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气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冷却器。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目前的空气冷却器设有隔板框11,隔板框11内设有冷凝管22,空气从冷却器顶部的进风口13进入并穿过冷凝管22,经冷凝管22冷却后的空气由风机组件12从冷却器侧面吹出。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凝管22管壁遇冷凝结成液体,因此在冷却器底部设有集水盘100用于收集冷凝水。但冷凝管22上的冷凝水需依靠重力在冷凝管22底部积累一定重量后才能离开冷凝管22管壁并滴到集水盘100内,因此在冷凝管22管壁底部聚集有较多冷凝水,导致空气在经冷凝管22冷却后带有较多水分,最终导致风机组件12吹出的风湿度较大,而且车间环境大多粉尘较多,湿润的空气与粉尘结合粘在零件表面影响零件表面质量且增加清理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冷却器,可对冷凝管管壁的冷凝水进行快速收集,降低吹风湿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空气冷却器,包括外壳主体,外壳主体上端设有进风口,外壳主体包括隔板框、换热组件、风机组件,隔板框位于进风口下方,换热组件穿过隔板框,风机组件位于外壳主体侧面靠下位置,从进风口上方流入的空气穿过隔板框并由风机组件从外壳主体侧面吹出,换热组件包括多个冷凝管,冷凝管部分位于隔板框两侧壁之间,位于隔板框内的冷凝管多层分布且上下对齐,隔板框两侧壁内侧均安装有引流组件,引流组件包括多个引流套一、引流套二、引流块,引流块位于最下层冷凝管的下方,冷凝管靠近隔板框侧壁的两端均穿过引流套一,引流套二插入引流套一上端,位于最下层的引流套二插入引流块上端,引流套二包括引流片,引流片上端与冷凝管底部贴合,冷凝管外壁产生的冷凝水可经引流片流入引流套二,流入引流套二的冷凝水从引流套一底部流出,流入最下层的引流套二的冷凝水流入引流块,从引流套一底部流出的冷凝水流入位于该引流套一下方且相邻的引流套二,隔板框两侧壁还安装有集水组件,流入引流块的冷凝水流入集水组件。
6.引流套一包括套环,套环设有孔一,冷凝管穿过孔一。
7.引流套一还包括位于上端的凸台一,凸台一设有孔四,引流块设有孔六,引流套二下端过盈配合插入对应的孔四或孔六,引流套二插入深度小于孔四、孔六深度。
8.引流套二设有孔五,孔五与对应的孔四或孔六连通。
9.引流套二还包括凸环,凸环下端面与对应的凸台一或引流块上端面贴合。
10.引流套二外壁设有两凸台四,凸台一还设有槽二,引流块还设有槽三,槽二或槽三与对应的孔四连通,凸台四底部插入对应的槽二或槽三。
11.引流片包括引流片主体,引流片主体靠近隔板框侧壁一端位于两凸台四之间,引
流片主体底部沿靠近隔板框侧壁一端逐渐向下倾斜,引流片主体底部两端设有沟槽一,沟槽一靠近隔板框侧壁一端位于槽二上方。
12.套环上端设有孔三,孔三下端与孔四连通,孔一内壁设有槽一,孔三与槽一连通,套环下端设有孔二,孔二贯穿引流套一底部,孔二与槽一连通。
13.集水组件包括集水组件一、集水组件二,集水组件一沿一侧倾斜,集水组件二位于集水组件一倾斜一侧末端。
14.集水组件一包括沟槽二,沟槽二逐渐向集水组件二一侧倾斜。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一:引流片的设置可将冷凝水从冷凝管管壁底部快速引下来,并沿沟槽一引流到隔板框两侧,对比之前需要依靠累积到一定重量后才滴落的形式,该方式可以更快的将冷凝水收集,减少停留在冷凝管管壁的冷凝水及停留时间,降低吹风湿度。
17.二:凸环的设置可以让引流套二挂在引流套一或引流块上端,其底下空出位置使得孔四与槽二以及孔六与槽三始终保持连通,通入槽二与槽三的冷凝水可以流入对应的孔四与孔六。
18.三:凸台四设置使得凸台四与套筒外壁形成流道,而沟槽一的冷凝水刚好通到该流道内,该流道对准槽二或槽三,可以使冷凝水准确流入槽二或槽三。
19.四:凸台三成倒锥梯形结构可以使引流套一外壁的冷凝水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沿引流套一外壁流至凸台三后,因其倒锥梯形结构最终将这些冷凝水通入下方的引流套二。
20.五:槽一的设置并配合冷凝管外壁,可以将冷凝水从冷凝管外壁上端引到冷凝管外壁下端。
21.六:槽二与槽三的设置可以使由引流片引流过来的冷凝水流入引流套二下方并与引流套一流入引流套二的冷凝水在孔四或孔七汇合。
附图说明
22.图1为背景技术的示意图;
23.图2为实施例的正视图;
24.图3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25.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6.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27.图6为实施例中换热组件、引流组件与集水组件的剖视图;
28.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29.图8为图7中e处的放大图;
30.图9为图8中f处的放大图;
31.图10为图6中d处的放大图;
32.图11为实施例中引流套一、引流套二的爆炸图;
33.图12为实施例中引流套一的立体图一;
34.图13为实施例中引流套一的立体图二;
35.图14为实施例中引流套二的立体图;
36.图15为图13中g处的放大。
37.图中:外壳主体1、隔板框11、隔板槽111、风机组件12、进风口13、换热组件2、分配管21、冷凝管22、引流组件3、引流套一4、套环41、孔一411、槽一412、孔二413、孔三414、凸台一42、孔四421、槽二422、凸台二43、凸台三431、引流套二5、套筒51、凸环52、凸台四53、引流片54、引流片主体541、引流片引脚542、沟槽一543、孔五55、引流块6、孔六61、槽三62、孔七63、集水组件7、集水组件一71、沟槽二711、集水组件二72、集水盘100。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39.如图2-图15所示,一种空气冷却器,包括外壳主体1,外壳主体1上端设有进风口13,外壳主体1包括隔板框11、换热组件2、风机组件12,隔板框11位于进风口13下方,换热组件2穿过隔板框11,换热组件2包括分配管21,分配管21连接有多个冷凝管22,隔板框11内设有隔板槽111,冷凝管22穿过隔板框11且部分位于隔板槽111,分配管21位于隔板框11外侧,风机组件12位于外壳主体1侧面靠下位置,从进风口13上方流入的空气穿过隔板框11并由风机组件12从外壳主体1侧面吹出。
40.如图6所示,冷凝管22部分位于隔板框11两侧壁之间,位于隔板框11内的冷凝管22多层分布且上下对齐,如图6所示,冷凝管22设有四层,每层设有多个冷凝管22,隔板框11两侧壁内侧均安装有引流组件3,引流组件3包括多个引流套一4、引流套二5、引流块6。
41.如图6、7、8所示,引流块6位于最下层冷凝管22的下方,引流块6侧面与隔板框11侧壁固定安装。如图所示,隔板框11两侧壁还安装有集水组件7,集水组件7包括集水组件一71、集水组件二72,集水组件一71沿一侧倾斜,具体来说,集水组件一71为长条矩形块且内部中空上端开口,集水组件一71包括沟槽二711,沟槽二711为集水组件一71内部中空部分,沟槽二711逐渐向集水组件二72一侧倾斜且集水组件一71末端也设有开口,集水组件二72位于集水组件一71倾斜一侧末端开口处下方,集水组件二72为集水容器,沟槽二711内的冷凝水流入集水组件二72内。引流块6底部设有孔七63,孔七63贯穿引流块6底部且其下端出口正对沟槽二711,穿过孔七63的冷凝水可滴入沟槽二711内,沟槽二711因向集水组件二72一侧倾斜,沟槽二711内的冷凝水最终流入集水组件二72。
42.如图7、8所示,冷凝管22靠近隔板框11侧壁的两端均穿过引流套一4,引流套一4侧面与板框11侧壁内侧固定,冷凝管22穿过隔板框11侧壁的同时穿过引流套一4,引流套一4包括套环41,套环41为圆环结构,套环41设有孔一411,冷凝管22穿过孔一411,套环41上端设有孔三414,孔三414从套环41贯穿至孔一411,孔三414下端与孔四421连通,孔一411内壁设有槽一412,槽一412为环槽且位于孔一411内壁中部,槽一412侧壁不超出孔一411端面,槽一412的两侧还可设置用于安装密封圈的槽且在该槽内安装密封圈,孔三414与槽一412连通,套环41下端设有孔二413,孔二413贯穿引流套一4底部,孔二413与槽一412连通。
43.如图8、9所示,引流套二5插入引流套一4上端,位于最下方的引流套二5插入引流块6上端,位于最上层的引流套一4上端不需插入引流套二5。
44.如图8、9所示,引流套一4还包括位于上端的凸台一42,凸台一42为沿套环41顶部向上凸起的矩形块,凸台一42中心设有孔四421,引流块6为矩形块且其中心设有孔六61,引流套二5包括套筒51,套筒51为柱形圆筒状,套筒51下端过盈配合插入对应的孔四421或孔六61,套筒51插入深度小于孔四421、孔六61深度,如图8、9、14所示,引流套二5还包括凸环
52,凸环52为沿套筒51外壁向外凸起形成的环状且圆周方向不封闭,凸环52下端面与对应的凸台一42或引流块6上端面贴合。
45.如图8、9、14所示,套筒51外壁设有两凸台四53,凸台四53沿套筒51外壁凸起成条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凸台四53大部分位于凸环52上端,凸台四53小部分位于凸环52下端,凸环52圆周方向被凸台四53截断,两凸台四53与套筒51外壁形成流道,凸台一42还设有槽二422,引流块6还设有槽三62,槽二422或槽三62与对应的孔四421连通,凸台四53底部插入对应的槽二422或槽三62。
46.如图8、9、14所示,引流套二5设有孔五55,孔五55上下贯穿套筒51,孔五55与对应的孔四421或孔六61连通。
47.如图6、7、8、10所示,引流套二5还包括引流片54,引流片54上端与冷凝管22底部贴合,具体来说,引流片54包括引流片主体541,引流片主体541为梯形薄片状,引流片主体541靠近隔板框11侧壁一端位于两凸台四53之间,引流片主体541底部沿靠近隔板框11侧壁一端逐渐向下倾斜,引流片主体541底部两端设有引流片引脚542,引流片引脚542沿引流片主体541底部向两侧延伸并在末端往上勾起形成沟槽一543,沟槽一543靠近隔板框11侧壁一端位于槽二422上方,位于隔板框11的单根冷凝管22两侧对称安装引流组件3,两侧引流片54在中间位置拼接,沟槽一543往隔板框11侧壁一端逐渐向下倾斜。
48.如图8所示,引流套一4下端还设有凸台二43,凸台二43包括凸台三431,凸台三431沿凸台二43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梯形椎体,孔二413贯通凸台二43,孔二413下端出口对准下方相邻的引流套二5的孔五55。
49.冷凝管22外壁产生的冷凝水可经引流片54流入引流套二5,流入引流套二5的冷凝水从引流套一4底部流出或流入引流块6,从引流套一4底部流出的冷凝水流入位于该引流套一4下方且相邻的引流套二5。具体来说,冷凝水沿冷凝管22管壁及引流片主体541流入沟槽一543,冷凝水沿沟槽一543倾斜方向流动并沿两凸台四53与套筒51外壁形成的流道流入槽二422或槽三62,最终从对应的孔三414或孔七63流出,从孔三414流出的冷凝水进入槽一412且沿槽一412侧壁及冷凝管22外壁流至冷凝管22外壁下端并流入孔二413,从孔二413底部流出的冷凝水流入引流套一4下方且相邻的引流套二5的孔五55,流入孔五55的冷凝水同样通入孔三414。位于最底层的引流套二5将冷凝水通入引流块6,流入引流块6的冷凝水流入集水组件7。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冷却器,包括外壳主体(1),所述外壳主体(1)上端设有进风口(13),所述外壳主体(1)包括隔板框(11)、换热组件(2)、风机组件(12),所述隔板框(11)位于所述进风口(13)下方,所述换热组件(2)穿过所述隔板框(11),所述风机组件(12)位于所述外壳主体(1)侧面靠下位置,从所述进风口(13)上方流入的空气穿过所述隔板框(11)并由所述风机组件(12)从所述外壳主体(1)侧面吹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2)包括多个冷凝管(22),所述冷凝管(22)部分位于所述隔板框(11)两侧壁之间,位于所述隔板框(11)内的所述冷凝管(22)多层分布且上下对齐,所述隔板框(11)两侧壁内侧均安装有引流组件(3),所述引流组件(3)包括多个引流套一(4)、引流套二(5)、引流块(6),所述引流块(6)位于最下层所述冷凝管(22)的下方,所述冷凝管(22)靠近所述隔板框(11)侧壁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引流套一(4),所述引流套二(5)插入所述引流套一(4)上端,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引流套二(5)插入所述引流块(6)上端,所述引流套二(5)包括引流片(54),所述引流片(54)上端与所述冷凝管(22)底部贴合,所述冷凝管(22)外壁产生的冷凝水可经所述引流片(54)流入所述引流套二(5),流入所述引流套二(5)的冷凝水从所述引流套一(4)底部流出,流入最下层的所述引流套二(5)的冷凝水流入所述引流块(6),从所述引流套一(4)底部流出的冷凝水流入位于该所述引流套一(4)下方且相邻的所述引流套二(5),所述隔板框(11)两侧壁还安装有集水组件(7),流入所述引流块(6)的冷凝水流入所述集水组件(7)。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套一(4)包括套环(41),所述套环(41)设有孔一(411),所述冷凝管(22)穿过所述孔一(4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套一(4)还包括位于上端的凸台一(42),所述凸台一(42)设有孔四(421),所述引流块(6)设有孔六(61),所述引流套二(5)下端过盈配合插入对应的所述孔四(421)或孔六(61),所述引流套二(5)插入深度小于所述孔四(421)、孔六(61)深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套二(5)设有孔五(55),所述孔五(55)与对应的所述孔四(421)或孔六(61)连通。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套二(5)还包括凸环(52),所述凸环(52)下端面与对应的所述凸台一(42)或引流块(6)上端面贴合。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套二(5)外壁设有两凸台四(53),所述凸台一(42)还设有槽二(422),所述引流块(6)还设有槽三(62),所述槽二(422)或槽三(62)与对应的所述孔四(421)连通,所述凸台四(53)底部插入对应的所述槽二(422)或槽三(62)。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片(54)包括引流片主体(541),所述引流片主体(541)靠近所述隔板框(11)侧壁一端位于两所述凸台四(53)之间,所述引流片主体(541)底部沿靠近所述隔板框(11)侧壁一端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引流片主体(541)底部两端设有沟槽一(543),所述沟槽一(543)靠近所述隔板框(11)侧壁一端位于所述槽二(422)上方。8.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41)上端设有孔三(414),所述孔三(414)下端与所述孔四(421)连通,所述孔一(411)内壁设有槽一(412),所述孔三(414)与所述槽一(412)连通,所述套环(41)下端设有孔二(413),所述孔二(413)贯穿所述引流套一(4)底部,所述孔二(413)与所述槽一(412)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7)包括集水组件一(71)、集水组件二(72),所述集水组件一(71)沿一侧倾斜,所述集水组件二(72)位于所述集水组件一(71)倾斜一侧末端。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一(71)包括沟槽二(711),所述沟槽二(711)逐渐向所述集水组件二(72)一侧倾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冷却器,包括外壳主体,外壳主体包括隔板框、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多个冷凝管,冷凝管多层分布且上下对齐,隔板框两侧壁安装引流组件,引流组件包括多个引流套一、引流套二、引流块,冷凝管穿过引流套一,引流套二插入引流套一上端,位于最下层的引流套二插入引流块上端,引流套二包括引流片,冷凝管产生的冷凝水经引流片流入引流套二,流入引流套二的冷凝水从引流套一底部流出,流入最下层的引流套二的冷凝水流入引流块,从引流套一底部流出的冷凝水流入位于该引流套一下方的引流套二,隔板框两侧壁安装集水组件,流入引流块的冷凝水流入集水组件。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冷却器,对冷凝管的冷凝水快速收集,降低吹风湿度。降低吹风湿度。降低吹风湿度。


技术研发人员:

梁越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银钛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1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5:28: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52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隔板   组件   侧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