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用药的关系

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用药的关系
学习指导
提要:古代是医药一体,很多医家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对药物有深入的研究。他们在运用中药时,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不同处理方法对疗效的影响。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重点:1.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2.炮制对药效的影响。
3.传统的制药原则。
4.炮制对方剂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用药的关系
一、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中医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很注意病人的个体差异。辨证施治又是中医工作的法则,从诊断到整个过程中,都要考虑人体阴阳的盛衰,气血及脏腑的寒热
虚实,气候、环境及生活起居对人体的影响。因此,原则、遣方用药都必须根据这些情况,针对病人的具体病证作出正确决定。但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无有不偏,偏则利害相随,不能完全适应临床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炮制来调整药性。引导药性直达病所,使其升降有序,补泻调畅,解毒纠偏,发挥药物的综合疗效,对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医运用中药基本上都是以炮制后的饮片配方。
中药由于成分复杂,因而常常是一药多效,但中医治病往往又不是要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需要通过炮制对药物原有的性能予以取舍,权衡损益,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避免不利因素,力求符合疾病的实际要求。如用何首乌补肝肾、填精血时,就需将生首乌制成熟首乌,以免因滑肠作用伤及脾胃,导致未补其虚,先伤其正。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变的,脏腑的属性、喜恶、生理、病理也各有不同,用药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如伤寒病,因开始是感受的寒邪,寒邪容易损阳,也易伤中,所以立方用药都要注意保存阳气和顾护脾胃。张仲景治伤寒传经热邪的白虚汤、调胃承气汤,尽管为清泄剂,甘草却要求炙用。因为方中用甘草之目的不是清热泻火而是为了顾护脾胃,防止石膏、知母或大黄、芒硝大寒伤中。再如温病,开始就是感受热邪,热邪最易伤阴,所以吴鞠通用白虎汤治太阴温病,方中甘草要求生用。因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胃经脉相通,可顺传于胃,致使肺胃同病,其热势颇盛,用生甘草既可增强泻热作用,又能甘凉生津,兼和脾胃。又如脾与胃互为表里,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但脾气主升,胃气宜降;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胃喜润恶燥,喜凉恶热;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病多虚寒,胃病多亢燥;健脾之药多温燥,养胃之药多凉润。所以治脾病的同时,也应考虑胃腑的特点,才能使脾健胃和,共同完成腐熟水谷和运化水谷精微的任务。当脾虚内湿较盛时,苍术为常用药,但宜制用。因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难以速除;又因脾虚运化无权,水湿容易停滞中焦。反过来,湿盛又易困脾,降低脾土的运化功能。所以脾虚湿困的病证,疗程较长,用药时间较久。苍术温燥之性甚强,虽能燥湿运脾,但久服过于温燥,容易伤胃阴,助胃热,顾此失彼。苍术制后燥性缓和,且有焦香气,健运脾土的作用增强,就能达到慢病缓治的用药要求。
气候、环境不同,对用药要求也不同。如春季气候转暖,夏季气候炎热,腠理疏松,用药不宜过于燥热和辛散。秋季气候转凉,空气干燥,用药不宜过燥。冬季气候寒冷,腠理致密,用药不宜过于寒凉。北方气候干燥,用药偏润;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用药不宜过于滋腻。北方人一般禀赋较强,要求药力较猛,若药力太弱,则药不胜病;南方人一般禀赋较弱,用药较清淡,若药力太猛,则易伤正气。为了适应气候,环境的差异,就需要通过炮制来调整中药的性能。如外感风寒,麻黄冬秋季宜生用,春夏季宜用麻黄绒。紫苏,秋、冬季宜用苏叶,取其发汗解表力强;夏季用苏梗,取其发散力弱,以免过汗,同时又能理气化湿。
由此可知,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所以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一大特,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
二、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古代是医药一体,很多医家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对药物有深入的研究。他们在运用中药时,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不同处理方法对疗效的影响。如明·《医学入门》在叙述栀子不同药用部位的功效时云:“用仁去心胸热,用皮去肌表热,寻常生用。”清·《本草便读》又云:“炒焦入血,炒黑则能清血分郁热。”清·《本经逢原》在论述香附各种炮制方法与疗效的关系时指出:“入血分补虚童便浸炒;调气盐水浸炒;行经络酒浸炒;消积聚醋浸炒;气血不调,胸膈不利,则四者兼制;肥盛多痰,姜汁浸炒;止崩漏血,便制炒黑;走表药中,则生用之。”由此可见,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因此,中药炮制与医疗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中医药文献中记载较多。如宋代《太平圣惠方》就有“炮制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说的就是中药炮制与医疗的的关系。如果炮制不合法度,就会失去固有的性能,对医疗而言是有名无实,达不到治病的作用。明代《本草蒙鉴》又载“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这表明了严格掌握(火候),质量标准的重要性。清代《修事指南》又载“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这都指明了炮制与药性、与临床疗效的密切关系。
1 净制与临床疗效
由于原药材常常混有一些杂质或非药用部分,或各个部位作用不同,若一并入药,则难于达到目的,甚至造成医疗事故。从古至今,医药家对中药的净度都十分重视,如汉代《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云“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净洁”,就明确指出药用部位和净度的要求,《中国药典》炮制通则将净制列为三大炮制方法之一。如麻黄,茎具有发汗作用,而根具有敛汗作用,如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且占的比例较大,若不除去,则用药剂量不准,降低疗效。有的原药材中还可能混有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如八角茴香中混入莽草,黄芪中混入狼毒,贝母中混入光菇子(丽江慈菇),天花粉中混入王瓜根等,这些异物若不拣出,轻则中毒,重则造成死亡。
2加工切制与临床疗效
药材切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煎药的质量,或者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药材切制前需经过润泡等软化操作,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但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至关重要。若浸泡时间过长,吸水量过多,则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疗效,并给饮片干燥带来不利影响。若饮片厚度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会出现易溶、难溶、先溶、后溶等问题,浸出物将会取气失味或取味失气,达不到气味相得的要求。如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方中桂枝以气胜,白芍以味胜。若白芍切厚片,则煎煮时间不好控制。煎煮时间短,虽能全桂枝之气(性),却失白芍之味;若煎煮时间长,虽能取白芍之味,却失桂枝之气。方中桂枝和白芍为主药,均切薄片,煎煮适当时间,即可达到气味共存的目的。饮片干燥亦很重
要,切制后的饮片因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干燥,就会霉烂变质。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
特别是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很敏感的部分,若采用高湿干燥或曝晒,疗效会明显降低。
3加热炮制与临床疗效
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广泛。药物炒制,其方法简便,在提高疗效,抑制偏性方面作用较大。采用炒法处理,可从多种途径改变药效。许多中药经过炒制,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启脾开胃的作用,如炒麦芽、炒谷芽等。白术生品虽能补脾益气,但其性壅滞,服后易致腹胀,炒焦后不仅能健运脾气,且无壅滞之弊,又能开胃进食。种子和细小果实类药物炒后不但有香气,而且有利于溶媒渗入药物的内部,提高煎出效果。苦寒药物炒后苦寒之性缓和,免伤脾阳,如炒栀子。温燥药或作用较猛的药经炒后可缓和烈性,如麸炒苍术、枳实。有异味的药物炒后可矫臭矫味,利于服用,如麸炒僵蚕。荆芥生用发汗解表,炒炭则能止血。干姜与炮姜仅就温中散寒的作用而言,干姜性燥,作用较猛,力速,适于脾胃寒邪偏盛或夹湿邪者;炮姜则作用缓和持久,适于脾胃虚寒之证。由此可见了,中药采用清炒或加辅料炒等法处理,能从不同途径改变药效,以满足临床用药的不同要求。
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或者需要制炭的植物药。矿物药或动物甲壳类药物,
煅后不但能使质地酥脆,利于煎熬和粉碎,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如白矾煅后燥湿、收敛作用增强。自然铜煅后可提高煎出效果。血余通常不入药,但煅炭后则为有效的止血药。
此外,如生地加热蒸制成熟地,其性味、功效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川乌、草乌加热煮制后,其毒性显著降低,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杏仁火单制后利于有效成分的保存和煎提。木香煨后实肠止泻作用增强等等。
4辅料(包括药汁)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中药加入辅料用不同方法炮制,可借助辅料发挥协同、调节作用,使固有性能有所损益,以尽量符合要求。如苦寒药通常气薄味厚,通过酒制,利用酒的辛热行散作用,既可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胃,又可使其寒而不滞,更好地发挥清热泻火作用。活血药酒制可使作用增强而力速,适于瘀阻脉络、肿痛较剧或时间较短需速散者。滋腻药物也是气薄味厚,易影响脾胃的运化,酒能宣行药势,减弱粘滞之性,使其滋而不腻,更易发挥药力。活血药醋制能使作用缓和而持久,提高疗效,适用于血脉瘀滞引起的出血证,如醋五灵脂;或积聚日久,实中夹虚,需缓治者,如醋大黄。温肾药以盐制是味的扶助,使气厚之药得到味的配合,达到“气味相扶”的目的,增强其补肾作用,如盐补骨脂。姜制药物可增强其化痰止呕的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蜜制能增强止咳药或补气药的作
用。如紫菀生用虽然化痰作用较强,但能泻肺气,只适于肺气壅闭,痰多咳嗽的患者,若肺气不足的病人,服用后,有的可出现小便失禁,尤其是小儿;用甘温益气的蜜炼制后可纠此弊,并能增强润肺止咳之功。药汁制可发挥辅料与主药的综合疗效,如吴茱萸辛热,以气胜,黄连苦寒,以味胜,用吴茱萸制黄连,一冷一热,阴阳相济,无偏胜之害,故萸黄连长于泻肝火以和胃气。总之,中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辅料炮制后,可以从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趋利避害,提高疗效。
三、传统制药的原则
清代徐灵胎将传统的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其具体方法为: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用辛热升提的酒来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使药性转降为升。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黄连,可杀其大寒之性。用咸寒润燥的盐水炮制益智仁,可缓和其温燥之性。
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的意思。如
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酒炙仙茅、阳起石,可增强温肾助阳作用。蜜炙百合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蜜炙甘草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相畏(或相杀)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杀半夏、南星毒(即半夏、南星畏生姜),故用生姜来炮制半夏、南星。另外一些辅料,古代医药著作在论述配伍问题时虽未言及,但在炮制有毒中药时常用到它们,因此,也应列为“相畏为制”的内容。如用白矾、石灰、皂荚制半夏、南星;蜂蜜、童便、黑大豆制川乌;豆腐、甘草制马钱子等。
相恶为制,是中药配伍中“相恶”内容在炮制中的延伸应用。“相恶”本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一般属于配伍禁忌。但据此理,炮制时可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如麸炒枳实可缓和其破气作用;米泔水制苍术,可缓和苍术的燥性。辛香药物加热可减弱辛散之性,如煨木香无走散之性,惟觉香燥而守,能实大肠,止泻痢。对服用后有不良反应的药物,“相恶为制”与“相畏为制”意义相似。
制其形,是指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形”,指形状、部位。中药因形态各异,体积较大,不利于配方和煎熬,所以,在配方前都要加工成饮片,煎熬时才能达到“药力共出”的要求。常常通过碾、捣或切片等处理方法来达到目的。不同药用部位功效有异,需分开入药。如《本草蒙筌》云:“根梢各治,尤勿混淆。”当归甘草就是分根梢入药的例子。
电暖画
制其性,是指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能。如通过炮制,增加药物的香气,以达启脾开胃的作用;除其臭气,以利服用。抑制过偏之性,免伤正气;改变药物寒、热、温、凉或升、降、浮、沉的性质,满足临床灵活用药的要求。
制其味,是指通过炮制,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根据临床用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炮制,特别是用辅料炮制,能改变中药固有的味,使某些味得以增强或减弱,达到“制其太过,扶其不足”之目的。
制其质,即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改变药物质地,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疗效。如穿山甲砂炒至酥泡,龟板、鳖甲砂炒至酥脆,矿物药煅或淬等,均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或易于粉碎。改变药物性质的内容较广,包括改变药性和功能。如毒剧药多以蒸、煮等法加热透心而有余味。药物煨或制霜,既要求保留原有性质,又能纠偏。加入它药共制,或发酵,或复制等,都是在无损或少损固有药效的前提下,增加新的作用,扩大范围或抑制其偏性,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四、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亮晶晶眼贴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等。
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它是按照中医理论体系,把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归纳,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性能。性(气)和味都是每个药物所固有的,并且各有所偏,中医就是借助它的偏性阴阳偏胜偏衰的病变。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归纳得到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味一般是通过口尝而得,但有相当一部分药物其味并不明显,所以味
也是反映了药物的实际性能。性和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的性和味相配合,就造成了药物作用的差异,既能反映某些药物的共性,又能反映各药的个性。炮制常常通过对药物性味的影响,从而达到调整药物作用的目的。炮制对性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
熟地后,则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
2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玻璃胶配方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它是中医临床用药应当遵循的规律之一。升降浮沉与性味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属阳,作用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属阴,作用沉降。升降浮沉还与气味厚薄有关。清·《本草备要》云:“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药物经炮制后,由于性味的变化,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
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明·《本草纲目》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的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如黄柏原系清下焦湿热之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黄芩酒炒可增强上行清头目之热的作用。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经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莱菔子能升能降,生品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由此可见,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并非固定不变,可以通过炮制改变其作用趋向。
3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铸造砂箱
药物作用的部位常以归经来表示,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所谓归经就是指药物有选择性地对某些脏腑或经络表现出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如生姜能发汗解表,故入肺经,又能和胃止呕,故入胃经。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特别是用某些辅料炮制药物,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很多中药都能归几经,可以治几个脏腑或经络的疾病。临床上为了使药物更准确地针对主证,作用于主脏,发挥其疗效,需通过炮制来达到目的。药物经炮制后,作用重点可以发生变化,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增强,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相应地减弱,使其功效更加专一。如益智仁入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摄涎唾、固精、缩尿等功效;盐炙后则主入肾经,专用于涩精、缩尿。知母入肺、胃、肾经,具有清肺、凉胃、泻肾火的作用;盐炙后则主要作用于肾经,可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青皮入肝、胆、胃经,用醋炒后,可增
制吴茱萸强对肝经的作用。生地可入心经,以清营凉血为长,制成熟地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阴、益精补肾见长。
总之,炮制对药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在上述例子中,生地制成熟地后,不但性味发生改变,归经、功效也发生了变化。但因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在临床应用时,又不能单纯受归经的限制,必须与整个药性结合起来考虑。
4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土豆炮点火装置
在古代医药文献中,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的“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概念是一致的。药物通过炮制,可以达到去毒的目的。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几种方法联合运用。如蕲蛇去头,朱砂、雄黄水飞,川乌、草乌蒸或煮制,甘遂、芫花醋制,巴豆制霜等,均可去毒。
炮制有毒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去毒与存效并重,不可偏废,并且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毒性表现,选用恰当的炮制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顾此失彼,可能造成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的结果,达不到炮制目的。中药炮制降低药物毒性的主要途径分为三个方面:①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
、草乌等。②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马钱子等。③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4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328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用   药物   炮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