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轮胎技术规范

绿轮胎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轮胎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轿车子午线轮胎和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1 轮胎外缘尺寸测量方法
GB/T 2977 载重汽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GB/T 2978 轿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GB/T 4501 载重汽车轮胎性能室内试验方法
GB/T 4502 轿车轮胎性能室内试验方法
GB/T 6326 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GB 9743 轿车轮胎
GB 9744 载重汽车轮胎
GB/T 21910 轿车轮胎湿路面相对抓着性能试验方法
GB/T 22036 轮胎惯性滑行通过噪声测试方法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153 橡胶及弹性体材料N-亚硝基胺的测定
GB 27632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9040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
GB/T 2904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限值
GB 29449 轮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HG/T 2177 轮胎外观质量
(EC) No 661/2009  Concerning type-approval requirements for the general safety of motor vehicles, their trailers and systems, components and separate technical units intended therefor
ECE/TRANS/WP.29/2013/66  Proposal for Supplement 5 to the 02 series of amendments to Regulation  No. 117 (Tyres, rolling resistance, rolling noise and wet grip)ISO 21461  Rubber–Determination of the aromaticity of oil in vulcanized rubber compounds
3术语和定义
GB/T 6326、GB 29449 、(EC) No 661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轮胎  Green tire
绿轮胎是指节能、环保、安全的子午线轮胎产品。绿轮胎具有低滚动阻力、低燃油消耗、出的操纵稳定性、更短的制动距离、更好的耐磨性、可多次翻新等突出的动态产品特性。
4要求
4.1  产品性能
4.1.1  绿轮胎规格、负荷指数、层级、测量轮辋、新胎充气后的断面宽度和外直径、负荷能力、充气压力、最小双胎间距和允许使用轮辋,轿车子午线轮胎、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分别应符合GB/T
2978和GB/T 2977的规定。
4.1.2  绿轮胎行驶速度与气压、负荷的对应关系,轿车子午线轮胎、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分别应符合GB/T 2978和GB/T 2977的规定。
4.1.3  绿轮胎速度符号与最高行驶速度的对应关系,轿车子午线轮胎、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分别应符合GB 9743和GB 9744的规定。
4.1.4  绿轮胎负荷指数与负荷能力的对应关系,轿车子午线轮胎、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分别应符合GB 9743和GB 9744的规定。
4.1.5  绿轮胎安全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分别应符合GB 9743和GB 9744的规定。
4.1.6  绿轮胎滚动阻力准入限值应符合GB/T 29042的规定,见表1。
表1 绿轮胎滚动阻力准入限值
4.1.7  绿轮胎湿路面抓着性准入限值,轿车子午线轮胎应符合(EC) No 661/2009的规定,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应符合ECE/TRANS/WP.29/2013/66的规定,见表2、表3、表4。
表2 轿车子午线轮胎湿路面抓着性准入限值
表3 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湿路面抓着性准入限值
表4 载重汽车轮胎湿路面抓着性准入限值
4.1.8  绿轮胎滚动噪声准入限值应符合(EC) No 661/2009规定,见表5和表6。
表5 轿车子午线轮胎滚动噪声准入限值
表6 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滚动噪声准入限值
4.1.9  绿轮胎胎面磨耗标志,轿车子午线轮胎、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分别应符合GB 9743和GB 9744的规定。
4.1.10  绿轮胎外观质量应符合HG/T 2177的规定。
4.2  原材料
4.2.1  不应使用的原材料
2015年1月起,国内所有子午线轮胎配方中不应使用,所有进口轮胎中不应含有以下原材料。a)高芳油
高芳油是指芳香烃的碳原子数占整个油的碳原子数30%以上的油品。高芳油中含有多环芳烃,特别是苯并芘(BaP),对人体有强的致癌性和其他危害。
b)防老剂D
对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致敏作用,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c)促进剂NOBS
含有亚硝胺,对人体有强的致癌性和其他危害。
d)秋兰姆类超促进剂TMTM、TMTD
含有亚硝胺,对人体有强的致癌性和其他危害。
e)啉类硫磺给予体DTDM
含有亚硝胺,对人体有强的致癌性和其他危害。
f)五氯硫酚类塑解剂
具有致癌性,对人体危害较大。
g) SBR1712/SBR1721
充油为高芳油,其中含有多环芳烃,特别是苯并芘(BaP),对人体有强的致癌性和其他危害。
4.2.2  限制使用的原材料
4.2.2.1  间苯二酚及预分散类型
载重车
间苯二酚主要在生产环境产生间苯二酚的烟雾,容易产生毒害作用,建议采用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等类型的产品来替代。
4.2.3 推荐使用的原材料
推荐使用按发布后的《绿轮胎环保原材料指南》认定的主要原材料品种。
4.3  清洁生产
4.3.1  绿轮胎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指标应符合表7的规定,其中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应符合GB 29449能耗先进值的规定。
表7 绿轮胎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指标
4.4  污染物排放
绿轮胎生产过程中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 27632规定,分别见表8和表9。
表8 绿轮胎生产过程中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 L(PH值除外)
表9 绿轮胎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4.5生产工艺推荐技术
绿轮胎生产工艺推荐技术参见表10,具体内容参见附录A。
表10 绿轮胎生产工艺推荐技术
5试验方法
5.1  绿轮胎新胎充气后的断面宽度和外直径及胎面磨耗标志的高度按GB/T 521进行测量。
5.2  绿轮胎的安全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分别按GB/T 4502和GB/T 4501进行检验。
5.3  绿轮胎的滚动阻力性能按GB/T 29040进行检验。
5.4  绿轮胎的湿路面抓着性,轿车子午线轮胎按GB/T 21910进行检验,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按ECE/TRANS/WP.29/2013/66进行检验。
5.5  绿轮胎的滚动噪声性能按GB/T 22036进行检验。
5.6  绿轮胎不应使用原材料中含芳香类物质按照ISO 21461进行检验,亚硝胺含量按GB/T 24153进行检验。
5.7  绿轮胎的清洁生产按发布后的《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要求进行审核。
5.8  绿轮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按GB 27632进行监测。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绿轮胎生产工艺推荐技术
A.1  目的
为了推进我国节能、环保、安全的绿轮胎产业化进程,加快轮胎产品的质量升级和结构调整,本附录给出了绿轮胎生产工艺推荐技术。
A.2  绿轮胎工艺推荐技术项目
A.2.1  小药料自动称量技术
小药料自动称量技术的实现方式较多,目的是实现小药自动称量控制,该工艺的应用可以提高称量精度、消除小药粉尘污染、改善现场环境、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A.2.2  炼胶硫化废气除臭技术
炼胶硫化过程产生的废气,存在复合恶臭类的有机物异味气体,一般经布袋除尘后直接排入空气,给
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部分炭黑无法彻底收集,也随之排入空气中,造成污染。目前暂无专用设备进行处理,大部分企业只是做到收集高空排放,部分企业已采用活性炭吸附、RTO催化燃烧或等离子、光氧催化等方法治理,建设及维护成本都较大。因此,热胶废气中复合恶臭类有机物异味气体的治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更佳的解决方案,是目前行业紧迫的技术需求。
炼胶烟气中存在炭黑等颗粒物以及恶臭类污染物如R-SH、SO2、甲苯、甲醛、H2S、氨类等,可以采取气液充分接触的办法处理,净化效率高。
A.2.3  混炼工艺技术
橡胶混炼是橡胶加工技术的瓶颈,是产品性能的关键。橡胶混炼过程能量消耗巨大,几乎占轮胎生产总能耗的40%,通常1吨通过密炼机2至3段混炼胶,消耗电能达400千瓦左右。因此,近年来,混炼工艺的技术创新引起人们极XX注,混炼工艺由间歇法向连续法转变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低温一次法连续混炼及双螺杆或双转子连续混炼等技术取得了较好地开发和应用,湿法混炼工艺技术也有了重大突破。
A.2.3.1  低温一次法连续混炼工艺
传统的混炼工艺基本上都是采用密炼机连续多段高温混炼,每一段都要经过多次反复高温加热和冷却,其中40%的能量都消耗在加热和降温的过程中,能耗大、耗时长、效率低。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45: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639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轮胎   绿色   技术   混炼   轿车   生产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