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道治理中的河流生态修复

职业价值观测评系统浅谈河道治理中的河流生态修复
摘要:河流生态修复是指采用人工干预的手段,增强和修复已受损的河流生态系统功能,进而实现河流生态系统自我保持、自身演替、整体平衡的良好循环。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从早期注重河流的单一功能,逐步发展为整体流域的生态系统恢复,但仍以恢复水质为主,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大多为针对具体河段的修复工程。
关键词:河道治理;河流;生态修复
1河流的生态能力影响因素
1.1 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成因
河流污染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的主要原因。通常,河流污染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以及生活污染三大部分。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引起的水体污染的,主要是工业污水。由于工业污水中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占比复杂,一旦排入河流,污染水体,破坏原有稳定的河流生态,在修复处理上会显得非常困难。
农业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的富集营养化。农作物在被施肥之后,会残留大量的农药、化肥颗粒未被吸收,经灌溉、雨水冲刷等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局部区域富集营养化,严重地影响河道的生态平衡,出现东边水草多,鱼类丰富,营养高;西边水底裸露,没有任何的植被的状况。河道被冲刷严重,长此以往,河流生态原有的平衡就会受到破坏。
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聚集,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废品的丢弃及倾倒等导致的水体水质恶化。生活污水作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多种污水和杂质的混合体,包括厨房垃圾、洗涤垃圾和厕所垃圾等[10]。
1.2 影响河流生态的间接因素
(1)水流条件。包括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自然降水,河流的流速、流态等。随着气候的改变、人类活动等因素,都会对水流条件原有的性质改变,从而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2)碳、氮、磷等有机物,是组成河道生态系统的骨架,在河道生态系统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型压力传感器芯片(3)泥沙与河床。泥沙的体量,形态在河床中不断地改变,环境,以及河床的节点化、硬化等,都对不同河流领域产生强烈的影响。
(4)其他条件。另外还存在其他的不可抗拒的因素,比如湿地的土地利用,严重制约着湿地的规模和结构;水体和空气,限制着水生生物的生存等;外来生物物种入侵会导致生态种演变等。
2河流生态修复方法
2.1 优化河道平面设计
天然河道的形态结构复杂多样,涵盖浅滩、河漫滩、深潭等多种类型,既可以实现有效泄洪,又能够满足生物种的繁衍生息需求,促使区域内的生物落得到丰富。传统河道整治模式往往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法,导致原有的水流模式遭到改变,严重影响到原生态环境。因此,在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深入调查河道现场情况,尽量不要对河道的蜿蜒性及形态多样性进行改变,而是统筹考虑防洪、审美、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科学优化河道平面。第一,结合城市河道实际情况,尽量将河道的蜿蜒性保留下来,避免沿用以
往的局部设防模式。第二,科学设计湖、池、潭等具备蓄水功能的河道工程,其既可以满足分洪蓄洪需求,又能够提升河道的景观美观性及生态效益。第三,从城市整体角度规划河道网络,以便发挥整体生态效益。
2.2 优化河道断面设计
过去人们将防洪排涝等河流基本功能作为关注的重点,忽视了生态学要求,往往对河道进行硬化、渠化处理,采用单一的断面及护岸形式,导致河道的美观性受到影响,不符合现代民众的审美倾向。同时,河道渠化处理会分隔流域生态系统及周边环境,影响到河道中生物及微生物的生长,导致河流自净能力显著降低。此外,由于砼岸坡不具备良好的蓄水功能,无法有效补充地下水,难以正常蓄积洪水,对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河道断面设计中要深入贯彻生态理念。
在具体实践中,可结合城市河道实际情况采用这些断面设计形式:第一,矩形断面。通常情况下,正常水位以下及上部分别砌筑为矩形和斜坡,下部砌筑材料主要选用干砌石,上部则采用碎石。若河道拥有充裕的绿化带,需按照1∶4的标准控制最大边坡比。部分河道段具有较快的水流速度,则将重力式挡墙增设过来,这样河流侵蚀与冲刷能够得到减少。
第二,梯形断面。此种断面形式的施工难度较小,不需要占用过多面积,目前得到广泛应用。一般利用浆砌片石砌筑河道护坡,这样流域生态环境可以得到保护。同时,将亲水平台布设于护坡上,利用草坪、乔木、花草等点缀平台,促使护坡的美感得到有效提升。第三,复式断面。此类断面具有较大的占河道面积,利用河流主槽满足枯水季节的河水流动需求。进入汛期后,则利用主槽及河滩泄洪。复式断面具有较大的截面面积,通常不需对高堤坝进行建设。第四,双层断面。明河与暗河组成了双层断面,明河的水位在20 cm左右,具备良好水质,可供民众休闲和观光。在治理过程中,可将亲水平台、喷泉等休闲设施建设于河边。暗河处于明河之下,主要流通水质较差的水。
2.3 生态护岸
(1)植被护岸
植被护岸是生态护岸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植物的叶片和枝干可以阻挡水流,降低水流挟沙能力,同时能够附着泥沙,增加河道泥沙沉积。植物根系可以增加土壤机械强度,使河岸土壤不易被水流侵蚀,同时植物根系可以吸收水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水生植物护岸适用于流速较小的缓流水体,由于其不能承受强有力的水流侵蚀,一般将水生植物配合其
他护岸材料使用,形成复合型护岸结构。
(2)木材护岸
在使用木材组成的箱体中充填碎石和土壤,并扦插植物枝条,形成重力挡土墙。木材周围生成的大量微生物也能起到一定的生态修复功能,扦插的植物枝条成活后可以形成植被,营造良好的自然景观。
(3)石材护岸
电机线束石块可以调整变形的河道岸坡和河床,施工简单且石块的适应性极强,并且石块还具有较高的水力糙率,可减小水流波动,一定程度上保护河岸土壤,抵御河水冲刷侵蚀。常用的石材护岸技术有抛石措施,在国内外河道建设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2.4 生物生态治理
第一,生物栅。此种技术指的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对接近自然型的水环境治理修复装置进行建设,将各类生物、微生物集聚在有限空间,高效修复水生态。其中,充填料与植物根系
是生物栅系统的主要组成,能够有效沉降、截留与吸附水中的固体物质、胶体等。第二,生物膜。此种技术是将生物膜的自净原理利用起来,通过在河中填入鹅卵石、纤维等合成材料,将会有特殊的生物膜形成。第三,生物浮床。此种技术是采用人工方式对生物浮床进行搭建,将良好的生存环境提供给水生动植物,促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到消除。城市河道通常只有较小的断面,通过对水生植物进行种植,可利用植物根系对水中的氮磷元素进行吸收。之后,定期收割水生植物,从水体中带离氮磷元素。此外,水生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还可以发挥固堤功能,促使堤岸抗冲刷能力得到提升。第四,生物浮岛。此种技术是对人工浮岛进行搭建,再将水生植物种植于上面,这样植物及附着的微生物能够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直接吸附,促使水质净化目的得到实现。此外,其能够对水中藻类等植物的生长进行有效抑制,避免出现“水华”现象。
3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生态系统在电力、能耗、浇注等领域,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河道的冲刷,泥沙的沉淀,阻碍了河道的疏通,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人类的淡水供应资源受到侵扰,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河流生态修复势在必行。河流生态系统的
修复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修复措施,从实践中获得经验,用打持久战的心态,逐步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目标。
gammaproteobacteria参考文献:
[1]王百川.中小河流的水生态修复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12):195-197.
碳纤维加热板>流化床[2]雷书姗.基于生态修复技术的河流治理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11):125-127.
[3]苏伟,陈凯麒,彭文启,吴佳鹏,胡宝月.新时期河流水生态系统修复设计研究[J].水力发电,2020,46(11):15-19.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9:2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143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河道   河流   生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