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材料的研究

家庭自制黄豆芽机热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材料的研究
热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类高分子材料属于智能高分子材料。1967年Scarpa首次报道了PNIPAAm水溶液在31℃具有最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后,PNIPAAm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PNIPAAm的大分子链上同时具有亲水性的酰氨基和疏水性的异丙基,使线型PNIPAAm的水溶液,以及交联后的PNIPAAm水凝胶都呈现出温度敏感特性。当溶液体系的温度升高到30℃-35℃之间时,溶液发生相分离,表现出最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利用PNIPAAm在LCST附近发生可逆相转变的特性,可以将PNIPAAm设计成分子开关,制备多种智能高分子材料。这些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免疫分析、催化、分离提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4.1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羟甲基丙烯酰胺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PNIPAAm聚合物及其水凝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发现了PNIPAAm许多新的性质[76-78]。4.1.1药物控制释放
利用PNIPAAm的热敏性进行药物控制释放,研究的热点主要是PNIPAAm水凝胶和PNIPAAm纳米粒子体系。国内著名学者卓仁禧教授对PNIPAAm热敏性水凝胶的相转变理论和应用都做了许多研究工作[79-82]。
卫星星历
PNIPAAm对药物进行控制释放有下面三种情况:①在PNIPAAm水凝胶体系中,当体系温度在LCST以上时,水凝胶的表面会发生收缩,导致表面的水化层收缩,形成薄的致密皮层。这种致密的皮层阻止了PNIPAAm水凝胶内水分和药物向外释放;体系温度低于LCST时,水凝胶表面皮层溶胀,此时药物可以从体系中释放。②在以PNIPAAm分子链接枝的聚合物微球体系中,当体系温度在LCST以下时,PNIPAAm的接枝链会在水中伸展,彼此之间交叉覆盖,导致微球孔洞的阻塞,包裹在微球内的药物扩散释放受阻;体系温度在LCST以上时,接枝的大分子链会进行自身收缩,微球表面的孔洞会显现出来,药物可以顺利的扩散到水中,达到控制释放目的。③在低温条件下,将制得的PNIPAAm水凝胶溶于药物溶液中,通过凝胶溶胀吸附药物。高温条件下,凝胶体系发生体积收缩,药物会以向外排出的方式控制药物释放。
Hsiue等人采用热敏性PNIPAAm类高分子材料,结合眼药试剂进行控制释放,在青光眼疾病研究中做了许多工作。他们采用线型PNIPAAm溶液,交联PNIPAAm纳米粒子与线型PNIPAAm溶液的混合物,分别作为药物的两种载体进行了研究。室温条件下将药物肾上腺素(3H-Epinephrine),包理在蜷曲的聚合物链中或密闭在交联的聚合物纳米粒子中。通过动物的细胞毒性等实验研究表明:由PNIPAAm制得的两种载药体系,不呈现细胞毒性;降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 IOP)效应作用时间延长,传统眼药药滴的IOP降低效应维持时间为6h,而采用线型PNIPAAm溶液配制的眼药药滴可以维持24h,交联PNIPAAm纳米粒子与线型PNIPAAm溶液混合体系配制的药滴可维持32h。体系的相转移
温度为34℃,而人体温度为37℃,当药滴滴入眼角膜后,PNIPAAm类载体会发生体积收缩,药物会从载体中释放出来,达到青光眼疾病的目的[83]。
由于PNIPAAm均聚物接触眼角膜后刚性增强,引起病人眼部不适。Hsiue等人[84]采用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PHEMA)接枝改性PNIPAAm,提高了PNIPAAm网状结构的亲水性,增强了其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将形成的线型PNIPAAm-g-PHEMA及其凝胶粒子、肾上腺素配制成药滴(药物释放如Figure.2.所示)。与传统眼药药滴相比,这种药滴将IOP降低效应时间延长至26h。通过高浓度PHEMA接枝PNIPAAm制得的药物载体,提高了药物释放效率,在相转变温度以上逐渐释放药物。并且接枝后的PNIPAAm不呈现细胞毒性效应,说明热敏性PNIPAAm类材料为载体,结合眼药试剂进行药物控制释放,更能达到有效青光眼疾病的目的。
Figure.2. The concept of release mechanism from thermosensitive PNIPAAm-g-PHEMA gel particles.
Lee等人[85]制备了热敏性多孔离子型水凝胶,并携带不同电荷的药物,进行了药物控制释放研究。通过NIPAAm与阳离子型单体三甲基(丙烯酰胺丙基)碘化
真空装铵(TMAAI),阴离子型单体丙烯酸(AA),两性离子型单体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丙基磺酸铵(DMAAPS)、非离子型单体聚乙二醇甲醚丙烯酸酯(PEGMEA)分别共聚制得不同类型水凝胶,再分别携带非离子型,阳离子型晶状紫罗兰(CV),阴离子型酚红三种带有不同电荷的药物溶质,进行药物控制释放实验。结果表明:热敏性多孔离子型水凝胶携带的药物,其释放能力与水凝胶自身的电离度、孔隙率以及药物类型有关。非离子型药物的释放率受到水凝胶的电离度影响较小,但其释放率随着水凝胶溶胀比,孔径,外部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阳离子型CV在与阴离子型水凝胶结合时,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以致CV的释放率较低;而采用阳离子型水凝胶结合CV,由于电荷排斥力作用,CV溶质仅吸附在水凝胶表面层,其释放速率相当快。采用阴离子型酚红研究,得到相反结果。说明药物溶质与水凝胶带有的电荷性质相同时,药物释放率较高,反之较低。同时,他们研究了温度的影响,当环境温度升高(>LCST)时,凝胶体积收缩,药物溶质从凝胶中扩散能力增强,导致释放率增加。
Schild等人研究发现PNIPAAm的LCST可以通过共聚或加入盐或表面活性剂发生改变[86]。Eeckman等人[87]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将热敏性PNIPAAm聚合物,应用到时间-控制药物释放装置中进行了研究。传统PNIPAAm类聚合物携带药物释放,是通过介质温度改变来控制药物释放,而他们通过在PNI
PAAm聚合物包裹的药片中,加入Na2SO4或NaCl,降低了PNIPAAm的LCST。通过改变盐的浓度,来取代介质温度对药物的控制释放(如Figure.3.所示)。药片中加入不同类型和浓度的盐,使其中的药物成分,释放维持时间发生变化。在27℃的水溶液中,PNIPAAm包裹的药物,其释放维持时间分别为:96±8min(无任何盐成分);
108±9min(W Na2SO4=0.20);25±4min(W Na2SO4=0.70);124±23min(W NaCl=0.70)。说明在PNIPAAm热敏性材料包裹的药片中加入盐, 延长了药物释放时间,提高了药物利用率。他们还采用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方法改性PNIPAAm,对时间-控制药物释放进行了研究[88]。
Figure.3. The mechanism of drug release from compression coated tablets using thermosensitive polymers in the presence of salts.
实木花盆Kidchob等人[89]将PNIPAAm接枝到多肽微胶囊表面,形成热敏性微胶囊药物载体材料。这种热敏性微胶囊,在较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温度敏感性。通过光学显微镜测试,40℃时PNIPAAm在微胶囊表面形成均相致密表面层,当环境温度降至25℃,表面层变得疏松。利用这种性质进行葡萄糖释放研究,在低于LCST条件下,葡萄糖从微胶囊内释放较快,温度高于LCST时,释放结果相反。
4.1.2药物输送
PNIPAAm类聚合物及其共聚物的热敏性,引起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将其应用到药物传输系统中,制得各种热敏物载体,如:水凝胶、纳米粒子、聚合物胶束或膜等药物载体材料。这些热敏性高分子药物载体,在药物传输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研究。
Chung等人[90]对热敏性胶束作为药物传输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在PNIPAAm分子链末端进行改性,引入疏水或亲水性基团能明显影响PNIPAAm的相转变。他们通过在PNIPAAm链末端引入疏水性基团(-C18H35)进行改性,与PNIPAAm和疏水性单体的无规共聚物相比,末端改性能更有效的改变PNIPAAm
相转变性质。这由于末端的疏水基团通过疏水部分的聚集,形成疏水性微区。这
种疏水性微区易与水介质中PNIPAAm发生分离作用,最终形成热敏性核-壳结构胶束。这种聚合物胶束中存在自由线型PNIPAAm分子链,具有与纯PNIPAAm 溶液相同的LCST。在LCST附近聚合物胶束同样表现出相转变行为。这种热敏性胶束,可以应用于药物传输进行靶向给药研究。Chung等人[91]还利用PNIPAAm 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的嵌段共聚物形成聚合物胶束,通过热敏性胶束结合药物进行了传输研究。通过PBMA部分的自聚集,形成聚合胶束的核中心,PNIPAAm形成胶束的壳层,并起着稳定胶束和产生热敏性作用。热敏性胶束在LCST附近,表现出明显的热敏性“开-关”行为。核中心负载的药物成分,可以利用这种“开-关”行为,进行药物输送和释放。
Sakuma等人[92]通过表面含有两种亲水型分子链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作为载体材料结合沙门降血钙素(salmon calcitonin,sCT),进行口服肽传输实验。通过在老鼠体内实验,表明纳米粒子的结构会影响生物体对sCT的吸收。粒子表面存在PNIPAAm和阳离子型聚乙烯胺(PV Am)两种分子链,会提高生物体对sCT的吸收,而表面存在PNIPAAm与非离子型聚乙烯基乙酰胺(PNV A)分子链的纳米粒子,由于PNIPAAm被PNV A屏蔽,导致生物体对sCT的吸收能力消失。说明纳米粒子作为载体,提高生物体对药物吸收能力与其自身结构和表面性质有关。
4.1.3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
采用热敏性PNIPAAm固定化酶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提高了生物物质的活性和热稳定性,且生物
活性物质易于分离和重复使用。Chen等人[93]对末端为酯基的热敏性PNIPAAm低聚物固定α-胰凝乳蛋白酶做了研究。在34℃温度下,固定化酶可完全溶解在水中,温度高于36℃,溶液体系发生相分离现象。与天然酶相比,固定α-胰凝乳蛋白酶表现出更高的生物活性,且热稳定性增强。经过多次溶解-沉淀循环,回收得到的固定化酶,仍保持高的生物活性,且回收率可达到93%以上。这种热敏性固定化酶可以作为水解酪蛋白的生物催化剂重复使用。Chen等人[94]还研究了PNIPAAm及其共聚物对α-淀粉酶的固定。热敏性材料固定的α-淀粉酶提高了生物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具有可逆的溶解-沉淀行为,温度高于LCST时,固定α-淀粉酶在水溶液中发生沉淀和絮凝现象。低于LCST时,又重新溶解。利用这种性质对固定酶进行回收,回收的α-淀粉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对水溶性淀粉进行催化水解,仍可以保持高的催化活性。烧录ic
Kato等人[95]通过热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凝胶与糖化酶之间形成的苷键,达到固定糖化酶目的。热敏性固定酶应用于催化水解葡萄糖溶液,可以制备异麦芽糖和麦芽糖,固定酶催化制备的两种糖产率,明显高于游离酶的催化产率。
Fang等人[96]将热敏性PNIPAAm分子链,引入到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制备的微球表面,形成同时具有热敏性和两亲性的微球。利用这种特殊结构和性质的微球作为载体,吸附和固定蛋白质。研究蛋白质在微球表面吸附和固定行为,可以进一步探讨蛋白质在生物领域中更广泛的应用。利用微球对温度和介质pH的敏感性,蛋白质在其表面吸附可以通过pH或温度进行控制;而蛋白质的固
定可以通过微球表面环氧基与蛋白质中的氨基反应的条件进行控制。4.2免疫分析
免疫分析技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在临床检验领域中倍受重视,成为检验分析方法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作为人体中最强的一种雌性激素—雌二醇,其含量与某些肿瘤密切相关。而它在人体液中含量很低,对其定量测量分析较为困难。苏萍等人[97]研究了一种新测试方法,采用热敏性PNIPAAm水凝胶,代替传统的聚丙烯酰胺涂层柱作为填充介质,进行雌二醇的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通过热敏性水凝胶能够有效地抑制毛细管内壁吸附,缩短了分离时间,提高了检测的重现性。同时,毛细管柱可以反复使用。这种新的分析方法具有受外界干扰小、检测限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吕伸等人[98]首次将胶体金作为标记物引入相变免疫分析中,建立免疫分析的新方法。通过将抗体与PNIPAAm水凝胶偶联,胶体金标记全抗原,再进行相变分离,最后用可见吸收光谱仪进行检测。这种免疫分析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利用了胶体金快速稳定的物理吸附标记,省去了化学偶联的过程;利用胶体金自身的颜,在可见吸收区域进行检测;同时利用热敏性水凝胶的相变特点,进行异相快速分离,这是一种快捷的检测方法。此方法不需要复杂分析仪器,滤光片分光的可见分光光度计就可以完成分析过程。所用试剂可以长时间保存,有利于实现分析方法的试剂盒化。检测范围可达到0.10-100mg/L,检测时间可控制在5min以内,完全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这种方法相对于荧光标记、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19: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357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药物   进行   释放   热敏性   凝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