将所述复眼透镜组件传输的光线从所述壳体的底部均匀地向所述壳体外发散传输。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光线发散元件包括扩散板。
1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照明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灯头;以及灯柱,其上安装所述灯头。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灯头,由于其采用光效更好(照度更均匀)且体积更小的复眼透镜组件进行光线的传输,使得在与现有灯头达到同等光效的情况下体积更小,进而减小了灯头和使用该灯头的照明设备对物理空间的占用。另外,灯头体积的减小使得其发光面的面积也变小,从而使得其不易被眼睛直视到,进而可以提高眼睛的舒适性。进一步,由于多个照明模组的使用(彼此相邻的布置方式),使得任一照明模组发出的光线可以抵消其相邻照明模组的光线由于被遮挡而在被照物体上产生的阴影,从而可以提高照度均匀度(即提高了光效)。简言之,本方案可以兼顾灯头和照明设备的体积和光效,从而使其整体性能更加优越。
18.上述光线发散元件的使用还可以使光线更加均匀和发散的传输,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大光照区域,进而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
附图说明
19.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20.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灯头的示意图;
21.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照明模组的示意图;
22.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照区域分布图;
23.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示意。
24.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6.实用新型概述
27.本发明人发现,可以采用光效更好且体积更小的光学器件(例如由复眼透镜组成的复眼透镜组件)来进行光线传输,从而可以使得灯头和使用该灯头的照明设备在和现有的灯头和照明设备达到同样光效的情况下体积更小,占用的物理空间更小。另外,由于灯头
体积的减小,其发光面势必也减小,从而可以使得眼睛不易直视到发光面,进而可以提高眼睛的舒适性。
28.本发明人还发现,还可以采用包括上述复眼透镜组件的多个照明模组来共同配合进行照明(例如以彼此相邻的方式进行布置),从而使得任一照明模组发出的光线可以抵消其相邻照明模组的光线由于被遮挡而产生的阴影,进而可以使灯头的照度更加均匀,光效更好。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灯头和照明设备。本方案的灯头由于采用光效更好(照度更均匀)且体积更小的复眼透镜组件进行光线的传输,从而使得在与现有灯头达到同等光效的情况下体积更小。另外,灯头体积的减小使得其发光面的面积也变小,从而使得其不易被眼睛直视到,进而可以提高眼睛的舒适性。进一步,灯头可以采用多个照明模组,并使其以彼此相邻的方式布置,从而使得任一照明模组发出的光线可以抵消其相邻照明模组的光线由于被遮挡而在被照物体上产生的阴影,进而提高照度均匀度(即提高光效)。简言之,本方案可以通过上述结构兼顾灯头和照明设备的体积和光效,从而使其整体性能更加优越。
30.在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31.灯头
32.首先参考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灯头100的示意图。
33.如图1中所示,灯头100可以包括壳体101和至少三个照明模组。
34.其中,壳体101的底部用于出光。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壳体101的材质和形状等可以不同,例如其可以采用金属材质或塑胶材质,金属材质例如可以为铝制(如铝合金)、钛合金或镁合金等,而塑胶材质例如可以为pc或pc abs等。壳体101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形、正方体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图1中示例性的示出了长方体形的壳体101。
35.由图1可以看出,上述壳体101可以为一封闭结构,并且其底部可以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以用于出光,透明材质例如可以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而半透明材质例如可以为塑料或亚克力材质。将壳体101底部设置成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可以将其整体设置成封闭结构,从而可以对其中的照明模组等器件起到保护和防尘作用。
36.在本实施例中,灯头100可以包括三个照明模组,如图1中的照明模组102、照明模组103和照明模组104。该三个照明模组彼此相邻地布置于壳体101内,以便使得照明模组的光线从壳体101的底部向壳体101外传输形成光照区域,并且相邻照明模组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部分重叠。例如,图1中的照明模组103形成的光照区域分别和与其相邻的照明模组102和照明模组104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部分重叠。光照区域重叠可以抵消相邻照明模组的光线由于被遮挡而在被照物体上产生的阴影,从而使多个照明模组的照度更加均匀,进而提高灯头的光效。
37.例如,当照明模组103下方被遮挡时,会在其下方的被照物体上产生阴影,而由于照明模组102和照明模组104的采用,使得它们与照明模组103重叠的光照区域可以抵消照明模组103下方的阴影(即照明模组102和照明模组104的光线可以照射到该阴影区域),从而可以使各个照明模组下方的照度都比较均匀。同理,当照明模组102或照明模组104下方被遮挡时,也可以通过照明模组103与其重叠的光照区域来抵消其产生的阴影。
38.在一个实施场景中,上述照明模组102、照明模组103和照明模组104可以布置在一个水平面上。为了使任意相邻的两个照明模组的光照区域的重叠部分大小相同,从而使灯头的照度更加均匀(光效更好),上述照明模组102、照明模组103和照明模组104可以如图1中所示在水平面上等间隔布置,并且可以呈直线排列布置。直线的布置方式可以使得上述三个模组照射出来的灯光混在一起后分布的更均匀。除了直线排列方式外,这些照明模组也可以在水平面上略有一定的弯曲,从而形成近似弧形的形状。
39.为了兼顾灯头100的光效(照度均匀)和体积,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三个照明模组中位于两端侧的两个照明模组的外端面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为250-280毫米,即图1中的照明模组102和照明模组104的外端面之间的间距可以为250-280毫米。为了将多个照明模组安装于壳体101内,壳体101的长度可以稍大于位于两端侧的两个照明模组的外端面之间的间距,例如当照明模组102和照明模组104的外端面之间的间距为250-280毫米时,壳体101的长度/直径可以为300-500毫米。
40.具体地,当照明模组102和照明模组104的外端面之间的间距为250毫米时,壳体101的长度/直径可以为300毫米;当照明模组102和照明模组104的外端面之间的间距为280毫米时,壳体101的长度/直径可以为500毫米。壳体101的长度/直径和位于两端侧的两个照明模组的外端面之间的间距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41.基于不同的连接和安装需求,照明模组可以通过螺接、铆接和卡接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的方式直接安装在壳体101上,也可以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壳体101内,即可以将所有照明模组(如图1中的照明模组102、照明模组103和照明模组104)安装在一块安装板上,再将该安装板安装在壳体101内。该安装方式可以简化多个照明模组的安装工艺,同时可以防止安装在壳体上对壳体造成的损坏。
42.在一个实施场景中,上述安装板可以包括电路板(例如pcb),通过pcb安装照明模组不仅可以简化照明模组的安装工艺,还可以同时实现照明模组与其他电子元件(例如电源)的电路连接,从而可以减小灯头100的体积。
43.上文中结合图1所示的实施例描述了灯头100的壳体101和其内的三个照明模组的结构以及布置方式等。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和布置方式等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变形,例如还可以在封闭壳体101的底部设置出光孔,将各个照明模组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出光孔对应设置,以实现壳体101的出光。另外,壳体101还可以为非封闭结构,即底部为敞开结构,从而可以便于照明模组等器件的安装和拆卸,并且可以减少由于壳体101底面的遮挡和反光等造成的光线损失,从而可以提高其照度。
44.本方案还可以包括更多数目的照明模组,例如4个或5个等,从而可以形成更大的光照区域并具有更大的照度,进而满足相应的照明需求。这些照明模组除了可以布置在一个水平面上外,还可以在一个竖直面内以高低不同的方式布置,例如其可以在竖直面内从一侧到另一侧按照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方式排列,或者布置成中间低、两侧高或者中间高、两侧低的形式。另外,其还可以呈波浪形的高低错落的形式进行布置等。进一步,多个照明模组也可以不等间距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灯头体积较小,当包括更多的照明模组时,其位于两端侧的两个照明模组的外端面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为250-280毫米。
45.为了在保证光效的情况下减小灯头100的体积,上述每个照明模组至少可以包括
复眼透镜组件,例如上述照明模组102、照明模组103和照明模组104中至少可以包括复眼透镜组件。
46.复眼透镜组件可以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壳体101的底部均匀地向壳体101外发散传输。具体地,复眼透镜组件可以先将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导光,再将导光后的光线均匀发散的传输,从而使得灯头100发出均匀的光线(具体结构稍后详述)。
47.复眼透镜相对于现有的面光源(例如背景技术中所列举的圆形或长条形灯头)光效更好(照度更加均匀)且体积更小,从而使得灯头100在与现有灯头达到同等光效的情况下体积更小,进而减小了物理空间的占用。另外,灯头100体积的减小使得其发光面的面积也减小,从而使得其不易被眼睛直视到,进而提高了眼睛的舒适性。进一步,由于多个照明模组的使用,使得任一照明模组发出的光线都可以抵消其相邻照明模组的光线由于被遮挡而在被照物体上产生的阴影,从而可以提高照度均匀度(即提高了灯头100的光效)。简言之,本方案可以兼顾灯头100的体积和光效,从而使得其整体性能更加优越。
48.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照明模组的结构,为了说明照明模组的照明效果,图中还示例性的示出了被照物体205。可以理解的是,图2中所描述的照明模组的结构以及设置方式等适用于灯头100中的任一照明模组,为了描述简单,图2中仅以图1中的照明模组102为例进行描述。
49.如图2中所示,照明模组102中可以包括光源201。为了使每个照明模组形成的光照区域大小相近,从而使得上述多个照明模组形成更加均匀的照度,每个照明模组中的光源201和复眼透镜组件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光源201可以采用灯珠,而灯珠可以采用例如led灯珠。
50.由图2可以看出,每个复眼透镜组件可以包括双排复眼透镜阵列,如图中的复眼透镜阵列202和复眼透镜阵列203,双排复眼透镜阵列可以相对设置且平行排列,该双排复眼透镜阵列在光源201的传输光路上前后依次设置,以使靠近光源201的复眼透镜阵列202将光源201发出的光线进行导光,并通过远离光源201的复眼透镜阵列203将导光后的光线均匀发散的传输。可以理解的是,图2中的光路仅仅是示例性的,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1.为了进一步减小照明模组102的体积,从而减小灯头100的体积,双排复眼透镜阵列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例如可以在14~16毫米之间,进一步可为15毫米。为了更加均匀的传输光线,每个复眼透镜阵列(如复眼透镜阵列202和复眼透镜阵列203)可以包括多个微透镜(例如图2中的微透镜2021),例如可以包括7行12列的微透镜2021。基于光线传输的均匀性以及体积的双重要求,每个微透镜2021的长度和宽度也不宜过大,一般其长度可以在4毫米~6毫米之间,例如5毫米,宽度可以在2毫米~4毫米之间,例如3毫米。由此可见,照明模组102的面积是比较小的,而微透镜的厚度也比较小(一般仅为0.125~1.0毫米),因此照明模组102的体积也是比较小的,基于此,使用该照明模组的灯头100的体积也是比较小的。
5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列举的光源的设置方式、复眼透镜阵列的结构、双排复眼透镜阵列之间的间距以及每个微透镜的大小等均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改变,例如光源201还可以设置在照明模组102之外,此时一个灯头100可以仅设置一个或两个光源201,从而可以减小光源201的用量,进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灯头100的体积并降低其成本。另外,不同照明模组中光源和复眼透镜组件之间的
距离也可以不等,例如图1中照明模组102、照明模组103和照明模组104中光源和复眼透镜组件之间的距离可以不等。
53.进一步,上述双排复眼透镜阵列之间的间距还可以为14毫米或16毫米,并且每个复眼透镜阵列还可以包括6行11列或8行13列的微透镜。此外,每个微透镜的长度还可以为4毫米或6毫米,宽度还可以为2毫米或4毫米等。
5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复眼透镜组件的光线传输可以使照明模组形成一定的光照区域,但此时形成的光照区域的面积可能仍然无法满足一些场景的照明需求,为了进一步增大照明模组的光照区域,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照明模组102还可以包括可以使光线进一步均匀发散的传输的光线发散元件204,光线发散元件204可以设置在光源201的传输光路上,并且相对于复眼透镜组件远离光源201,其用于将复眼透镜组件传输的光线从出光孔均匀地向壳体101外发散传输。
55.在一种示例中,光线发散元件204可以包括性能较佳的扩散板。扩散板的材质可以选自例如pmma材质、ps材质、pc材质或pp材质中的任何一种。
56.前文中结合多个实施例对灯头100的结构等进行了描述,基于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灯头100,其可以形成图3中所示的多个光照区域。为描述灯头100和光照区域之间的关系,图3中还示意性的示出了灯头100。
57.由图3可以看出,灯头100形成的光照区域包括大小约为640毫米
×
310毫米、照度大于或等于300勒克斯(lx)并且均匀度约为1的光照中心区域a、大小约为1000毫米
×
500毫米和照度约为150xl的第一光照衰减区域b以及位于第一光照衰减区域b外围的第二光照衰减区域c。由此也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小体积的灯头达到较高的光效,因此其整体性能更加优越。
58.照明设备
59.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照明设备400的示意图。
60.如图4中所示,照明设备400可以包括根据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灯头401以及灯柱402,灯柱402上安装灯头401。灯头401的结构已在前文中结合多个实施例进行了描述,此处不再详述。
61.为了实现照明位置400和照明方向的调节,在一个实施例中,灯柱402和灯头401可以转动连接,从而使灯头401可以实现180
°
的俯仰调节和/或360
°
的水平翻转调节。在一种实现中,可以利用铰接的方式实现灯柱402和灯头401的转动连接。
62.灯柱402的材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而不同,例如可采用金属或塑料材质,金属材质例如可以为铝合金或不锈钢,而塑料材质例如可以为ppa等。灯柱402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多种,例如可以为上窄下宽的锥形(类似水滴形)、圆柱形或棱柱形等。为了达到更好的光效,灯柱402的高度不宜过大和过小,例如可以为400~500毫米,进一步,可为450毫米。
63.另外,为了满足不同照明高度或照明亮度的需求,灯柱402可以为高度可调的结构,例如可为可弯曲或可折叠结构。具体地,可采用现有的材质来实现灯柱的可弯曲,并且可采用现有结构来实现灯柱的可折叠,此处不再详述。进一步,为了便于实现照明设备400的人机智能交互,可在灯柱402上安装摄像头等图像或视频采集元件,此时可使灯柱402的上部(连接灯头401的部分)弯折呈水平或近似水平,从而可将摄像头等图像或视频采集元件安装在水平或近似水平的灯柱402上部的下表面上,从而可以便于识别灯头401下方的桌
面上书本的内容或采集用户的坐姿,从而对其进行坐姿的监督等。
64.为了使照明设备400放置的更加稳固,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设备400还可以包括底座(图中未示出),底座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等多种形状,并且底座可以和灯柱402固定连接或铰接等,通过铰接的方式可实现灯柱402的折叠,从而可以在不使用照明设备400时将其折叠保存,进而减小空间的占用。
65.为了扩展照明设备400的功能,使其更加智能化,照明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红外感应系统,红外感应系统的红外感应器可以设置在灯柱402上,从而可以在人体靠近照明设备400时自动开灯,并在人体离开照明设备400时自动关灯。进一步,还可在照明设备400上设置亮度调节装置,亮度调节装置的调节开关(例如触摸开关)可以设置在灯柱402上,通过调节该调节开关可以调节照明设备400的亮度。此外,照明设备400还可以包括语音播报装置,语音播放装置的扬声器也可以安装在灯柱402上,从而可以通过其进行语音提示。上述红外感应系统、亮度调节装置和语音播报装置均可以采用现有结构,此处不再详述。
66.上文结合实施例描述了照明设备400的多种结构以及设置方式等。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例如灯柱402还可以和灯头401固定连接,灯柱402还可以为高度不可调的结构,并且灯柱402的高度还可以为400毫米或500毫米等。
67.本方案中的照明设备400由于采用光效更好(照度更均匀)且体积更小的灯头401,因此在和现有的照明设备达到同等光效的情况下体积更小,由此使得其整体性能更优越。
68.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灯头和照明设备的若干装置或子装置,但是这种划分仅仅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装置来具体化。
69.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70.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71.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但是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各方面的划分也不意味着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组合以进行受益,这种划分仅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从而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底部用于出光;以及至少三个照明模组,其彼此相邻地布置于所述壳体内,以便使得所述照明模组的光线从所述壳体的底部向所述壳体外传输形成光照区域,并且相邻照明模组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部分重叠,其中每个照明模组至少包括复眼透镜组件,其中所述复眼透镜组件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壳体的底部均匀地向所述壳体外发散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照明模组布置在一个水平面上,或在一个竖直面内以高低不同的方式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照明模组在水平面上等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照明模组呈直线排列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照明模组中位于两端侧的两个照明模组的外端面之间的间距为250-280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照明模组中还包括光源,并且每个所述照明模组中的所述光源和复眼透镜组件之间的距离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复眼透镜组件包括:双排复眼透镜阵列,其相对设置且平行排列,所述双排复眼透镜阵列在所述光源的传输光路上前后依次设置,以使靠近所述光源的复眼透镜阵列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导光,并通过远离所述光源的复眼透镜阵列将导光后的光线均匀发散的传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照明模组还包括:光线发散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传输光路上,并且相对于所述复眼透镜组件远离所述光源,其用于将所述复眼透镜组件传输的光线从所述壳体的底部均匀地向所述壳体外发散传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发散元件包括扩散板。10.一种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头;以及灯柱,其上安装所述灯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灯头和照明设备。该灯头包括:壳体,其底部用于出光;以及至少三个照明模组,其彼此相邻地布置于所述壳体内,以便使得所述照明模组的光线从所述壳体的底部向所述壳体外传输形成光照区域,并且相邻照明模组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部分重叠,其中每个照明模组至少包括复眼透镜组件,其中所述复眼透镜组件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壳体的底部均匀地向所述壳体外发散传输。本方案通过采用光效更好且体积更小的复眼透镜组件进行光线的传输,配合多个照明模组的布置方式,使得灯头和照明设备可以兼顾灯头和照明设备的体积和光效,从而整体性能更加优越。从而整体性能更加优越。从而整体性能更加优越。


技术研发人员:

余志勇 闫晓鹏 周刘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网易有道(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4

技术公布日:

2022/11/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0:16: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82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模组   灯头   复眼   透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