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论《金锁记》在中国文坛的影响
摘要: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煐,生于上海。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在上海沦陷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凭借其才情以及高产量作品迅速蹿红上海滩。张爱玲年纪轻轻便尝到了出名的滋味,这同她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是离不开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时代造就了张爱玲的成功,是上海这一城市的“沦陷”成全了张爱玲的出名之梦。其中,《金锁记》可谓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了。小说成功塑造了曹七巧这一独特而又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的形象。家中开麻油店的曹七巧高攀接贵,嫁给先天性骨痨的姜家二少爷。曹七巧不断忍耐性压抑,最终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姜家财产。但长期的情欲未遂使其对于财产的守护更加变本加厉,更加悲剧的是性压抑由此带来的是一个母亲的性变态心理并亲手毁掉了子女的幸福。
高攀1v 1h关键词:沦陷情欲新旧杂糅意境与意象心理分析
一.张爱玲得以迅速蹿红的原因
在分析张爱玲成名的原因时,不能不提当时的时代背景的特殊性。笔者较倾向于柯灵等人提出的“时代造就说”。柯灵曾在《遥寄张爱玲》中写道,“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的沦陷,才给了她机会。”
回顾历史背景,早在1937年时,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上海成为日本的殖民地;1941年,日本成功珍珠港,并一举占领上海,上海自此沦陷,成为一座“海上孤岛”。而当时的汪伪政府需要文学来粉饰太平,鼓励个人办报办刊,以此来笼络文化人。随着《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文艺逐渐变成为政治服务,宣传、组织众的工具,抗战文学盛行一时。上海沦陷后,大批优秀作家离开上海,抗战文学作品开始呈现萎缩的态势。
“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寺特别不相宜的地方,谁也不存什么幻想,期待文艺园地里有奇花异卉探出头来。”○1恰恰此时一颗文坛新星在上海升
起,由于张爱玲的作品并无关战争与革命,也写不出“‘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2,故而作品的发表并不会受到汪伪政府的干预,张也因此有了个大显身手的舞台。
由此观之,“时代说”不全无道理。然而,不可否认张爱玲个人的才情,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其作品本身雅俗共赏的特点成为其当时炙手可热的另一大因素。
注释:○1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
○2张爱玲《自己的文章》
二.对情欲作用的强调超过以往很多作品
七巧是封建文化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其丈夫先天患有骨痨,并无性能力,七巧不能同别的已婚妇女一般拥有正常的性生活。不能想象正当妙龄的少女一具毫无生命力的身体整日作伴。七巧回忆起了往事,即使是朝禄身上死去的猪肉油味也比现在丈夫死尸一般的腐肉强得多。七巧也曾被人追求过,假使当年嫁给了朝禄或是任何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小伙,即便没有万贯家财,夫妻间总有些恩爱情谊在的,更不用像现在这般忍受性的折磨以及压抑。她本是“担当不起情欲的人,情欲在她心中偏偏来得嚣张”。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当年答应姜家的婚事并非如七巧所言,是她哥哥昧着良心将她扔进苦海的,而是其自愿的。只看那曹大年上门探视七巧时,七巧将其痛斥的情景便可知晓。如果七巧当年誓死反抗,以大年那懦弱的性子是奈何不了她的。其实,七巧自己也早打好了如意算盘,嫁给姜家二少作姨奶奶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机会,否则一辈子就只是个在麻油店站柜台的。况且当时只说是当姨奶奶,后来成为正房也是姜家“高抬贵手”,无论如何,我们的“麻油西施”动心了(虽然不排斥有媒婆轻描淡写姜家二少的病况的嫌疑)。
为了给自己的性压抑寻一个突破口,七巧爱上了自己的小叔子-------、不务正业的姜季泽。七巧尚且还不敢去外面招惹男人,“通奸”的罪名可承受不起,所以只好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季泽。此时的七巧像极了正在慢慢被驯化的困兽,逃跑的欲望敌不过对牢笼中取之不尽的食物的贪恋。
《金锁记》中写叔嫂第一次调情写得尤为让人拍案叫绝。“七巧直挺挺的站了起来,……脸庞的下半部抖得像嘴里含着滚烫的蜡烛油似的,用尖细的声音逼出两句话道:’你去挨着你二哥坐坐!你去挨着你二哥坐坐!’”一向都觉得张爱玲女士的比喻十分之新奇诡异,常人未尝能想到。蜡烛油的比喻已叫读者觉得毛骨悚然了,‘逼’这一动作更是传神,可见七巧对于自己的丈夫的性无能,对于姜家内心充斥着多么的不满以及强烈的控诉。
长期的性压抑最终使七巧走上了“性变态”的道路,“性欲”演变成了“黄金欲”。分家时,七巧虽据理力争,但九老太爷拂袖而去,最终还是按原定计划分了家,“孤家寡母”还是受了欺负。分家后季泽过七巧,并向七巧袒露爱意。似乎是第一次,我们的女主人公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恋。“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她跟他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然而,只一下,七巧便明白了,他是冲着她的钱来的。她把心爱的男人赶跑之后,心中却又不舍,便提着裙
子上了楼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她的“眼前仿佛挂了冰冷的珍珠帘……阵凉,一阵热,她只是淌着眼泪。”这不正是是属于变态的自寻烦恼以及反复无常的心理么?
如果故事到了这里结束似乎也无出彩之处,《金锁记》的成功之处便在于之后七巧对待儿女的方式。无形之中,七巧便将她当年的苦难转移到了儿女身上。她以一个疯子特有的理智与审慎,开始用沉重
的枷角劈杀人,破坏了儿女们的幸福。女儿长安好不容易得来的幸福因为七巧的离间化作了“一个美丽而又苍凉的手势”。儿子长白的两个妻子都因无法忍受而去世导致长白再也不敢娶了。此时的七巧已经从最初的一件“遗老家庭里的牺牲品,没落的宗法社会里微不足道的渣滓”○3变成了续命汤,成为儿女命运的主宰者。此时的她俨然不是正常的母亲了,在她身上我们看不到丝毫母爱的光辉,这一人生轨迹不能不使读者感到惊心动魄。
注释:○3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
三.新旧杂糅的艺术形式
张爱玲自己曾坦言受到《红楼梦》、《金瓶梅》等古典小说的影响颇深,这使得她的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上多多少少带有中国传统小说尤其是章回体小说的痕迹。如七巧的出场是从小双一个丫鬟的嘴里说出,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红楼梦》第二回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桥段。以及七巧怒斥哥哥胆子小同《红楼梦》中鸳鸯拒做小妾时所说的话也类似。
张爱玲善于运用意象,是个缔造独特的意境的高手。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也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谈到,“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金锁记》的开头和结尾便是个很好的例子,都描写了古代文人骚客最常用最传统的意象月亮。创作“古老的回忆”的同时,读者似乎也能预感到主人公哀怨凄凉的悲剧命运。傅雷称“仿佛这俐落痛快的文字是天造地设的一般,老早摆在那里,预备来叙述这幕悲剧的”。由月亮而开始的故事最终也由月亮所结束,不禁让人心生疑惑:究竟是月亮叙述了故事呢,还是故事叙述了月亮。而那句“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更让读者有如锋芒在背,似乎曹七巧不仅是故事中的人物,而就在我们身边。
文中还将七巧比作是“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多么细腻哀艳的比喻。这一意象的运用独具匠心,融入了人物的主观感受,使本无生命的景物获得了超越本体的象征意义。
张爱玲在传承古典小说创作技巧的同时,也借鉴了西方文学的特点,创作出了属于其个人的文学特。张爱玲十分注重也擅长人物的心理开掘,从中可她开阔的社会视野和敏锐的生活洞察力。在写到长安相亲这一情节的时,“拈了一只杏仁,每隔两分钟轻轻啃去了十分之一,缓缓咀嚼着。她是为了被看而来的……可是她的身体完全是多余的,缩也没处缩”。这段描写足以可见张女士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不仅写出了一名“老处女”(暂且这么称罢)在相亲时难掩的激动、兴奋之情,又表现了她故作矜持,娇羞又紧张的情韵。
同时,《金锁记》中也运用到了“蒙太奇”手法。在表现十年的光阴流逝的时候,作者并未直接以文字叙述,而是运用西方的电影蒙太奇手法,成功的转换了读者的视野。“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
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再定睛看时……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时间与空间得以巧妙的转换。
傅雷曾这样盛赞《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美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傅雷之所以如此盛赞是因为张女士作品的出现填补了五四以来以鲁迅、矛盾等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的缺陷,更超越了穆时英等新感觉派作家。而笔者认为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七巧这一变态人物形象刻画的成功,不仅运用旧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新的时代主题,实现两者的完美统一,创作出了新旧杂糅的艺术形式。更难得的是揭示了情欲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开掘达到了一定深度,这在其他文学作品中是并不常见的。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2.袁良骏《张爱玲论》华龄出版社2010年出版
○3柯灵《遥寄张爱玲》
人文与传播学院
中师(1)
曹玲萍
120110121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1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585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上海   作品   文学   心理   中国   人物   意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