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丨BIM技术在广州地铁18号线施工中的应用

地铁施工项目具有场地线路长、环境复杂、安全风险大、涉及人员机械众多和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通过以BIM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提升地铁施工的管理能力是实现施工技术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作为建筑行业信息化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BIM技术也越来越多地用于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许多学者结合案例研究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内的创新和应用。张金伟等介绍了BIM技术在北京地铁19号线工程项目中应用的方法和实践经验;程马遥等为借助BIM技术实现基坑的虚拟施工开挖,提出了一种新的车站基坑明挖法施工方案;何跃川等针对青岛地铁8号线项目,集成BIM和GIS技术研发了一套数字化管控平台,较好地解决了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处理进度管理信息速度慢、无法对偏差进行预警等问题;张志伟等为解决北京地铁19号线平安里站风险巡视效率低、主观能动性差、协同度低等问题,搭建了BIM-GIS三维场景,提高了现场管理的风险识别能力;吴卫民等为解决地铁车站施工难以协调、进度与成本控制要求高等问题,综合利用BIM技术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图像技术,提出了实时施工模型以及施工模拟流程;何高峰等以南宁地铁2号线为对象,建立了隧道BIM结构模型与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了地铁隧道三维可视化、安全预警预报和结构分析等功能。
广州地铁18号线某施工分部包含2座盾构井,3段盾构区间,位于18号线横沥站至番禺广场站之间,全长约8000m。沿途穿越水道、水塘、居民住宅、苗圃地、既有道路、高架桥等。该施工分部工程环境复杂,施工涉及人员和机械众多,通过应用BIM技术,提高施工的信息化水平,解决了施工难题。
1、BIM族库与模型建立
为提高施工现场模型的建立水平和速度,建立针对地铁施工的BIM标准化族库,包括临时设施、地铁结构、机械设备等。标准化的族库可任意对模型尺寸进行参数化设置,使同类型的族可通过参数的变化进行使用,提高建模效率。地铁建设设计和施工阶段建立族库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设计及建模的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BIM族库建立完成后可积累下来成为项目部的族库数据财富,为未来项目的高效率、高质量建立BIM模型提供数据基础。部分族库如图1所示。
(a)
(b)
(c)
图1 部分BIM族库展示
(a)管片;(b)人员出入口;(c)大门
族库建立后,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本项目整体模型及周边场地的搭建;主要包含主体土建、中间风井、盾构井、施工机具、基坑等BIM模型。
BIM模型初步建模完成后,对模型进行维护、更新,竣工汇总、各专业交接处理,包括日常数据汇总、整理、施工过程的工程资料输入等。在过程中对BIM模型不断进行深化,最后形成一套精细化较高的BIM模型。
2、场地漫游
BIM模型建立时,场地布置模型是一个重要项目。根据施工组织中的场地布置图和现场照片对现场布置建立场地布置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使用族库建立现场的机械、临时设施等模型,以提高建模效率和规范性。对场地布置BIM模型进行漫游浏览,可帮助现场施工人员直观、快速地了解和熟悉现场(图2)。
图2 现场布置漫游浏览效果
3、三维技术交底
传统的施工技术交底多采用二维图纸或文本,当节点过于复杂时,施工工艺很难交代清楚,导致技术交底十分困难。通过对关键节点进行BIM建模,利用BIM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对
复杂节点工艺、工序进行模拟,使技术交底更加通俗、直观,提高了交底效率。通过召开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会议,实现直观的技术交底,大幅提高了沟通效率。
4、BIM+地理信息
道路bim
将局部的地铁BIM模型与地铁沿线的地理信息统一集成在一个项目管理平台当中,可使微观的地铁BIM模型与宏观的地理信息在同一管理平台中形成对照,方便对地铁等长线工程的BIM模型管理。
对地铁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建模,实现了地理信息与BIM模型的结合展示,可为地铁施工提供参考。图3为项目管理平台中的BIM与地理信息界面。
(a)
(b)
图3 BIM与地理信息的统一集成平台(计算机截图)
(a)地理信息;(b)BIM模型
5、基于BIM的地铁工程管理平台
为全面提高施工的信息化水平,本工程搭建了基于BIM的地铁工程施工管理平台,通过明确每个部门和人员的应用职责,将BIM应用的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全员工作流程和职责分配包括工程部、BIM技术部、安保部、质量部、设备部、档案部、盾构队、现场部等在内的各个部门,每个部门均有相应的任务,保证了现场BIM工作的落地,使BIM的应用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各工作部分。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1:1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514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施工   地铁   模型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