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径空调冷凝器数值模拟及流路设计

万方数据mjpg
万方数据
流化床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陶瓷刮刀小管径空调冷凝器数值模拟及流路设计
作者:丁炜堃, 邓斌, 陶文铨, DING Wei-Kun, DENG Bin, TAO Wen-Quan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试验室,陕西,西安,710049
刊名:
工程热物理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年,卷(期):2009,30(8)
引用次数:0次
1.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 2006
2.王启川热交换器设计 2001
3.邓斌空调换热器管路流程布置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2005
风力发电机叶片设计
4.Miyara Akio.Nonaka Kengo.Taniguehi Mitsunori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and Flow Pattern Inside A Herringbone-Type Micro-Fin Tube 2000
夹抱机5.Han D.Lee Kyu-Ju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nd Pressure Drop Penalty Factors in Four Microfin Tubes 2005
6.Wei W J.Ding G L.Wang K J A New Experimental Rig of Testing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of Refrigerant and Lubricant Mixture 2004(4)
7.胡海涛.丁国良.汪振策.魏文建.王凯建R410A-油在φ7 mm水平直光管内流动沸腾阻力特性[期刊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3)
8.REFPROP7.1.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3
9.Nozu S.Katayama H.Nakata H.Honda H Condensation of a Refrigerant CFCll in Horizontal Microfin Tubes (Proposal of a Correlation Equation for Frictional Pressure Gradient) 1998
1.会议论文丁炜堃.邓斌.陶文铨小管径空调冷凝器数值模拟及流路设计2008
基于传热单元数法,建立了空调冷凝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其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运用该模型,以大管径(Φ7mm)空调冷凝器性能为基准,进行小管径(Φ5mm)空调冷凝器流路设计。研究表明通过增加并联支路数目,适当缩短各支路长度等手段,可以使小管径冷凝器管内制冷剂压降的升高得到有效控制,在实现小管径冷凝器性能接近大管径冷凝器的同时,铜耗量可大大降低。
2.会议论文杨文燕.屈治国.皮秀平.陶文铨.闫志恒.廖清高5mm小管径冷凝器替代可行性分析2008
分析5mm管径和7mm管径桥片结构,提出其物理与数学模型,用商业软件FLUENT计算其流动及换热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校核,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重点针对翅片5mm管径替代7mm管径进行可行性分析。
3.会议论文李金波.钟宇新型冷凝器的CFD分析与实验研究2007准入控制系统
本文对几种不同的管片式换热器进行了CFD数值分析,分析表明,在相同风速下,小管径大片宽式的
换热器具有较高的性能与成本优势,实验验证也证明了这一结论。
4.学位论文任凡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强化管内流动冷凝换热和压降特性研究2009
环保制冷剂R410A为近共沸混合物,温度滑移微小,具有优良的传热特性和流动特性,是R22的理想替代物。采用小管径换热管是降低R410A空调蒸发器成本和改善能效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外径为5.0mm的小管径换热管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R410A空调冷凝器,且有采用更小管径换热管的趋势。润滑油的混入增加了R410A在这类换热管内流动冷凝换热的复杂性。如何计算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小管径换热管内的流动冷凝换热系数和压力损失,定量评价润滑油的混入对冷凝器换热管内换热与压降性能的影响,对于设计开发紧凑式冷凝器,促进小管径换热管的工程应用,推动环保制冷剂R410A替代R22的进程,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强化管内流动冷凝换热和压降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⑴在上海交通大学已有R410A-润滑油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和压降特性的实验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搭建了R410A-润滑油混合物管内流动冷凝换热和压降特性的实验系统。      ⑵对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强化管内的流动冷凝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试工况内,R410A-润滑油混合物的换热系数随质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的质流密度工况下,纯制冷剂R410A的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减小而减小,而R410A-润滑油混合物的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大先增大,在干度为0.7左右时达到最大值;干度大于0.7时,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大而下降。在油浓度为1%的大部分工况下,换热系数与无油工况下相差不大,可以认为油的影响
忽略不计。而在油浓度3%和5%工况下,油的存在恶化了换热,换热系数下降了9.3%~36.5%。基于混合物性开发了适合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换热关联式,新关联式的预测值与92%的实验数据误差在±20%以内,平均误差为6.7%,最大误差为34.5%,所拟合的新换热关联式和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⑶对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纯制冷剂R410A和R410A-润滑油混合物,5mm强化管内的摩擦压降随着质流密度和干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R410A-润滑油混合物,油的存在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的影响与干度有很大关系,中低干度时会减小压降,而高干度时会增加压降。在中低干度工况下,当平均油浓度从0%增长到5%时,R410A-润滑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最大可减小29%;在高干度工况下,当平均油浓度从0%增长到5%时,R410A-润滑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最大可增加8%。基于混合物性,开发了适合R410A-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压降关联式,新的压降关联式预测值与91%的实验数据的误差在±20%以内,平均误差为-1.86%,与压降实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⑷根据已有的5mm水平强化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和压降关联式,以及新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5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176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换热   管径   压降   冷凝器   流动   实验   管内   混合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