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原理图

电视机原理图
1927年:电子式电视机诞生。21岁的菲尔·法恩斯沃斯(Philo Farnsworth)将单幅图像分解为60行,转化为电信号,再在屏幕上重组为图像。
电视诞生至今已近百年,从黑白到彩,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到集成电路电视,到现在各种新型显示技术并存。电视的发展象征着显示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显示技术带来的视觉体验越来越清晰、真实、身临其境。
陪伴我们成长最多的电器可能就属家里的那台“大屁股”电视了。今天,我们就从CRT电视入手,来和各位一起分享一下电视的发展历史,相信能引发不少曾经的回忆。
CRT时代 平面直角就是高端产品
CRT电视屏幕中央是突出的球面体,十分影响美观。之所以不能做成平面产品,是因为在制造电视的主要元部件显像管的时候,需要进行抽真空操作。也许有的读者要问,为何要抽真空呢?其实,这是由于电视机成像原理决定的。
CRT电视成像原理图
6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首先提出了球面圆角矩形显像管,曲率半径在1000毫米左右。而到了70年代,著名的美国RCA公司研制出柱面矩形显像管,曲率半径可达1500毫米。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行业在1982年大放异彩,在这一年,美国RCA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日本东芝、日立和松下公司等,才在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下,研制出曲率半径大于2000毫米,趋于平面和直角的平面直角电视机正式诞生了。
当时很多电视厂商都在宣传平板直角电视,任何人在客厅里买一台都会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情。但由于显像管的限制,平板直角电视最多只能做34寸,任何大尺寸都无法量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背投电视登场,让电视有了更大的尺寸。
背投电视 尺寸占优势超越CRT
其实背投就是背投的电视机。借助于投影和反射原理,屏幕和投影系统被集成到电视显示系统中。背投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机身底部安装投影仪,将信号反射投射到半透明屏幕的背面成像。与传统的CRT电视相比,背投电视可以轻松实现43英寸以上的大屏幕,甚至有厂商推出了70英寸的背投电视。
背投电视成像原理图
除了尺寸,背投电视还具有亮度高、寿命长的特点。背投显示系统采用封闭的投影光路,因此完全避免了外界光线的干扰,从而大大提高了屏幕亮度。同时,很多背投电视采用逐行扫描技术,可以消除画面的闪烁,使电视图像更加稳定。但是背投电视的缺点也很明显。机身很重,体积很大。在短暂的辉煌之后,等离子电视乘势而上,抢占了电视市场。
等离子电视 十多年前梦寐以求产品
如今在市场中已经难以寻觅到等离子电视的身影,刚刚关注电视市场的朋友甚至都不道它的存在,毕竟它已经被液晶电视全面击溃。可是在十多年前,它却是众多人梦寐以求的显示产品。在当时来看,等离子电视可以说能够秒杀一切显示产品,在当时等离子技术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关注,在彩表现以及响应速度上都拥有绝对的优势。甚至现在还有人存在等离子信仰,认为“等离子比液晶明亮,可视性更优越”。
甚至现在还有人存在等离子信仰
“外行看液晶,内行看等离子”,这是当年业内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当年的等离子电视确实如信仰一般。等离子如同现在OLED,也是自发光的显示技术,基于这一特性,等离子拥有
彩还原度高、动态清晰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广、视觉舒适度以及对比度高等特性。凭借这些优势,在当时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联盟非常自信的认为,他们可以在短时间里战胜液晶,但殊不知正是他们自己断送了等离子的前途。
当时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阵营实行技术垄断策略
当时,松下、日立和先锋掌握了等离子电视的核心技术,但在战略上做出了致命的选择。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牢牢垄断了等离子技术和上游面板资源。甚至索尼等同属日系品牌的成员连更好的面板资源都没拿到,更别说韩国、大陆、台湾厂商了。想要关闭技术垄断,战略上的失误让很多厂商干脆转投液晶阵营和等离子对抗。
与此同时,具有诸多优势的等离子技术也存在功耗高、烧屏等问题。然而,松下和其他制造商仍然没有醒来,把自己锁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做研究。殊不知此时三星、夏普、索尼等液晶厂商开放技术,加速产业发展,使得液晶技术在画质方面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产量,液晶电视价格变得更加亲民。最终等离子阵营分崩离析,最终被LCD取代。电视机显像管
LCD液晶电视 目前市售主流
液晶电视的发展,为CRT显像管电视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早期LCD液晶电视,其成像原理是通过电视内部的CCFL灯管照明。由于受到灯管体积的限制,因此电视厚度都不太理想。不过,相比传统的CRT电视,已经让很多用户为之心动。
LED电视成像原理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液晶之父夏普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但由于是单显示,很难普及到电视上来,尽管在80年代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出现,同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被研发出来,但液晶技术仍未成熟,难以普及。直到80年代末,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产技术,液晶电视开始高速发展,至今已经统治电视产业将近20年。
OLED电视 显示效果碾压液晶
自从液晶电视产品上市以来,其凭借体积轻薄、尺寸可以做到更大等优势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彻底将CRT击溃,但不可否认的是,液晶显示技术发展至今,仍然存在不可逆转的缺陷,而近几年,OLED显示技术登场,大有取代液晶之势。
对于一个全新品类的电视产品,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产品靠不靠得住,技术够不够硬,用起来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OLED电视其实从诞生之初就饱受质疑,不管是消费者还是行业内人士认为OLED电视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气候。不过OLED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大家的预期。
目前OLED电视的面板寿命已经可以确保50000个小时以上,并且通过技术算法已经彻底杜绝了残影的问题,同时55英寸和65英寸OLED面板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LCD目前良率在92%左右)。可以说,OLED电视已经和发展10余年的液晶电视同样值得信赖。
OLED和LCD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自发光的属性,有机发光半导体元件可以自行发光,不需要背光源的支持。由于OLED能够实现自发光,所以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亮的,从而带来更宽广的可视角度。同时OLED无需背光支持,也使得OLED电视结构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OLED电视都可以做到极致超薄。
除去其天生的优势之外,OLED技术还能够带来极致的黑场表现以及无限对比度。同时OLED还拥有柔性可弯曲的特性,借助OLED技术,未来电视可以做成一张纸那么薄,可以随意弯曲折叠,这是在LCD时代所无法想象的。
电视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不过随着电子产品的爆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崛起,电视消失论,就一直随着我们每一次屏幕革命的到来而被人重新唤起。不过相信在5G、AI、物联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已经被看作是家庭物联的中心入口,也许这个将近一百岁年迈的科技产物,还会重现它的辉煌。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25: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644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视   技术   等离子   液晶   背投   显示   发展   液晶电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