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作者:罗水梅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6期
        摘要:想象类文章在小学语文统编版低年段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就《我变成了一棵树》为例,阐述小学低年段学生想象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可以从创设情境,唤醒想象的意识;品读文本,感受想象的神奇;回顾文本,提炼想象的线索和创造延伸,创造想象的世界这四方面去进行,以期达到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学生表达和习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学习卡        关键词:想象;想象类文本;低年段学生;阅读教学
        美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从而可知,想象力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宝贵的,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拓宽学生想象思维一直是小学低年段教学
的重点,也是核心素养时代小学语文课堂重点倡导的语文要素之一。想象类文章在统编版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从二年级开始就有层次性地渗透“想象”这一语文要素,力求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正处于探索学习的初始阶段,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处于似懂非懂的懵懂状态,奇特有趣的想象不但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更乐于表达。因此,如何有效推进想象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拓宽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写作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
        一、创设情境,唤醒想象的意识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再丰富的想象力也无从发挥。在进行想象类文本教学时,教师应该运用视频、动画等新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乐于想象的情景,唤醒学生的想象意识,让学生主动走进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这对于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中,在课堂前几分钟,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动画视频展示:画面出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然后提问:“同学们,你觉得树上会长出什么东西呢?”在同学们议论纷纷的猜测中,画面缓缓出现树枝上长出菱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
、椭圆形的、梯形的等各种不同的鸟窝。霎时,学生中出现了阵阵的惊呼声:“呀,树上不是应该长花,长果实吗?怎么长鸟窝了?”“这棵树好神奇啊!”听着学生好奇的声音,教师马上引导:“对啊,一般的树都是长叶、长花,长水果,这棵树却长了鸟窝,究竟怎么回事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节课,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跟著文中小主人公奇妙的想象一起去学习《我们变成了一棵树》吧!”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9:4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74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想象   学生   想象力   小学   文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