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微小覆盖模式探讨

MOBILE COMMUNICA TION │移动通信
移动网络微小覆盖模式探讨
杜 杨1
倪晓辉1
胡 丹2
王小稳2
1.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7
2.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10
摘要:随着5G 网络商用的不断推进,未来的 5G 网络具有工作频段高、站间距近等特点,因此微小是一种主要的组网方式。首先对微站主要可利用资源进行分析,总结其共享特点及场景的适用性;然后探讨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站址,给出建设合作方式,提高微站的落地率;最后充分利用社会杆塔低成本、快速部署,有效支撑5G 网络建设落地,进一步提升用户感知度。 关键词:移动网络;微站;共享;可用资源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Coverage Mode of Small Base Station of Mobile Network
苯检测Du Yang 1  Ni Xiaohui 1  Hu Dan 2  Wang Xiaowen 2
1.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Limited Guangdong Branch,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27
2.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Guangzhou 51031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5G network commercialization, the future 5G network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working frequency band and close station spacing. Therefore, the small base station is a major networking mode. Firstly, the main resources of the small base station can be analyzed, and the sha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scene are summarized. Then, the site is obtained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the construction cooperation mode is given, and the landing rate of the small base station is improved. Finally, the social tower is fully utilized. Cost and rapid deployment will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5G network and further enhance user perception. Keywords: mobile network; small base station; sharing; available resources
作者简介:杜杨(1983—),男,重庆人,电子技术工程师,工学硕士,2011年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现就职
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主要研究领域为L TE 干扰、负载均衡、移动通信工程管理等。倪晓辉(1982—),男,江苏常州人,移动通信工程师,本科学历,2006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就职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主要研究领域为LTE 干扰、高铁公众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等。胡丹(1980—),女,江西南昌人,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现任广州杰赛通信规划设计院分院总工,通信工程师,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规划、设计等工作。王小稳(1975—),男,云南富源人,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现任广州杰赛通信规划设计院项目经理,通信工程师,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规划、设计等工作。
1 背景
LTE 网络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各运营商已打造完成一张广覆盖的移动通信网络。但是一方面现有宏站建设物业获取难度不断加大,部分区域甚至成为阻碍建设的瓶颈;另一方面,间距已经非常密集,部分区域如果再建设就将会造成过覆盖干扰。微小覆盖范围小,可解决网优问题;
微小可将射频和天线集成,具有小型化、高集成化、灵活部署、配套要求低等优势,提升了网络覆盖和用户体验。
随着5G 网络建设的到来,未来网络建设趋势主要采用高密度微和小组网方式来满足日益增
长的用户接入和高数据速率的要求。微小将由现阶段补盲吸热角转变为网络主要组成部分,即主要建设方式。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
2 微站可利用资源
现有街区道路上数量众多的各类路灯杆、交通信息标志杆、交通设施杆件、市政设施杆件以及综合信息服务牌等设施,结合挂高、承重、电源、传输等条件,可考虑进行直接利用或改造以满足覆盖需求,统称为可利用资源。微站主要利用现有杆塔、灵活利用建筑物外墙或其他资源进行站址建设方式。站址资源获取是微站建设的前提条件。如何快速、高效获取站址资源,挖掘提高站址资源利用率,加快可利用站址
资源挖掘等,成为建设单位重点需要思考的问题[1]。
站址资源按来源主要分为社会资源、业主资源及其他资源。本文对各种来源的站址资源进行了详细介绍。
2.1 社会资源
哺乳服装
社会杆件主要有路灯杆、信号灯、交通标志与监控杆。路灯一般以间距30m分布在道路两边;信号灯主要分布在交通路口;监控杆主要分布在人流密集区域及重要场所。杆件涉及产权部门主要有:市政部门、交通部门、公安部门等(见表1)。
表1 社会杆塔信息参考
社会杆件资源的共享,应满足安全可靠、场景适用、经济合理、维护便利等要求。目前业界已开展相关方面的应用,具体见图1。
白光干涉2.1.1 路灯杆
路灯杆具有体量丰富、分布较均匀、杆体条件良优、取电方便、与运营覆盖需求吻合度高、易于批量获取的等特点,成为运营商在发展微站业务应优先锁
(1)
(2)
图1 微站共享社会杆件
定的站址资源。
路灯杆的共享,应从承载力、防雷接地、安装方式、美观性等方面考虑,制订合理的共享方案。目前路灯杆塔体安全度一般较好,具有附加微站设备的安全储备。
路灯杆分布密度最大,位于路侧的柱式路灯一般6~12m,安装方式可加装天线支架、设备自带包括直接上杆、顶部改造加装圆柱形天线等。
2.1.2 监控杆
监控杆用于室外监控摄像机安装的柱状支架,可分为小区监控杆和交通监控杆两类,主要为安装于交通道路、十字路口、学校、政府、小区、工厂、边防、机场等需要监控摄像的地方,因高度限制一般优先用于微站共享。
图2 微站共享监控杆
监控杆用于微站设备的共享,安装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加装天线支架;二是设备自带抱箍直接上杆。
2.1.3 电力杆
电力杆共享应从安全距离、承载能力、安装方式、防雷接地及电磁干扰等方面综合考虑。通常,在电力塔上直接加装天线,在不考虑机房建设费用的前提下,相关改造费用不会超过2~3万元,远远低于自建铁塔费用,且施工周期短、见效快。
电力杆塔受改入地影响,可作为路灯杆、监控杆的补充。通过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电场、磁场理论计算分析,研究电力线路磁场与通信设备干扰情况。据《高压输电系统对通信设施危险影响防护技术要求》(YD/T 2979—2015),220kV 以下天线安装位置距高压线垂直距离≥10m;220kV 以上距高压线垂直距离≥15m。
2.2 业主资源
业主资源主要是需通过私人、物业、企业等非公用资源进行资源获取的部分,分为建筑物楼面、外立面两种,一般覆盖密集小区、道路等场景;对有隐蔽或美化要求的区域,可采用美化天线形式建设,如美化空调箱、射灯等形式。
通过上面的综合评估及其他杆件的特点,得出微站共享杆件如下结论(见表2)。减温减压装置撬装重心
2.3 新建杆塔
新建杆塔应控制使用,综合考虑“融合性”,优先选用“标准化”“构件化”的微站杆塔。电源接入建议采用交流电就近供电,不做备电,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融合性:综合考虑道路已有路灯杆和监控杆,新建杆塔与周围环境融合。
(2)标准化:制定不同高度、不同风压、不同造型的标准化图集,并预留监控、Wi-Fi、充电桩等设备安装位置及走线孔洞。
(3)构件化:根据场景及需求进行组装,实现提前预留接口及“模块化”构件,支撑“灵活组装”,按需配置。
新建多功能一体化杆,应针对不同的场景和环境需求,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通信杆在实现设施整合的基础上,可拓展路灯、充电桩、Wi-Fi覆盖、视频监控、语音广播、报警求助、信息发布、广告互动、空气质量检测等功能。
3 资源获取途径
杆类安装是微站最常用的部署场景,适用所有内置天线的微站设备。市政监控杆、路灯杆先前未考虑挂载、承重和空间受限,一般只能供一个运营商使用,不能支持两个或两个以上运营商共享。因此要加大对于公共资源独家获取力度,为微站及5G业务开展抢占站址资源,打造站址运营能力。
运营商应优先争取当地各级政府支持,开展微站站址获取与储备工作。
3.1 社会杆件资源获取方式
社会杆件资源主要通过政府机构、市政单位进行获取,需要和工信厅、规划局、公安、路灯所等部门进行谈判协商,得到相应部门支持、审核同意,可通过“框架协议+订单”或“资源置换”的方法,进行批量谈判的方式获取。运营商通过与政府部门签订“框架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可以获权使用连片区域内的所有灯杆资源、监控杆资源、绿化带资源等,
(下转第13 页)
3.2信道预测
3.2.1信道预测的泛定义
对信道估计的发展,对不确定信道进行粗略建模,但在一定程度上与真实情况有较高的契合度。
校内进行的场强测量、规律分析,可以看作是对信道的简单模型化处理,同时具有可推、可借鉴的规律来讲,就是一种泛定义上的信道预测。
当然,论文中提到的信道预测都是切实的数学预测模型,例如基于粒子滤波修正信道预测技术[4]。
3.2.2信道预测的意义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无线通信特别是无线移动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论是传输的准确性、可靠性还是传输的传输速率,都在催促着科研工作者研发更加先进的通信技术以满足人们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具有代表性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信道预测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潜. 基于粒子滤波修正的信道预测技术[D]. 广州:中山大学,2009.
[2]黄芳. 海上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与信道建模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5.
[3]中国无线电管理. 工信部无2016379号-13无线电信号场强测量方法:3[S].
公交门
[4]扈罗全,朱洪波. 脉冲无线通信信道特性与建模研究进展[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2):1-11.
(上接第  5 页)
待运营商具体规划站址选点明确后,根据“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向责任部门提交订单需求,通过绿通道快速签订相关协议。在获取站址资源后,将涉及运营商与责任部门的共建合作模式和租金模式[2-3]。
3.2 业主资源获取方式
业主资源获取需要逐个与业主协商获取,资源获取难度、时间跨度均较大。一般以挂墙抱杆、物业资源为主。新建小区需要主动与开发商或物业联系,了解资源使用意向,提前介入站址资源信息的获取。成熟小区需要了解运营商有线宽带、小区分布、室分建设情况,针对网络运营商未全部进驻小区,根据需求进行规划,做好资源的提前储备[4]。
4 小结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网络覆盖的重点从广覆盖逐步向深度覆盖、弱点补盲转移。间距越来越小,选址难度也越来越大。5G技术的特性决定未来网络建设主要以微小为主。微站主要用于网络补盲
、补弱及热点分流。
靶板微站的建设方式应简易、因地制宜。以各行业规范为基准为原则,不损害公众利益安全;同时考虑各种场所共享的可能及便利,以场景适用为原则,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相关配套、维护便利等相关因素。
微站建设应进一步深化社会资源共享,加强与路灯杆、监控杆、交通指挥杆、传输水泥杆、电力杆等资源主管部门的洽谈,同时与建设局下设的物业处(或物业协会)、大型房地产商等站址资源行业主体单位紧密对接,争取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批量获取建筑物楼顶、外墙及小区灯杆等资源的使用权。优先利用现有杆塔资源进行建设,可实现低成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马鸿泰,冯健,王亚昕. 室外型小宏微协调规划方法研究[J]. 电信技术,2017(1):10-14.
[2]王斌,方慧霆. 以“一杆多用”为抓手加快推进智慧共享型市政道路升级演变的建议[Z]. 广东铁塔,2018:8-10.
[3]中国铁塔通信技术研究院.社会杆塔资源共享技术指导[Z]. 2017:4-5.
[4]田建武. 陕西铁塔多样化微站项目[Z]. 陕西铁塔,2017:15-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18: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186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资源   微站   获取   建设   站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