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工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近些年来半导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于微细加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微电子生产设备,高精度光学仪器等高灵敏度设备,针对其工作环境(如振动,噪声,电磁以及温湿度),尤其是振动条件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因此需要使用微振动检测设备对工作环境进行微振动精确测量,将微振动检测设备放置在工作环境内的检测区域进行测量,检测区域振动时,为了固定微振动检测设备通常采用双面胶将微振动检测设备固定在检测区域的地面上,但是受反复振动或较大幅度振动后,微振动检测设备会与地面产生相对位移,以及受工作环境影响,地面会有灰尘,使得双面胶的表面也会有灰尘,通过双面胶将微振动检测设备固定在检测区域的地面时双面胶的黏性会受影响,微振动检测设备也会与地面产生相对位移,难以保证微振动检测设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微振动检测设备会与地面产生相对位移,难以保证微振动检测设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地面振动时,微振动检测设备不会与地面产生位移,保证微振动检测设备检测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立杆;两个纵杆,分别为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所述第一纵杆和所述第二纵杆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纵杆和所述第二纵杆均与所述横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纵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纵杆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二立杆;多个吸盘,所述吸盘的内部中空,所述吸盘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吸盘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竖耳,两个所述竖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竖耳之间形成安装间隙,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和所述第二立杆的底端均置于所述安装间隙,且通过紧锁件与两个所述竖耳固定连接,连接后分别将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吸盘上;两个固定壳,分别为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壳和所述第二固定壳均为底部开口的长方形壳体,且内部中空;两个微振动检测设备,分别为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和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上套设有所述第一固定壳,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上套设有所述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一纵杆和所述横杆连接处向所述第一固定壳方向垂直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壳至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的下表面与地面相贴合,所述第二纵杆和所述横杆连接处向所述第二固定壳方向垂直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壳至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的下表面与所述地面相贴合。
5.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壳的上表面的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前表面中间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右侧面中间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壳的上表面中间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前表面中间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右侧面中间开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至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纵杆前侧的所述第二立杆向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前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至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前表面;所述横杆右侧的所述第一立杆向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右侧面垂直设置有第四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三通孔至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右侧面;所述第二固定杆穿过所述第四通孔至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纵杆前侧的所述第二立杆向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前表面方向设置有第五固定杆,所述第五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五通孔至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前表面;所述横杆左侧的所述第一立杆向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左侧面方向设置有第六固定杆,所述第六固定杆穿过所述第六通孔至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左侧面。
6.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的体积,所述第一固定壳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壳的体积。
7.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横杆置于所述第一纵杆和所述第二纵杆的中心位置。
8.进一步,具体地,任一所述竖耳上设置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与气泵连接。
9.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吸盘的侧壁上设置有放气阀。
10.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第一纵杆前侧的所述第二立杆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固定杆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上;所述第二纵杆前侧的所述第二立杆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五固定杆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上;所述横杆右侧的所述第一立杆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固定杆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孔上;所述横杆左侧的所述第一立杆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六固定杆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四安装孔上;所述第一安装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高度,所述第三安装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第四安装孔的高度,所述第一安装孔高度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高度与所述第四安装孔的高度一致。
11.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所述第五固定杆和所述第六固定杆均为螺纹杆。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对微振动检测设备固定后,地面振动时,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和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均不会与地面产生位移,保证微振动检测设备检测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固定装置均为可拆卸组件,便于工作环境不同区域进行振动检测,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另外通过吸盘与气泵连接,使得固定装置安装在地面时,固定效果好,且便于固定装置的拆卸。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匚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匚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匚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壳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壳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1、横杆;12、第一立杆;12-1、第三安装孔;12-2、第四安装孔;
22.21、第一纵杆;22、第二纵杆;23、第二立杆;23-1、第一安装孔;23-2、第二安装孔;
23.3、吸盘;31、上表面;32、竖耳;33、安装间隙;34、紧锁件;35、排气管道;36、放气阀;
24.41、第一固定壳;411、第一通孔;412、第二通孔;413、第三通孔;42、第二固定壳;421、第四通孔;422、第五通孔;423、第六通孔;
25.51、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2、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
26.61、第一固定杆、62、第二固定杆;63、第三固定杆;64、第四固定杆;65、第五固定杆;66、第六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一种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包括:横杆11,横杆1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立杆12;两个纵杆,分别为第一纵杆21和第二纵杆22,第一纵杆21和第二纵杆22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纵杆21和第二纵杆22均与横杆11垂直连接,第一纵杆21的两端和第二纵杆22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二立杆23;多个吸盘,吸盘的内部中空,吸盘3的上表面31为平面,吸盘3的上表面31上设置有两个竖耳32,两个竖耳32对称设置,两个竖耳32之间形成安装间隙33,第一立杆12的底端和第二立杆23的底端均置于安装间隙33,且通过紧锁件34与两个竖耳32固定连接,连接后分别将第一立杆12和第二立杆23固定在对应的吸盘上;两个固定壳,分别为第一固定壳41和第二固定壳42,第一固定壳41和第二固定壳42均为底部开口的长方形壳体,且内部中空;两个微振动检测设备,分别为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和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上套设有第一固定壳41,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上套设有第二固定壳42,第一纵杆21和横杆11连接处向
第一固定壳41方向垂直设置有第一固定杆61,第一固定杆61穿过第一固定壳41至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上表面,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下表面与地面相贴合,第二纵杆22和横杆11连接处向第二固定壳42方向垂直设置有第二固定杆62,第二固定杆62穿过第二固定壳42至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上表面,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下表面与地面相贴合。
31.安装时,第一纵杆21与横杆1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杆61固定连接,第二纵杆22与横杆11之间通过第二固定杆62固定连接,第一立杆12的底端和第二立杆23的底端均通过紧锁件34与吸盘的附耳固定连接,吸盘与地面紧密连接,完成固定装置的支架组装。将第一固定壳41套设在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上,第一固定杆61的一端置于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上表面,第一固定杆61给将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得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与地面紧密贴合,不易移动;第二固定杆62置于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上表面,第二固定杆62给将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得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与地面紧密贴合,不易移动,地面振动时,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和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均不会与地面产生位移,保证微振动检测设备检测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进一步的,如图6-7所示,第一固定壳41的上表面的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411,第一固定壳41的前表面中间开设有第二通孔412,第一固定壳41的右侧面中间开设有第三通孔413,第二固定壳42的上表面中间开设有第四通孔421,第一固定壳41的前表面中间开设有第五通孔422,第一固定壳41的右侧面中间开设有第六通孔423;第一固定杆61穿过第一通孔411至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上表面;第一纵杆21前侧的第二立杆23向第一固定壳41的前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三固定杆63,第三固定杆63穿过第二通孔412至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前表面;横杆11右侧的第一立杆12向第一固定壳41的右侧面垂直设置有第四固定杆64,第四固定杆64穿过第三通孔413至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右侧面;第二固定杆62穿过第四通孔421至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上表面;第二纵杆22前侧的第二立杆23向第二固定壳42的前表面方向设置有第五固定杆65,第五固定杆65穿过第五通孔422至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前表面;横杆11左侧的第一立杆12向第一固定壳41的左侧面方向设置有第六固定杆66,第六固定杆66穿过第六通孔423至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左侧面。
33.安装时,第三固定杆63的一端置于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前表面,当第三固定杆63给将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一个向后的压力,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后表面与第一固定壳41的后侧壁相抵,第四固定杆64一端置于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右侧面,第四固定杆64给将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一个向左的压力,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壳41的左侧壁相抵,第一固定壳41限制了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前后左右位移,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检测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五固定杆65和第六固定杆66的作用与第三固定杆63和第四固定杆64的作用相同,用于提高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检测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处为了说明书简洁,不在赘述。
34.在实施例中,微振动检测设备对工作环境进行微振动精确测量时需要两个不同的微振动检测设备进行测量获取两种不同的测量数据,两个不同的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大小不同,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体积大于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体积,第一固定壳41的体积大于第二固定壳42的体积,第一固定壳41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微振动检测设备,第二固定壳42适用于体积较小的微振动检测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微振动检测设备,进而获取不同的检测数据,适用性强。
35.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设备型号采用但不限于东华的dh5907n,用于检测振动频率;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的设备型号采用但不限于爱华的awa6258,用于检测振动位移。
36.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固定一个微振动检测设备,该微振动检测设备同时具备检测振动频率和检测振动位移的功能,微振动检测设备不会与地面产生位移,保证微振动检测设备检测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7.在实施例中,横杆11置于第一纵杆21和第二纵杆22的中心位置,保证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安装时位于第一纵杆21的中间,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安装时位于第二纵杆22的中间。
38.在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任一竖耳32上设置有排气管道35,排气管道35与气泵连接,吸盘的侧壁上设置有放气阀36。通过气泵将吸盘内的气体排出,使得吸盘紧密吸附于地面,微振动检测设备检测结束后,通过放气阀36将吸盘与地面脱离。
39.在实施例中,第一纵杆21前侧的第二立杆23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3-1,第三固定杆63可拆卸固定在第一安装孔23-1上;第二纵杆22前侧的第二立杆2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3-2,第五固定杆65可拆卸固定在第二安装孔23-2上;横杆11右侧的第一立杆12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2-1,第四固定杆64可拆卸固定在第三安装孔12-1上;横杆11左侧的第一立杆12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12-2,第六固定杆66可拆卸固定在第四安装孔12-2上;第一安装孔23-1的高度高于第二安装孔23-2的高度,第三安装孔12-1的高度高于第四安装孔12-2的高度,第一安装孔23-1高度与第三安装孔12-1的高度一致,第二安装孔23-2的高度与第四安装孔12-2的高度一致,便于对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和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进行固定。
4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杆61、第二固定杆62、第三固定杆63、第四固定杆64、第五固定杆65和第六固定杆66均为螺纹杆,通过螺纹杆对微振动检测设备安装时灵活性好,安装速度快,可操作性强。
41.在实施例中,横杆11与两端的第一立杆12为一体结构的第一匚型支架(如图3所示),横杆11的长度为50cm~60cm,第一立杆12的长度范围为15cm~20cm,第一纵杆21与两端的第二立杆23尾一体结构的第二匚型支架(如图4所示),第二纵杆22与两端的第二立杆23为一体的第三匚型支架(如图5所示),第二匚型支架和第三匚型支架结构相同,第一纵杆21的长度和第二纵杆22的长度均为40cm~50cm,若第一纵杆21和第二纵杆22置于横杆11上时,第二立杆23的长度略大于第一立杆12的长度,若第一纵杆21和第二纵杆22置于横杆11下时,第二立杆23的长度略小于第一立杆12的长度,第二立杆23的长度范围为15cm~20cm。
42.在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壳41的长度范围为15cm~20cm,宽度范围为15cm~20cm,高度范围为10cm~15cm,第二固定壳42的长度范围为10cm~15cm,宽度范围为10cm~15cm,高度范围为5cm~10cm,第一固定壳41和第二固定壳42的厚度范围均为0.5cm~1cm。
43.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对微振动检测设备固定后,地面振动时,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和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均不会与地面产生位移,保证微振动检测设备检测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固定装置均为可拆卸组件,便于工作环境不同区域进行振动检测,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另外通过吸盘与气泵连接,使得固定装置安装在地面时,固定效果好,且便于固定装置的拆卸。
44.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杆(11),所述横杆(1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立杆(12);两个纵杆,分别为第一纵杆(21)和第二纵杆(22),所述第一纵杆(21)和所述第二纵杆(22)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纵杆(21)和所述第二纵杆(22)均与所述横杆(11)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纵杆(21)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纵杆(22)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二立杆(23);多个吸盘(3),所述吸盘(3)的内部中空,所述吸盘(3)的上表面(31)为平面,所述吸盘(3)的上表面(31)上设置有两个竖耳(32),两个所述竖耳(32)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竖耳(32)之间形成安装间隙(33),所述第一立杆(12)的底端或所述第二立杆(23)的底端置于一所述安装间隙(33),且通过紧锁件(34)与两个所述竖耳(32)固定连接,连接后分别将所述第一立杆(12)或所述第二立杆(23)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吸盘上;两个固定壳,分别为第一固定壳(41)和第二固定壳(42),所述第一固定壳(41)和所述第二固定壳(42)均为底部开口的长方形壳体,且内部中空;两个微振动检测设备,分别为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和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上套设有所述第一固定壳(41),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上套设有所述第二固定壳(42),所述第一纵杆(21)和所述横杆(11)连接处向所述第一固定壳(41)方向垂直设置有第一固定杆(61),所述第一固定杆(61)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壳(41)至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下表面与地面相贴合,所述第二纵杆(22)和所述横杆(11)连接处向所述第二固定壳(42)方向垂直设置有第二固定杆(62),所述第二固定杆(62)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壳(42)至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下表面与所述地面相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壳(41)的上表面的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411),所述第一固定壳(41)的前表面中间开设有第二通孔(412),所述第一固定壳(41)的右侧面中间开设有第三通孔(413),所述第二固定壳(42)的上表面中间开设有第四通孔(421),所述第二固定壳(42)的前表面中间开设有第五通孔(422),所述第二固定壳(42)的左侧面中间开设有第六通孔(423);所述第一固定杆(6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11)至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纵杆(21)前侧的所述第二立杆(23)向所述第一固定壳(41)的前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三固定杆(63),所述第三固定杆(6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412)至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前表面;所述横杆(11)右侧的所述第一立杆(12)向所述第一固定壳(41)的右侧面垂直设置有第四固定杆(64),所述第四固定杆(64)穿过所述第三通孔(413)至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右侧面;所述第二固定杆(62)穿过所述第四通孔(421)至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纵杆(22)前侧的所述第二立杆(23)向所述第二固定壳(42)的前表面方向设置有第五固定杆(65),所述第五固定杆(65)穿过所述第五通孔(422)至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前表面;所述横杆(11)左侧的所述第一立杆(12)向所述第一固定壳(41)的左侧面方向设置有
第六固定杆(66),所述第六固定杆(66)穿过所述第六通孔(423)至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左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振动检测设备(51)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微振动检测设备(52)的体积,所述第一固定壳(41)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壳(42)的体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1)置于所述第一纵杆(21)和所述第二纵杆(22)的中心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竖耳(32)上设置有排气管道(35),所述排气管道(35)与气泵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3)的侧壁上设置有放气阀(36)。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杆(21)前侧的所述第二立杆(23)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3-1),所述第三固定杆(63)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3-1)上;所述第二纵杆(22)前侧的所述第二立杆(2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3-2),所述第五固定杆(65)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23-2)上;所述横杆(11)右侧的所述第一立杆(12)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2-1),所述第四固定杆(64)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孔(12-1)上;所述横杆(11)左侧的所述第一立杆(12)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12-2),所述第六固定杆(66)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四安装孔(12-2)上;所述第一安装孔(23-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孔(23-2)的高度,所述第三安装孔(12-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四安装孔(12-2)的高度,所述第一安装孔(23-1)高度与所述第三安装孔(12-1)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二安装孔(23-2)的高度与所述第四安装孔(12-2)的高度一致。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61)、所述第二固定杆(62)、所述第三固定杆(63)、所述第四固定杆(64)、所述第五固定杆(65)和所述第六固定杆(66)均为螺纹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工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微振动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包括:横杆,横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立杆;两个纵杆,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均与横杆垂直连接,第一纵杆的两端和第二纵杆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二立杆;多个吸盘,吸盘的内部中空,吸盘的上表面为平面,吸盘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竖耳,两个竖耳对称设置,两个竖耳之间形成安装间隙,第一立杆的底端和第二立杆的底端均置于安装间隙,且通过紧锁件与两个竖耳固定连接,微振动检测设备通过固定杆和固定壳相互配合,地面振动时,微振动检测设备不会与地面产生位移,保证微振动检测设备检测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性和可靠性。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

潘荣凯 巩文雪 陈韶峰 房杰 徐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7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2:28: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1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检测设备   横杆   表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