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域围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


背景技术:



2.围隔导流技术是应用于开放水体环境条件下再造流场、对局部水域进行水质改善工程的专项技术。围隔导流技术的应用,使开敞水域水质改善工程能够分区分期实施;在时间空间上对水流进行控制,可以根据需要调控内外水体的交换和对流混合。其特点:1)工程设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多次拆移拼装。2)非永久性设施,可以水面作业,工程成本相对低。3)工程实施安全性好,不破坏生态环境。
3.软性围隔主要包括浮体、柔性围隔幔、配重,浮体和配重分别设置在柔性围隔幔的顶部和底部,通过浮体浮在水面上,配重沉入水域底部,进而实现柔性围隔幔对水域的围挡。
4.由于大部分水面都会因为降雨、排水等因素,具有明显的水位波动,软性围隔可以随水位进行上下波动,能够适应水位变化,因此,在水生态治理修复中主要以软性围隔为主。
5.当水域的水位下降时,所需要的柔性围隔幔的高度降低,因此,在柔性围隔幔的底部形成褶皱,导致围隔底部很容易被来水中的泥沙等杂质覆盖,进而导致围隔功效丧失或减弱,甚至遭到破坏。为了解决当水域的水位下降时,在柔性围隔幔的底部形成褶皱的问题,专利cn113585200b采用了在柔性围隔幔的顶部和中下部均设置浮体的方式,利用设置在中下部的浮体产生的浮力,使中下部浮体以下的柔性围隔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进而避免了在柔性围隔幔的底部形成褶皱的问题;但是,当水域的水位下降时,由于整体所需要的柔性围隔幔的高度降低,而中下部浮体以下的柔性围隔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那么,会导致中下部浮体以上的柔性围隔幔向下坠,使中下部浮体以上的柔性围隔幔向下凹陷形成凹槽,虽然在柔性围隔幔中上部不存在泥沙,当水位下降较少,凹槽深度较浅时,影响还较小,但是,当水位下降较多,凹槽深度较深时,该凹槽的形成也会容纳其他异物,且由于中下部浮体以上的柔性围隔幔并未处于拉伸状态,降低了其耐冲击性,进而易导致柔性围隔幔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既能避免柔性围隔幔的底部因水位降低而产生褶皱,且不会影响柔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
7.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包括浮体、柔性围隔幔和配重体,所述浮体和配重体分别与柔性围隔幔的顶部和底部连接;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分别设置在柔性围隔幔的两侧,两个定位杆之间通过固定横杆连接,所述固定横杆设置在柔性围隔幔中部或上部的一侧,所述柔性围隔幔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与固定横杆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
体;还包括围隔幔压紧机构,所述围隔幔压紧机构设置在柔性围隔幔的另一侧,用于水位下降时,对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进行压紧。
9.本发明所述的浮体依靠浮力漂浮于水面,所述配重体沉入水域底部,所述柔性围隔幔用于实现水域围隔。
10.本发明所述定位杆的底部能固定在水域底部,用于实现固定横杆的固定,所述固定横杆一方面通过与柔性围隔幔上的固定体连接,确保固定体以下柔性围隔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不会再柔性围隔幔的底部产生褶皱;另一方面;固定横杆用于固定围隔幔压紧机构,作为围隔幔压紧机构的安装点,且固定横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柔性围隔幔在整体上起到定位作为,提高柔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
11.本发明所述围隔幔压紧机构能够对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下坠至围隔幔压紧机构的部分进行横向压紧,避免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下坠形成较大凹槽,在围隔幔压紧机构的压紧作用下使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也处理拉升状态,能提高柔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
12.综上,本发明通过设置横杆和围隔幔压紧机构,既能避免柔性围隔幔的底部因水位降低而产生褶皱,且不会影响柔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
13.进一步地,围隔幔压紧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固定板与固定横杆连接。
14.进一步地,围隔幔压紧机构包括弹性支撑体、第一定位横杆、第二定位横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
15.所述弹性支撑体设置在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下方,所述弹性支撑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或者弹性支撑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通过弹性件分别与第一定位横杆、第二定位横杆连接,且弹性支撑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的长度;
16.所述第一定位横杆和第二定位横杆分别设置在弹性支撑体的两个长边,且第二定位横杆通过固定板与固定横杆连接;
17.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横杆和第二定位横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铰接处连接,底端与弹性支撑体连接,在弹性支撑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一连杆。
18.上述围隔幔压紧机构的压紧原理如下:
19.当水位下降较少时,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底部形成较浅凹槽,柔性围隔幔底部进入弹性支撑体内,但是并未对弹性支撑体的底部产生压力,此时,围隔幔压紧机构的形状保持不变,不对柔性围隔幔底部进行横向夹紧,可依靠弹性支撑体能够在横向上对柔性围隔幔底部进行限位,避免其产生较大波动,从而提高柔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而较浅的凹槽也不会截留杂物;当水位下降较大时,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底部形成较大凹槽,当柔性围隔幔底与弹性支撑体的底部接触并对弹性支撑体的底部产生压力,弹性支撑体的底部在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向下移动,第一连杆向下移动使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相互铰接端向下移动,此时,第一定位横杆与第二定位横杆相互靠拢,第一定位横杆实现对柔性围隔幔底的横向压紧,将下坠的柔性围隔幔收纳于弹性支撑体内,避免因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下坠产生凹槽导致的降低其耐冲击性。
20.进一步地,固定体包括设置在柔性围隔幔一侧的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之间通过第二拉链连接,所述固定横杆穿设在第一固定体、第二
固定体和柔性围隔幔之间形成的环形通道内。
21.进一步地,固定体与柔性围隔幔采用相同材质。
22.进一步地,柔性围隔幔由多个围隔幔单体构成,相邻两个围隔幔单体之间通过第一拉链连接;每个围隔幔单体上均设置有固定体,每个围隔幔单体的顶部均设置有浮体,相邻两个浮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23.进一步地,固定横杆为分段式结构,由多个分段横杆构成,相邻两个分段横杆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24.进一步地,浮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杆之间通过连接扣可拆卸式连接,即浮体的两端可通过定位杆进行定位,提高浮体的稳定性。
25.进一步地,配重体为石笼。
26.进一步地,浮体采用橡胶制成;柔性围隔幔采用pvc制成。
2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8.1、本发明通过设置围隔幔压紧机构,能够避免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下坠形成较大凹槽,在围隔幔压紧机构的压紧作用下使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也处理拉升状态,能提高柔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
29.2、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围隔幔压紧机构对柔性围隔幔的压紧作用,另一端依靠固定横杆对柔性围隔幔的定位作用,二者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柔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
30.3、本发明的柔性围隔幔由多个围隔幔单体构成,能够根据水域围隔的长度合理拼接多个围隔幔单体。
附图说明
3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32.图1为本发明软体围隔的正视图;
33.图2为本发明软体围隔处于正常水位的侧视图;
34.图3为本发明软体围隔处于下降水位的侧视图;
35.图4为围隔幔压紧机构的放大图;
36.图5为实施例2中围隔幔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8.1-浮体;2-柔性围隔幔;3-配重体;4-定位杆;5-固定横杆;6-第一拉链;7-连接扣;8-固定板;9-围隔幔压紧机构;21-第一固定体;22-第二固定体;23-第二拉链;91-弹性支撑体;92-第一连杆;93-第二连杆;94-第三连杆;95-第一定位横杆;96-第二定位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40.实施例1:
41.如图1-图4所示,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包括浮体1、柔性围隔幔2和配重
体3,所述浮体1和配重体3分别与柔性围隔幔2的顶部和底部连接;其中,浮体1依靠浮力漂浮于水面,配重体3沉入水域底部,柔性围隔幔2用于实现水域围隔,浮体1采用橡胶制成;柔性围隔幔2采用pvc制成;配重体3为石笼,石笼包括钢筋笼,并在钢筋笼内装填石头。
42.为了提高浮体1的稳定性,浮体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杆4之间通过连接扣7可拆卸式连接。
43.还包括两个定位杆4,两个定位杆4分别设置在柔性围隔幔2的两侧,两个定位杆4之间通过固定横杆5连接,所述固定横杆5设置在柔性围隔幔2中部或上部的一侧,所述柔性围隔幔2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与固定横杆5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体;还包括围隔幔压紧机构9,所述围隔幔压紧机构9设置在柔性围隔幔2的另一侧,用于水位下降时,对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2进行压紧。
4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体与柔性围隔幔2采用相同材质;固定体包括设置在柔性围隔幔2一侧的第一固定体21和第二固定体22,其中,第一固定体21设置在第二固定体22上,第二固定体22能够包绕固定横杆5,所述第一固定体21和第二固定体22之间通过第二拉链23连接,第二拉链23采用全封闭水气密封拉链,所述固定横杆5穿设在第一固定体21、第二固定体22和柔性围隔幔2之间形成的环形通道内,使用时,将固定横杆5放置在固定体外侧,然后将第二固定体22从下往上包绕固定横杆5后,通过第二拉链23与第一固定体21连接,进而实现柔性围隔幔2固定在固定横杆5上,以确保固定体以下柔性围隔幔2始终处于拉伸状态,确保柔性围隔幔2的底部即与配重体3连接处不会因为水位下降而产生褶皱。并且,固定横杆5对柔性围隔幔2整体起到一定定位作用,以提高其耐冲击性。
45.围隔幔压紧机构9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固定板8与固定横杆5连接。
46.围隔幔压紧机构9包括弹性支撑体91、第一定位横杆95、第二定位横杆96、第一连杆92、第二连杆93和第三连杆94;
47.弹性支撑体91设置在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2下方,所述弹性支撑体9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具体地,弹性支撑体91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条状物编织呈网状结构,具有弹性的条状物可以直接直径为3-5的橡皮筋,且弹性支撑体9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2的长度,本实施例的长度方向为附图1中的水平方向;
48.第一定位横杆95和第二定位横杆96分别设置在弹性支撑体91的两个长边,且第二定位横杆96通过固定板8与固定横杆5连接,即第二定位横杆9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8连接,所述固定板8的一端与固定横杆5连接,两个固定板8分别置于柔性围隔幔2两侧;
49.第二连杆93和第三连杆94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横杆95和第二定位横杆96铰接;所述第一连杆92的上端与第二连杆93和第三连杆94的铰接处连接,底端与弹性支撑体91连接,在弹性支撑体9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杆93、第三连杆94和第一连杆92。
50.当水位下降较大时,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2底部形成较大凹槽,当柔性围隔幔底2与弹性支撑体91的底部接触并对弹性支撑体91的底部产生压力,弹性支撑体91的底部在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92向下移动,第一连杆92向下移动使第二连杆93和第三连杆94的相互铰接端向下移动,此时,第一定位横杆95与第二定位横杆96相互靠拢(第一定位横杆95靠近第二定位横杆96移动),第一定位横杆95实现对柔性围隔幔底2的横向压紧,将下坠的柔性围隔幔2收纳于弹性支撑体91内,避免因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2下
坠产生凹槽导致的降低其耐冲击性;当水位上涨时,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2在浮体1的作用下向上拉伸,围隔幔压紧机构9也在弹性支撑体91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即第二连杆93和第三连杆94水平设置,第二连杆93和第三连杆94将第一定位横杆95撑开,使第一定位横杆95不会对柔性围隔幔2产生水平挤压。
51.实施例2:
5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53.弹性支撑体91不同,本实施例的弹性支撑体91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通过弹性件分别与第一定位横杆95、第二定位横杆96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可以是弹簧。
54.实施例3:
55.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柔性围隔幔2由多个围隔幔单体构成,相邻两个围隔幔单体之间通过第一拉链6连接,第一拉链6采用全封闭水气密封拉链;每个围隔幔单体上均设置有固定体,每个围隔幔单体的顶部均设置有浮体1,相邻两个浮体1之间可拆卸式连接,也可采用全封闭水气密封拉链连接。
56.根据需要,固定横杆5可为分段式结构,由多个分段横杆构成,相邻两个分段横杆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或间隙配合等,即可以在分段横杆两端分别设置螺纹凹槽和螺纹凸起,螺纹凸起与螺纹凹槽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或者直接设置间隙配合的凹槽和凸起。
5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58.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包括浮体(1)、柔性围隔幔(2)和配重体(3),所述浮体(1)和配重体(3)分别与柔性围隔幔(2)的顶部和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杆(4),两个定位杆(4)分别设置在柔性围隔幔(2)的两侧,两个定位杆(4)之间通过固定横杆(5)连接,所述固定横杆(5)设置在柔性围隔幔(2)中部或上部的一侧,所述柔性围隔幔(2)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与固定横杆(5)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体;还包括围隔幔压紧机构(9),所述围隔幔压紧机构(9)设置在柔性围隔幔(2)的另一侧,用于水位下降时,对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2)进行压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围隔幔压紧机构(9)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固定板(8)与固定横杆(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围隔幔压紧机构(9)包括弹性支撑体(91)、第一定位横杆(95)、第二定位横杆(96)、第一连杆(92)、第二连杆(93)和第三连杆(94);所述弹性支撑体(91)设置在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2)下方,所述弹性支撑体(9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或者弹性支撑体(91)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通过弹性件分别与第一定位横杆(95)、第二定位横杆(96)连接,且弹性支撑体(9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2)的长度;所述第一定位横杆(95)和第二定位横杆(96)分别设置在弹性支撑体(91)的两个长边,且第二定位横杆(96)通过固定板(8)与固定横杆(5)连接;所述第二连杆(93)和第三连杆(94)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横杆(95)和第二定位横杆(96)铰接;所述第一连杆(92)的上端与第二连杆(93)和第三连杆(94)的铰接处连接,底端与弹性支撑体(91)连接,在弹性支撑体(9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杆(93)、第三连杆(94)和第一连杆(9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包括设置在柔性围隔幔(2)一侧的第一固定体(21)和第二固定体(22),所述第一固定体(21)和第二固定体(22)之间通过第二拉链(23)连接,所述固定横杆(5)穿设在第一固定体(21)、第二固定体(22)和柔性围隔幔(2)之间形成的环形通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与柔性围隔幔(2)采用相同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围隔幔(2)由多个围隔幔单体构成,相邻两个围隔幔单体之间通过第一拉链(6)连接;每个围隔幔单体上均设置有固定体,每个围隔幔单体的顶部均设置有浮体(1),相邻两个浮体(1)之间可拆卸式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杆(5)为分段式结构,由多个分段横杆构成,相邻两个分段横杆之间可拆卸式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杆(4)之间通过连接扣(7)可拆卸式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体(3)为石笼。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
浮体(1)采用橡胶制成;柔性围隔幔(2)采用pvc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包括浮体、柔性围隔幔和配重体,所述浮体和配重体分别与柔性围隔幔的顶部和底部连接;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分别设置在柔性围隔幔的两侧,两个定位杆之间通过固定横杆连接,所述固定横杆设置在柔性围隔幔中部或上部的一侧,所述柔性围隔幔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与固定横杆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体;还包括围隔幔压紧机构,所述围隔幔压紧机构设置在柔性围隔幔的另一侧,用于水位下降时,对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进行压紧。本发明既能避免柔性围隔幔的底部因水位降低而产生褶皱,且不会影响柔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


技术研发人员:

杜冰 史加达 姚巧玲 陈法宇 袁海波 王进辉 华锐 李泓毅 刘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8

技术公布日:

2022/12/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2:0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3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横杆   柔性   所述   连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