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产品安装过程中,传统的安装方式是人工直接将产品塞进支架内,费时费力,且组装过程中易损坏产品,导致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拉伸装置,用于增加产品安装过程中的装配间隙,提高加工效率。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拉伸装置,用于对支架上的夹臂进行拉伸以增加所述夹臂之间的装配间隙,所述拉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和内撑机构;
5.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用于固定所述支架且使所述支架上的夹臂朝向所述间隙;
6.所述内撑机构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一撑料杆、第二滑动件和第二撑料杆,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间隙中,所述第一撑料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间隙中的部分且伸入相邻的两个所述夹臂之间,当所述第一滑动件相对所述第一定位块滑动时,所述第一撑料杆抵持其中一个所述夹臂沿第一方向远离另一个夹臂;
7.所述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间隙中,所述第二撑料杆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间隙中的部分且伸入相邻的两个所述夹臂之间,当所述第二滑动件相对所述第二定位块滑动时,所述第二撑料杆抵持其中一个夹臂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远离另一个夹臂。
8.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当第一滑动件相对第一定位块滑动或者第二滑动件相对第二定位块滑动时,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撑料杆或者第二滑动件上的第二撑料杆对支架上的夹臂进行拉伸,以增加一个夹臂与另一个夹臂之间的装配间隙,可以将产品方便快捷地装入支架内,提高加工效率。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部和多个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并位于所述间隙中,所述第一撑料杆设于所述第一抵持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形成第一避让槽;
10.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二滑动部和多个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并位于所述间隙中,所述第二撑料杆设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抵持部之间形成第二避让槽;
11.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可滑动地限位连接于所述第二避让槽内,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二抵持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内。
12.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第一滑动部在滑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抵持部在第二避让槽内活动,可以限制第一滑动部相对第二滑动部的活动空间,第二滑动部在滑动过程中带动第二抵持部在第一避让槽内活动,可以限制第二滑动部相对第一滑动部的活动空间,使得第一抵持部上的第一撑料杆和第二抵持部上的第二撑料杆在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的滑动轨迹上移动,以对夹臂进行内撑,便于将产品安装在支架上。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拉杆机构,所述拉杆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拉杆件、第二固定块和第二拉杆件,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分别设于所述底座的端部,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拉杆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拉杆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
14.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第一拉杆以第一固定块为支点拉动第一滑动件,使得第一滑动件可以相对第一定位块滑动;第二拉杆以第二固定块为支点拉动第二滑动件,使得第二滑动件可以相对第二定位块滑动。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件靠近所述第一拉杆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拉杆件包括第一卡持块、第一拉伸部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卡持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持连接,所述第一卡持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拉伸部,所述第一拉伸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持块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一卡持块和所述第一固定块。
16.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在第一滑动件上设置适配第一卡持块的第一卡持部,第一拉伸部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带动第一卡持块移动,使得第一卡持块卡持的第一卡持部带动第一滑动件相对第一定位块滑动;第一拉伸部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以支撑第一拉伸部伸出第一固定块的部分保持预设拉伸长度。
1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持块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卡持部包括第一限位条、第二限位条和第三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条远离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二限位条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第二限位条和第三限位条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三限位条远离所述第二限位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
18.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将第一限位板的部分卡持在第一限位槽内,第三限位条卡持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使得第一卡持部可选择地与第一卡持块配合或脱离第一卡持块。
1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伸部包括第一螺杆以及第一握把,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且连接所述第一握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第一固定块。
20.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握把拉动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带动第一卡持块和与第一卡持块配合的第一卡持部移动,从而第一卡持部带动第一滑动部相对第
一定位块移动。
2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件靠近所述第二拉杆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拉杆件包括第二卡持块、第二拉伸部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卡持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连接,所述第二卡持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拉伸部,所述第二拉伸部远离所述第二卡持块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块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外侧,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卡持块和第二固定块。
22.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在第二滑动件上设置适配第二卡持块的第二卡持部,第二拉伸部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带动第二卡持块移动,使得第二卡持块卡持的第二卡持部带动第二滑动件相对第二定位块滑动;第二拉伸部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以支撑第二拉伸部伸出第二固定块的部分保持预设拉伸长度。
2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持块包括第三限位板、第四限位板和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板和所述第四限位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卡持部包括第四限位条、第五限位条和第六限位条,所述第四限位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所述第四限位条远离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限位条,所述第五限位条远离所述第四限位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限位条,所述第四限位条、第五限位条和第六限位条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板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六限位条远离所述第五限位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之间。
24.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将第三限位板的部分卡持在第二限位槽内,第六限位条卡持在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之间,使得第二卡持部可选择地与第二卡持块配合或脱离第二卡持块。
2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拉伸部包括第二螺杆以及第二握把,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限位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块且连接所述第二握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四限位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块。
26.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二握把拉动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带动第二卡持块和与第二卡持块配合的第二卡持部移动,从而第二卡持部带动第二滑动部相对第二定位块移动。
2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支撑座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底座背离所述定位机构的一侧与所述驱动件的传动端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底座旋转。
28.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可以带动底座变更加工方向,以使操作人员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对支架进行安装产品,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29.上述拉伸装置中,当第一滑动件相对第一定位块滑动或者第二滑动件相对第二定位块滑动时,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撑料杆或者第二滑动件上的第二撑料杆对支架上的夹臂进行拉伸,以增加一个夹臂与另一个夹臂之间的装配间隙,可以将产品方便快捷地装入支架内,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拉伸装置中定位机构、内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拉伸装置中拉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6.拉伸装置100
37.支架10
38.夹臂11
39.产品20
40.底座30
41.导向件31
42.定位机构40
43.第一定位块41
44.定位凸块411
45.第二定位块42
46.间隙43
47.内撑机构50
48.第一滑动件51
49.第一滑动部511
50.第一抵持部512
51.第一避让槽513
52.第一卡持部514
53.第一限位条5141
54.第二限位条5142
55.第三限位条5143
56.第一限位槽5144
57.第一撑料杆52
58.第二滑动件53
59.第二滑动部531
60.第二抵持部532
61.第二避让槽533
62.第二卡持部534
63.第四限位条5341
64.第五限位条5342
65.第六限位条5343
66.第二限位槽5344
67.第二撑料杆54
68.拉杆机构60
69.第一固定块61
70.第一拉杆件62
71.第一卡持块621
72.第一限位板6211
73.第二限位板6212
74.第一连接杆6213
75.第一拉伸部622
76.第一螺杆6221
77.第一握把6222
78.第一弹性件623
79.第二固定块63
80.第二拉杆件64
81.第二卡持块641
82.第三限位板6411
83.第四限位板6412
84.第二连接杆6413
85.第二拉伸部642
86.第二螺杆6421
87.第二握把6422
88.第二弹性件643
89.第一限位件65
90.第二限位件66
91.支撑座70
92.驱动件80
93.旋转气缸81
94.连接轴82
95.第一方向x
96.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9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9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9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
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底”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100.可以理解,当描述两组件平行/垂直设置时,两组件之间的夹角相对于标准的平行/垂直允许存在
±
10%的公差。
10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伸装置,用于对支架上的夹臂进行拉伸以增加夹臂之间的装配间隙,拉伸装置包括底座,拉伸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和内撑机构。
102.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间隔设置于底座上。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设有间隙,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用于固定支架且使支架上的夹臂朝向间隙。
103.内撑机构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一撑料杆、第二滑动件和第二撑料杆,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第一定位块且至少部分位于间隙中。第一撑料杆连接于第一滑动件位于间隙中的部分且伸入相邻的两个夹臂之间,当第一滑动件相对第一定位块滑动时,第一撑料杆抵持其中一个夹臂沿第一方向远离另一个夹臂。
104.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第二定位块且至少部分位于间隙中,第二撑料杆连接于第二滑动件位于间隙中的部分且伸入相邻的两个夹臂之间。当第二滑动件相对第二定位块滑动时,第二撑料杆抵持其中一个夹臂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远离另一个夹臂。
105.上述拉伸装置中,当第一滑动件相对第一定位块滑动或者第二滑动件相对第二定位块滑动时,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撑料杆或者第二滑动件上的第二撑料杆对支架上的夹臂进行拉伸,以增加一个夹臂与另一个夹臂之间的装配间隙,可以将产品方便快捷地装入支架内,提高加工效率。
1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107.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伸装置100,用于对支架10上的夹臂11进行拉伸以增加夹臂11之间的装配间隙43,拉伸装置100包括底座30,拉伸装置100还包括定位机构40和内撑机构50。
108.定位机构40包括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间隔设置于底座30上。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之间设有间隙43,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用于固定支架10且使支架10上的夹臂11朝向间隙43。
109.内撑机构50包括第一滑动件51、第一撑料杆52、第二滑动件53和第二撑料杆54,第一滑动件51可滑动地连接第一定位块41且至少部分位于间隙43中。第一撑料杆52连接于第一滑动件51位于间隙43中的部分且伸入相邻的两个夹臂11之间,当第一滑动件51相对第一定位块41滑动时,第一撑料杆52抵持其中一个夹臂11沿第一方向x远离另一个夹臂11。
110.第二滑动件53可滑动地连接第二定位块42且至少部分位于间隙43中,第二撑料杆54连接于第二滑动件53位于间隙43中的部分且伸入相邻的两个夹臂11之间。当第二滑动件53相对第二定位块42滑动时,第二撑料杆54抵持其中一个夹臂11沿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远离另一个夹臂11。
111.上述拉伸装置100中,当第一滑动件51相对第一定位块41滑动或者第二滑动件53相对第二定位块42滑动时,第一滑动件51上的第一撑料杆52或者第二滑动件53上的第二撑料杆54对支架10上的夹臂11进行拉伸,以增加一个夹臂11与另一个夹臂11之间的装配间隙43,可以将产品20方便快捷地装入支架10内,提高加工效率。
112.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51包括第一滑动部511和多个第一抵持部512,第一滑动部511滑动连接第一定位块41。多个第一抵持部512连接第一滑动部511并位于间隙43中,第一撑料杆52设于第一抵持部512上,相邻的两个第一抵持部512之间形成第一避让槽513。
113.第二滑动件53包括第二滑动部531和多个第二抵持部532,第二滑动部531滑动连接第二定位块42。多个第二抵持部532连接第二滑动部531并位于间隙43中,第二撑料杆54设于第二抵持部532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抵持部532之间形成第二避让槽533。
114.一个或多个第一抵持部512可滑动地限位连接于第二避让槽533内,一个或多个第二抵持部532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避让槽513内。
115.第一滑动部511在滑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抵持部512在第二避让槽533内活动,可以限制第一滑动部511相对第二滑动部531的活动空间。第二滑动部531在滑动过程中带动第二抵持部532在第一避让槽513内活动,可以限制第二滑动部531相对第一滑动部511的活动空间,使得第一抵持部512上的第一撑料杆52和第二抵持部532上的第二撑料杆54在第一滑动部511和第二滑动部531的滑动轨迹上移动,以对夹臂11进行内撑,便于将产品20安装在支架10上。
116.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拉伸装置100还包括拉杆机构60,拉杆机构60包括第一固定块61、第一拉杆件62、第二固定块63和第二拉杆件64。第一固定块61、第二固定块63分别设于底座30的端部,第一拉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滑动件51,第一拉杆件62沿第一方向x可滑动地连接第一固定块61。第二拉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滑动件53,第二拉杆件64沿第一方向x可滑动地连接第二固定块63。
117.第一拉杆以第一固定块61为支点拉动第一滑动件51,使得第一滑动件51可以相对第一定位块41滑动;第二拉杆以第二固定块63为支点拉动第二滑动件53,使得第二滑动件53可以相对第二定位块42滑动。
118.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51靠近第一拉杆件62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持部514。第一拉杆件62包括第一卡持块621、第一拉伸部622和第一弹性件623,第一卡持块621的一端与第一卡持部514卡持连接,第一卡持块62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拉伸部622。第一拉伸部622远离第一卡持块621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块61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块61的外侧,第一弹性件623的两端分别抵持于第一卡持块621和第一固定块61。
119.通过在第一滑动件51上设置适配第一卡持块621的第一卡持部514,第一拉伸部622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带动第一卡持块621移动,使得第一卡持块621卡持的第一卡持部514带动第一滑动件51相对第一定位块41滑动。第一拉伸部622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623,以支撑第一拉伸部622伸出第一固定块61的部分保持预设拉伸长度。
120.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持块621包括第一限位板6211、第二限位板6212和设于第一限位板6211和第二限位板6212之间的第一连接杆6213。第一卡持部514包括第一限位条5141、第二限位条5142和第三限位条5143,第一限位条5141的一端与第一滑动件51连接,第一限位条5141远离第一滑动件51的一端连接第二限位条5142,第二限位条5142远离第一限位条5141的一端连接第三限位条5143。第一限位条5141、第二限位条5142和第三限位条5143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5144,第一限位板6211的部分位于第一限位槽5144内,第三限位条5143远离第二限位条5142的一端伸入第一限位板6211和第二限位板
6212之间。
121.通过将第一限位板6211的部分卡持在第一限位槽5144内,第三限位条5143卡持在第一限位板6211和第二限位板6212之间,使得第一卡持部514可选择地与第一卡持块621配合或脱离第一卡持块621。
122.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拉伸部622包括第一螺杆6221和第一握把6222。第一螺杆6221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板6212远离第一连接杆6213的一侧连接,第一螺杆6221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块61且连接第一握把6222,第一弹性件623的两端分别抵持于第二限位板6212和第一固定块61。
123.通过第一握把6222拉动第一螺杆6221,第一螺杆6221带动第一卡持块621和与第一卡持块621配合的第一卡持部514移动,从而第一卡持部514带动第一滑动部511相对第一定位块41移动。同时将第一弹性件623设置在第二限位板6212和第一固定块61之间,提高第一握把6222拉动第一螺杆6221时的稳定性,也可以减少第一螺杆6221从第一弹簧中被拉出的情况的发生率。可选地,第一弹性件623可以是弹簧。
124.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61朝向第一滑动件51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件65,以使第一滑动件51在第一拉杆件62的带动下移动时抵持第一限位件65。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65,使得第一滑动件51相对第一定位块41朝向第一固定块61滑动时,第一限位件65能够限制第一滑动件51滑动的距离,降低支架10被过度内撑的风险。
125.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53靠近第二拉杆件64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持部534。第二拉杆件64包括第二卡持块641、第二拉伸部642和第二弹性件643,第二卡持块641的一端与第二卡持部534卡持连接,第二卡持块64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拉伸部642。第二拉伸部642远离第二卡持块641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块63并延伸至第二固定块63的外侧,第二弹性件643的两端分别抵持于第二卡持块641和第二固定块63。
126.通过在第二滑动件53上设置适配第二卡持块641的第二卡持部534,第二拉伸部642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带动第二卡持块641移动,使得第二卡持块641卡持的第二卡持部534带动第二滑动件53相对第二定位块42滑动。第二拉伸部642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643,以支撑第二拉伸部642伸出第二固定块63的部分保持预设拉伸长度。
127.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持块641包括第三限位板6411、第四限位板6412和设于第三限位板6411和第四限位板6412之间的第二连接杆6413。第二卡持部534包括第四限位条5341、第五限位条5342和第六限位条5343,第四限位条5341的一端与第二滑动件53连接,第四限位条5341远离第二滑动件53的一端连接第五限位条5342,第五限位条5342远离第四限位条5341的一端连接第六限位条5343。第四限位条5341、第五限位条5342和第六限位条5343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5344,第三限位板6411的部分位于第二限位槽5344内,第六限位条5343远离第五限位条5342的一端伸入第三限位板6411和第四限位板6412之间。
128.通过将第三限位板6411的部分卡持在第二限位槽5344内,第六限位条5343卡持在第三限位板6411和第四限位板6412之间,使得第二卡持部534可选择地与第二卡持块641配合或脱离第二卡持块641。
129.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拉伸部642包括第二螺杆6421和第二握把6422。第二螺杆6421的一端与第四限位板6412远离第二连接杆6413的一侧连接,第二
螺杆6421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块63且连接第二握把6422,第二弹性件643的两端分别抵持于第四限位板6412和第二固定块63。
130.通过第二握把6422拉动第二螺杆6421,第二螺杆6421带动第二卡持块641和与第二卡持块641配合的第二卡持部534移动,从而第二卡持部534带动第二滑动部531相对第二定位块42移动。同时将第二弹性件643设置在第二限位板6212和第二固定块63之间,提高第二握把6422拉动第二螺杆6421时的稳定性,也可以减少第二螺杆6421从第二弹簧中被拉出的情况的发生率。可选地,第二弹性件643可以是弹簧。
131.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块63朝向第二滑动件53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件66,以使第二滑动件53在第二拉杆件64的带动下移动时抵持第二限位件66。通过设置第二限位件66,使得第二滑动件53相对第二定位块42朝向第二固定块63滑动时,第二限位件66能够限制第二滑动件53滑动的距离,降低支架10被过度内撑的风险。
132.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0靠近第一定位块41的两端端部均设有导向件31,导向件31位于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的滑动路径上,以使第一滑动件51沿导向件31相对第一定位块41滑动,第二滑动件53沿导向件31相对第二定位块42滑动。通过在第一滑动件51和第二滑动件53的滑动路径上设置导向件31,可以降低第一滑动件51、第二滑动件53滑动过程中偏离滑动路径的风险。
133.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块41背离底座30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凸块411。当支架10设于第一滑动件51上时,定位凸块411部分伸入支架10内以限定支架10在第一定位块41上的位置。
134.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拉伸装置100还包括支撑座70和驱动件80,驱动件80连接支撑座70,底座30背离定位机构40的一侧与驱动件80的传动端连接,驱动件80用于驱动底座30旋转。
135.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80包括旋转气缸81以及连接轴82。连接轴82的一端与旋转气缸81的传动端连接,连接轴82的另一端与底座30固定连接。在旋转气缸81的驱动下以使底座30变更加工方向,以使操作人员在同一位置上从分别不同的方向对支架10进行安装产品20,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136.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拉伸装置,用于对支架上的夹臂进行拉伸以增加所述夹臂之间的装配间隙,所述拉伸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和内撑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用于固定所述支架且使所述支架上的夹臂朝向所述间隙;所述内撑机构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一撑料杆、第二滑动件和第二撑料杆,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间隙中,所述第一撑料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间隙中的部分且伸入相邻的两个所述夹臂之间,当所述第一滑动件相对所述第一定位块滑动时,所述第一撑料杆抵持其中一个所述夹臂沿第一方向远离另一个夹臂;所述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间隙中,所述第二撑料杆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间隙中的部分且伸入相邻的两个所述夹臂之间,当所述第二滑动件相对所述第二定位块滑动时,所述第二撑料杆抵持其中一个夹臂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远离另一个夹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部和多个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并位于所述间隙中,所述第一撑料杆设于所述第一抵持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形成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二滑动部和多个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并位于所述间隙中,所述第二撑料杆设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抵持部之间形成第二避让槽;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可滑动地限位连接于所述第二避让槽内,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拉杆机构,所述拉杆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拉杆件、第二固定块和第二拉杆件,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分别设于所述底座的端部,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拉杆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拉杆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靠近所述第一拉杆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拉杆件包括第一卡持块、第一拉伸部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卡持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持连接,所述第一卡持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拉伸部,所述第一拉伸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持块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一卡持块和所述第一固定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块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卡持部包括第一限位条、第二限位条和第三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条远离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二限位条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第二限位条和第三限位条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三限位条远离所
述第二限位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部包括第一螺杆以及第一握把,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且连接所述第一握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第一固定块。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件靠近所述第二拉杆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拉杆件包括第二卡持块、第二拉伸部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卡持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连接,所述第二卡持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拉伸部,所述第二拉伸部远离所述第二卡持块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块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外侧,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卡持块和第二固定块。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持块包括第三限位板、第四限位板和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板和所述第四限位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卡持部包括第四限位条、第五限位条和第六限位条,所述第四限位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所述第四限位条远离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限位条,所述第五限位条远离所述第四限位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限位条,所述第四限位条、第五限位条和第六限位条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板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六限位条远离所述第五限位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之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伸部包括第二螺杆以及第二握把,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限位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块且连接所述第二握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四限位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块。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支撑座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底座背离所述定位机构的一侧与所述驱动件的传动端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底座旋转。

技术总结


一种拉伸装置,包括底座、定位机构和内撑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设有间隙,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以固定支架,内撑机构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一撑料杆、第二滑动件和第二撑料杆,第一滑动件连接第一定位块且至少部分位于间隙中,第一撑料杆连接于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第二定位块且至少部分位于间隙中,第二撑料杆连接于第二滑动件。上述拉伸装置中,通过将第一滑动件滑动连接第一定位块、第二滑动件滑动连接第二定位块,可以增加一个夹臂与另一个夹臂之间的装配间隙,将产品方便快捷地装入支架内,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王阳阳 舒庆辉 曾国辉 吴峰 朱晓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富泰华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7

技术公布日:

2022/1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7:1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19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拉杆   间隙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