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颌畸形临床检查34节

  第三节 模型分析
  一、模型的制作
一)模型类型
1.记存模型是在矫正前、矫正中及矫正完成后患者牙颌情况的记录,主要用于资料的收集、保留,便于前后的对比研究,也是司法鉴定时的重要法律依据,应长久保存。为便于查,记存模型要编号。
  2.研究模型主要用于牙颌关系的分析测量,能更直观、更准确地判断牙形状况,利于临床上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3.工作模型用于进行模型测量分析和排牙试验,也用来制作与加工各类活动矫治器、保持器及愕杆、Nance弓等固定矫正装置。
二)模型的制作和要求取模
选择托盘:托盘大小要适当,要包括牙弓内所有牙齿,托盘边缘要有足够的高度以获得基骨
的正确形态。
  材料要求:能准确记录牙颌形态的印模材料。
2.灌模
材料要求:对灌模石膏在精细度和形变率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避免气泡的产生。
  基座要求:要灌注较大较厚的基座以备选磨。
3.模型修整
1)修整器修整法:
a.先修整下颌模型,使下颌模型底面与矜平面平行,模型座的厚度约为尖牙到前庭沟底高度的要求;
b.使下颌模型座的后壁与模型座的底面及牙弓的正中线垂直,后壁距离最后一个牙远中约1/
2牙冠宽。
    c.将上下颌模型按咬合关系咬好,以下颌模型为标准对上颌模型进行修整,上颌模型的后壁与下颌模型在同一平面上。
d.使上颌模型底面与下颌模型底面平行。
    e.使上下颌模型的侧壁与前磨牙及磨牙的颊尖平行。
  f.使下颌模型座的前壁呈弧形,与牙弓前部一致。
  g.使上颌模型座的前壁呈尖形,尖部在中切牙之间。
  h.将上下颌模型座的后壁与侧壁间的夹角磨去,使其成为一短夹壁,夹壁与原来夹角的平分线成垂直关系。
2)成品基座修整法:
选择大小合适的橡皮托,将模型放人托中。模型的前庭沟与橡皮托边缘平齐,中线对齐,两侧对称。
    先做上颌模型,将石膏调拌好后放人橡皮托内,再将上颌模型放人橡皮托内,用毛笔抹平模型边缘,使之整齐平滑。
    待上颌基底石膏凝固后,将下颌模型根据咬合关系用蜡固定在上颌模型上。
    在下颌橡皮托内放人调好的石膏,将下颌模型放人下颌橡皮托内并置于垂直板上,利用垂直板制作下颌模型的基底,要求上颌模型后壁紧贴垂直板,底面平行并与垂直板上的水平线一致,中线与上颌橡皮托的中线对齐,用同法抹平下颌模型的边缘。
    待石膏凝固后去除橡皮托,取出上下颌模型,对好颌关系。
二、模型的测量分析
牙颌模型的测量在错颌畸形的诊断和设计矫治方案中十分重要。
一)拥挤度分析
牙列拥挤在错颌畸形中最为常见,拥挤度分析是决定是否拔牙和正确制汀矫治方案的关键。分析应包括牙齿拥挤度测量,即牙量和现有牙弓长度测量,同时还要考虑Spee曲线的
曲度。
    1.牙量的测量 牙量的测量包括两侧第1磨牙前牙弓内所有牙齿的最大近远中径之和。测量时可用分规或游标卡尺,逐一测量每个牙冠的最大径,其总和为牙量,又称牙弓应有长度。
  2.现有牙弓长度的测量 即牙弓整体的弧形长度。是测量两侧第1恒磨牙近中边缘峪之前的牙弓长度。
    铜丝测量法:把直径0.5mm的黄铜丝弯成牙弓形态,从一侧第1恒磨牙近中接触点经双尖牙颊尖、尖牙牙尖、切牙切缘至对侧第1恒磨牙近中接触点。弓形应弯成理想形态。测完后,把黄铜丝拉直测量其长度,一般可测量3次求平均值,即为现有牙弓长度。
    分段测量法:用分规或游标卡尺在模型上对牙弓长度进行分段测量,一般可分为4段,即一侧的中切牙到尖牙一段,第1双尖牙近中到第1恒磨牙近中接触点一段,分段测量其长度后再相加,总和即为现有牙弓长度。
3.牙弓拥挤度分析 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之差即为拥挤度。
  4.Spee曲线 正常颌的匆ee曲线一般较为平直,而对深覆矜患者,其Spee曲线的曲度较大,在进行拥挤度估计与间隙分析时,应把Spee曲线的曲度考虑进去。因为压低下切牙降低Spee曲线的曲度,需要间隙。一般即Spee曲线的曲度每降低1mm,在牙弓中即需要1mm间隙。进行Spee曲线测量时,用直尺放在下切牙切端与最后一个下磨牙的颊尖上,测量牙弓颌面最低点至直尺的距离,分别测量两侧,把两侧测量值相加除以2,即为患者Spee曲线曲度值,也就是整平颌曲线所需要的间隙。
二)Bolton指数分析
在错颌畸形的病例中,常由于上下牙冠的大小比例不协调,而不能达到良好的咬合关系。故需作Bolton指数分析。Bolton指数又分全牙比和前牙比。
  在畸中,上、下颌间牙量大小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理想的牙齿排列与牙弓间关系的
获得,要求上、下牙量协调。当牙齿大小出现不协调时,很难在矫治后获得牙齿精确的排列和理想的后牙尖窝咬合关系。中国人正常殆的全牙比为91.50%士前牙比为78.8%1.72肠,当该指数大于正常值时,说明下颌总牙量(或下颌前牙量)比上颌总牙量(或上颌前牙量)相对较多,就会导致前牙覆颌覆盖过小,但与后牙为远中关系。在正畸的矫治设计中,不仅应做间隙及拥挤的估计,而且应对牙齿的大小进行分析。Bolton指数分析可协助诊断和分析错颌形成的机制,有助于我们预计后覆颌、覆盖和后牙的关系问题。对制订计划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三)牙弓宽度测量
牙弓宽度的测量一般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3部分。
  1.尖牙间宽度测量测量左右两侧尖牙牙尖之间的宽度,此宽度反映出牙弓前部的宽度。
  2.双尖牙间宽度的测量测量左右两侧第1双尖牙中央窝之间的距离,此宽度值反映牙弓中段的宽度情况。
  3.磨牙间宽度的测量测量左右两侧第1恒磨牙中央窝之间的距离,此值反映牙弓后段的宽
度情况。
四)牙弓长度测量
牙弓长度测量一般也分为3段,包括牙弓前段、牙弓中段及牙弓总长度。
  1.前段牙弓长度中切牙近中接触点至两侧尖牙牙尖连线的垂直距离。
  2.中段牙弓长度两侧尖牙牙尖连线至两侧第1磨牙近中接触点连线的垂直距离。
  3.后段牙弓长度两侧第1磨牙近中接触点连线至两侧第磨牙远中面连线的垂直距离。
  4.牙弓总长度中切牙近中接触点至两侧第2恒磨牙远中面连线的垂直距离。
五)牙弓对称性测量
牙弓对称性的分析,也是模型测量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对称性测量的参照物上颌一般为聘中缝,下颌则参照系带附丽点。下颌的侧量不如上颌精确,因下颌的参照平面没有上颌愕中缝准确。
压模
具体方法为:先在模型上将中线标出,然后用分规测量牙弓两侧各对应点至参照线的距离,以确定左右牙弓是否对称。
六)愕弯高度的测量
将直尺放置在第1磨牙颌面,边缘正对中央窝,用分规或游标卡尺测量愕育顶至直尺的垂直距离。正常为1821mm
第4节 头影测量分析
  头影测量主要是测量X线头颅定位照相所得的影像,对牙颌、颅面各标志点描绘出一定的线角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
  一、头颅定位X线照相与头影图的描绘
一)头颅定位Xpolo衫制作线照相
1.头颅定位仪用作头影测量X线头颅像,必须在头颅定位仪的严格定位下拍摄,因为只有在排除了因头位不正而造成的误差后,测量结果才有分析比较的价值。头颅定位仪的定位,
在于其左右耳塞与眶点指针三者构成一与地面平行的恒定平面。摄像时,使两耳塞进人左右外耳道,然后_仁下调整头部位置,使眶点指针抵于眶下缘。这样患者头部便固定在眼耳平面与地面平行的位置上。拍侧位片时,头颅定位仪的左右耳塞与X线中心线成一直线。每次照相时头位均恒定于此,这就保证了所拍X线片相互间的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头颅定位仪就没有X线头影测量。
2.X线照相
    患者体位:摄片时调整患者体位,使其两肩松弛。调节左右耳塞进人两侧外耳道,使其不过紧或过松。使眶点指针抵于右侧眶下缘,并让患者上、下牙齿咬于正中颌位,上、下唇处于自然松弛状态。
    投照距离和放大误差:X线由球管射出时呈辐射状,使投照物体的影像放大,而产生模糊的半影X线球管至胶片的距离越大,则射出的X线越接近平行,造成的半影也就越小。因此,在X线头颅摄影时要有较大的投照距离,一般应不小于。投照物体与胶片间距离也是影响X线影像清晰度和真实性的重要因素。物片距越小,则X线影像的放大和失真就越小。因此在投照时,应尽量使投照物体与胶片盒紧贴,以减小其放大误差。每次照相时应
使豆制品消泡剂X线球管、头位和胶片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恒定,这样所得的X线片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以及不同个体或不同时期X线片所得测量结果的可比性。
    3.头影图的描绘X线头影测量不能在X大功率激光发射器线头影像上直接进行,而需在描绘的头影图上进行。描绘和测量时需准备硫酸描图纸、毫米尺、半圆仪及硬质铅笔等。可在具有良好光源的X线读片灯下或专用的描图桌仁描绘。
二)常用X线头影测量的标志点和平面
描图纸1.头影测量标志点
A.颅部标志点
鼻根点(N,nasion):鼻额缝的最前点,代表面部与颅部的交接处。
蝶鞍点(S,sella:蝶鞍影像的中心。
耳点(P,porion):外耳道之最上点。头影测量上常以定位仪耳塞影像的最_[点为代表,称为机械耳点。
颅底点(Ba,basion):枕骨大孔前缘之中点。
Bolton点:枕骨裸突后切迹的最凹点。
B.上颌标志点
眶点(O,orbitale:眶下缘之最低点。一般X线片上可显示左右两个眶点的影像,故常用两点间的中点作眶点。
    前鼻棘点(ANS,anteriornasalspine):前鼻棘之尖。此点常作为确定愕平面的两标志点之一。
    后鼻棘点(PNS,posteriornasalspine):硬愕后部骨棘之尖。
为确定9平面的两标志点之一。
    上齿槽座点(A,subspinale):前鼻棘与上齿槽缘点间之骨部最凹点。
    上中切牙点(UI,upperincisor):.上中切牙切缘之最前点。
    冀上颌裂点(Ptm,pterygomaXillaryfissure):翼上颌裂轮廓之最下点。
C.下颌标志点
1)下颌角点(Go,gonion):下颌角的后下点。即下颌平面和下颌升支后缘切线交角的角平分线与下颌角的交点。在实际应用时,较常用下颌平面与升支后缘切线的交点来代替(Go'
2)关节点(Ar,articulate:颅底下缘与下颌裸突颈后缘之交点。
  3)水质快速检测下齿槽座点(B,supramentale):下齿槽缘点与须前点间之骨部最凹点。
  4)下切牙点(LI,lowerincisor):下中切牙切缘之最前点。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3: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361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测量   模型   牙弓   下颌   分析   上颌   长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