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普通逻辑)-试卷14

全国自考(普通逻辑)-试卷14
(总分:9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依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将概念分为 ( )
(分数:2.00)
 A.集合、非集合概念
 B.正负概念 
 C.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D.个体概念、性质概念的关系概念
解析:解析:依据不同标准可以对概念进行不同的划分。例如依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得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2.对于任一对象x,如果x属于A,则x也属于B;并且存在对象y,y属于B但是不属于A,那么A、B两概念具有 ( )
(分数:2.00)
 A.同一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解析:解析:对于任一对象x,如果x属于A,则x也属于B;并且存在对象y,y属于B但是不属于A,那么A、B两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3.◇p与之间的关系是 ( )
(分数:2.00)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解析:解析:◇p与之间存在下反对关系,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可以同真、不能同假,即其中一个判断真,另一个判断真假不定;其中一个判断假,另一个判断一定真。
4.一个相容选言判断p∨q假,那么,一定为 ( )
(分数:2.00)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解析:解析: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选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一个真的相容的选言判断,至少有一个选言支所断定的事物情况应存在;从真假条件考虑,一个真的相容的选言判断,至少有一个选言支真。只有在全部选言支所断定的事物情况不存在时,即只有在全部选言支都假时,相容的选言判断才是假的。
5.判断间的蕴涵关系,应是 ( )
(分数:2.00)
 A.对称且传递关系
 B.非对称且传递关系 
 C.反对称且非传递关系
 D.非对称且反传递关系
解析:解析:a与b之间有蕴涵关糸,而b与a之间可能有蕴涵关系,也可能没有蕴涵关系。蕴涵关系是非对称关系,同时,包含关系是可以传递的。
6.有学生在上课时间去看电影,老师批评时,学生反问:“看革命题材电影不是好事吗?”学生的说法 ( )
(分数:2.00)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p.r.s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解析:解析:转移论题是指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一个论题转换为与之不同的另一个论题。根据同一律的要求,我们在议论中不仅概念要保持同一,而且议论的论题,也要保持同一,不得随意改变。本题中学生的回答答非所问,违反了同一律。
7.直接推理,属于 ( )
(分数:2.00)
 A.换质法推理
 B.换位法推理
 C.换质位推理 
 D.换位质推理
解析:解析:对于SAP,可连续换质位,,可以得出成立。
8.“p→q,r→s,”,这一推理式是( )
(分数:2.00)
 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解析:解析:复杂破坏式是在前提中选言判断否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同的后件,结论否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同的前件的二难推理。其公式是:如果p,那么q;如果r,那么s;非q或非s;所以非p或非r,即
9.“因为aRb并且bRc,所以,aRc”。这一推理式是 ( )
(分数:2.00)
 A.对称关系推理
 B.禁对称关系推理
 C.传递关系推理 
 D.禁传递关系推理
解析:解析:传递关系推理是依据关系的传递性进行推演的关系推理。以R表示传递关系,则传递关系推理的一般形式是:aRb,bRc,所以,aRc。
10.反证法是通过假设原论题不成立由此推出矛盾,从而得出论题为真的 ( )
(分数:2.00)
 A.归纳论证
 B.类比论证
 C.间接论证 
 D.直接论证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反证法的概念,反证法就是通过假设原论题不成立由此推出矛盾,从而得出论题为真的间接论证。
11.“按照上帝创世说,上帝在第一天创造了地球,第二天创造了月亮,第三天创造了太阳。因此,地球存在的头三天是没有太阳的。”最能确切指出上述断定的逻辑漏洞的是 ( )
(分数:2.00)
 A.上帝创世说是一种宗教臆想,完全没有科学根据
 B.“一天”的概念是由太阳对于地球的起落周期来定义的 
 C.星球的形成确定有先后,但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太阳比地球早形成
 D.没有太阳,一片漆黑,上帝又如何创造地球呢
解析:解析: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自相矛盾”。不论何时何地,对待任何问题,如果思维中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出现逻辑矛盾,那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现实。由于“一天”是由太阳对地球的起落周期定义的,所以,“地球存在的头三天是没有太阳的”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相矛盾。
12.某家饭店中,一桌人在边就餐边谈生意。其中,1个是哈尔滨人,2个是北方人,1个是广东人,2个人只做电脑生意,3个人只做服装生意。如果以上介绍涉及餐桌上所有的人,那么下列关于这一桌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分数:2.00)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无法确定
解析:解析:由于2个人只做电脑生意,3个人只做服装生意,电脑生意和服装生意属矛盾关系,而做生意的人与北方人或广东可以是真包含关系。所以桌上至少5个人。由于哈尔滨人属于北方人,北方人与广东人矛盾,北方人、广东人与做生意的人可以是全异关系,所以桌上最多8个人。
13.“如今这几年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越来越多了,可以这样讲,所有想从事会计工作的人都想获得注册书。小朱也想获得注册书,所以,小朱一定想从事会计工作。”如果上述论证为真,最能加强该论证的是 ( )
(分数:2.00)
 A.目前越来越多的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具有了注册书
 B.不想获得注册书,就不是一个好会计
 C.只有获得注册书的人,才有资格从事会计工作
 D.只有想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才想获得注册书 
解析:解析:论证就是用若干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已知题干中的论述若为真,只有想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才想获得注册书,才能加强小朱想获得注册书一定是想从事会计工作这一论证。
14.经过对最近十年的统计资料分析,大连市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比例比全国城市的平均值要高两倍。而在历史上大连市一直是癌症特别是肺癌的低发地区。看来,大连最近这十年对癌症的防治出现了失误。以下_______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论断。 ( )
(分数:2.00)
 A.大连的气候和环境适合疗养,外地癌症病人在大连走过了最后一段人生之路 
 B.大连最近几年医疗保健的投入连年上升,医疗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
 C.大连医学院在以中医理论探讨癌症机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D.尽管癌症的死亡率上升,但大连的死亡率几乎降到了零
解析:解析:反驳是用若干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虚假性或确定对某一判断的
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也可以说。反驳就是人们常说的揭露谬误的过程。只有A项“外来癌症病人的到来”为真,才使得“大连市因癌症死亡的人数上升是由于防治失误”的论断削弱。
15.15.(6PⅢ)@假期中,学校某学生宿舍楼剩下甲、乙、丙、丁四人留校。按规定,晚上最迟回来的同学锁上宿舍楼的大门。某晚宿舍楼的大门未锁上。第二天,宿舍管理员过来查问哪一个同学最迟回来。 甲说:“我回来的时候,丙正在洗衣服。” 乙说:“我回来的时候,丁已睡了,我也就睡下了。” 丙说:“我进门的时候,乙正好上床睡觉。”丁说:“我上床就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如果这四位同学说的都是事实,那么 ( )
(分数:2.00)
 A.甲最迟回来 
 B.乙最迟回来
 C.丙最迟回来
 D.丁最迟回来
解析:解析:如果这四人所说的都是真的,根据推理可知,四人依次回来的顺序是丁最先回来,其次是乙与丙,最后回来的是甲。
二、 双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6.“孙中山先生诞生地在广东省”这个语句中,“孙中山先生诞生地”是 ( )
(分数:2.00)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E.集合概念
解析:解析:单独概念是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普遍概念是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
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属性的概念。“孙中山先生诞生地”是个独一无二的概念,同时是个正概念。
17.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个概念,正确的概括与限制是 ( )
(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解析: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D、E两项概括得不正确,C项限制得不正确,概念模糊。
18.若概念S真包含概念P,则下列性质判断为真的有 ( )
(分数:2.00)
 A.SAP
 B.SEP
 C.SIP 
 D.SOP 
 E.SEP
解析:解析:若s真包含P,则SAP、SEP为假,SIP、SOP为真。运用换质法,,此时,SAP为假,则SEP亦为假。
19.与“并非当且仅当风调雨顺,才能丰收”等值的判断是 ( )
(分数:2.00)
 A.风调雨顺但不能丰收
 B.并非风调雨顺才能丰收
 C.风调雨顺没获得丰收或者并非风调雨顺但获得了丰收 
 D.并非当且仅当获得丰收,才风调雨顺 
 E.并非风调雨顺才不获得丰收
解析:解析:“并非(p当且仅当q)”等值于“(p并且(并非q))或者((并非p)而且q)”。否定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说这个判断的充分条件不成立或者其必要条件不成立,结果得到一个选言判断,这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一个是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等值的判断,另一个是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等值的判断。
20.已知“只有甲或乙在现场,丙才在现场”为真,可推知 ( )
(分数:2.00)
 A.如果丙在现场,则甲或乙在现场 
 B.如果丙不在现场,则甲和乙都不在现场
 C.如果甲和乙都不在现场,则丙不在现场 
 D.甲和乙都不在现场而丙在现场
 E.甲和乙都在现场而丙不在现场
解析:解析:一个真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其前件真,后件可以真,也可以假。如果前件假而后件真,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假的。D项前件假后件真,则假言判断为假,不符合要求。E项前件真,后件可以真,也可以假;B项后件假,前件可真可假,答案都不是唯一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0:09: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685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概念   关系   解析   推理   判断   癌症   逻辑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