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离焦镜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


背景技术:



2.由于青少年时期正是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用眼需求非常大、眼球需要频繁调节、伸展性较大,比较容易形成近视眼。由于长期佩戴眼镜,无论看远还是看近都有戴眼镜的习惯,这样必然会造成眼睛的失调,引起眼球过度紧张,造成眼镜度数持续上升的恶心循环。
3.普通近视眼镜,只满足看远,并不适合青少年看远和写字习惯,不符合青少年的用眼机理,看远到看近切换时,眼球轴跟不上调节变化速度,会导致视物在球轴后方,反复多次就会造成眼睛疲劳,进一步加深近视度数。所以,设计一款可以有效控制眼睛度数、控制眼轴增长的光学离焦镜片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该镜片通过在镜片外表面设置离焦区,离焦区内设有呈螺旋发散状排列的微透镜单元,配合单独设置的外圈复合膜层,提高镜片消除离焦的效果,可以更有效的扩宽视觉区域,配远近切换时不会因为反复的切换而造成眼睛疲劳,对眼部能够进行很好的保护,避免以往视区狭窄,随着视区转换,用眼疲劳的麻烦。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其包括:位于镜片本体中心的中央光学区
6.位于镜片本体外侧的离焦光学区,离焦光学区环设在中央光学区的外圈,离焦光学区的表面低于中央光学区的表面;
7.设置在离焦光学区内的多个微透镜单元,微透镜单元呈螺旋发散状排列;
8.设置在离焦光学区表面的外圈复合膜层,外圈复合膜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外圈加硬膜层、外圈第一增透膜层、外圈第二增透膜层以及外圈防护膜层;
9.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在中央光学区表面的内圈加硬膜层和内圈防护膜层。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中央光学区为圆形。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中央光学区直径为16-23mm。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微透镜单元为内凹的圆形。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中央光学区和离焦光学区之间通过曲面衔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外圈复合膜层的厚度为120nm-150nm。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6.该实用新型通过在镜片外表面设置离焦区,离焦区内设有呈螺旋发散状排列的微透镜单元,配合单独设置的外圈复合膜层,提高镜片消除离焦的效果,可以更有效的扩宽视
觉区域,配远近切换时不会因为反复的切换而造成眼睛疲劳,对眼部能够进行很好的保护,避免以往视区狭窄,随着视区转换,用眼疲劳的麻烦。
1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正视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侧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局部放大图。
22.附图标记
23.镜片本体10,中央光学区20,离焦光学区30,微透镜单元31,外圈复合膜层40,外圈加硬膜层41,外圈第一增透膜层42,外圈第二增透膜层43,外圈防护膜层44,内圈加硬膜层50,内圈防护膜层51。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5.请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局部放大图。
26.如图所示,一种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其包括:位于镜片本体10中心的中央光学区20;位于镜片本体10外侧的离焦光学区30,离焦光学区30环设在中央光学区20的外圈,离焦光学区30的表面低于中央光学区20的表面;设置在离焦光学区30内的多个微透镜单元31,微透镜单元31呈螺旋发散状排列;设置在离焦光学区30表面的外圈复合膜层40,外圈复合膜层40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外圈加硬膜层41、外圈第一增透膜层42、外圈第二增透膜层43以及外圈防护膜层44;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在中央光学区20表面的内圈加硬膜层50和内圈防护膜层51。
2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镜片本体10中心设有中央光学区20,中央光学区20为圆形,中央光学区20直径为16-23mm。位于镜片本体10外侧设有离焦光学区30,离焦光学区30环设在中央光学区20的外圈,离焦光学区30的表面低于中央光学区20的表面。在离焦光学区30内设有多个微透镜单元31,微透镜单元31呈螺旋发散状排列,微透镜单元31为内凹的圆形。
28.镜片本体10在模具内一次成型,成型后的离焦光学区30的表面低于中央光学区20的表面,中央光学区20和离焦光学区30之间通过曲面衔接,呈螺旋发散状排列的微透镜单元31也同时一次成型,镜片本体10表面中央光学区20和离焦光学区30之间过渡平滑,成型简单。
29.进一步地,在离焦光学区30表面设有位置与其对应的外圈复合膜层40,外圈复合膜层40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外圈加硬膜层41、外圈第一增透膜层42、外圈第二增透膜层43以及外圈防护膜层44。优选的,外圈复合膜层40的厚度为120nm-150nm。在中央光学区20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内圈加硬膜层50和内圈防护膜层51。单独设置的外圈复合膜层40,可以增加清晰度,配合呈螺旋发散状排列的微透镜单元31,有效提高镜片消除离焦的效果,对眼部离焦调节,减小眼部肌肉的疲劳,相比渐进无周边像散区域,视觉区域宽广,使用更为舒适。
30.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通过在镜片外表面设置离焦区,离焦区内设有呈螺旋发散状排列的微透镜单元,配合单独设置的外圈复合膜层,提高镜片调节离焦的效果,可以更有效的扩宽视觉区域,配远近切换时不会因为反复的切换而造成眼睛疲劳,对眼部能够进行很好的保护,避免以往视区狭窄,随着视区转换,用眼疲劳的麻烦。
31.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镜片本体中心的中央光学区;位于所述镜片本体外侧的离焦光学区,所述离焦光学区环设在所述中央光学区的外圈,所述离焦光学区的表面低于所述中央光学区的表面;设置在所述离焦光学区内的多个微透镜单元,所述微透镜单元呈螺旋发散状排列;设置在所述离焦光学区表面的外圈复合膜层,所述外圈复合膜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外圈加硬膜层、外圈第一增透膜层、外圈第二增透膜层以及外圈防护膜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在所述中央光学区表面的内圈加硬膜层和内圈防护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直径为16-2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微透镜单元为内凹的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和所述离焦光学区之间通过曲面衔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圈复合膜层的厚度为120nm-150n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膜层树脂离焦镜片,其包括:位于镜片本体中心的中央光学区;位于镜片本体外侧的离焦光学区,离焦光学区环设在中央光学区的外圈,离焦光学区的表面低于中央光学区的表面;设置在离焦光学区内的多个微透镜单元,微透镜单元呈螺旋发散状排列;设置在离焦光学区表面的外圈复合膜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镜片外表面设置离焦区,离焦区内设有呈螺旋发散状排列的微透镜单元,配合单独设置的外圈复合膜层,提高镜片消除离焦的效果,可以更有效的扩宽视觉区域,配远近切换时不会因为反复的切换而造成眼睛疲劳,对眼部能够进行很好的保护,避免以往视区狭窄,随着视区转换,用眼疲劳的麻烦。用眼疲劳的麻烦。用眼疲劳的麻烦。


技术研发人员:

朱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完美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3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3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71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区   外圈   镜片   实用新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