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主题班会备课讲稿

身份证保护自我保护主题班会
自我保护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教育学生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方法和技巧,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依法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活动重点:培养坚强意志,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难点: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自愿和指定相结合原则,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第一组:由平时比较容易相信别人的同学组成;
第二组:由平时喜爱上网的同学组成;
第三组:由富有正义感关心他人的同学组成;
第四组:由个头较小曾受其他同学欺侮的同学组成;
布置任务:
第一组:同学回去把父母的身份证带到学校来;
第二组:同学介绍各自最熟悉的网友;
第三组:同学从社会生活中一些女青少年的权益受侵犯的实例;
第四组:同学回忆自己受欺侮时,“以智取胜”及心理感受。
活动方法:情景活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展示法
活动过程:
一、案例研讨,导入新授:
运用教材材料,分析小浩面对歹徒的表现的态度,多数学生选择了沉默,教师说明这种选择后患无穷,并提出今天我们就要教同学们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二、情境体验,心灵感悟:
第一组同学活动:
主持人:我们班级准备开个小卖店,今天向第一组同学借用他们父母的身份证,请第一组同学把带来的身份证借给我们。提醒其他同学观察第一组同学的表情。
班长起立收缴第一组同学带来的身份证,有的同学有些不舍,有的很爽快,有的同学犹豫不决,但都交给了班长。
学生讨论:身份证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我们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大家讨论。
讨论结果:身份证是证明自己身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证件。这种证件不能随便借与他人。
学生感悟:我们第一组的同学对身份证作用认识不清,缺乏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教师点评:我们同学警惕性不高,面对不法侵害自我保护。
第二组同学活动:
主持人:我们班级的几位“网络高手”介绍自己最熟悉的网友。
第二组同学依次交流他们的网友,每交流一位同学老师就启发其他同学发问是否确实是真实的。第二组有几位表现很肯定;有几位也犹豫。老师不做任何评论,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材料二。
同学讨论:小燕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网上交友要注意些什么?
讨论结果:小燕家被盗的原因是小燕轻信了自己的网友。
心灵感悟:网上交友的注意点有(1)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住
址、电话、学校等信息;(2)不要轻易与网友会面,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与网友不要有金钱的交往;( 4)不要轻易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5)遇到低级庸俗的网友,马上避开,不要理睬;等等。
教师点评:第二组同学中“犹豫者们”要比“肯定者们”警惕性要略高一些。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不法侵害的前提。即我们常说的一句谚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第三组同学活动 :
主持人:有人说:女人是弱者,我们一些女同学更容易受到伤害,请举出
一些具体事例。
让第三组同学交流收集的资料。同学们听后感叹不已,对受害者充满同
情。
学生讨论:怎样使这些女生避免悲剧的发生?
如何达到惩罚犯罪的目的?
讨论结果:对女生的自我保护提出一些建议:(1)上学、放学或外出游玩要结伴而行,不去树林、山洞等偏僻地方;(2)不去营业性舞厅、录像厅、通宵电影院等潜伏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娱乐;(3)不与陌生异性单独会面,不搭乘陌生人的车辆;( 4)面对侵害,要积极主动寻求帮助,敢于抵抗;(5)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并及时报案;(6)学会使用 110 报警。等等
心灵感悟:我们班级的“活跃”女生一定要自重,一定要记住这些建议。
教师点评:自我保护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的举止,得体的衣着打
扮,是自我保护的防护衣。
第四组同学 :
主持人:“以智取胜”是取得成功的最佳途径。让我们第四组同学交流他们的经验。
第四组同学交流他们的资料,让同学感受智慧的作用。
学生讨论:我们都是中学生,在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我们该怎么办?
讨论结果:我们可以:(1)用巧妙的方法如挤眼睛向他人求救;(2)人身安全第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避免无谓激怒对方;(4)采用心理战术,镇定自己,威吓对方;(5)利用周围环境躲避;(6)把自己与对方认真比较,确定最佳处理方案;。
心灵感悟:我们同学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需要冷静,运用最有效求助方
法。有能力将犯罪制服,勇敢搏斗;没有能力制服时可以用呼救法、周旋法、
恐吓法以脱身,不得已,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
教师点评:青少年要有自我保护的智慧和方法。
三、心灵导航,加深提高:
用多媒体投射故事《这是我的荣誉》(课文中的材料)。
学生思考:小峰靠什么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分析:小峰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介绍与我们中学生有着密
切联系的各种权益,如: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荣誉权、名誉权、姓名权、
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
引导和保护,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
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我国于1991 年 9 月制定了《中华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3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678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同学   保护   身份证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