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水文地质测绘的特点

不同地区水文地质测绘的特点
一、 基岩山区
在一般情况下,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是地下水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地形、地貌是影响地下水补、排关系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基岩山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时,应注意调查工作区内各类地质体的岩性结构特征,主要构造类型和性质和其应力场的展布,地质剖面上的地层组合和与岩体接触关系。因为,含水层或充水带,隔水层或阻水带的形成和分布,以及地下水循环和富集条件,都是与上述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的。
在丘陵或山区,要在大范围内着重研究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以利从宏观上认识构造类型组合和应力场分布对区域地下水的分布、运动和富集所起的作用,并出总的控制性规律。在局部范围内,应详细调查各种不同性质的断裂带、地层接触带和侵入体接触带,搞清它们在岩性结构、破碎、充填、规模大小、产状形态、展布延伸、充水空间等方面,对地下水的形成分布有哪些影响。特别要注意张性、张扭性的断裂带和接触带本身的充水性。对压性压扭性的断裂带尖灭端附近及两侧的低序次裂隙发育处,压性断层的转折端附近,同体系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接处,不同体系构造的截接部位,山字型构造的前弧和反射弧附近以及各种扭动构
造突出部位的应力消失带附近,都是地下水富集条件较好的部位,应结合补给来源和地貌条件,查明局部地段地下水的运移富集规律。
(一) 层状碎屑岩山区
主要含水层位多是孔隙裂隙发育的硬脆性岩层,并以层间隙、裂隙水的形式出现。在本区应重点调查地层组合中的岩层和岩性变化情况,特别要注意软、硬岩层的变化,结构的迥然差异,断层穿切和岩脉侵入的部位,对形成阻水带或脉状富水带的可能性。同时,也要观察褶皱构造形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以便分析和确定形成自流盆地或自流斜地的条件。应进一步查清褶皱构造不同部位及张应力集中分布地段的节理裂隙的富水条件和富水程度。尤其要注意构造的交叉处和密集带附近。还应注意胶结物和碎屑物中易溶和可溶成分的多少及其与地下水分布与富集的关系。
(二) 块状结晶岩山区
在各类结晶岩(包括侵入岩、变质岩、混合岩、熔岩等)出露区,风化裂隙水具有普遍的意义。要注意调查风化带的分布范围、发育情况和充填物多少。在地貌汇水条件较好的地
段(洼地、谷地坡麓、平坦台地面上)的风化裂隙水有一定的可供开采的水量,同时,也应注意观察构造裂隙和成岩裂隙和成岩裂隙的充水条件。
在中、基性熔岩地区,要注意成岩裂隙的发育程度,例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凝灰岩的层间裂隙,以及各种喷发岩间断面上的裂隙。对于某些硅质成分含量较高的硬脆性夹层或薄层中的层间裂隙,也应注意其充水条件。
呈带状展布于各类结晶岩体中的构造断裂带和侵入接触带附近的裂隙密集带,应充分观察其分布特征,例如,发育宽度、延伸深度、裂缝敞开程度等。在补给来源和汇水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它们都可形成较好的富水带。
二、 山前地区
山前地区一般是指山区与平原区的过渡地带。多以第四系堆积的倾斜平原出现。从地貌景观上看,这种倾斜平原是由多个河口冲洪积扇联接起来的。无论从第四系堆积物的岩性结构、地貌特征、地下水的埋藏运移及水动态等方面,都明显地反映出由山区向平原,具有水平分带的规律性,因此对山前平原要着重了解山体与冲洪积扇或冰水扇之间的接触性质,
以判断堆积物的厚度和结构。认真观察来自山区的地下迳流对山前平原地下水的补给特征。还要注意山区河流经过倾斜平原上缘地段的渗失补给量,同时,对山前倾斜平原的下缘(扇前溢出带)所出现的地下水溢出状态和溢出量要进行详细的调查。
如果山前地区是由剥蚀作用形成的准平原或岗埠丘垅地形,调查的重点应放在河流经过的开阔河谷地段,同时要注意寻被掩埋的旧河道和第四纪堆积的底砾层,了解下伏基岩的含水条件和富水性。
此外,山前地区往往是新构造运动较活跃的地段,要注意调查由于山前断块的相对升降运动形成的山麓巨厚第四纪堆积物的富水性,和阶梯状断裂活动形成的地下跌水,以及由于基底的波状起伏而引起的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等现象。总之要查明构造活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与第四系堆积物的岩性和厚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
三、河谷地区
从河谷地貌的纵向上来看,上游多是山区河谷,中、下游多为平原河谷,两者的第四系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貌的特征和规律是显然不同的。就水文地质测绘来说,侧重研究河谷的
横向分带,这种分带明显,水文地质意义更大。分水岭、谷阶地、漫滩及河床是河谷横向分带的主要地貌形态类型。它们严格地控制着地下水的活动规律。其中着重调查河流阶地的时化,阶地堆积物的岩性和岩相特征、阶地的结构类型、各级阶地的分布高度和范围。特别是它们与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和分布之间的直接联系及变化规律,乃是河谷地区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此外,在山区河谷中要注意在两岸基岩谷坡和基座阶地中,受构造控制的裂隙水、岩溶水与地表水之间补排关系。以及在平原河谷中受不同岩相带制约的各个含水层的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排关系和补排水量。河水受污染的情况,及其对附近潜水水质的影响。裂隙水
三、 平原地区
(一) 滨海平原
应着重查明滨海相沉积物中海陆交互沉积的分布范围,海潮侵袭的影响区域,第四系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岩性特征,进而阐明不同类型的平原海岸附近,地下水水质和水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咸、淡水的分布范围及其边缘界线的动态特征。
(二) 河间平原
河间平原是指两河之间地势平坦包括分水岭在内的广阔地带。这里多是典型的冲洪积平原区。
在河间平原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应注意研究近河谷地段和分水岭附近的地质和地貌条件。正确我化宽广的河谷阶地以及分水岭附近的剥蚀夷平台地。要查清阶地相、湿地沼泽相、泛滥相的平面展布范围和岩相改变化特征。对平原分水岭附近的第四系堆积物的成因特征和厚度变化,岩土的透水性以及地形的泄水条件,也要充分注意。通过一定数量的钻孔揭露,查清主要含水层及被掩埋的古河床的展布情况。
(三) 山间平原
山间平原也常是大型山间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山环绕,往往具有明显的水文地质分带特点。要注意地质构造的控制作用和查明不同类型地下水的补给、运移和排泄条件及其在地形、地貌区界上的反映情况。并应特别搞清深层地下水的存在和其水化学特征。
五、滨海地区
就注意滨海地带沉积厚度大的层状基岩中的深部淡水层及其富水性。要认真调查受断裂控制的淡水带。许多岛屿的裂隙泉水多由大气降水补给,常常是仅有的淡水水源。
六、黄土地区
主要任务是调查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的地貌形态。特别是由于近代侵蚀作用形成的沟壑谷地的切割密度和切割深度对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起着控制作用。黄土地层的岩性差异(粉土和粉砂),大孔隙和垂直节理的发育联通程度,对地下水的运移和储存条件的影响是很大的。从寻和评价比较稳定的供水水源来说,必须注意调查黄土层下伏的不同时代地层中的地下水,因其多具承压性,水量稳定,水质较好。
在黄土塬地区要着重调查塬面大小和形态变化、地质结构,及其与水文地质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注意含水层的纵横变化。并应详细了解黄土塬的下伏含水层的分布、富水性变化与塬区地貌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以便出富水地段。
黄土丘陵注意调查浅层地下水的局部相对富集地段与微地貌和黄土层岩性之立的联系,尤其当有淡水透镜体出现时,要搞清其分布规律和成因过程。
通过地下水动态观测,了解黄土地区的降水补给方式、补给途径和补给深度,进而研究黄土层中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和资源评价。由于黄土地区地下水的交替循环条件一般很差,在地进行水文地质测绘时也要注意咸水、苦水及地方病的分布范围和形成原因,为解决干旱的黄土地区的缺水、改水问题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七、岩溶地区
在裸露型岩溶地区,应查清暗河系统的宾间分布特征。为此,要注意调查裸露岩浴的的地貌,如天窗、干谷、串珠状洼地、漏斗、溶井及落水洞等的分布规律。调查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及暗河流量动态特征,排泄点的特征,富水带的分布范围等。
在覆盖型岩溶地区,应查明覆盖层中的含水层与岩溶水之间的水力徉系,搞清岩溶发育的主要层位及发育特征,补给来源和排泄形式,特别要注意深埋的古岩溶发育和分布特征。
从水观点要研究不同岩溶类型的地貌条件对岩溶地下水的埋藏和汇集作用,并弄清岩溶地下水循环与当地侵蚀基准面或深饱水带之间的水力疾系。同时应该注意一个地段的岩溶地下水是否有统一的地下迳流水面或是弧立的地下水体,岩溶水的不均一程度及补给来源
的保证程度等。还要研究岩溶地下水以大泉、泉形式集中排泄地段的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为划出岩溶地下水的富水地段和进行资源评价提供必要的资料。
八、多年冻土地区
应着重调查与地下水有关的冰缘地貌,查清冻土的分布、冻融变化与地下水埋藏分布之间的关系。因此,在野外测绘时应特别注意观察和研究地表冻胀裂缝、鼓丘、冰椎、冰丘、冰水岩盘等微地貌现象的分布规律。同时,还要研究冻融滑坡、热融沉陷、沼泽化湿地、不冻泉等自然现象表征的地下水活动特征及规律,以圈出地下水可能的富集地段。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9:2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771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下水   注意   分布   特征   地貌   条件   地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