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学第三篇:羊寄生虫病

锥 蝇 蛆 病(Screwworm myliasis;SM)
蠕 形 螨 病(Demodectic disease)
住肉孢子虫病(Sarcosporidiosis)
施氏带油丝虫病(E1aeophorosis)
蜱性脓毒血症(Tick pyaemia)
蜱 传 热(Tick-borne fever)
羊 螨 病(Ovine scariasis)
蜱 侵 袭(Tick infestation)
虱蝇侵袭(Ked lnfestation)
蜱 麻 痹(Tick Paralysis)
虱 病(Lice disease)
蝇 蛆 病(Myiasis)
 
锥 蝇 蛆 病
(Screwworm myliasis;SM)
    锥蝇蛆病是绵羊的损伤性侵袭,以受损伤的组织受到难以忍受的侵入与摄食为特征。在根除计划之前,美国锥蝇每年侵袭l50万头家畜,由于死亡、损伤与机能不全、防治计划的花费而引起严重经济损失。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利用不育雄性交配的计划控制了该病。
    锥蝇蛆病发生于所有品种、性别与种属的温血动物。锥蝇攻击有组织损伤的区域,例如意外创伤、外科切口与分娩性露出的部分。对蝇子飞翔与侵袭的有利条件是晚春、夏季与
初秋的温暖月份。
美洲的锥蝇蛆病只发生在南美、中美与墨西哥。在1959年以前,也分布在整个美国东南诸州和西南边境诸州。相关的锥蝇种类也发生在非洲与亚洲。
【病原及其形态特征】
    病原为嗜人锥蝇(cochliomyia hominivorax)的幼虫。成蝇为蓝绿,长度为12~15mm,头为橙,胸部有三根长黑条纹。成熟的幼虫后部大,前部细,每一体节具有表皮刺丛。幼虫的形态很像一个木螺丝钉。
【生活史】
    锥蝇的生活史在双翅目蝇中是典型的。羊的外科切口、意外创伤与切断的脐带伤均能引诱雌蝇,在损伤及其附近产下约250个重叠的卵块。一只雌蝇可产到4 000个卵。卵在10~l2h孵出幼虫,钻穿宿主伤口内,消耗活组织,生长迅速。3~6d成熟,从宿主掉下,进入土壤变成蛹。蛹在温暖的气候经3~7d孵化成蝇,但在凉冷气候可延长到几周。成蝇在出现后交配,并在5~6d内开始产卵。整个生活史平均长2ld。
胃蝇    新孵出的幼虫挤在一起,掘入、采食并迅速吞食宿主的活组织。受侵袭的组织又引诱另外的雌蝇产下一批批新卵。组织的继续破坏及引起毒血症,可增加病羊的不安和痛苦。
【症 状】
    幼虫引起羊难以忍受的疼痛,使羊起卧不安,有时沉郁,有时兴奋。病羊离独居、咬啃、搔抓受侵袭的创伤。体温可能升高。创伤渗出液发出恶臭,并吸引各种蝇子。仔细检查创伤,可发现锥蝇团块与它们所造成的蛆洞。如不,侵袭区域可通过新卵块的增加继续扩张。在末期表现沉郁,通常虚脱。经约10d发生死亡。
【剖 检】
    突出的变化是在创伤组织内。排出的渗出液污染邻近的羊毛和皮肤。移除渗出物与碎屑,可发现处于不同阶段的幼虫窝。组织腔洞直径可达2~3cm。腹壁的侵袭可伸延到腹膜腔内。常引起咬伤和搔抓伤。
【诊 断】
    通过在伤口中发现锥蝇幼虫,即可诊断为锥蝇蛆病。引人注意的症状是离、搔抓、咬、摩擦受损的组织。
    鉴别诊断需考虑普通丽蝇侵袭,它在坏死的创伤面到处可产单卵,幼虫不聚成团,能单独在创伤周围活动。
【防 治】
    必须在侵袭早期进行,并需移除所有幼虫,保护羊只不受再侵袭。剪短侵袭部位周围的羊毛,移除幼虫和碎屑,清洁创伤,并用药物杀死与驱逐幼虫与蝇。
    应避免意外损伤和在有蝇季节分娩。如在有蝇季节发生损伤或进行外科手术,必须使用驱蝇剂,或用蝇毒磷喷雾剂。
    较满意的防制方法是地区性的锥蝇根除法。虽然开始的花费高,但对以后的经济节约要超过投资的偿付。成功的根除计划包含以下项目:(1)有计划的的战略性释放不育的雄性到自然界的蝇体中;(2)检查带蝇的所有进口家畜;(3)对局部爆发地区进行严格检查;(4)对众宣传根除计划。
 
蝇 蛆 病
(Myiasis)
    蝇蛆病又称蝇蚴病,是由双翅日昆虫中一些蝇类的幼虫寄生于人畜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家畜的蝇蛆病主要有狂蝇属(oestrus)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道及其附近腔窦引起的羊狂蝇蛆病;麻蝇属(sarcophaga)污蝇属(wohlfahrtia)、丽蝇属(calliphora)及绿蝇属(lucilia)等蝇的幼虫寄生于多种动物伤口组织引起的伤口蛆病;皮蝇属(hypoderma)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引起的牛皮蝇蛆病;胃蝇属(gastrophilus)蝇的幼虫寄生于马胃引起的马胃蝇蛆病。它们的成虫大都是不食蝇类,营寄生生活,但也有一些种类对人畜有一定危害。
一、 羊狂蝇蛆病(羊鼻蝇幼虫病)(Estriasis of sheep)
    羊狂蝇蛆病又称羊鼻蝇蛆病或羊鼻蝇幼虫病,是一种慢性鼻炎及鼻窦炎,主要特征是羊只流鼻和不安。本病在西北地区危害严重,在内蒙、华北及东北分布也广,对养羊业造成
的损失很大。山羊较绵羊患病少,受害较轻。由于引起绵羊不安静,故在英国俗称为绵羊发情(oestrus ovis)。
【病原及其形态特征】
    本病是由羊狂蝇(oestrus ovis linnaeu)所引起的。当狂蝇蛆寄生在羊的鼻腔和鼻窦内时,即因为刺激作用而引起发病。
    羊狂蝇又名羊鼻蝇。它的一生可分为幼虫、蛹及成虫三个阶段。成虫在羊的体外飞翔,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和附近腔窦内。
1.成虫:比家蝇大,长10~12mm,为深灰黑。头大眼小,翅透明,腹部有黑斑块,口器退化,不会咬羊(图3—5,Ⅰ)。成蝇出现於炎热季节,交配后雄蝇很快死去,雌蝇先栖息於向阳的安静处,待体内的幼虫发育,几天后,在睛朗无风的白天飞临羊只产幼虫。一般待机突然冲向羊鼻,将幼虫射入鼻孔及其附近,一次可产20~40个幼虫,一生可产500~600个,产完后很快死亡。
2.幼虫:为成虫所生的蛆。初生幼虫为白,长约2mm,前端较尖,有口钩一对,供固着
之用。后端较钝,呈刀切状,有一对黑气门。幼虫的泽随着生长而由白到黄,成熟后变为黑棕。体长1~3cm。呈椭圆形,背光滑有暗黑横带,共分11节(图3—5,Ⅱ)。
图3—5 羊狂蝇
Ⅰ,成蝇 Ⅱ,第三期幼虫侧面观
【生活史】
图3—6 额窦中的鼻蝇蚴
(Rue Jensen . Diseases of Sheep,1974)
1.幼虫:羊蝇专喜在羊的鼻孔四周产幼虫,以后幼虫自动爬进鼻腔内生长发育,也可进入和鼻腔相通的各处,如额窦。进入的幼虫有的在身体小的时候未钻出来,结果长大后不能由原路出来,便死亡在额窦中(图3—6,额窦中的鼻蝇蚴)。有些幼虫还可进入颅腔。经两次脱化,发育为第三期幼虫。幼虫在鼻腔寄生的时间由1~10个月不等,寄生数亦多少不定,有的羊可以寄生达130多个。
2.蛹:幼虫长成后,一般在春末夏初第三期幼虫由鼻腔深部爬出,或由羊鼻喷出,落地入土变为蛹,在土中约经三周到两个月(随温度而变异),待完全羽化,即破蛹壳而飞出成蝇。
3.成虫:成虫的生命很短,普通为4~5d,最多可活两周,在夏季特别活跃,尤其是在白天最热的时候,雌蝇追逐羊只,在羊鼻孔周围生产幼虫(图3-7)。
图3-7 羊鼻蝇生活史
1.成虫 2. 成虫飞到羊的鼻孔周围产幼虫,幼虫爬进鼻腔温表 3. 成熟幼虫借羊 打喷嚏而落到地上 4.成熟幼虫 5.成熟幼虫钻入泥土内变为蛹,并羽化为成虫
【症 状】
    病羊表现的症状分为两个阶段:
1.成虫侵袭阶段:当羊鼻蝇追逐羊只在鼻孔周围产幼虫时,使羊只扰乱不安。羊只为了避免侵袭,采取各种动作防范,例如当有羊鼻蝇飞来时,羊只四处逃跑或彼此拥挤在一起,
或者一只羊把鼻子藏在另一羊的腿中间,或者静避树荫下。这样就使羊只把吃草的时间大部分用在防御动作上,时间长了,就会使羊只精神疲乏,身体消瘦,营养不良。
2.幼虫危害阶段:当羊鼻蝇幼虫向鼻腔内爬行时,由于其口钩的刺激作用,可使鼻腔发生炎症。在幼虫附着的地方,形成小圆凹陷及小点出血,因而表现出以下各种症状:
(1)发炎初期,流出大量清鼻,以后由于细菌感染,变成稠鼻,有时混有血液。
(2)患羊因受刺激而磨牙。因分泌物黏附在鼻孔周围,加上外物附着形成痂皮,致使患羊呼吸困难,打喷嚏,用鼻端在地上磨擦。
(3)咳嗽,常摔鼻子。
(4)结膜发炎,头下垂。
    有时个别幼虫深入颅腔,使脑膜发炎或受损,出现运动失调和痉挛等神经症状,严重的可造成极度衰竭而死亡。
【诊 断】
    主要靠症状观察。如在大羊中普遍有症状时,可以作尸体剖检,寻幼虫,进行确诊。虫体在浅部时容易检出,易于诊断。
【预 防】
    根据不同季节鼻蝇的活动规律,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1.夏季:尽量避免在中午放牧。夏季羊舍墙壁常有大批成虫,在初飞出时,翅膀软弱,不太活动,此时可发动众进行捕捉,消灭成虫。连续进行三年,可以收到显著效果。也可用诱蝇板,引诱鼻蝇飞落板上休息。每天早晨检查诱蝇板,将鼻蝇取下消灭。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28: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624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幼虫   侵袭   创伤   引起   组织   成虫   锥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