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枕关节错位、寰枢关节半脱位复位手法

环枕关节错位、寰枢关节半脱位复位手法
 本不定期推荐,运动康复徒手瑜伽普拉提等书籍,记得星标 置顶我!”
环枕关节错位
环枕关节是由环椎两侧块上关节凹与枕骨髁构成,属于椭圆状单纯滑膜关节,又是左右两个联合关节。关节囊松弛,但有三条韧带(前有环枕前膜,后有环枕后膜、外有环枕外侧韧带)加固。环椎后弓的椎动脉沟,有椎动脉和枕下神经通过。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环枕关节是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沿额状轴做头的屈伸运动(点头)。头过伸、过屈受到关节囊及其韧带限制。当头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发生环枕关节脱位或错位。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环枕关节脱位临床很少见到,大部分在伤后即危及生命,只有轻微错位者可就诊。主诉头枕部疼痛,沿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向头顶部放散。枕下及颈上肌紧张、压痛,以乳突尖压痛为
明显。如有椎动脉受压,出现眩晕、耳鸣、头部屈伸活动明显受限,影像学无明显改变。
三、
复位前可做热疗或轻度按摩,缓解肌痉挛。
1. 枕颏牵引  头带分前后两叶,前叶托下颏,后叶固定在枕部,两叶相连。头颈前倾15°,牵重根据病人体重、体质、性别、年龄和损伤程度而定。一般成年人在3~5kg,每次20~30分钟。如果一次没有治愈,可以重复,牵重可以根据情况增减。
2. 手法复位  患者俯卧床上,头颈伸出床沿,术者坐于其头顶前,屈曲前臂,双手夹住患者颌部两侧,十指交叉于枕后,做牵引态。助手双手把住患者颈部,做反牵引。术者同时将患者头部轻微屈伸,当有移动感觉,患者同时感到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即已复位(图5-1-1)。
(1)患者俯卧床上,头颈伸出床沿(2)术者坐于其头顶侧,前臂屈曲,双手夹持患者颌部两侧,十指交叉于枕后(3)助手握住颈部,与术者轻轻牵引(4)术者将患者头部轻微屈伸,当有移动感时即复位
3. 复位注意事项
(1)环枕关节以前屈后伸为主要动作,不能旋转,复位时亦只能是屈伸而避免旋转,如此方能复位。脊髓与延髓交界是生命中枢所在,应避免脊髓、延髓损伤。
(2)复位动作不能过大,要轻柔,以免发生意外。
寰枢关节半脱位
寰枢关节包括左右寰枢外侧关节,环齿前、后关节等组成。其外侧关节是由环椎下关节突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突关节面构成。环齿前关节是由齿突前关节面与环椎齿突关节面构成,关节囊松弛而薄弱。环齿后关节是由齿突后关节面与环椎横韧带构成。横韧带中部有纤维软骨构成略圆形关节面,与齿突后关节面对应。关节囊薄而松弛。环椎椎孔被横韧带分隔成前小、后大两部分。前部有齿突,后部容纳脊髓。寰枢十字韧带加固了横韧带,使齿突局限在椎孔前部,防止后移损伤脊髓。环椎关节虽然由4个独立关节构成,但它只有一个通过齿突尖的垂直轴的运动,即环椎和头颅左右40°旋转(摇头)。正常头屈曲位时寰枢关节间隙一般为2~2.5mm,齿突与环椎后弓间距为19~20mm以上(图5-2-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头颈部受外力打击,或不正常超限度的活动,均可使枢椎齿突移位于环椎中非正常位置,两个外侧关节亦发生移位,这种涉及寰枢关节4个部分位置改变,称寰枢关节半脱位。其移位方向可向前、后、左、右及旋转。如果是轻微移位,很难分辨移位方向,但复位方法相同,故一并矫正之。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患者自述受伤后头枕及颈项部疼痛,放射头顶及颞部,有时伴有偏头、头晕、目眩,颈部肌痉挛而僵硬,枢椎一侧关节突凸起压痛,头部旋转一侧或双侧明显受限,达不到30°~40°,头颈倾斜。陈旧性脱位,因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而斜颈。X线正位开口片显示齿突中轴线偏离环椎轴线一侧,环椎外侧关节面间隙不平行,两侧不等宽。X线侧位片上显示环齿关节间隙,成人超过3mm(正常人1~2mm),儿童超过4mm(正常人2~3mm),可诊断寰枢关节脱位。若关节间隙大于6mm,表示横韧带已断裂,脊髓受压,引起严重后果,应给予手术。如果错位程度轻微,影像学改变不明显,也必须予以。
三、方法牵引头
1. 枕颏牵引  寰枢关节脱位牵引时,头颈应置垂直位,以免环椎前移,齿突向后压迫脊髓。牵重应同环枕错位。每次牵20~30分钟,以坐姿为好,时间1~3周。
2. 手法复位
(1)坐位旋转复位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其身后,一手拇指顶于枢椎突出的关节突关节上,另一只手掌托住对侧颌面部,颈椎置于不伸不屈中立位,轻缓上提头部,当颈部轻松无抵抗时,做头颈小角度旋转,如拇指下有移动感或“咔”响声时,说明已复位(图5-2-2)。
(1)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其身后 
(2)术者以一手拇指顶于枢椎突出关节突 
(3)另手托住对侧面颊 
(4)颈部置不伸不屈中立位 
(5)做头部小角度旋转,拇指下有移动感或有“咔”响声即复位
(2)卧位旋转复位法:患者俯卧在床,头颈伸出床沿,助手双手固定颈项,准备做反牵引。术者于患者头顶侧相对而坐,两前臂夹住两侧下颌部,双手过耳后交叉扣于枕后,嘱患者头颈放松,置中立位(不屈不伸位),沿颈椎纵轴与助手对牵,保持第3颈椎以下固定不动,逐渐加大头部旋转的角度,首先左旋,至极度,略微顿挫一下,再右旋至极度,顿挫一下,若手下有移动感,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头旋转自如,复位成功(图5-2-3)。
(1)患者俯卧床上,头颈伸出床沿 
(2)助手双手固定颈3以下之颈部 
(3)术者坐于患者头顶侧,两前臂夹住两侧颌面部,双手于耳后交叉扣于枕后 
(4)适当牵引下,逐渐加大头部旋转角度,左、右侧略微顿挫,手下有移动感时即复位成功
牵引与手法复位二者可以结合进行,牵引后,再试手法复位,如此效果更好。
3. 手法复位注意事项
(1)复位前要判断寰枢关节脱位程度,是半脱位还是全脱位,横韧带损伤是否断裂,齿突有无压迫脊髓,病情清楚后方可行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
(2)复位时保持头颈中立位(牵引时亦如此),避免环椎前移,齿突向后压迫脊髓,绞锁下位颈椎,不分散复位力度,以集中在寰枢关节。旋转角度要小,不能超过30°,动作要轻柔,脊髓上端即是生命中枢,应避免意外发生。
(3)环枕错位与寰枢错位不同,环枕关节只做屈伸运动,复位时以屈伸动作复位,而寰枢关节以旋转运动为主,复位时也以旋转为主。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2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623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关节   复位   患者   寰枢   旋转   环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