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泥塑陶瓷

第十章泥塑陶瓷(一)
第一节从"女娲捏泥人"说起
(土生土长的妹花、长江陶瓷话古、一方水土的恩赐)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位大母神、文化发明之神。相传她的一个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人类。空气中取水
古代著名诗人屈原《天问》中有"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的问句。意为,既然女娲制造了人,那么她自己的身体又是由谁制造的呢?可见,"女娲造人"之说在屈原时代已非常流行了。神话中的女娲是如何造人的呢?古书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义》。)抟,指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抟黄土作人,就是和土为泥作人。古代有"抟埴"之工,是用粘土做成陶器的坯子。(古人制陶时先要和泥制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女娲造人"神话中,都有女娲娘娘以水和泥,捏制人类和万物的细节:相传女娲娘娘造万物,先造六畜后造人。
一开始,天是一团混沌,地是一堆泥巴,女娲娘娘掺水盘泥巴玩。第一天,女娲娘娘把泥巴摔来摔去,摔出一只鸡子,鸡子一叫,天门开了,日月星辰一齐出来了。第二天,女娲娘娘把泥巴摔来摔去,摔出一只狗子,狗子跑,地门开了,出现了东南西北四方。女娲娘娘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依次
摔出猪子、羊子、牛、马来,合为六畜。为了照管六畜,女娲又造了人。人是第七天用泥巴拌水捏出来的。捏成后,女娲娘娘又吐唾沫吹气,所以,人就有了灵气,称万物之灵。
我们知道,神话是原始先民生活的投影。"抟黄土作人",是上古人类以泥团为原料,从事塑作活动的折射,从这一意义上说,女娲是那一时代的泥塑大师。
一、土生土长的妹花中国的泥塑、陶、瓷艺术是植根于农耕文化的土生土长的妹花。
洗肾机早期的泥塑,应从制作陶坯的时代算起。那时的人们,在揉捏泥团制作生活工具时,也少不了做一些泥偶泥玩。由于泥制的东西不经烧制难以久存,所以我们只有凭借一些古陶制品来发现和考证上古先民的泥塑踪影。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陶制小猪、小羊、小人头像,屈家岭文化出土的陶鸡、陶鸟再现了当时人们泥塑的生动。(图1)泥坯经过火的冶炼,便获得坚硬的品质。从近现古发掘的实物看,中国至少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器制品。一般认为,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陶器是1962年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陶器,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历史。此后,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和龙山文化的黑陶工艺是早期中国陶器艺术的代表。
陶器的起源,正如恩格期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道的:"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超导限流器
个目的"。的确,人们在使用编织容器时,出于防止漏水或耐火的目的,往往在这些容器上涂些泥土再入火烧烤,却无意中得到了烧结成形的硬土块。根据这一偶然的发现,反复试验、摸索,一个仿照自然瓜壳类容器或编织容器的土陶制品便脱胎而出。近代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制陶仍然使用这种原始的方式。
原始社会,农业的发明是妇女的功绩,初期农业工作主要由妇女承担,这是决定妇女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占主要地位,成为家庭主人的原因之一。因此,早期陶器的制作最初是由妇女来承担的。
瓷器脱胎于陶器,是在陶器基础上的发明创造。人们在陶土和烧陶的炉温上不断改进,从而烧制成温度较高、胎质细腻的硬陶。商代"釉"的出现,为"陶"向"瓷"过渡准备了条件。釉陶,也就是原始瓷,已经近似后来的瓷了。这样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提高,终于在东汉时的浙江上虞地区烧造出比较成熟的青釉瓷。
泥塑、陶、瓷三者孕育于泥土母体,发展上也互相关联。但并不互相取代和融合。
泥塑简便易成,信手捏就,不用过火就可遍地开花,并且能大能小,上得殿堂(受人供奉的泥菩萨),下得陋巷(孩童手中的玩偶)。陶器多为火窑烧制,成本低廉,对土质和炉温的要求不太高。工艺上,工人们善于因材施艺,发挥材料的天然美感,成品更接近泥土本质的"土味";高温焙烧后的瓷器则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仅质地更坚固耐用,而且胎质细腻爽滑,清脆有声,外观上釉后,水玻璃般
的滑润、透亮、如冰似玉、超凡脱俗。尤其是含多种金属元素的釉经高温溶化浸润入坯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彩纹理效果,行话称"窑变",此类瓷作更是瓷中难觅的珍品。
泥塑,陶艺与瓷艺在各自适宜的生长环境下,相继绽放出三朵品格独异的艺术之花。
二、长江陶瓷话古陶器是人类原始定居生活的产物,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往往是以陶器的发现为标志的。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陶器是在长江流域的江西省发现的,近些年考古界又有了新进展:1977年在江苏省溧水县白马回峰山的神仙洞中,发现一块泥质红褐陶片,其火候低,质地疏松,系与人类颞骨及最后鬣狗等动物化古共存出土的。根据同层炭屑的碳14测定,距今为10000年左右。
1988年,在湖南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比较原始的贴塑成形的圜底器和少量三足器,陶胎呈现黑或深灰,外表呈红,胎壁中往往夹有稻壳,器形造型多样,经北京大学考古系碳14测试,其年代距今9100±200年。最近又在道县洞穴遗址中发现更加原始的夹碳陶器残片,经测定其年代距今至少一万年以上,一说一万四千年左右。
如果这些发现可靠,那么,不仅中国陶瓷起源的时代又要向前推进,而且,也无可争辩地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古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摇篮。
新石器时期,长江流域的陶艺以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河姆渡文化遗址的陶器为代表。在长江上游地区的大溪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以磨光的红陶为主,也有少数彩陶。陶器的形体依生活中的炊饮器具功能而不同。朱绘、戳印纹是大溪陶器的特。
中游屈家岭陶器以彩陶纺轮和莲胎彩陶最具特。彩陶纺轮是一种细泥质的生产工具,彩绘有橙黄、橙红和褐黑三种,线条粗放。薄如蛋壳的彩陶器的出现,代表了屈家岭文化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湖北天门邓家湾原始社会末期遗址出土的大批红陶小动物,陶象、羊、狗、猴、熊、豹、鼠、蛙、龟、鸡、鹰等,各具形态,造型逼真。小陶鹰长仅5.6厘米、宽4.3厘米,作展翅欲飞状……数以百计的小陶鸟当是楚地先民鸟崇拜的遗存。(图2)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原始陶器和陶艺作品,更是借助制陶捏塑工艺,注入河姆渡人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的原始艺术杰作。这些作品中,既有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具,也有随意捏制的玩具陶偶,还有在实用器上进行堆塑装饰的艺术品。如陶猪,体态丰满,憨态可掬。陶羊,身躯浑圆,作昂首匍匐行走状。陶鱼,两鳍塑成翅膀状,身浑圆并戳印以圈纹象征鳞片,意在表现游弋飞翔的动态。陶人头像,眉眼以细线勾画,鼻子捏出,有的头颅顶部见有一排极细的小孔,推测当时应插有饰品。一些陶器的盖钮上或作展翅飞翔之双燕,或捏塑成小狗。
小狗有翘首竖耳的趴卧状和昂首翘尾奔跑状之分,生动有趣。
陶器刻画也是河姆渡陶艺的一大特。这是以一尖状物刻画在未干的陶坯上,然后烧制成型的。河姆渡的陶器刻画,线条苍劲古朴,粗犷有力,既有形象的写实图像,又有抽象的写意作品。题材有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天空的太阳等。如表现禾苗茁壮、渔业丰盛的鱼禾纹陶盆,寄托河姆渡人祈求丰年、家畜兴旺的稻穗纹陶盆和猪纹陶钵,画面简洁,寓意深刻,风格朴实又生机盎然。(附图)新石器晚期,在长江以南的东南广大地区,又发展了另一种陶器--几何印纹陶。twamp
印纹陶最早出现于晚期的山背文化(公元前两千三百多年)。江西修水山背遗址出土的60多件完整的陶器中,多数是几何印纹陶。春秋战国时期,印纹陶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得到更大的发展,其中浙江萧山、绍兴富盛两地生产规模最大,有窑址20多处。上海金山县戚家墩战国村落遗址、绍兴漓渚23座中小型战国墓、江西清江牛头山4座战国墓都出土了大批印纹陶器。
印纹陶上的几何形花纹,是在陶坯未干前,用印模按照所定部位捺印上去,然后进行烧制的。这种几何纹样有水浪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绳纹等几十种。它们连续的出现,形成一种循环往复,规律有序的图案美。
早在浙江上虞发现的商代青瓷窑址,已证明这里商代就有了原始瓷器了。
到了东汉,终于在浙江上虞、余姚、宁波、永嘉等地烧出了成熟的瓷器。瓷器是古代越民在白陶、印纹硬陶的基础上,用专门的瓷窑--长形窑,俗称"龙窑"烧制出来的。
流化床瓷的产生,揭开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新篇章。从此以后,瓷在大江南北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瓷艺的发展更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六朝时江浙一带,以青瓷为主,但作品的装饰性更强了。出现了青瓷连花尊、青瓷佛像、瓷灯、魂瓶(一种宗教明器)等新品种。装饰方法有压印、刻花、堆贴、塑饰、雕镂、釉彩等。唐代越窑的特点是,胎骨较簿,施釉均匀,釉青翠莹润。唐人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从不同的角度赞叹越瓷如玉似冰之美(详后)。
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多彩瓷和白釉花瓷也是别具特的。
宋代瓷窑以江西景德镇的"影青器"为代表,浙江龙泉窑、江西吉州窑的瓷艺也颇负盛名。
物流追踪系统早在宋代,中国瓷在欧州市场就与黄金等价,为满足瓷器的对外输出,唐宋时就形成了一条与陆上"丝绸之路"齐名的海上通道,"陶瓷之路"通过宁波(古明州)厦门等地装船出口。在许多西方人眼中,"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古代的瓷器是中华灿烂文化的象征,中国人的骄傲。这其中也有长江古代劳动人民和陶瓷工匠们的杰出贡献。
三、一方水土的恩赐长江流域民间泥塑、陶瓷工艺的发展,固然是长江流域地区农耕文明的产物,也与长江流域这一方水土的恩赐分不开。长江流域内分布着不少便于塑作的湿润松软的河泥和粘土,这些河泥和粘土以不同的品质,分别适应着人们从事泥塑或制陶烧瓷的需要。江南太湖平原的出产的磁泥,使得苏州及无锡两地的泥人捏塑得到了发展。苏州虎丘"有一处泥土最滋润,俗称'滋泥'。凡为上
细泥人,大小绢人塑头,必用此处之泥,塑真尤必用此泥"(顾禄《桐桥倚棹录》卷十一)。无锡惠山磁泥土质细腻,性能粘结,可塑性极好,也是泥塑造型的上乘泥料。贵州黄平泥哨取材于当地特有的白善泥和黑泥,湖北嘉鱼的鱼型泥叫"呜嘟",也取材于江边河泥制成。这种河泥含有乌沙、细腻富有粘性,融合性能好,成品晒干后无裂纹。
宜兴陶瓷的兴盛,得助于当地出产的一种特有的天青泥(紫泥)。著名画家吴冠中在谈到宜兴风物时,颇具深情地说:"宜兴的美名是与紫砂陶紧密联系在一起,紫砂,那是独特的土壤,使我想起土生土长。扬名宇内却是由于土生土长,土里什么都长得出来。'土生土长'真是不可限量"。
明代产生的湖北马口陶器,也仰仗得天独厚的泥土资源。马口地处汉水之滨的汉川县,在当地大片黄土丘陵地带,出产一种含有丰富钾、钠、钙、铝硅酸盐的泥土,特别是附近的英山、猫子山的窑子泥、糍泥、黄腊泥、胶壳泥,质地细腻不含沙粒,烧出的陶器,坚固耐用,不怕酸碱,用以贮存食物,不腐、不烂、不变味、腌泡蔬菜三年不坏。因此,远在千里的四川榨菜要专用马口陶坛腌制。解放前曾有外商来定购大批药水坛。解放后,马口成了国家化工硫酸缸的生产基地。
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高岭村,出产高岭土(瓷土)。这种土又白又嫩,尤如玉土一般,明显区别于江西别处特有的红壤。景德镇瓷之所以有"白如玉"之美称,主要是用了这种白土。
高岭土的质地优良已闻名中外。"高岭"一词,也已成为全世界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
关于高岭土,当地还流传种种有趣的传说。其中之一就讲述了高岭土的诞生。很久以来,在高岭村有座小庙,庙里供奉的是土地神。一天,疲劳之极的瓷工们在庙里祈祷后昏然欲睡。突然,一位鹤发童颜,面目慈祥的老人飘然而至。老人手托金钵,指点好瓷土的位置所在。瓷工们猛然惊醒,提着工具,按仙人指点的位置试着开挖,果然挖出了上好的瓷土。于是,这座小庙的土地神就被瓷工们供为瓷土神。
显然,这一传说是中国民间固有的土地崇拜与陶瓷行业神灵崇拜结合的产物。所谓的神灵是不存在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要感谢的,还是足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9:2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237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陶器   女娲   文化   中国   原始   发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