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揭示是有关于一种停车管理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运用智能杆来管理停车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对停放于停车位中的车辆进行收费的机制大致包括人工巡场开单、在停车位地面设置地磁、在路边设置停车柱及高位影像辨识系统。
3.然而,人工巡场开单的方式是巡逻员在巡视到停车位上有停放车辆的时候开始计算停车时间,而并非从车辆停进去的时间开始计算。在此情况下,可能造成无法依车辆的实际停车时间精准地对车辆进行收费的问题。而在停车位地面设置地磁需衍生其他的成本,并且由于地磁无法检测停车位中车辆的车牌,故仍需巡逻员人工辅助开立停车记录单。在路边设置停车柱的方式会占用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的区域。另外,关于高位影像辨识系统的方式,由于每个高位摄影机仅能独立运行,故若停车位中车辆的车牌受到遮挡,高位摄影机即可能因无法辨识车牌而无法进行停车计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揭示提供一种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及方法,其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揭示提供一种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智能杆、多个第二智能杆及处理装置。第一智能杆包含第一影像撷取器及第一通信单元。第一影像撷取器用以撷取一第一影像串流,第一影像撷取器的一第一取像范围涵盖一路段的一入口。第一通信单元耦接至第一影像撷取器处理器。所述多个第二智能杆间隔设置于路段的一侧,且各第二智能杆包含第二影像撷取器及第二通信单元。各第二智能杆的第二影像撷取器用以撷取一第二影像串流,第二影像撷取器的一第二取像范围至少涵盖路段的一停车位。第二通信单元耦接至第二影像撷取器。处理装置通信耦接至第一通信单元及各第二智能杆的第二通信单元,并用以依据第一影像串流辨识进入路段的一第一车辆的一第一车辆信息,并基于第一车辆信息及各第二智能杆的第二影像串流取得第一车辆在路段的一移动轨迹,处理器装置更用以依据第一车辆的移动轨迹判断第一车辆停放于所述多个第二智能杆中的一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
6.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信息包括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身份及第一车体信息。
7.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车辆身份为第一车辆的车牌号码,第一车体信息包括第一车辆的厂牌、型号、车型及颜的至少其中之一。
8.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更用以:从所述第二智能杆其中一者取得对应的第二影像串流,并辨识出现于第二影像串流中的一第二车辆的一第二车体信息;以及反应于判定第二车辆的第二车体信息匹配于第一车辆的第一车体信息,判定第二车辆为第一
车辆。
9.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智能杆包括第i个第二智能杆及第i+1个第二智能杆,所述第i+1个第二智能杆相较于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更远离于路段的入口,其中处理装置判定第一车辆停放于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的步骤包含:反应于已在所述第二智能杆的第1个第二智能杆至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个别的第二影像串流中分检测到对应于第一车体信息的第一车辆,但未在所述第i+1个第二智能杆的第二影像串流中检测到对应于第一车体信息的任何车辆,判定第一车辆停放于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为选定第二智能杆。
10.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更用以取得第一车辆停放于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的一停车信息,其中停车信息包括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身份、停车位的一识别符、第一车辆在停车位的一起始停车时间。
11.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更用以反应于判定第一车辆已离开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记录第一车辆在停车位的一结束停车时间,并计算第一车辆在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的一停放时间。
12.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更用以在判定第一车辆已离开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之后,在一停车位管理平台上将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标示为空位。
13.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更用以在一停车位管理平台上将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标示为已被占用。
14.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影像撷取器面向路段的入口。
15.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智能杆为具有通信功能的一号志杆,各第二智能杆为具有通信功能的一灯杆。
16.本揭示提供一种智能停车管理方法,包括:依据第一智能杆所撷取的第一影像串流辨识进入路段的一第一车辆的一第一车辆信息,其中第一智能杆的取像范围涵盖路段的一入口;基于第一车辆信息及多个第二智能杆个别撷取的一第二影像串流取得第一车辆在路段的一移动轨迹,其中各第二智能杆的取像范围至少涵盖路段的一停车位;依据第一车辆的移动轨迹判断第一车辆停放于所述多个第二智能杆中的一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
17.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信息包括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身份及第一车体信息。
18.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停车管理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第二智能杆其中一者取得对应的第二影像串流,并辨识出现于第二影像串流中的一第二车辆的一第二车体信息;以及反应于判定第二车辆的第二车体信息匹配于第一车辆的第一车体信息,判定第二车辆为第一车辆。
19.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智能杆包括第i个第二智能杆及第i+1个第二智能杆,所述第i+1个第二智能杆相较于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更远离于路段的入口,且判定第一车辆停放于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包括:反应于已在所述第二智能杆的第1个第二智能杆至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个别的第二影像串流中分检测到对应于第一车体信息的第一车辆,但未在所述第i+1个第二智能杆的第二影像串流中检测到对应于第一车体信息的任何车辆,判定第一车辆停放于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所述第i个第二
智能杆为选定第二智能杆。
20.在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停车管理方法还包括:取得第一车辆停放于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的一停车信息,其中停车信息包括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身份、停车位的一识别符、第一车辆在对应于选定第二智能杆的停车位的一起始停车时间。
21.基于上述,本揭示可基于原本设置在路口和道路两侧的智能杆,在不需额外施工的情况下,达到精确记录停车信息的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a及图1b是依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绘示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示意图。
23.图2是依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绘示的智能停车管理方法流程图。
24.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5.100: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26.110:第一智能杆
27.110a:第一影像撷取器
28.110b:第一通信单元
29.121~124:第二智能杆
30.121a:第二影像撷取器
31.121b:第二通信单元
32.130:处理装置
33.199:路段
34.199a:线道
35.c1:车辆
36.p11,p12,p21,p22,p31,p32,p41,p42:停车位
37.r0:第一取像范围
38.r1~r4:第二取像范围
39.s1:第一影像串流
40.s2:第二影像串流
41.s210~s23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42.请参照图1a及图1b,其中图1a及图1b是依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绘示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示意图。在图1a及图1b中,智能停车管理系统100可包括第一智能杆110、第二智能杆121~124及处理装置1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智能杆110可设置于路段199的路口,且可实现为具通信功能的一号志杆(例如红绿灯杆),但可不限于此。另外,第二智能杆121~124可依序间隔设置于路段199一侧的路边,且其个别可实现为具通信功能的一灯杆,但可不限于此。
43.如图1b所示,第一智能杆110可包括第一影像撷取器110a及第一通信单元110b。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影像撷取器110a可以是任何具有镜头的取像装置,但可不限于此。另外,第一通信单元110b可为能够提供移动通信的通信模块,例如第5代通信系统模块,但可
不限于此。
44.另外,各第二智能杆121~124的架构相同,故以下暂以第二智能杆121为例作说明。在图1b中,第二智能杆121包括第二影像撷取器121a及第二通信单元121b,而其个别可能的实施方式可参照第一影像撷取器110a及第一通信单元110b,于此不另赘述。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30可为各式电脑装置及/或智能型装置,其中处理装置130亦可设置有可与第一通信单元110b及各第二智能杆121~124的第二通信单元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第5代通信系统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30亦可实现为一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单元及/或中央处理单元),并整合至第一智能杆110及第二智能杆121~124的其中之一中,但可不限于此。
4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智能杆110的第一通信单元110b、各第二智能杆121~124的第二通信单元121b及处理装置130可彼此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交换。
47.在图1a中,第一智能杆110的第一影像撷取器110a具有第一取像范围r0,并可基于第一取像范围r0撷取第一影像串流s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取像范围r0可至少涵盖路段199的入口。在一实施例中,路段199可包括双向线道,而第一智能杆110的第一取像范围r0例如可至少涵盖路段199的其中一个线道199a,且第一智能杆110的取像方向可反于线道199a的行车方向。以图1a为例,线道199a的行车方向例如是朝向图面的左边,而第一智能杆110的取像方向例如可朝向图面的右边。在此情况下,假设某车辆c1进入线道199a,则第一智能杆110即可因车辆c1进入第一取像范围r0而撷取包括车辆c1的第一影像串流s1,但可不限于此。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假设线道199a旁另存在一同向线道,则第一智能杆110可在对线道199a及上述同向线道撷取影像后传送至处理装置130。处理装置130对此影像进行切割,以区分此二线道的影像,并据以辨识车辆是行驶于哪个线道上,但可不限于此。
49.此外,如图1a所示,第二智能杆121~124可依序间隔设置于线道199a的路边。亦即,假设第二智能杆121~124中包括第i个(i为索引值)第二智能杆及第i+1个第二智能杆,且所述第i+1个第二智能杆相较于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更远离于路段199的线道199a的入口。举例而言,第二智能杆122(即,第2个第二智能杆)相较于第二智能杆121(即,第1个第二智能杆)更远离于路段199的线道199a的入口。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二智能杆121~124的第二影像撷取器具有第二取像范围,且各第二智能杆121~124的第二取像范围可至少涵盖路段199上的至少一停车位,且各第二智能杆121~124可基于对应的第二取像范围撷取对应的第二影像串流s2。举例而言,第二智能杆121的第二取像范围r1可涵盖路段199上的停车位p11、p12;第二智能杆122的第二取像范围r2可涵盖路段199上的停车位p21、p22;第二智能杆123的第二取像范围r3可涵盖路段199上的停车位p31、p32;第二智能杆124的第二取像范围r4可涵盖路段199上的停车位p41、p42。
51.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智能杆121~124中相邻的二者的第二取像范围可涵盖同样的停车位。举例而言,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智能杆121的第二取像范围r1与第二智能杆122的第二取像范围r2可皆涵盖停车位p12及p21,但可不限于此。
52.在本揭示的实施例中,智能停车管理系统100可执行本揭示提出的智能停车管理方法,其细节详述如下。
53.请参照图2,其是依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绘示的智能停车管理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由图1的第一智能杆110、第二智能杆121~124及处理装置130协同执行,以下即搭配图1a及图1b所示的元件说明图2各步骤的细节。
54.首先,在步骤s210中,处理装置130可依据第一智能杆110所撷取的第一影像串流s1辨识进入路段199的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信息。
55.为便于说明,以下假设图1a中的车辆c1即为上述第一车辆,但可不限于此。
56.因此,在车辆c1进入路段199的线道199a时,处理装置130可基于第一智能杆110的第一影像串流s1辨识车辆c1的第一车辆信息。
57.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c1的第一车辆信息可包括第一车辆身份及第一车体信息,其中车辆c1的第一车辆身份可为车辆c1的车牌号码(以下以pn1代称),而车辆c1的第一车体信息可包括车辆c1的厂牌、型号、车型及颜的至少其中之一,但可不限于此。为便于说明,以下假设所提及的车体信息皆为对应车辆的型号及颜,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可能的实施方式。
58.在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30可基于任何现有的车牌辨识/车体辨识技术而从第一影像串流s1中取得车辆c1的第一车辆身份(即,车辆c1的车牌号码pn1)及第一车体信息(即,车辆c1的型号t1及颜cl1),故其细节于此不另赘述。
59.之后,在步骤s220中,处理装置130可基于第一车辆信息及第二智能杆121~124个别撷取的第二影像串流s2取得第一车辆在路段199的移动轨迹。
60.在车辆c1于路段199的移动过程中,处理装置130可基于各第二智能杆121~124提供的第二影像串流s2辨识车辆c1在路段199中的移动轨迹。
61.举例而言,在处理装置130从第二智能杆121~124中的第i个第二智能杆取得对应的第二影像串流s2之后,处理装置130可辨识出现于此第二影像串流s2中的第二车辆的第二车体信息。反应于判定第二车辆的第二车体信息匹配于车辆c1的第一车体信息,处理装置130可判定第二车辆为车辆c1。
62.详细来说,假设现有某车辆c1’进入第二智能杆121的第二取像范围r1,则处理装置130可在从第二智能杆121取得包括车辆c1’的第二影像串流s2后,据以辨识车辆c1’的第二车体信息(即,车辆c1’的型号t1’及颜cl1’)。接着,处理装置130可判断车辆c1’的第二车体信息(即,型号t1’及颜cl1’)是否匹配于车辆c1的第一车体信息(即,型号t1及颜cl1)。
63.在一实施例中,反应于判定车辆c1’的型号t1’及颜cl1’分别匹配于车辆c1的型号t1及颜cl1,则处理装置130可相应地判定车辆c1’即为车辆c1。另一方面,反应于判定车辆c1’的型号t1’及颜cl1’未分别匹配于车辆c1的型号t1及颜cl1,则处理装置130可相应地判定车辆c1’不为车辆c1。简言之,在不需进行车牌辨识的情况下,处理装置130可仅基于车辆c1的第一车体信息与车辆c1’的第二车体信息的比较结果判断进入第二取像范围r1的车辆c1’是否即为车辆c1,但可不限于此。
64.因此,当车辆c1进入第二智能杆122的第二取像范围r2时,处理装置130亦可基于上述教示而相应得知此时车辆c1已进入第二取像范围r2。从另一观点而言,当车辆c1进入第二取像范围r2,其亦代表车辆c1的移动轨迹已经过第二智能杆121的第二取像范围r1。
65.在一实施例中,假设处理装置130已在第二智能杆121~124的第1个智能杆至所述
第i个第二智能杆个别的第二影像串流s2中皆检测到对应于第一车体信息(即,型号t1及颜cl1)的车辆c1,但未在第二智能杆121~124中的第i+1个第二智能杆的第二影像串流s2中检测到对应于第一车体信息的任何车辆,则处理装置130可判定车辆c1的移动轨迹指示车辆c1停放于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的对应的停车位,其中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为一选定第二智能杆。
66.之后,在步骤s230中,处理装置130可依据第一车辆的移动轨迹判定第一车辆停放于第二智能杆121~124中的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停车位。
67.在图1a情境中,假设车辆c1在经过第二取像范围r1、r2之后,停放于第二取像范围r3中的停车位p32。在此情况下,处理装置130在各第二智能杆121~123的第二影像串流s2中皆会检测到对应于型号t1及颜cl1的车辆c1,但未能在第二智能杆124的第二影像串流s2中检测到对应于型号t1及颜cl1的任何车辆。在此情况下,处理装置130可判定车辆c1的移动轨迹指示车辆c1停放于第二智能杆123对应的停车位,并据以判定第二智能杆123为所述选定第二智能杆。
68.在一实施例中,当有某车辆进入图1a中的任一停车位时,处理装置130可基于对应的第二智能杆的第二影像串流s2判断此车辆是否已停止于此停车位达预设时间(例如3分钟)。举例而言,在车辆c1进入停车位p32之后,处理装置130可基于第二智能杆123的第二影像串流s2判断车辆c1是否已停止于停车位p32达预设时间。若是,则处理装置130可相应地判定车辆c1已停放于停车位p32上,反之则可判定车辆c1尚未停放于停车位p32上。
69.在一实施例中,在车辆c1经判定为停放于停车位p32上时,处理装置130可能尚未确认当下停放于停车位p32上的车辆(下称第三车辆)即为车辆c1。因此,在一实施例中,反应于基于第二智能杆123的第二影像串流s2判定第三车辆已停放于停车位p32上,处理装置130可辨识第三车辆的第三车体信息,并判断此第三车体信息是否匹配于车辆c1的第一车体信息。反应于判定第三车体信息匹配于第一车体信息,处理装置130可判定停放于停车位p32的第三车辆即为车辆c1,反之则可判定停放于停车位p32的第三车辆不为车辆c1。
70.接着,处理装置130可记录第一车辆停放于对应于所述选定第二智能杆的停车位上的停车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辆停放于对应于所述选定第二智能杆的停车位上的停车信息可包括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身份、对应于所述选定第二智能杆的停车位的识别符、第一车辆在对应于所述选定第二智能杆的停车位的起始停车时间。
71.在图1a中,由于车辆c1经假设为停放于停车位p32,则在处理装置130判定车辆c1已停放于停车位p32上之后,处理装置130可记录车辆c1停放于停车位p32上的停车信息,例如车辆c1的第一车辆身份、停车位p32的识别符、车辆c1在停车位p32的起始停车时间,但可不限于此。
72.在一实施例中,假设路段199上各停车位的使用情形可经汇整于一停车位管理平台上,则处理装置130可在判定车辆c1已停放于停车位p32上之后,在此停车位管理平台上将停车位p32标示为已被占用。借此,其他使用者即可在参考上述停车位管理平台之后,得知哪些停车位已被占用。
73.在一实施例中,在处理装置130判定车辆c1已离开停车位p32之后,处理装置130还可记录车辆c1在停车位p32的结束停车时间。并且,处理装置130还可在上述停车位管理平台上将停车位p32标示为空位。借此,其他使用者即可在参考上述停车位管理平台之后,得
知哪些停车位可供停放。并且,处理装置130还可依据车辆c1在停车位p32的起始停车时间及结束停车时间向车辆c1的车主发出相关的停车收费信息,但可不限于此。
74.综上所述,本揭示实施例可在第一车辆进入路段之后,处理装置可基于由设置于路口的第一智能杆提供的第一影像串流对此第一车辆进行辨识,以取得此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信息。之后,处理装置可在基于由设置于路边的第二智能杆提供的第二影像串流检测到某第二车辆进入对应的第二取像范围之后,借由判断第二车辆的第二车体信息是否匹配于第一车辆的第一车体信息,进而得知第二车辆与第一车辆是否为同一车辆。若判定第二车辆与第一车辆为同一车辆,处理装置即可从第一智能杆取得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身份,进而基于其他的第二智能杆提供的第二影像串流得知第一车辆的移动轨迹。
75.若处理装置判定第一车辆已停放于其所管理的特定停车位上,则处理装置可记录第一车辆停放于特定停车位上的相关停车信息。借此,可在不需人工介入、额外施工的情况下,达到精确记录停车信息的效果。并且,由于第一智能杆及第二智能杆可实现为路口的号志灯杆及路边的灯杆,故亦不需额外占用人行道上的空间。此外,由于各停车位的可用性可由对应的第二智能杆记录于所述停车位管理平台上,故还可改善使用者寻停车位的便利性。
76.虽然本揭示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揭示,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揭示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揭示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智能杆,包含:一第一影像撷取器,用以撷取一第一影像串流,该第一影像撷取器的取像范围涵盖一路段的一入口;以及一第一通信单元,耦接至该第一影像撷取器;多个第二智能杆,间隔设置于该路段的一侧,各该第二智能杆包含:一第二影像撷取器,用以撷取第二影像串流,该第二影像撷取器的取像范围至少涵盖该路段的一停车位;以及一第二通信单元,耦接至该第二影像撷取器;以及一处理装置,通信耦接至该第一通信单元及各该第二智能杆的该第二通信单元,该处理装置用以:依据该第一影像串流辨识进入该路段的一第一车辆的一第一车辆信息;基于该第一车辆信息及各该第二智能杆的该第二影像串流取得该第一车辆在该路段的一移动轨迹;以及依据该移动轨迹判定该第一车辆停放于所述第二智能杆中的一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辆的该第一车辆信息包括该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身份及第一车体信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辆身份为该第一车辆的车牌号码,该第一车体信息包括该第一车辆的厂牌、型号、车型及颜的至少其中之一。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装置更用以:从所述第二智能杆其中一者取得对应的该第二影像串流,并辨识出现于该第二影像串流中的一第二车辆的一第二车体信息;以及反应于判定该第二车辆的该第二车体信息匹配于该第一车辆的该第一车体信息,判定该第二车辆为该第一车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智能杆包括第i个第二智能杆及第i+1个第二智能杆,所述第i+1个第二智能杆相较于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更远离于该路段的该入口,其中该处理装置判定该第一车辆停放于该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的步骤包含:反应于已在所述第二智能杆的第1个第二智能杆至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个别的该第二影像串流中分检测到对应于该第一车体信息的该第一车辆,但未在所述第i+1个第二智能杆的该第二影像串流中检测到对应于该第一车体信息的任何车辆,判定该第一车辆停放于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为该选定第二智能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装置更用以取得该第一车辆停放于该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的一停车信息,其中该停车信息包括该第一车辆的该第一车辆身份、该停车位的一识别符、该第一车辆在该停车位的一起始停车时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装置更用以反应于判定该第一车辆已离开该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记录该第一车辆在该停车位的一结束停车时间,并计算该第一车辆在该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的一停放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装置更用以在判定该第一车辆已离开该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之后,在一停车位管理平台上将该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标示为空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装置更用以在一停车位管理平台上将该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标示为已被占用。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影像撷取器面向该路段的该入口。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智能杆为具有通信功能的一号志杆,各该第二智能杆为具有通信功能的一灯杆。12.一种智能停车管理方法,适于一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停车管理方法包括:依据一第一智能杆所撷取的一第一影像串流辨识进入一路段的一第一车辆的一第一车辆信息,其中该第一智能杆的取像范围涵盖该路段的一入口;基于该第一车辆信息及多个第二智能杆个别撷取的一第二影像串流取得该第一车辆在该路段的一移动轨迹,其中各该第二智能杆的取像范围至少涵盖该路段的一停车位;依据该移动轨迹判定该第一车辆停放于所述第二智能杆中的一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辆的该第一车辆信息包括该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身份及第一车体信息。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停车管理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第二智能杆其中一者取得对应的该第二影像串流,并辨识出现于该第二影像串流中的一第二车辆的一第二车体信息;以及反应于判定该第二车辆的该第二车体信息匹配于该第一车辆的该第一车体信息,判定该第二车辆为该第一车辆。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智能杆包括第i个第二智能杆及第i+1个第二智能杆,所述第i+1个第二智能杆相较于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更远离于该路段的该入口,且该判定该第一车辆停放于该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包括:反应于已在所述第二智能杆的第1个第二智能杆至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个别的该第二影像串流中分检测到对应于该第一车体信息的该第一车辆,但未在所述第i+1个第二智能杆的该第二影像串流中检测到对应于该第一车体信息的任何车辆,判定该第一车辆停放于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所述第i个第二智能杆为该选定第二智能杆。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停车管理方法还包括:取得该第一车辆停放于该选定第二智能杆对应的该停车位的一停车信息,其中该停车信息包括该第一车辆的该第一车辆身份、该停车位的一识别符、该第一车辆在对应于该选定第二智能杆的该停车位的一起始停车时间。

技术总结


本揭示提供一种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智能杆、多个第二智能杆及处理装置。第一智能杆的取像范围涵盖路段的入口,第二智能杆每一者的取像范围至少涵盖路段的一停车位。处理装置通信耦接至第一智能杆和多个第二智能杆。处理装置依据第一智能杆提供的影像串流辨识进入路段的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信息,基于第一车辆信息及各第二智能杆提供的影像串流取得第一车辆在路段的一移动轨迹,并依据移动轨迹判定第一车辆停放的位置。借此,本揭示可基于原本设置在路口和道路两侧的智能杆,在不需额外施工的情况下,达到精确记录停车信息的效果。录停车信息的效果。录停车信息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林英欣 赵春生 曾羽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02

技术公布日:

2022/12/15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3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65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车辆   智能   停车位   串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