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公路路面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公路路面排水系统主要分为两种排水方式;
3.第一种排水方式针对未设置拦水带的公路,路面雨水通过横坡排向道路外侧,并通过边坡漫流至边沟排水;
4.第二种排水方式针对设置拦水带或路肩边沟的公路,路面雨水通过横坡排至拦水带或路肩边沟,并通过拦水带泄水口和急流槽将雨水排至边沟。
5.对于第一种排水方式,雨水将会对边坡形成冲刷;当雨量较大、边坡防护不足时,可能会造成道路边坡防护损坏,并进一步造成路基损坏。
6.对于第二种排水方式,雨水集中于泄水口处排放,为了避免对边坡的冲刷,通常都会设置急流槽(泄水口和急流槽的设置间距一般为25-50m),而急流槽通常为水泥结构,对道路沿线的景观、风貌影响较大。
7.所以,亟需一种公路路面排水系统,既实现雨水引排,又不影响边坡景观风貌。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包括纵向铺设的中央分隔带,所述中央分隔带的两侧分别设置公路路面,所述公路路面的另一侧设置土路肩,所述土路肩的另一侧设置边坡,所述边坡另一侧的坡底设置边沟;
10.所述中央分隔带底部设置有排水盲沟,所述公路路面内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水管,所述土路肩顶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集水井,任一集水井沿垂向布置;
11.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排水盲沟,任一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集水井;
12.所述边坡内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第二排水管,任一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集水井,任一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边沟;
13.所述土路肩上设置有拦水件,所述拦水件沿土路肩延伸,所述拦水件连接于集水井远离公路路面的一侧。
14.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井的顶面上铺设井盖。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管与集水井的连接点高于第二排水管与集水井的连接点。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管自中央分隔带向下倾斜延伸至集水井,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倾角不小于1
°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水管自集水井向下倾斜延伸至边沟,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倾角不小于1
°

18.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盲沟的底部设置有纵向盲管,所述纵向盲管沿中央分隔带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一端连通于纵向盲管。
19.进一步地,所述边坡的坡底设置有护坡道,所述护坡道沿横向延伸,且护坡道高于第二排水管。
20.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井为现浇水泥混凝土井、预制水泥混凝土井或水泥混凝土模块。
21.进一步地,所述拦水件为拦水带或路肩边沟。
2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23.中央分隔带通过第一排水管横向接入集水井,拦水件拦截公路路面雨水并使其排入集水井,集水井内收集的雨水从隐藏的第二排水管排入边沟,使得里面雨水不再流经边坡,避免边坡冲刷,也避免在边坡上设置急流槽等水利设施,从而边坡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防护和绿化种植,提升边坡的安全性和绿化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26.图中:1-中央分隔带,2-公路路面,3-土路肩,4-边坡,5-护坡道,6-边沟,7-排水盲沟,8-第一排水管,9-集水井,10-第二排水管,11-纵向盲管,12-拦水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请参阅附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包括纵向铺设的中央分隔带1,所述中央分隔带1的两侧分别设置公路路面2,所述公路路面2的另一侧设置土路肩3,所述土路肩3的另一侧设置边坡4,所述边坡另一侧的坡底设置边沟6;所述中央分隔带1底部设置有排水盲沟7,所述公路路面2内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水管8,所述土路肩3顶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集水井9,任一集水井9沿垂向布置;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排水管8的一端连通排水盲沟7,任一所述第一排水管8的另一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集水井9;所述边坡4内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第二排水管10,任一所述第二排水管10的一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集水井9,任一所述第二排水管10的另一端延伸至边沟6;所述土路肩3上设置有拦水件12,所述拦水件12沿土路肩3延伸,所述拦水件12连接于集水井9远离公路路面2的一侧。
29.常态下,中央分隔带1和边坡4上均铺设绿植,来提高城市风貌,下雨时,中央分隔带1上的雨水渗进排水盲沟7,并从第一排水管8排入集水井9内,避免对公路路面2的冲刷,公路路面2上的雨水被土路肩3上的拦水件12完全遮挡排入集水井9,公路路面2上的雨水不会经过土路肩3向边坡4,避免对边坡4的冲刷;集水井9内的雨水从第二排水管10直接排向边沟6,使得路面雨水不再流经边坡4,避免对边坡4的冲刷,避免在边坡4上设置急流槽破坏景观风貌,使得边坡4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防护和绿化,提升边坡的安全性和绿化种植效果。
30.为了提高公路路面2在集水井9处的安全性,所述集水井9的顶面上铺设井盖。
31.为了提高雨水排放效果,避免雨水倒灌,所述第一排水管8与集水井9的连接点高于第二排水管10与集水井9的连接点。
32.为了进一步提高雨水排放效果,所述第一排水管8自中央分隔带1向下倾斜延伸至集水井9,所述第一排水管8的倾角不小于1
°
;所述第二排水管10自集水井9向下倾斜延伸至边沟6,所述第二排水管10的倾角不小于1
°
;本实施例中不设置第一排水管8或第二排水管10的倾角上限。
33.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央分隔带1处雨水收集的效果,所述排水盲沟7的底部设置有纵向盲管11,所述纵向盲管11沿中央分隔带1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8一端连通于纵向盲管11。
34.为了提高边坡4坡底处的强度,所述边坡4的坡底设置有护坡道5,所述护坡道5沿横向延伸,且护坡道5高于第二排水管10。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水井9为现浇水泥混凝土井、预制水泥混凝土井或水泥混凝土模块。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拦水件12为拦水带或路肩边沟。
37.综上所述,本技术中央分隔带通过第一排水管横向接入集水井,拦水件拦截公路路面雨水并使其排入集水井,集水井内收集的雨水从隐藏的第二排水管排入边沟,使得里面雨水不再流经边坡,避免边坡冲刷,也避免在边坡上设置急流槽等水利设施,从而边坡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防护和绿化种植,提升边坡的安全性和绿化效果。
38.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铺设的中央分隔带(1),所述中央分隔带(1)的两侧分别设置公路路面(2),所述公路路面(2)的另一侧设置土路肩(3),所述土路肩(3)的另一侧设置边坡(4),所述边坡另一侧的坡底设置边沟(6);所述中央分隔带(1)底部设置有排水盲沟(7),所述公路路面(2)内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水管(8),所述土路肩(3)顶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集水井(9),任一集水井(9)沿垂向布置;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排水管(8)的一端连通排水盲沟(7),任一所述第一排水管(8)的另一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集水井(9);所述边坡(4)内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第二排水管(10),任一所述第二排水管(10)的一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集水井(9),任一所述第二排水管(10)的另一端延伸至边沟(6);所述土路肩(3)上设置有拦水件(12),所述拦水件(12)沿土路肩(3)延伸,所述拦水件(12)连接于集水井(9)远离公路路面(2)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9)的顶面上铺设井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8)与集水井(9)的连接点高于第二排水管(10)与集水井(9)的连接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8)自中央分隔带(1)向下倾斜延伸至集水井(9),所述第一排水管(8)的倾角不小于1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管(10)自集水井(9)向下倾斜延伸至边沟(6),所述第二排水管(10)的倾角不小于1
°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沟(7)的底部设置有纵向盲管(11),所述纵向盲管(11)沿中央分隔带(1)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8)一端连通于纵向盲管(11)。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4)的坡底设置有护坡道(5),所述护坡道(5)沿横向延伸,且护坡道(5)高于第二排水管(10)。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9)为现浇水泥混凝土井、预制水泥混凝土井或水泥混凝土模块。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水件(12)为拦水带或路肩边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路面排水系统,包括纵向铺设的中央分隔带,所述中央分隔带的两侧分别设置公路路面,所述公路路面的另一侧设置土路肩,所述土路肩的另一侧设置边坡,所述边坡另一侧的坡底设置边沟;所述中央分隔带底部设置有排水盲沟,所述公路路面内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水管,所述土路肩顶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集水井;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排水盲沟,任一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集水井;所述边坡内部纵向顺序设置有多个第二排水管,任一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集水井,任一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边沟;本申请既实现雨水引排,又不影响边坡景观风貌。又不影响边坡景观风貌。又不影响边坡景观风貌。


技术研发人员:

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省科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1

技术公布日:

2022/1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7:2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26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排水管   路面   边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