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新区实验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赫尔希和蔡斯进行了验证DNA是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①将大肠杆菌细胞分别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或32P的培养基中培养
②将大肠杆菌细胞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
③用T2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使T2噬菌体分别被35S或32P标记
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
⑤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DNA的实验方法叫荧光标记法
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果中,上清液理论上不含放射性,因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
⑦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④⑥B.②③⑤C.④⑥⑦D.②⑤⑦
2.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体着
D.观察: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体数目发生改变
3.在农业生产中,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能有效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产量。下列有关作物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杂交育种,能从纯合低产不抗病的品种中选出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B.诱变育种能诱发突变,所以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纯合变异类型
C.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获得正常生殖的纯合个体,明显缩短了育种的年限
D.人工诱导染体数目加倍最常用的方法是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类单链+RNA病毒,其自身RNA能直接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复制时,以该+RNA为模板复制出-RNA,然后再以-RNA作模板合成若干子代+RN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的生命活动主要由其RNA分子承担
B.新型冠状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只存在两种碱基配对方式
C.dATP是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原料之一
D.新型冠状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而存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脂肪鉴定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切片→制片→染→洗去浮→观察
C.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成橘黄
D.常用番茄、苹果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6.下列是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素时,橙黄的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B.韭菜叶含丰富的还原糖,可选其作为实验材料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CO2来确定
D.鉴定蛋白质需要的试剂是NaOH和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腾
7.下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Ⅰ-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成体干细胞经过Ⅰ过程形成浆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Ⅰ-Ⅲ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Ⅰ过程和Ⅱ过程
C.效应T细胞经过Ⅳ过程使细胞1和细胞2凋亡,属于细胞免疫
D.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
8.(10分)某课题组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枝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
B.该实验表明甲促进生根的效果好于乙
生态浮床C.该实验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甲可能是生长素类似物
二、非选择题
9.(10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浮床技术是一个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的水环境原位生态修复过程,它利用水生植物及根系微生物吸收N、P 元素,同时可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并以收获植物体形式将其搬离水体,保护了水体生态环境,实现了景观效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下图为某湖泊应用生态浮床技术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生态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筑巢,下部根系为鱼类和水生昆虫提供了栖息场所,这体现了落的____结构。(2)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低于无浮床的水域,这主要是受_______(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浮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3)请据图分析生态浮床加速水体净化的原因__________。
(4)生态浮床的应用加快了湖泊中物质循环的速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__________,在生物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5)夏季,湖泊中“听取蛙声一片”,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作用。
(6)生态浮床既能净化水质、防治水华,又能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10.(14分)P53 基因是正常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53 基因突变可导致肝脏细胞癌变。科学家研究发现P53基因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切下新鲜的肝癌组织,在37℃下用_____消化30~40 分钟,用培养液制成_____在培养箱中培养,在培养基中
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P53 基因两侧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已知的,则获取P53 基因的方法通常是_____。
(3)将P53 基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并与脂质体混合,将混合物滴加至肝癌细胞上,轻轻混匀。最后筛选出含有P53 基因的肝癌细胞。脂质体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
(4)为证明P53 基因对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需将两种细胞接入多孔板中,并从次日开始检测每孔的细胞总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生长曲线。请分析两条曲线分别是哪种细胞,曲线  1 是_____细胞,曲线  2 是_____细胞。
11.(14分)已知某种动物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体上。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选取一对表现型为灰身有眼的雄性个体和黑身无眼的雌性个体进行杂交实验,所得F1雌、雄个体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灰身有眼、黑身有眼、灰身无眼、黑身无眼。分析回答问题。(1)如果F1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则基因A、a和B、b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且控制灰身、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上述推测,可选取F1中
______________交配,统计子代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只考虑题干中的两对等位基因,预测其子代所有灰身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F1的四种表现型中,亲本类型偏多,重组类型偏少,则F1同时出现上述四种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可以生产单克隆抗体和“人鼠嵌合抗体”,在人类征服疾病方面展现出诱人的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抗原免疫过的B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因素有____、____、电激等。对融合的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克隆培养和____,进而获得可以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体。
(2)临床发现,利用上述方法产生的抗体具有外源性,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科学家通过分析抗体的结构发现,抗体由“C区”和“V区”构成,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是“C区”。科学家通过“人鼠嵌合抗体”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制备“人鼠嵌合抗体”时,先从小鼠杂交瘤细胞中提取RNA,在____酶的作用下形成DNA,扩增筛选得到编码抗体____的基因,再与人的基因通过DNA连接酶连接后,插入适当的表达载体,导人宿主细胞表达。与鼠源单克隆抗体相比,“人鼠嵌合抗体”的优点是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D
【解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2)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3)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4)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5)实验过程: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了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了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然后,用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简单过程为:标记细菌→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细菌→搅拌离心。
(6)分析:测试的结果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的外部,噬菌体的DNA却进入了细菌体内,可见,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完成的。
(7)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即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传给后代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详解】
①②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要先分别标记大肠杆菌,即将大肠杆菌细胞分别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或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①正确,②错误;
③用T2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使T2噬菌体分别被35S或32P标记,③正确;
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④正确;
⑤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DNA的实验方法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⑤错误;
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果中,上清液理论上不含放射性,因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⑥正确;
⑦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⑦错误。
综上②⑤⑦错误。
故选D。
2、C
【解析】
低温诱导染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1:17: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746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细胞   实验   噬菌体   抗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