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 99—86
第一章 总则

  1.0.1  为保证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质量,使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乡村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  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不足三周岁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一、幼儿园的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分为:
    大型:10个班至12个班。
    中型:6个班至9个班。
    小型:5个班以下。
    二、单独的托儿所的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
    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2.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1.0.4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 选址和总平面布局

                  第一节 校址选择

  2.1.1  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六、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第二节 学校用地

  2.2.1  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
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    线为界。
    二、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
    三、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
    四、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2.2.2  学校建筑用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中师、幼师不宜大于0.7
    二、中师、幼师应有供全体学生住宿的宿舍用地。有住宿生的中学宜有部分学生住宿用地。
    三、学校的自行车棚用地应根据城镇交通情况决定。
    四、在采暖地区,当学校建在无城镇集中供热的地段时,应留有锅炉房、燃料、灰渣的堆放用地。
  2.2.3  学校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m²,中学每
学生不宜小于3.3m²。
    二、学校田径运动场应符合表2.2.3的规定:
    三、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四、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
    五、有条件的学校宜设游泳池。
 

  2.2.4  学校绿化用地:中师、幼师不应小于每学生2m²;中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m²;小学不应小于每学生0.5m²。
  第三节 总平面布局

  2.3.1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2.3.2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
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3.3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2.3.4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2.3.5  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2.3.6  阶梯教室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2.3.7  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

         第三章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第一节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的组成与平面布置

  3.1.1  中小学、中师、幼师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条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
    风雨操场应根据条件和情况设置。
  3.1.2  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3.1.3  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第二节 普通教室

  3.2.1  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
12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3.2.2  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3.2.3  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二、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
    三、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3.2.4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29: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578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室   学校   用房   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