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发光二极管(HV LED)芯片

高压发光二极管(HV LED )芯片开发及产业化
董志江;靳彩霞;杨新民;易贤;项艺;艾常涛;何建波
武汉迪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8号,430074
摘要:通过对蓝宝石衬底外延生长、芯片微晶粒分立阵列及微晶粒间电极桥接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研究,制备正装高压发光二极管(HV LED ),其产业化光效已超过110lm/W ;10μA 下点亮整体没暗区,体现出良好的电流扩展性;与传统DC LED 相比,P-I-V (光输出功率-输入电流-正向压降)曲线趋势一致,输出光功率更集中且整体提高约5mW ,发光效率提高约10lm/W ,1000小时持续点亮光衰小于2%,正装HV LED 具有与传统功率DC LED 同样稳定可靠的光电性能,达到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关键词:HV LED 芯片;LED 照明;微晶粒
前  言
由于石油能源危机的到来,发展更高效率更省电的照明系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重视。在此趋势下具有省电、长寿命、环保(不含汞)等优点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渐渐在新光源产业中崭露头角,应用遍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LED路灯、电视机背光、LED屏广告牌、仪表指示灯等。
从1998年起,世界各国和地区政府纷纷制订相关政策,支持和引导本国(或地区)半导体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在政府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目前国际上已初步形成一批以美国Cree、Lumileds、日本Nichia、Toyota Gosei、德国Osram等为代表的芯片研发和制造企业,并已经成为传统DC LED行
业技术的领导者[1~5]
。但是目前的DC LED产品在应用中存在一些弊端,如需要与变压器等元件一并使用(如图1所示),且寿命只有2万小时左右,而实际LED芯片的寿命却长达5-10万小时。与之相对,HV LED则无需额外的变压器,只需简短的驱动电路(如图2),不仅驱动电路成本降低,也避免了电路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因而成为当前具有市
场前景的LED产品。
图1 传统LED 驱动电路
图2 HV LED 驱动电路
由于HV LED是在原DC LED(功率型)尺寸大小的芯片上分立出若干微晶粒,然后将微晶粒通过电路串联来提高整颗芯片的工作电压而实现高压,其对外延生长一致性、芯片电路布局、芯片制备工艺较传统DC LED提出更多的要求。武汉迪源光电在HV LED芯片制备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上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过对蓝宝石衬底外延生长、芯片微晶粒分立阵列及微晶粒间电极桥接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研究,正装HV LED 产业化光效已超过110lm/W,达到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一、HV LED 制备
(一)基于蓝宝石衬底外延生长技术
基于蓝宝石衬底通过MOCVD技术进行外延生长。制备工艺如下:在1000℃左右H 2氛围下将衬底灼烧约10分钟后,分别在其表面上依次生长30nm GaN形核层、2.5μm非掺杂GaN层、2.5μm的Si 掺杂n -GaN 层、200nmInGaN/GaN 多量子阱(MQW)有源层以及250nm的Mg掺杂p-GaN层,MQW结构由6-10个周期逐层生长,每个周期由2nm的In 0.22Ga 0.78N与10nm厚的GaN层组成。生长的外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外延结构示意图
(二)传统功率型DC LED 芯片制备工艺
采用电子束蒸镀300nm的ITO薄膜作为p型接触层,通过感应耦合等离子系统(ICP)刻蚀到n型GaN,然后蒸镀1um的Au电极,并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沉积SiO 2钝化层,最后在蓝宝石衬底的背面蒸镀反射膜。通过光刻、刻蚀、蒸镀、沉积、热处理、清洗、划片、磨片、测试、分选等多次工序后得到传统功率型DC LED芯片成
品。LED芯片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功率型DC LED 芯片结构示意图
(三)HV LED 芯片设计及制备工艺
目前商用GaN基蓝光LED电压普遍在3.2V左右,而欧日等国家用电电压为AC110V,我国家用电是AC2
20V。为了LED灯具能在不同家用电电压下正常工作,同时避免应用中驱动变压器的使用,我们将45mil 芯片设计成单颗55V的HV LED,单颗芯片上需要形成17粒独立且串联在一起的微晶粒组,后续应用可采用2颗(或4颗)55V HV LED串联,并接入简单的驱动电路以实现HV LED 在AC110V(或AC220V)下正常工作,具体原理图及
HV LED结构图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 HV LED 芯片原理图
(a )HV LED 电路布局图
(b)微晶粒分立示意图
图6 正装HV LED 结构图
为了与传统DC LED进行发光光效的对比,将2’’外延片切割成4片1/4片,HV LED芯片和传统DC LED芯片各占一个1/4片,HV LED芯片制备工艺与传统功率型DC LED芯片制备工艺流程一致。
45mil DC LED芯片的驱动电流是350mA,工作电压为3.2V,对应的电功率消耗约为1.12W;HV LED的电流驱动设定为20mA,单颗HV LED的电功率消耗估算值约为1.1W,保证了45mil HV LED电功率消耗与传统45mil DC LED相当。
采用LED光电测试系统对HV LED芯片电压、波长、输出光功率(测试电流为20mA)进行了测试。采用东莞志基公司PL02支架和YS003透镜、英特美YAG-04荧光粉、DowCorning 6550荧光胶、欧特尔168填充胶等材料封装仿流明白光,并通过LED 光电测试系统检测封装品白光参数(测试电流20mA);采用LED专用老化测试系统进行可靠性试验。
二、结果与讨论
图7 正装HV LED 微点亮图(I F =10μA )
图7为正装HV LED芯片在10μA下点亮效果图,可以看出,点亮后芯片表面没有明显暗区,说明电流在每粒微晶粒上的分布是大致均匀的。
表1、图8和图9体现了已制备的1/4片HV LED 和1/4片传统功率型DC LED芯片主要光电参数的分布情况。HV LED波长分布较传统DC LED长了约1nm,这是因为测试电流小波长红移导致;输出光功率分布较传统DC LED高出约5mW,且更为集中,说明HV LED结构较传统功率型DC LED光萃取高。
led发光模块1 HV LED 和传统
DC LED 芯片主要参数统计表
V F (V)
λ(nm)
Φv(mW) 芯片结构
最小
最大
典型
最小
最大
典型
最小
最大
典型
HV LED @20mA
53 54 54 455 457 456 310 320 320
常规LED @350mA
3.1    3.2    3.2 454 456 455 300 315 315
图8  HV LED 主要参数mapping 图
图9  传统DC LED 主要参数mapping 图
同时,实验对传统功率型DC LED以及HV LED 的I-V曲线以及P-I曲线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如图10和图11 HV LED和传统功率型DC LED P-I-V曲线图所示,两种结构芯片的P-I-V曲线趋势相一致,说明HV LED具有与传统功率型DC LED芯片同样
稳定的光电特性。
(a) HV LED I-V曲线图
(b) 传统功率型DC LED I-V曲线图
图10两种不同结构的LED I-V曲线图
(a) HV LED P-I曲线图
(b) 传统功率型DC LED P-I曲线
图11 两种不同结构的LED P-I曲线图
为验证HV LED是否也同样遵循传统功率型DC LED蓝光毫瓦与白光流明的对应关系,研究人员采用相同封装工艺封装了若干HV LED和传统功率型DC LED,取平均值并获得了如表2所示的结果,说明HV LED与传统功率型DC LED在芯片光功率测试上具有相关性。
表2  HV LED和传统功率型DC LED封装白光参数
裸晶参数 白光参数
芯片结构
V F
(V)
λ
(nm)
Po
(mW)
V F
(V)
Φv
(lm)
CCT
(K)
η
(lm/W)
HV LED
@20mA
54.3 456.5 323 55.2 123 5576 111
传统LED
@350mA
3.23 456.5 316    3.32 119 5636 102
图12给出了正装HV LED与传统功率型DC
LED芯片的常温连续点亮光衰变化曲线,正装HV
LED与传统功率型DC LED芯片光衰未超过2%,表
明正装HV LED芯片同样具有良好的工作可靠性。
图13 HV LED&传统DC LED 光输出功率衰减趋势图
结 论
通过对普通蓝宝石衬底外延生长、芯片微晶粒分立阵列及微晶粒间电极桥接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研究,制备出正装高压发光二极管(HV LED),其产业化光效已超过110lm/W;10μA下点亮没有暗区,体现出良好的电流扩展性;与传统DC LED 相比,P-I-V(光输出功率-输入电流-正向压降)曲线趋势一致,输出光功率更集中且整体提高约5mW,发光效率提高约10lm/W,1000小时持续点亮光输出功率衰减均小于2%,正装HV LED具有与传统功率DC LED同样稳定可靠的光电性能,达到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此外,HV LED可以直接应用于直流高压驱动的照明市场,相对传统的DC LED,简化了驱动电路的设计,减少了元器件的使用,驱动电路功率损耗更低,器件可靠性更高,结构也将更加小型化,应用成本更是大幅度降低。因而,HV LED将成为未来LED照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Katona T M, Craven M D, Fini P T, et
a1. Observation of crystallographic wing tilt in cantilever epitaxy of GaN on silicon carbide and silicon(111)substrates[J].Appl. Phys. Lett., 79(18), pp. 2907-2909 (2001)
[2] D. W. Kim, H. Y. Lee, M. C. Yoo, et al. Highly
efficient vertical laser-lift off GaN-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formed by optimization of the cathode structure. Appl. Phys. Lett. 86, pp. 052108-052110 (2005)
[3] Cao X A, Arthur S D. High-power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vertical light-emitting diodes on bulk GaN. Appl. Phys. Lett., 85, pp. 3971-3973 (2004) [4] I. Schnitzer and E. Yablonovitch. 30%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from surface textured, thin-film light emitting diodes. Appl. Phys. Lett., 63(16), pp. 2174-2176 (1993)
[5] Y. J. Lee, J. M. Hwang, T. C. Hsu, et al.
Enhancing the output power of GaN-based LEDs grown on wet-etched 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s. IEEE Photon. Technol. Lett., 18(10), pp. 1152–1154 (2006)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21: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649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芯片   传统   功率   电路   测试   驱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