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校园融合创新机制

2022年11月第25卷第22期
中国管理信息化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Nov.,2022
Vol.25,No.22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校园融合创新机制研究
张廷琦,李晓娜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摘 要]智慧校园建设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信息化规划及顶层设计薄弱等问题。完善信息化体制建设、进行智慧校园顶层设计规划、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是促进智慧校园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大数据;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2.22.068
[中图分类号]TP399;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2)22-0214-03
1     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
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各系统、各层面的信息化速度加快,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既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也是显著特征。2020年,《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先后发布,指导职业学校系统地设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确立和实施了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高水平的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基本特征和核心要素。智慧校园作为现阶段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高级形态,正在并将持续引发高校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重大变革,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     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就是实现各类业务的智慧融合,打破原有的封闭、低效的信息化架构,推动学校
教学、管理、生活和服务智能化,诊断和决策精准化、科学化,构建高速、安全可靠、智能科学、融合创新、一网通办的智慧校园,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运行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1]。综观国内近年来的智慧校园建设,发现其中虽有优秀的个例,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2.1  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工作就难以形成一个有效整体,无法做到有条不紊的推进,无法实现建设目标[2]。信息化管理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融合内外部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而信息化管理体制是学校中各个部门及员工都必须遵守的规章或准则。信息化管理体制能够规范信息化工作,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保证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与可持续发展。信息化管理体制既有制定运行规范的任务,又涉及落实分级保障,加强安全防护等多个领域。然而,目前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并不完善,这必将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缓慢,甚至会半途而废。因此,在诸多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中,管理体制建设最为重要。
2.2  信息化规划及顶层设计薄弱
顶层设计是智慧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关键,是按照
[收稿日期]2022-05-12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一核一带一区新发展格局下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研究”(2021GXJK156);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高职智慧教室的建设及应用研究”(2018KJ11)。
[作者简介]张廷琦(1979— ),男,甘肃和政人,硕士, 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传媒与现代教育技术;李晓娜(1984— ),女,河北栾城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品牌管理与职业技术教育。
214/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信息技术与应用
“十四五”规划和教育部的发展纲要,在综合考虑学校未来5年到10年发展状况的前提下,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智慧校园涉及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明确各阶段的实现目标以及实施步骤,使智慧校园建设能够得到有效推进[3]。现阶段,智慧校园的建设在前期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校的各个信息化系统采用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不同的信息系统服务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搭建统一的平台,并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所有业
务的一网通办,就需要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实现信息系统的对接。由于缺乏前期的整体规划,不同数据标准的信息系统整合、对接难度很大,影响信息化的顺利推进。
2.3  信息化及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不足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驱动学校由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型的重要载体,由基础设施层和数据管理层组成,其中基础设施层包括存储、计算、网络等硬件设施,数据管理层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大数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支撑数据存储及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在“十三五”建设期间,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发展,但离“智慧校园”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首先,服务器计算与存储资源不足,不能满足后续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系统对硬件资源的需求。其次,网络中心机房基础薄弱、智能化运维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需要;网络中心机房缺少精密空调、新风系统等规范配置,存在较大的软硬件设施安全风险、运维风险。最后,学校网络安全建设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基础安全设备不够完善,规划不合理的情况。
2.4  大数据及智能化应用程度不高
大数据具有海量性、多样性、高速性、可变性、复杂性等特点。学校拥有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只有集成并分析这些数据,才能真正了解学校现阶段的发展情况。目前,部分学校在数据集成与分析方面的能力不足,没有对关键信息进行统一收集和整合,导致数据分析不全面,缺乏合理性[4]。大数据技
术的专业性较强,且应用过程较为复杂,学校管理人员以及师生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对大数据有效管理及可视化的能力,使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因此,应当准确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工、处理、分析数据信息,明确信息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为学校管理决策、教学生活、文化建设服务,这样才能发挥数据的价值,促进智慧校园高质量发展。
3     智慧校园可持续发展融合创新机制
3.1  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学校信息中心或某一部门的事务,需要学校各部门共同参与。因此,为了促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学校需要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的职责。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成员包括学校各二级院部的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落实上级教育教学信息化方面的要求、具体任务,制定本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制度、计划,负责督查、评估、推进信息化工作。其次,学校需要出台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信息化工作考核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以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学校要培养或引进专业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由其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慧 校园。
3.2  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合作
学校要深入贯彻执行“十四五”规划和教育部的发展纲要,从自身面临的问题和发展需求出发,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秉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明确智慧校园建设目标,规划设计相应的建设内容、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网络安全体系及运行维护体系[5]。各学校在师资力量、信息化技术、智慧校园建设程度等方面有差距,所以一方面,欠发达地区普通院校要向国内一流院校学习,聘请一流院校信息化专家团队与本校团队合作,共同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学习一流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的优秀案例和宝贵经验;另一方面,学校要确定“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智慧校园”的发展途径,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引用新科技、新技术,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打造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型的集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智慧校园,并在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师资培训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和企业开展深入合作。
3.3  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首先要建成符合学校目标定位、适度超前的信
/ 215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信息技术与应用
息化基础设施,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强学校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校园环境智能感知和智能监控网络的有效融合;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建设,保障校园网络的安全、高效、稳定,完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统筹规划,坚持从全局高度和集约化建设的要求出发,突出重点,统筹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其次要统一标准、共享资源,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数据共享融合为目的,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横向共享、对下开放、对外公开的数据资源共享格局。再次要保障安全,深化应用,增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观念,正确处理发展、应用和安全的关系,加大建设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对信息安全体系和网络信息的防护[6]。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的基础,其稳定、可靠程度直接影响上层信息系统的使用,学校要建设环境较好的中心机房,保证足够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合理规划部署校园网络和监控系统,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运维。
3.4  强化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智能新风学校要基于《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制定校级数据标准,建立校本数据管理制度,实行“一数一源”确认,明确数据质量责任,强化标准执行。建设学校大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抽取、过滤和清洗各业务系统的数据。通过学校大数据中心存储全校所有的业务数据,建立全校统一的,以学生、教工、教务、科研以及资产等为主题的信息资源库和业务信息资源库,强化数据资源的汇聚融合,形成全校共享的大数据中心。首先,搭建数据平台,全面采集学校各业务系统数据及电子
表格数据,建成由四库(基础库、业务库、指标库、分析库)三中心(个人数据中心、部门数据中心、校级数据中心)组成的全域数据校本中心。建成集管理、互通、应用于一体的数据资产平台,形成数据采集、质量检测、数据发布、数据调用、再次采集的数据闭环。其次,建设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平台,利用大数据+数据可视化技术对校情进行综合分析,以多维度、多视角呈现学校整体办学情况及学生学情,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分析挖掘与预警功能,为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数据为驱动力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最后,建设可视化平台,支持自定义可视化数据分析及
数据大屏展现等功能。建立大数据算法模型,展示学校画像、专业画像、教师画像以及学生画像,为学校发展提供各层面的决策分析服务[7]。
4     结 语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创新机制是关键。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信息化规章制度、准则规范的保障,更需要学校所有部门、所有人员的共同参与,信息化建设既要求从学校层面进行设计和推动,也要求校领导、中层干部重视,主动管理和应用信息化技术。如今,5G、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必将促进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智慧校园的建设涉及硬件基础、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业务管理及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只有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分步推进,才能逐步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加强硬件建
设,提供基础保障;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智慧教学;变革学习方式,促进智慧学习;提高治理能力,强化智慧管理;加强智能服务,实现智慧生活。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智慧校园的建设必将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渗透学校基础设施、校园环境、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学、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实现智慧治理、智慧教学、智慧生活,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曦.“互联网+智慧校园”的立体架构及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07-111.
[2]于瑞鸿.构建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J].信息与电脑,2011(7):182-184.
[3]王晓妮,赵卫.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8(12):22-26.
[4]吴浩.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5):123-124.
[5]曹建梅,崔凤磊,杨祥来,等.职业院校智慧校园顶层设计研究与实践[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7(3):44-48.[6]黄志武.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N].西藏日报,2011-04-15(1).[7]李光耀,宋文广,谢艳晴.智慧校园学生画像方法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2018(12):161-163.
216/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2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648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信息化   建设   学校   数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