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葫芦烙画发展初探

李氏葫芦烙画发展初探
作者:董凤雪 李化龙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装饰工艺画2014年第08
        要:随着国家、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非遗知识的普及,社会对非遗的认识不断的深入,相信李氏葫芦烙画工艺会传承发展下去。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葫芦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55-01
        濮阳市清丰县高堡乡李氏葫芦烙画工艺为家传技艺,自第一代开始,至今已经有120余年的传承历史。该工艺材料直接采用天然葫芦,经过选取题材、描画起稿、多层次烙画、后期装饰等手工程序,完成工艺产品的制作。
        该传统工艺于2009年、2012年,分别被列入清丰县级、濮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堡乡李氏葫芦烙画工艺品制作精巧,雅俗共赏、古朴典雅,加之葫芦本身固有的丰富寓意和独特烙画的艺术风格,该工艺品充分与现代宾馆、家居等装饰、装修有机配套,给人
一种反璞归真的感觉,同时富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由于人们对天然绿、传统工艺的不断认识,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该葫芦烙画工艺品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需求空间日渐广阔。该传统技艺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中原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更是清丰民间传统文化的实物名片。
        一、烙画工艺简介
        烙画又名烫画,古称火针刺绣火笔画烫画等,是我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解放前的历代艺人是用铁、铜、银扦加工的在油灯、炭火上加热(温度大约在摄氏二百度左右)后,在竹木、葫芦、丝绢、宣纸等材料上作画,利用碳化原理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出土的文物显示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烙有竹、梅的筷子。据史料记载烙画起源于西汉,盛于东汉被作为贡品进入宫廷,并成为了达官显贵起居的装饰品和互赠的礼品,流传至河南、河北、山东和安徽及南方一些省和地区后,又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濮阳烙画艺术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濮阳烙画艺人,经过不断地研究改进其工艺,久而久之,捉摸出了一整套成熟的烙画工艺,木板、宣纸、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不
精绝,其烙画作品也逐渐成为贵族之间的馈赠佳品。烙画艺术不断在中原各地传播,并被一代一代的艺人发扬光大。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9: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566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烙画   葫芦   工艺   艺术   价值   装饰   物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