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_常用多种危化品

一、氢气
【别名】氢
【英文名称】Hydrogen
【分子式】H2
【CAS 号】1333-74-0
【WGH 号】21001[压缩气体];21002[液化气体]
【U N 号】1049[压缩气体];1966[冷冻液体]
【理化特性】
无、无臭的气体。很难液化。液态氢无透明。极易扩散和渗透。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熔点-259.20C,沸点-252.80C,气体密度0.0899g/L,液体密度0.071g/m3(-252.7660C),临界压力1.30MPa,临界温度-2400C,蒸气压13.33kPa(-257.90C),爆炸极限4%~75%[10],自燃温度5000C[10],最小点火能0.019mJ,最大爆炸压力0.720MPa。
【主要用途】用于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馏分油和润滑油加氢精制以及渣油加氢改质过程。用于氨和甲醇的合成、氢化加工及金属氧化物矿的还原等,也可作高速推进火箭的燃料。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液体
【燃烧与爆炸危险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发生爆炸。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不易被发现。
【活性反应】
还原剂。高压低温下,使用氢气的钢制设备、管线易产生氢脆。在铂及其他金属催化剂上,氢气和氧气在常温下即能发生爆炸反应。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加氢精制以及渣油加氢改质过程中,烯烃、芳烃加氢饱和、加氢脱硫、加氢脱氮以及加氢脱金属均为放热反应,若取热能力不足,会使多余的热量在反应器中蓄积,发生“飞温”现象(热失控),导致爆炸。与氧化剂、卤素(氟、氯、溴、碘)、乙炔、氧化氮接触后,在一定条件下会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毒性】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
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缺氧性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出现麻醉作用。
【中毒表现】渣油加氢
缺氧性窒息发生后,轻者表现为心悸、气促、头昏、头痛、无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模糊、思维判断能力下降等缺氧表现。重者除表现为上述症状外,很快发生精神错乱、意识障碍,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急救措施】
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安静、保温。如呼吸、心跳静止,立即进行已肺复苏术。用高压氧疗法或常压面罩吸氧。救援者要注意自身防护,尽可能戴供氧式防毒面具。
【包装与储运】包装标准:易燃液体。
液氢通常在大气压、温度稍高于沸点的情况下用特殊的绝缘容器低温储运。压缩氢气用钢瓶装,常温下储存于不燃材料结构的、通风良好的、阴凉的专用库房内,严禁曝晒。远离火种、热源。应与空气、氧气钢瓶、氧化剂、卤素等隔离储运。搬运时要戴好钢瓶安全帽及防震橡皮圈,避免滚动和撞击,防止容器受损。
【灭火方法】
迅速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应喷水冷却燃烧容器和临近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防止容器受热爆炸。如果引燃了周围物质,应根据着火物质性质选用适当的灭火剂灭火。
【泄漏应急处置】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使用防爆等级达到II C级的通讯工具。应急人员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液氢泄漏时穿防寒、防静电服。采取关闭阀门或堵漏等措施切断气源,并用雾状水保护抢险人员、驱散漏出气。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二、甲醇
【别名】木醇;木精
【英文名】Methanol;Methyl alcohol;Wood alcohol;Wood spirit
【分子式】CH4O
【CAS 号】67-56-1
【WGH 号】32058
【U N 号】1230
【理化特性】
无透明的易挥发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酮类、苯等有机溶剂。熔点-97.80C,馏程64.0—65.50C,密度0.791-0.793g/cm3,蒸气相对密度1.11,临界压力7.95MPa,临界温度2400C,蒸气压12.26kPa(200C),折射率1.3288,闪点110C,爆炸极限5.5%—44.0%[10],自燃温度3850C,最小点火能0.215m J。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制甲醛,在有机合成工业中用作甲基化剂和溶剂,是制造甲基叔丁基醚的原料,也可直接掺入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还是制造某些农药、医药的原料。
【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
【燃烧与爆炸危险性】
易燃,蒸汽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闪爆)。
【活性反应】
与无机含氧酸或羧酸反应生成酯和水。与氧化剂反应生成甲醛或甲酸。与碱金属、氮化物、强还原剂反应,放出有毒或易燃气体。能引发异氰酸脂的聚合,甚至导致爆炸。与溴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受限空间中,与无水高氯酸铅等强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
【毒性】
大鼠经口LD50:5600mg/kg;兔经皮LD50:15800mg/kg;大鼠吸入L C50:83776mg/m3(4h)。
甲醇易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甲醇经肝脏的醇脱氢酶氧化为甲醛,再经醛脱氢酶作用氧化为甲酸。甲醇本身具有麻醉作用,而甲醇引
起的酸中毒和眼部损害主要与甲酸的蓄积有关。甲醇损害视神经。急性中毒者可发生脑水肿、脑出血、脑软化;大脑半球神经髓鞘广泛破坏。
【中毒表现】
1、急性中毒大多数为饮用掺有甲醇的酒或饮料所致口服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甲醇蒸气或容器破裂泄漏经皮肤吸收大量甲醇溶液亦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中毒,通常有2—24h的潜伏期,少数长达2—3天。口服纯甲醇中毒症状出现较快,最短者仅40分钟。如同时饮酒或摄入乙醇,潜伏期可延长。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乏力、嗜睡和轻度意识等,但很少产生乙醇中毒的欣快感。重者出现昏迷和癫痫样抽搐。少数严重口服中毒者在急性期或恢复期可有锥体外系损害或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有的有发音和吞咽困难及锥体束症状。眼部最初表现为眼前黑影、飞雪感、闪光感、视物模糊、眼球疼痛、羞明、幻视等。重者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视神经损害严重者1—2个月左右可出现视神经萎缩。代谢性酸中毒为急性甲醇中毒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吸入高浓度甲醇尚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轻度刺激症状。口服中毒者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等胃肠道症状较明显,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比例较高,少数可伴有心、肝、肾损害。
2、慢性中毒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有头晕、无力、眩晕、震颤性麻痹及视神经损害。皮肤反复接触甲醇溶液,可引起局部脱脂和皮炎。【急救措施】
职业中毒患者应立即移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清洗被污染的部位。溅入眼内用清水冲洗。口服中毒患者,视病情催吐、洗胃,洗胃可用1%碳酸氢钠溶液。重度中毒患者或血液甲醇浓度>15.6mmol/L或甲酸浓度>4.34mmol/L者或并发肾功能衰竭者,应及早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尤以血液透析疗效为佳。当血液甲醇浓度<7.8mmol/L(250mg/L),可停止透析。纠正酸中毒。对症和支持。用
纱布和眼罩遮盖双眼,避免光线直接刺激。可使用解毒剂乙醇、叶酸类和4-甲基吡唑。
【职业接触限值】
PC-TW A:25mg/m3[皮];PC-STEL:50mg/m3[皮]
【包装与储运】包装标准:易燃液体,有。包装类别:II。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0C。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隔离储运。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器受损。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音,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泄漏应急处置】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
点火源。应急人员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毒服。使用防爆等级达到要求的通讯工具。采取关闭阀门或堵漏等措施切断泄漏源。如果储罐或槽车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泄漏的液体。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泄漏物,防止流入河流、下水道、排洪沟等地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泄漏物,减少挥发。喷雾状水溶解、稀释挥发的蒸气。收容的泄漏液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残液用干石灰、干沙或苏打灰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但要注意收集、处理产生
的废水。
三、乙醇
【别名】酒精
【英文名称】Ethanol;Ethyl alcohol
【分子式】C2H6O
【CAS 号】64-17-5
【WGH 号】32061
【U N 号】1170
【理化特性】
工业乙醇为无透明液体,有酒香和刺激性辛辣味。与水、甲醇、乙醚、氯仿等溶剂混溶,能与水形成共沸物。熔点-114.10C,,沸点78.30C,相对密度0.789,蒸气相对密度1.59,临界压力6.38MPa,临界温度243.10C,蒸气压5.33kPa(190C),黏度1.41MPa·s,折射率1.3651(150C),闪点130C,爆炸极限3.3%—19.0%,自燃温度3630C,最大爆炸压力0.735MPa。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37: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789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泄漏   容器   爆炸   发生   空气   引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