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专题三细菌、真菌、病毒测试题

专题三细菌真菌病毒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答案
1.下列关于病毒、细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靠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B. 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膜又称为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C. 培养细菌、真菌时不能打开培养皿的盖子,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D. 酵母菌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
B. 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 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本省不会腐败变质
B. 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不能杀死病毒
C. 生病时应大量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 抗生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真菌的物质
4.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做发面食品    ②生产青霉素    ③醋    ④酿酒    ⑤制酸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5.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某些病毒可制成疫苗防治疾病    B. 青霉能使桔子等食物腐烂变质
C. 大肠杆菌可用于制作面包、馒头    D. 利用乳酸菌发酵可制作酸奶
6.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部分生物作出如下图所示分类。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1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的
B. 制作酸奶使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2
C. 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D. 123的共同特点是:都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7.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步骤通常是(    )。
①配制培养基  ②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③接种    ④高温灭菌
A. ①④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8.如图是五种不同的微生物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信息
B. 微生物B,C,D属于真核生物
C. 微生物E的生活方式是寄生或腐生
D. 微生物D可以用来发酵生产酸奶
9.将病毒和细菌、真菌进行比较,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酸奶
A.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在活细胞内生活
B. 病毒和细菌、真菌的结构相同
C. 三者除结构不同外,其余营养方式、生殖方式都相同
D. 病毒都是对人类有害的,某些细菌、真菌对人类有益
10.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毒、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动植物就会生病
B. 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
C. 真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其营养方式为自养
D. 病毒和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
11.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白酒的酿造主要应用霉菌、酵母菌
B. 制作豆酱、豆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C. 生活在豆类、瓜果类等植物根内部的根瘤菌能把氮气转化为氮肥
D. 制作酸奶与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12.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
A. 酵母菌一酸奶    B. 甲烷细菌一生产沼气污水处理
C. 根瘤菌一固氮    D. 大肠杆菌一工业化生产胰岛素
13.下列疾病中仅用青霉素,效果显著的是(  )
A. 狂犬病    B. 手足癣    C.     D. 禽流感
14.将细菌放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细菌菌(如下图)。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检测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哪种实验方案最合适



A                                        B
    B.
C.       D.
15.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B. 嫁接和扦插能保持母本植物的性状
C. 家蚕、蜜蜂、果蝇均为完全变态发育
D. 人的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二、非选择题
16.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1)通过A组与B组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C组实验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C组和A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霉菌容易传播,这是因为其产生的______轻而小、易飘散。
4)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两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_______
16.某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制作了四个装置: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加入等量的相应物质,进行搅拌,并在瓶口处套上相同大小的挤瘪气球,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1)出现如图现象的最可能是装置 ___        ___
2)根据AD装置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酵母菌的生活需要____                    _                吗?
3)酵母菌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可是酵母菌不属于细菌的原因是其细胞结构中有 ____    __
4)酵母菌的发现者是_____  _,瓶中产生的气体是        
6)制作泡菜时,需要加入的微生物是               ,制作泡菜时将其置入坛子中密封数天,这是为了制造____________的环境。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肉类、鱼类、蔬菜等食品放入冰箱保存,这种保存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
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
A
1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2
置于教室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
B
3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4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______号。A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B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______,理由是____                      _
3)如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_。观察1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绒毛状,应该是______菌。
18.19世纪中叶,人们并不知道细菌是从哪里来的,直到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图所示)才弄清了事实的真相。请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____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这位科学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___法。(选填字母)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4)使肉汤腐败的细菌从获取营养方式上看属于_______(选填“寄生”,“腐生”或“共生”)。细菌在肉汤中通过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生殖。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0:3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617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细菌   真菌   实验   下列   病毒   食品   生物   生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