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情况2017928

玉龙雪山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自检自查报告
根据《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要求,在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景区范围内,玉龙雪山管委会结合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景区保护管理工作,逐条对照重点查办事项,进行了全面核实排查,现将玉龙雪山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自检自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景区基本情况
(一)资源分布情况
玉龙雪山景区地处玉龙县境内,距丽江古城15公里,主峰扇子陡是长江以南的最高峰,终年积雪,发育有19条温带海洋性冰川,也是亚欧大陆距离赤道最近的现代冰川雪山,浓缩了全球中低纬度山岳冰川的精华,有丰富的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是世界少有的城市雪山。以玉龙雪山为中心,具有森林野趣特的自然风景游览区。整个景区以冰川地质景观、雪山森林草甸、原生纳西村寨、世界奇峡风光和高原水体景观等为特,以生态旅游为主,融专题旅游、特种旅游、度假旅游、节事活动和东巴文化体验于一体,是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具有游憩娱乐、审美与欣赏、认识求知、启迪寓教、保存保育、旅游经济与生产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山岳型景区。景区范围是丽江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玉龙雪山景区和虎跳峡金沙江游览线,
三维景点
北起大具附近的下虎跳峡口,西至金沙江河谷,东界丽江—鸣音公路,南至老机场,规划总面积415平方公里(属于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范围约为396平方公里)。外围景点有宝山石头城、玉湖、文海、鸣音览雪亭、九子海等。
景区完整的具备有亚热带、温带到寒带完整的7条垂直自然景观带。玉龙雪山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种子植物有3200余种,占全国种子植物种数的23%。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20多种。药材植物资源有800多种,素有“药物王国”之称。动物区系主要成分属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分布型种类,主要经济动物有59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23种。其中鸟类占云南省鸟类种数的37.6%,兽类占云南兽类种数的20%,占全国种数的12%。
景区还具有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世代居住有苗族、纳西族、彝族、藏族和汉族5个名族,使玉龙雪山成为了集观光游览、生态旅游、科学探险旅游和民俗旅游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二)保护建设概况
自1993年设立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后,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代表丽江市人民政府对玉龙雪山景区实行统一规划保护,统一开发管理,为了对景区所在的白沙乡、龙蟠乡、大具乡、宝山乡、鸣音乡的19个村社及其林地进行有效、统一管理,玉龙县政府在玉龙雪山景区设置了综合协调管理部门——玉龙县玉龙雪山办事处,以配合、协助市管委会的工作,负责该区域的社区基层旅游相关
行政
管理。2005年下半年,玉龙雪山景区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理顺了景区投融资体制,组建成立了玉龙雪山景区投资管理公司,以发挥融资、投资的管理职能作用,加快景区的保护和开发建设。2010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合理保护与管理,成立了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对景区范围的415平方公里进行依法的保护管理。
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区开发建设以来,先后累计投资20多亿元,除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先后完成了甘海子、冰川公园、云杉坪、牦牛坪、蓝月谷以及高尔夫球场、“印象〃丽江”、皇冠假日等一批精品景点和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旅游区还先后获得了多项品牌建设殊荣,其中,2007年5月,玉龙雪山被评定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10年6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2011年12月,荣膺“全国文明单位(景区)”荣誉称号;2012年9月,被命名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等。玉龙雪山已经成为宣传丽江、云南乃至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曾先后获得省、市优秀文明旅游区、云南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先进集体”、云南省“海内外游客最向往的景区”、“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多项荣誉称号。玉龙雪山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精品旅游景区,在24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丽江旅游业中发挥了龙头作用,为丽江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做法
(一)规划先行,依法促进景区保护
通过大量的踏勘、调查,系统收集整理玉龙雪山景区及丽江旅游资源资料,组织编制了《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玉龙雪山旅游开发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丽江地区2000年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发展文本资料。同时,委托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对玉龙雪山景区的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的勘测和评估,编制完成了《丽江玉龙雪山及古城旅游区环境保护规划》,玉龙雪山景区因此成为全省第一家进行环境规划工作的单位。以最具权威性和科学性的环保方案来指导项目的建设。在景区的保护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列》以及地方法律法规加强保护,以保护促发展,以保护基础上开发建设。在景区的实际建设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总体规划》以及《玉龙雪山景区详细规划》的功能区划,协调处理好保护培育、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关系,保护好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加强景区的环境保护,管委会还先后制定《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区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区规划管理暂行规定》、《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景区环境保护规定。在制度的落实过程中,从规划、开发、旅游活动等几个关键环节入手,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对环评工作不合格的拟建项目,坚决不予实施,从而使人为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此外,2006年云南省人大批准实施的《玉龙雪山保护管理条例》,对推
动景区开发保护进一步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建设生态效益型景区
对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保障玉龙雪山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一课题上,玉龙雪山景区在实践中始终如一地贯彻“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兼得管理原则。管委会高度重视景区的环境整治,不断加大对玉龙雪山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投入,以打造精品旅游景区为目标,在软硬件两方面双管齐下,采取强有力的环保措施,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在旅游开发的前面,有效避免盲目的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此外,为彻底改善景区生态环境,2007年开始,在市委、市政府、玉龙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景区以建立“景区秩序优良、旅游服务规范有序、经济社会效益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旅游和农业并重”的新机制为目标,全面实施了旅游业反哺农业改革。在景区旅游业反哺农业改革过程中,共拆除白水河、云杉坪、牦牛坪等景点原社区众经营的5000多间不协调建筑和摊点,取消了景区由800多匹马组成的骑马经营项目。旅游业反哺农业实施后,实现了玉龙雪山景区内社区19个自然村组、2600多社区众全部退出了直接参与旅游服务,返回原居住地恢复农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并逐步恢复了甘海子、蓝月谷、云杉坪、牦牛坪等景区核心景点的生态环境,旅游业反哺农业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景区脏、乱、差的问题,还景区一片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景区的转型升级。
(三)建立冰川科研机构,为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雪山冰川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5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709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景区   玉龙雪山   旅游   保护   管理   丽江   建设   开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