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胶囊的组方分析

脑心通胶囊的组方分析
赵涛;薛人珲;刘娜;赵步长;伍海勤
【摘 要】旨在通过对脑心通胶囊的基础方补阳还五汤的分析,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探讨脑心通胶囊的组方特点,为更明确地了解脑心通胶囊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2(027)012
【总页数】3页(P2576-2578)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补阳还五汤;虫类药
【作 者】赵涛;薛人珲;刘娜;赵步长;伍海勤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步长心脑血管病医院中医科,西安,710082;陕西西安步长心脑血管病
医院中医科,西安,710082;陕西西安步长心脑血管病医院中医科,西安,710082;陕西西安步长心脑血管病医院中医科,西安,710082;陕西西安步长心脑血管病医院中医科,西安,710082
【正文语种】中 文
“脑心通胶囊”是赵步长教授在创新性地提出“脑心同治”、“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两大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三十余年临床实践经验研制而成的,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心绞痛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脑心通胶囊”源于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的补阳还五汤,系根据现代人体质及发病特点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味虫类药和活血化瘀药等16味中药组成的现代中药方剂。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效,用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所致的中风中经络,冠心病心绞痛等属上述证候者。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现对脑心通胶囊的组方特点探讨如下。
1 基础方——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始载于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名方《医林改错》,主要用于“气虚致瘀”的中风证,是补气、活血、化瘀结合运用的结晶。《医林改错·瘫痿论》曰:“此方治半身不遂,口
眼㖞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1]。”王清任之所以以“补阳还五”为方剂冠名,是与其提出的“元气”理论密切相关。所谓“补阳还五”,实际上就是补足人身“十分”元气之意[2]。补阳还五汤专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王清任曰:“惟半身不遂一症,古之著书者,虽有四百余家,于半身不遂论者,仅止数人,数人中并无一人说明之本源,病不知源,立方安得无错?……凡遇是症,必细心研究,审气血之枯荣,辨经络之通滞……”;“若十分元气,亏二成剩八成,每半身仍有四成,则无病……如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左,则右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补阳还五汤方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主治正气亏虚,脉络瘀阻证。从方剂组成看,该方“不在逐瘀以活血,重在补气以活血”[3]。原方生黄芪为120g,用量占全方的83.9%,从其特别倚重补气之黄芪看,益气活血法的重点在于益气,其用意本于“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的病理认识思想。综观王清任对补阳还五汤中益气活血法的用法,其益气的目的在于促进活血,益气亦即活血,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研究表明[4],该方及加减诸药相伍可补气活血,抑制血小板的聚积,减少淤血,有效清除脑内及血液中的氧自由基,减少自
由基对神经系统的损伤;改善心脏的微循环和心肌缺氧状态,增加心肌收缩力,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扩张血管持久增加脑血流量,并能显著促进自体血肿的吸收,加速损伤脑组织的修复,因此能明显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气滞血瘀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血液黏度,使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善,红细胞电泳和红细胞压积也有明显改善,证实了本方是具有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有效方剂[5]。
2 黄芪为君药
脑心通胶囊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综观补阳还五汤全方,重在补气,选黄芪为君药,补气而达到活血之功。由于现代人生存环境的恶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吸烟饮酒人数的剧增、尚补习俗的泛化、精神紧张躁动等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使现代人的人体质发生了变异,具有形盛体实、郁火内生、湿热蕴积等特征[6]。中医学经典理论早已论及年老则气血渐衰,《内经·灵枢·天年》云:“六十岁,心气始衰……血气懈惰”。老年性疾病往往是气虚血瘀所致或导致气虚血瘀。以上分析表明,现代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气虚血瘀已成为现代人主要的体质和病理特点[7]。脑心通胶囊就是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这种体质特点加味而成的。
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说明掌握剂量的重要性,更说明剂量是方剂的极重要构成部分。在临床实际应用当中,应注意黄芪的用量,因黄芪除益气作用外还有升阳的作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病情不稳定变化快,有的患者有出血倾向,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黄芪的用量开始不宜过大,以防黄芪升阳太过,变生它证,加重病情,黄芪用量应从15~30g开始,一般不超过30g,效果不显时,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可逐渐增加黄芪的用量,在使用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到了恢复期,因血瘀日久,亏气伤血,筋脉失养,此时如血压稳定,方可适当加大黄芪用量60~120g,以补气活血。气虚血瘀型偏瘫严重,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弦细重用黄芪120~300g[8]。黄芪在脑心通胶囊方中药量为30g,在方中16味药中占23%的比例,故突出补气以活血。君药黄芪性味甘温之补气要药,甘温纯阳,大补脾肺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所以首先必须行气,行气达到活血化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有扩张冠状血管及全身末梢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可使细胞生长旺盛,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促进机体代谢方面有其独特作用。方中黄芪为君药,主要针对现代老年人气虚血瘀之体征,补气以达到活血的目的,延续了补阳还五汤益气以活血的特点。
3 巧妙配伍虫类药
虫类药活血力量强劲,具有走窜之性,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凡真气难达之死角,草木难攻之瘀滞皆能除之,为他药所不及。故赵步长教授在脑心通胶囊方中选用水蛭、地龙和全蝎三味虫类药作为方中臣药,加大了活血、逐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水蛭破血,逐瘀,通经。地龙,性味咸寒,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通络除痹。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地龙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脂,抗栓溶栓的作用。地龙长于通行经络,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证。与黄芪、当归、川芎等配伍,气虚血滞,中风后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全蝎归为平肝息风药,其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据《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载,全蝎具有“熄风镇痉、消炎攻毒、通络止痛”功能。药性善走窜搜剔,能祛瘀搜风剔络,解痉止痛。《王楸药解》:穿筋透骨,逐湿除风。《景岳全书》味甘,辛,有毒。蝎生东方,青属木,足厥阴肝经药也,故治中风诸风,开风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是亦治风之要药。《本草备要》:宣,去风。《本草分经》:甘,辛,有毒,属木。去风,治诸风眩掉,一切厥阴风木之病。《本草求真》:全蝎,专入肝祛风,凡小儿胎风发搐,大人半边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手足搐掣,虫类药因其为血肉之品,有情之物,性喜攻逐走窜,通经达络,搜剔疏利,无处不
至;又与人类体质比较接近,容易吸收和利用,效用佳良而可靠,起到挽澜之功,乃草木、矿石之类所不能比拟,且药源丰富,而被临床广泛使用[9]。虫类药作用峻猛,通过其推陈致新的作用,达到活血祛瘀的目的,以其行气散滞、活血化瘀的作用,达到行气止痛、化瘀散结的目的,用于各类气滞血瘀证。此3味虫类药联用为臣药是此方组方的一大特点。
4 活血化瘀的药物增多
赵步长教授提出了“脑心同治”和“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气虚血瘀证的心脑血管病患者辨证施治。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又加了丹参、当归、红花等活血化瘀药。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用量增大,渗透了《医宗金鉴》中的桃红四物汤,其中强劲的破血之品桃仁、红花为主,力主活血化瘀,行气之力增强。当归性味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赤芍性味苦凉,能活血祛瘀,清热凉血。桃仁性味甘平,破血祛瘀。红花性味辛温,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赤芍、桃仁、红花可降低血清胆固醇,调节脑血管舒缩功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主要针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丹参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血栓,改善微循环和镇静、镇痛[10]。乳香、
没药活血祛瘀止痛。加入牛膝活血祛瘀,兼补肾强筋骨以达到治本的目的;鸡血藤、桑枝祛痰利窍。中医认为“痰”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古有“痰为百病之因”之说,或曰:“百病多由痰作祟”。辛香走窜的桂枝,温通,入于营血,通心脉,可使诸药更好的作用于心、脑,为使药。由于其温性可以配合君、臣药更有效的活血止痛。
参红祛瘀散结胶囊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3:3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78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活血   黄芪   补气   血瘀   胶囊   脑心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