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章 武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本章导读: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劳动生活与斗争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通过本章的学习,你会了解到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它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功能,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第一节 武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一、 走进丰富多彩的武术世界
武术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样,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上百个拳种,如太极、形意、八卦、八极、通背、番子、披挂、象形、地躺、少林、南拳、长拳、等等。现在按运动形式可以分为功法、套路、搏斗,按活动人或应用目的可以分为竞技武术、大众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军警武术等等。
(一)功法运动
传统的功法运动主要指为增强攻防能力而进行的专门基本功训练,人们习惯把它分为内功和外功。内功是一种相对注重内练,采用以意领气、以气催力为基本锻炼手段的运动形式,它以练气为主,如练丹田内气、通小周天、大周天、气行全身等。太极拳的浑圆桩,形意拳的三体式、五行拳,意拳的养生桩、技击桩都属此类。外功是相对注重外练的以练习击打力度和抗击打能力为主的运动形式,如打沙袋、踢木桩、练排打等等。内外功法是相对而言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能把它们绝对的分开。
(二)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素材,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单练、对练、集体项目。传统武术套路和现代竞技武术有明显区别,当前竞技场上的套路形式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注重难美新的形体类体育形式。
1、单练是单人练习的套路运动形式,现在的各种武术套路竞赛活动以单练为主,它又有徒手练习和持械练习之分。徒手套路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主,还有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劈挂拳、翻子拳、通背拳、地躺拳、象形拳等其它拳种。持械套路以刀、、剑、
棍为主,还有大刀、仆刀、双刀、双剑、双钩、双鞭、单鞭、三节棍、绳镖、流星锤等其它器械。
2、对练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一定的程式进行的攻防假设性练习形式,它又包括徒手对练、持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三种形式。
3、集体项目是多人集体进行的徒手、器械、徒手与器械的演练,可以变换队形、图案,也可用音乐伴奏,在竞赛中通常要求六人以上,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三)搏斗运动
搏斗运动是两人或多人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攻防性练习形式。现在武术竞赛中开展的主要是两人进行的对抗性活动,包括散打、太极推手、短兵、长兵等等。
1、散打运动是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技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2、太极推手运动是两人按一定的规则,使用太极拳中的堋、捋、挤、按、采、挒、肘、靠
等技法,搭手对峙,通过粘、连、黏、随的形式,以肌肉感觉判断对方用力,从而借力发力,将对方推出,以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3、短兵是两人按一定的规则,手持一种特制的类似于刀剑的器械,使用武术短器械中的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来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4、长兵是两人按一定的规则,使用一种特制的类似于棍的器械,利用武术中的长器械中的劈、崩、挑、砸、拦、拿、扎、点等技法来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二、 科学地认识武术
上面我们讲了武术内容如此丰富多彩,并且成为体育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是,历史上的武术并非如此。在武术的发展历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它仅作为一种技击术存在与发展,直到20世纪在西方体育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下,武术才逐渐向体育靠拢。然而,无论武术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它始终离不开技击,技击特点是其最主要的、最本质的特点,诸如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技击或表现技击,可以说武术是一个以技击为主要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由此而言,我们如果给武术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这样说,它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搏斗为运动形式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一方面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另一方面具有防身自卫的价值,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手段,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一切武术内容都围绕技击而展开,无论与技击直接相关的散打、推手、短兵、长兵及具攻防技击性的传统套路,还是具有象征性攻防含义的现代竞技套路,都离不开技击。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和内涵。
其次,就武术运动的外延而言,武术不仅有搏斗运动,而且有套路运动和功法运动。从传统意义而言,三者紧密相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发展到现在,三者有相互独立发展之势。竞技武术套路已经独立地走上了竞技舞台,成为表现难美性项目;摈弃了套路基础的搏斗运动也作为一个完整的搏斗项目独立地发展了近二十年;许多与气功结合的单势功法演练,在民间也广泛开展。武术的功法、套路、搏斗既有一定的联系,又相互独立,它们共同构成了形式多样的武术技术体系。
再次,武术是一个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发展起来的运动上千种,像历史流传至今的舞龙、舞狮、龙舟、风筝、气功等等,而武术只是其中之一。 另外,流
传于世界各地的武技很多,像拳击、跆拳道、柔道、空手道、泰拳等等,它们可以称为武技,但不是武术,因为武术是专指中国的武技,它是众多武技中的一员。
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它以独特的技术风格享誉于世,下面我们就其主要特点做以简要介绍。
(一)鲜明的民族技击性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技术和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紧密相连,其技击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式,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
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搏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一致,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致死、致伤、致残对方为原则。如在散手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技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推手则是在特殊的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因此,可以说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
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的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术的原形动
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虽然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一些不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但是,就整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这些是套路的技术核心。它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汇集百家,它的技击方法是极其丰富的,在散手、短兵中不宜采用的技术方法,在套路运动中仍有所体现。
总之,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
(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又融入民族文化精髓,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
    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此外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身心。这一特点反映了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
(三)广泛适应性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的年龄结构、性别和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极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换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一年四季,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一天从晨练到夜习几乎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武术能在广大民间历久不衰,与这一特点不无关系,利用这一特点可以为高校体性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提供方便,也能为全民健身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 奥妙无穷的传统武术体育运动护具
武术在其历史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拳种流派,其流派之多、门类之广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武技都无法比拟的。各个拳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和运动规律。下面我们精选了一些比较着名的拳种以及武术界比较有影响的武术名人的事迹加以简要的介绍。
(一)主要拳种简介
1、长拳 长拳是一类拳术流派的总称,一般把查拳、花拳、华拳、炮捶、红拳、洪拳、少林拳、翻子拳等称之为长拳,它们以北方拳种为主。下面我们对影响较大的几个拳种加以介绍。华拳是一个古老的拳种,传说唐朝开元年间,华山附近的游侠蔡茂,擅技击,因杀仇人,而隐避于任城(今山东济宁),其后人蔡泰、蔡刚创编了以精、气、神“三华贯一”为理论基础的拳法,为表示其先祖来自华山,遂定名“华拳”。花拳是清初康熙、雍正年间南京人甘凤池在江苏、浙江一带传授的一种短打拳法,它有散手一百二十字、七十二擒拿法、三十六腿、二十四式、八十八跌法,内容十分丰富。华拳的风格特点是动迅静定、势正招圆、形健劲遒、气脉连绵、心动形随、意发神传。少林拳源于河南嵩山的少林寺,盛行于明代。历史上有十三棍僧助唐王的记载,但是那时的少林武术还未成型,自从明代少林僧兵抗倭胜利,才将少林武术名扬天下,清代许多以武术结成的反清复明组织都假借其所习武术出自少林,以扩大影响,才使得少林武术遍及天下,后来有所谓“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实际上真正的少林拳只不过是流传于河南一带的一个小拳种,许多流传的所谓少林拳并非真正的少林武术。少林拳的技术特是动作刚健有力、朴实无华、灵活多变、攻防严密、实用性强,攻防时起横落顺、直进直出、拳打一线。翻子拳是一种短打为主,严密紧
凑,拳法密集,出手脆快的拳术,明代着名的军事家兼武术家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曾提到“八闪十二短”,因此,此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翻子拳的手法讲究击、劈、盖、擂、捺、捶、搬、抖、插、圈、锁、拿、扣、刁等;身法讲究俯、仰、闪、摆、吞、吐、浮、沉;步法讲究疾、撞、垫、插、摆,有连环步、纵跃步等;腿法讲究勾、蹬、弹、踹、点、铲等;劲法讲究有脆、快、硬、弹,掌如利刃,拳似铁锤,发劲如雷。其运动特点是步疾手密,连珠炮动,闪摆取势,上下翻转,迅猛遒劲,有“翻子一挂鞭”之说。  现代新编长拳是建国后为适应竞技比赛,在吸收查、花、炮、红等诸多拳种的基础上,将动作进一步规范化、艺术化、难度化,而形成的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主要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屈伸、直摆、扫转等不同组别的腿法以及平衡、跳跃、跌扑、滚翻动作。长拳套路主要包括适应大众普及的初级、中级套路,以及适应竞技比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4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684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武术   运动   套路   技击   竞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