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4.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经典基础题]
题组一 硫酸的性质
1.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
A.与铜片反应
B.与石蕊溶液反应
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
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答案 C
解析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涂在纸上,使其变黑,稀硫酸涂在纸上无明显变化。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答案 D
解析 蔗糖炭化的原因是浓H2SO4具有脱水性;浓硫酸与铜反应时需要加热;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可与NH3反应。
3.下列现象和用途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  )
A.实验室制取时浓硫酸作干燥剂
B.浓硫酸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
C.浓硫酸加到胆矾上,蓝晶体变为白粉末
D.浓硫酸使Fe、Al钝化
答案 B
解析 区别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要看原物质中是否有水分子。一般来说,脱水性是对有机物质而言,其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即以H2O的形式脱去,无机物质失水一般为吸水性,如CuSO4·5H2O失去结晶水,故C项不正确;A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吸水性;D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只有B选项浓硫酸表现脱水性。
4.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
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
答案 D
解析 因为中含有大量浓硫酸,所以应该冷却后把中上层溶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D错误。
5.指出在下列实验事实或实验现象中,硫酸所表现的性质:
(1)工业上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浓硫酸:________。
(2)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变小:________。
(3)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硫酸铜:________。
(4)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变黑:________。
答案 (1)强氧化性 (2)吸水性 (3)强氧化性、酸性 (4)脱水性
解析 根据浓硫酸的性质: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酸性等对号入座
(1)强氧化性:使Fe、Al表面迅速生成一层氧化膜而钝化。
(2)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浓度减小。与浓盐酸、浓硝酸露置空气中浓度变小不同,后者是因为HCl、HNO3易挥发而引起溶液浓度变小。
(3)强氧化性、酸性: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中,一部分H2SO4作氧化剂,还原为SO2;另一部分起酸的作用,与铜离子形成了盐。
(4)脱水性:将蔗糖中H和O按21脱出并生成水。
题组二 硝酸的性质
6.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都不可用铝制容器贮存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答案 D
解析 常温下,二者均能使铝钝化,A项错误;露置在空气中,浓硫酸吸水质量增加,B项错误;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铜没有明显的反应,C项错误;在空气中,浓硝酸挥发、浓硫酸吸水,二者浓度都降低,D项正确。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常温下,Fe、Al放入浓HNO3或浓H2SO4
无明
显现象
Fe、Al与浓HNO3或浓HNO3不反应
C
Al箔插入稀HNO3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HNO3点到红石蕊试纸上
试纸先
变蓝
后褪
浓HNO3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描述与分析。稀硝酸与铁粉反应,铁首先被氧化成Fe3+,过量铁粉将Fe3+还原,最终得到Fe2+,滴入KSCN溶液不显红,A项错误;常温下,Fe、Al在浓HNO3或浓H2SO4中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保护膜阻止了反应进行,B项错误;Al箔能与稀HNO3反应放出气体,C项错误。
8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铜片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绿,有红棕气体逸出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加入稀硫酸后,H与原溶液中的NO构成强氧化性的条件,又能与过量的Cu反应
解析 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不断减小,反应结束前实质上是铜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停止后再加稀硫酸,则溶液中的NO在酸性条件下,又相当于稀硝酸与铜反应。
题组三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
9.38.4 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
A.1.0×10-3 mol              B.1.6×10-3 mol
C.2.2强氧化剂×10-3 mol              D.2.4×10-3 mol
答案 C
解析 n(Cu)==6.0×10-4mol
若38.4 mg铜全部与浓硝酸反应,则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硝酸为:6.0×10-4mol×4=2.4×10-3mol
若38.4 mg铜全部与稀硝酸反应,则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硝酸为:6.0×10-4mol×=1.6×10-3mol
事实上铜先与浓硝酸反应,浓硝酸变稀后,又与稀硝酸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应在1.6×10-3mol和2.4×10-3mol之间。
或者根据氮原子守恒求解如下:
n(Cu)=n[Cu(NO3)2]==6×10-4mol
n(NO、NO2)==1×10-3mol
则反应消耗的HNO3为2×6×10-4mol+1×10-3mol=2.2×10-3mol,C项正确。
10.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14     B.1
C.2    D.25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电子得失守恒的应用。设2 mol 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 mol Zn(NO3)2,显然含有4mol NO,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HNO3N2O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5价+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1 mol,即有1 mol HNO3被还原。
11.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
甲.铜与浓硝酸反应 乙.铜与稀硝酸反应 丙.铜先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稀硝酸反应。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相等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所消耗铜的物质的量是:途径甲>途径丙>途径乙 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途径甲>途径乙>途径丙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28: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726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应   硝酸   浓硫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