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新加坡金融科技对比分析

金融天地
中国与新加坡金融科技对比分析
杨璐明 北京建筑大学
李漱玉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中国的金融科技水平位居世界领先水平,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市场乱象。而新加坡为金融科技的后起之秀,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监管沙盒、功能监管、严格市场准入等措施,建立了既能控制风险又能鼓励创新的市场机制。本文聚焦新加
坡的市场管理措施,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市场现状,对中国提出了可以规范市场的切实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新加坡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3-0305-03
一、引言
金融科技(Fintech)是传统金融行业与新兴科技手段的结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机构及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商业模式、技术应用、业务流程和创新产品[1]。全球数据积累的迅速增长、前沿科技的革命性突破正在颠覆传统金融发展方式,金融科技正在从各方面改变着金融产业生态。
就世界水平来看,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起步较晚,但借助后发优势,发展势头迅猛。美国在90年代即开始了金融电子化、互联网化[2],而一般认为2013年为中国数字金融元年。自2004年支付宝正式上线以来,十几年的时间,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凭借移动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发挥未开发市场的巨大潜力,金融科技的服务领域正变得更为多元,目前,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3]。随着金融科技发展不断深入,许多的问题与挑战也逐渐浮出水面,这些问题往往是很基础而且很重要的上层设计问题。同处亚太地区的新加坡金融市场成熟,发展水平很高,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经验适合中国学习借鉴。研究东南亚新兴金融科技市场的监管经验、发展模式,对中国在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开拓海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金融科技现状概况
(一)中国金融科技的整体水平
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以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成熟,我国金融科技应用水
平居全球前列。有需求就有市场,我国的金融科技的发展反映了我国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我国传统银行业为主的金融市场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大量的市场潜力被有限的金融途径压制,金融科技的发展释放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2017年全球知名会计事务所安永发布了《2017 年金融科技应用指数报告》,安永对全球20 个主要经济体的金融科技应用指数进行了深入研究[4]。安永的报告得出结论显示: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应用指数平均为33%,2015年时则为16%;美国金融科技应用指数33%,中国金融科技应用指数为69%,领跑全球。
金融科技在中国的最大优势在于普惠金融的发展[5],得益于技术优势和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以及巨大的用户基础,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金融科技服务产品。在余额宝的成功示范下,腾讯理财通、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企业也紧跟步伐。2017年国内四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京东)分别与四大行建立了金融科技战略合作关系,这标志着传统金融机构开始重视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希望以此来重塑传统金融生态。
(二)我国金融科技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金融科技整体水平居于全球领先水平,但快速发展蕴含的各种风险挑战更值得关注:
1.监管难题:中国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尚不健全的规制手段。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传统监管模式监管思维必将受到挑战,如何明确机构的职责,使监管技术和人才与金融科技水平同步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金融风险:金融科技加快了市场资本的流动性,但在线上金融日益繁荣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风险的联动性,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3.信息安全问题:作为金融行业与科技的一次融合,金融科技使金融机构获取信息更加便利,也同时为违法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此类问题会受到社会的关心和质疑,也同时会影响金融科技对主流经济主体的吸引力。
三、新加坡金融科技概况
开放info共享平台金融科技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新兴领域,吸引了全球资本的目光,自然也吸引了新加坡金融行业涉足。新加坡人口密集,金融发展水平发达,金融科技在填补市场空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市场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成熟的金融市场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是亚洲地区的金融强国,其人均GDP更是达到57714美元(2017年)。
新加坡在国际金融、贸易融资、财务运作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是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6]。
(二)发达的技术环境
新加坡高等教育处于亚洲顶尖水平,多年的教育发展使其拥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院校。得益于发达的高等教育,新加坡的科学技术也十分发达,甚至享有亚洲科技之都的美称。深厚的技术积累给新加坡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三)快速的市场增长
新加坡在世界金融科技发展初期没有重视其作用,但在发现金融科技的巨大价值后,发展十分迅速。2017年底,新加坡已成为了东南亚的金融科技贷款行业中心,并占有了52%的市场份额,发展十分迅速。
四、新加坡金融科技的监管政策特
(一)金融创新的研判,发展规划的制定
新加坡对于新技术和先进经验,首先深入了解相关领域,再谨慎斟酌其未知风险,最终合理规划发展计划,引导新技术促进市场发展和完善公共服务。面对新技术和先进经验,他们会首先对其相关领域
进行一定研究,对金融科技所能产生的金融体系的优化、风险进行论证,监管部门能否通过相应政策更好地解决经济问题,以此制定相关发展规划,稳扎稳打、逐步前进。新加坡金管局(MAS)甚至花费了六个月制定了专门的发展规划。一份切实的发展规划可以使金融科技更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金融科技的有序
现代经济信息
发展,降低其无序生长对经济体系带来的风险。
(二)建设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
金融科技的发展依赖于基础设施服务的完善,而监管部门同样也可以引导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科技提供更好地发展平台。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基础建设促进金融发展的例子。其基础建设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为消费者提供支付基础设施。新加坡正全面建设市民支付基础设施的PayNow,可以让用户仅需手机就能实现即时支付和转账。二、建设涉及商户的基础设施。有些商户考虑成本问题,一直拒绝信用卡支付,但支付网络基础设施的使用费用几乎免费,降低了线上支付成本。三、构建MyInfo公开数据平台。这是一个由政府牵头构建开放数据库,给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技术支持,目前新加坡银行已实现远程开户。
(三)采用监管沙盒鼓励金融创新
监管沙盒有利于金融创新,这是由于金融科技创新可能不适用于原有监管体系,而监管沙盒却可以为其提供理想的试验空间。这在控制金融科技风险的同时,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支持。
新加坡在2015年开始尝试沙盒监管(Sandbox Regulation),MAS 认为沙盒监管的运行必须符合一定逻辑:首先判断是否是真的创新;其次考察其技术影响;最后评定技术价值[7]。在新加坡,企业研发出来的金融科技新技术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进入监管沙盒:是否为真正的创新,是否能提高国民幸福以及是否与当前政策构架存在冲突。如果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相关项目就会被允许进入沙盒,同时设定包括服务人数和区域范围在内的限制。在此基础上,MAS允许这些企业实行6个月项目,同时监管考察其项目的风险。在新技术没有潜在风险的前提下,MAS会允许该项目继续运营,并对其实行减税以鼓励其广泛传播,以便能使更多人接触到它。而如果新技术仍然受到监管和政策的阻碍,MAS会对其保持观察。
(四)制度监管转向功能监管
新加坡的金融监管把行为与监管相结合作为其原则。具体表现在MAS只关心其业务而不在乎采取了什么样的技术,只要是相关金融服务,就会被纳入监管构架,使监管以行为导向[8]。若有公司通过ICO发行债券,这会被强制进入监管构架。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发行债券,都会被纳入SFA监管体系。同样的,对于其他任何金融活动,只考察其业务领域,而不关心所运用的技术。只要是金融业务,均会被纳入监管。
五、新加坡与中国金融科技的对比
金融科技在全球迅猛发展,几乎所有主流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本国的金融科技业务。中国的金融科技业务发展较早,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17年度金融科技发展指数表明,中国位列第二位,相当发达。而东南亚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但是,因为新加坡发展较晚,他们利用后发优势,通过借鉴中国和美国金融科技的管理经验,建立了适用于本国国情的市场秩序,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发展规划、监管沙盒以及普惠金融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同时中国的发展经历过一段无序的时期,因为缺乏相应监管,政府行为僵化,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乱象丛生,市场相当混乱。
中国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因为发展较早,也同样拥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如何将领先地位进一步保持,如何对金融科技行业进一步规范,如何能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就成了中国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东南亚自古是中国文化的辐射区域,许多国家的国情与中国有相似之处,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借鉴了很多香港和新加坡的管理经验,并取得了很大成就,这说明了新加坡和中国的经验拥有一定的普适性,对双方国家的管理均有借鉴意义。
中国需要新加坡的管理经验,新加坡也需要中国的资本和技术支持。加强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对双方均有利,看起来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事实上,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已经开展,中国
的蚂蚁金服、腾讯等公司在新加坡均有布局,主要以战略性持股为主,也同时有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公司邀请蚂蚁金服提供技术支持。新加坡和香港的有关公司也在中国市场有所布局[9]。
六、对中国金融科技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制定适应国情的发展规划
新加坡的金融科技管理经验表明,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规划,有助于理清管理思路,一份明确的发展规划,可以引导市场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可以使政策逻辑更清晰明了,这都有利于市场的成熟透明。合理的发展规划需要有关部门对金融科技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这方面新加坡的管理经验对中国而言就很有借鉴意义。
虽然政策总是相对市场存在滞后性,但只要有合理的发展蓝图,就可以约束市场的放任自流。
(二)实现现代化监管,鼓励市场创新
近年来政府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遇到问题要不就放任不管,要不就一刀切。这也凸显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行政僵化,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事实证明,传统的对行业进行监管的思路可能不再高效,可能监管沙盒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新加坡的经验经验表明监管沙盒系统可以有效平衡监管和创新两方面,是一个有效的监管体制。面对市场的推陈出新,怎样灵活改变行政思路,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就成了对有关部门的一个考验。
(三)规范市场秩序
中国的数字金融市场曾经在一段时间内非常混乱,乱象丛生。除了监管部门的失职,同样也与其入市检查不严格有关。如果准入门槛很低,又因为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不对称,科技金融以盈利为首要目标,很容易造成欺瞒客户的行为,事实上现在仍存在此类问题,例如2019年315晚会上曝光的人人车欺诈顾客的黑幕。
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入市门槛。规范的市场意味着更少的盈利,但违规行为也会相应减少。要想保持金融市场健康,规范市场秩序势在必行。
(四)建立数据平台,保障数据安全
中国多年的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沉淀了足够的数据信息。但是数据的安全性一直令人担忧,这个担忧是很合理的,隐私泄露的事件仍时有发生,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加大了众对金融科技的接受难度[10]。同时,因为没有公开的数据共享平台,许多有用的信息也被浪费掉了,没有发挥他们可能的价值。
新加坡在支付体系现代化进程中付出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回报。这也是中国金融科技所匮乏的。中国的金融科技缺乏大数据的支持,有但是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因为不允许非金融机构调用央行的征信系统数据,许多企业无法实现自身的业务要求。而同时新加坡已经实现了银行网上开户,实际上已经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五)加强改革开放
摆在中国面前的,是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这时我们更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思想。虽然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这并不代表就可以故步自封,原地踏步了。在中国的市场需要经验的时候,亚洲国家的管理经验可以给中国很好的借鉴。最大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同样,适合别人的也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中国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金融科技也有很 下接(第311页)
金融天地
到对传统发展理念的扬弃,更重要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和谐发展。正所谓“阳台漫道雄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围绕绿崛起、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制定绿规划,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方向
本着绿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规划“十三五”绿发展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空间,细致研究循环可持续经济、环境生态保护、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等生态文明规划的编制,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绿产业三方面,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梳理优质绿、关切民生的重大项目工程,纳入“十三五”规划体系,进一步强化绿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
(二)进一步发展绿产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着力推进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坚持以“生态+”为先的产业理念,坚持以绿低碳工业化为核心,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生态有机的绿农业发展体系、环境友好的绿工业体系、集约高效的绿服务业体系以及绿金融发展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动力、新支撑。
(三)进一步打造绿品牌,为生态文明建设构筑优势
立足我市绿资源优势,依托产业化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全市11个县区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健康种养殖工程和特农林产品为主旋律,全面打响“生态抚州市、绿农产品”品牌;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打造新时代抚州工业绿制造名牌和农业生产品牌;着力做大做强生态旅游、民生健康等产业,塑造服务业特品牌,加快推动抚州绿品牌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进一步创建绿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凝聚共识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圈创建宣传活动,树立绿政绩观、绿生产观、绿消费观、绿发展观,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崇尚美丽健康的社会新风尚,让“大生态”理念融入社会各领域,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全民、全方位参与的生态共治共管共享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关于构建绿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2016-08-31.
大的发展可以挖掘。
参考文献:
[1]王宸伟.浅论金融科技[J].科技与创新,2019(2):84-85.
[2]张震泽.当前全球新金融的发展态势初探[J].国际研究参考, 2017(10):27-33.
[3]韩涵.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分析报告[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8(4):108-122.
[4]刘斌.中国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引领全球 未来需要在监管、创新等多方面加强[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7):84-87.
[5]黄益平,黄卓.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J].经济学(季刊),2018,17(4):1489-1502.
[6]黄苗.新加坡金融市场国际化经验分析[N].期货日报,2017-12-12(3).
[7]白士泮.新加坡如何监管金融科技[J].中国金融,2017(23):84-85.
[8]邱晗,王勋,黄益平.亚洲四国金融科技考察报告[EB/OL]. idf.pku.edu/results/yjbg/2019/0221/37706.html,2019(2).
[9]苏瑞娜.互联网金融企业出海东南亚要过“三关”[J].理论导报,2018(1):50-51.
[10]李伟.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J].金融电子化,2018(8):12-13.
作者简介:杨璐明(1998-),男,山东济南人,主要从事金融科技研究。
李漱玉(1998-),女,山东济南人,主要从事实证研究。
自己的利率管理能力。利率市场化的竞争表面看是价格的竞争,其实质是管理水平的竞争。首先,提高存贷款的定价管理能力。严格遵守行业自律协议,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兼顾竞争和市场化定价原则。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商业银行在贷款和存款两个方面收到双重压力,贷款客户要求利率下浮,存
款客户要求利率上浮,因此,利率管理必须同时兼顾,一方面控制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另一方面合理控制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实行存贷款利率管理协调联动机制,保持两者的均衡发展。其次,发挥综合化服务优势,合理配置资产负债结构。通过组合营销、公私联动,充分发挥综合化服务整体优势,合理控制资产负债两者关系,采取期限结构错配策略,实现产品间分流,有效发挥各产品结构间最大优势。
4.完善利率管理体系,抵御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相对的也引入了更多的风险因素,为确保自身持续健康的经营,商业银行需要完善利率管理体系,而对利率的管理,实际上是对风险的管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利率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要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商业银行对风险偏好的认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提升信用风险的计量技术,确保信用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其次,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通过合理配置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定期记录和监测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变动情况,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后台科技体系,为管理分析风险情况提供有限的数据支持。
三、结语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实践时间相对较短,与国外一些先进银行相比,
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转型发展,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需要不断的在摸索中寻方向,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于贤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J].东华大学,2017(5):18-31
[2]陶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工行海南省分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研究[J].海南大学,2017(5):30-34
[3]李达山.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改革研究[J].金融纵横,2014(1):48-52.
[4]张灿.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5):13-18.
[5]高霞.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2):65-68.
作者简介:褚凤飞(1982-),男,辽宁营口人,汉族,硕士研究生,职称:中级会计师,主要从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上接(第306页) 上接(第309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25: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805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金融   科技   发展   中国   监管   新加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