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专油墨的调配

丝印专油墨调配
8-3 
  印刷通过三原油墨(黄、洋红、青)加黑墨可印制出彩丰富的印刷品,但有些产品彩,通过普通网点的叠合成难以达到彩厚实鲜艳的效果,或从工艺、成本上的考虑没有必要进行分或多印刷,而单就可印出原稿样要求的特殊彩效果,这就要进行专油墨的印刷,比如特快专递封套大面积实地蓝的印刷,因为要求彩鲜艳厚实,用四选印难以达到原稿的彩效果,就需要专蓝印刷,另外,有的书刊封面、信封和函头纸微标等,因为质量要求高(实地厚实),生产数量少,时限短,成本低,只有不经分采用专油墨印刷,才能达到用户的要求。 
  而油墨制造厂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制造出各种相的油墨,他们只生产几种常用的油墨(如四墨、金红、大红、中蓝等),那么对印刷厂来讲,有时就需要根据用户提供原稿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墨进行调配,以得到新相的油墨,这个过程就是专油墨的调配。 
  在生产中,目前尚无一种简单、操作性强的彩分析和测试仪器设备,基本以调墨人员的经验为主,因调墨人员对专油墨调配技术没把握好,常造成调好的墨明度不对或油墨上机印刷才发现相不对又重新调配,造成质量事故、油墨浪费、工人劳动重覆、时限延误等不必要麻烦,这就要求我们对专油墨调配技术要有充分了解和把握。   
专油墨调配原理及专油墨的呈原理 
  专油墨的调配是根据原稿样,按油墨三原减法原理进行调配而成。油墨的颜料呈现的物理效应叫做减法,即当颜料显示出一定颜时,意味着该颜料对白光光谱中各种颜实现了选择性吸收(减去光)的结果。 
  油墨三原减法颜变化规律如下: 
  洋红+黄=红 
  洋红+青=紫 
  青+黄=绿  冷却塔平衡管
  洋红+青+黄=黑 
  所以油墨颜料的混合是光绿的减弱,是一种减的现象,混合的颜料越多,最后颜就越晦暗而近黑。 
  专油墨的呈原理就是油墨颜料通过减原理而呈现效果。比如当黄、蓝油墨等量调配时,因为
印刷油墨中颜料是油墨成的主体,颗粒非常小,是直径0.01-0.5um的不溶性悬浮体,我们将该调配好的油墨印在纸上,并做部分放大,当白光照射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I:白光照射在黄墨颗粒上时,它吸收了蓝光,反射了红光、绿光;II:照射在蓝墨颗粒上时,它吸收了红光,反射了绿光、蓝光;III:照射在黄、蓝混合墨颗粒上时,它吸收红、蓝光,反射了绿光。 
  因黄、蓝墨等量调合,那么II
、III的机会均等,反射光如下: 
  I:W-B-R=G 
  II:W-B=G+R 
  III:W-R=B+G 
  反射光组合效果为: 
  3W-(2B+2R)=3G+R+S=W+2G 
  所以这两种油墨调合后的彩为绿。如果黄墨和蓝墨不是等量调合,那么II、III情况不可能均等,
黄墨多就使所配油墨偏黄,反之彩就偏蓝。掌握三原彩变化规律后,可以举一反三,调配出各种原稿的彩。 
如何调配专油墨 
  对专油墨的调配,调墨人员要做三个准备:1.相调配准确,符合原稿样标准;2.调配油墨印刷适性准确;3.调配专油墨的数量准确。 
  相调配准确 
  1.调墨人员对油墨制造厂生产的各种油墨的彩要有深刻印象,敏锐的感觉。调墨人员要对各种油墨的三属性(相、明度、饱和度)有充分了解,配才能以最快时间和最少的原墨种类调成符合原稿样的专油墨。因为彩可以通过相、明度、饱和度三个参数来研究它的性质并作为衡量两种颜差别的依据,用它来表达描述颜可获得统一的颜语言,适合规范化、数据化的需要。 
  2.对原稿样的分 
再生素  a.确定主、辅墨。专油墨的调配,在我们掌握几种常用油墨彩变化规律和特质之后,对原稿样分析最为关键,它关系到整个油墨相的准确程度,在分析原稿相时,我们可以运用减法原理加以考虑,就是以三原理论来分析原稿样在三原中的含量,来确定主和辅助的配比,一般
乳化石蜡来说一种原为主,其他就为辅。 
  配制中国电信公司的标准电信蓝时,通过观察它给我们印象是蓝为主略带红味,整个油墨的彩鲜艳厚实、纯正,即油墨的明度、饱和度大、相纯正,所以我们采用天蓝为主,辅以彩鲜艳、偏紫的桃红墨,虽然样张上有分的配比,但它为电子分或桌面系统上的彩配比与实际的印刷油墨并不兼容对应。 
  配制中国移动公司的移动蓝,因为它的标准经印刷机印刷后,就出现明显的偏,灰度增加,给人以陈旧、带暗的感觉,所以我们不能拘泥于它与电信蓝相差无几的分比例,而采用相不纯正,明度偏暗的中蓝为主,及大红、再略加黑墨以增加整个油墨的灰度。 
扫频信号源  b.得到主辅墨的比例  低温热管
  当我们确定主辅之后,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得到主辅的调配比例:根据以往经验得到恰当的配比;根据调墨手册中相近样的配比;用少量的原墨进行调小样以得出正确的配比。 
  c.配好专墨的颜与原稿样进行比较 
  采用纸片(一般为铜版纸、胶版
纸),蘸取少量的专墨用"刮样法"或"拓样法"来取得墨样,与原稿的样进行对照比较,以便有差别时调整配比。 
  配时注意事项: 
  一调墨辨的光源,最理想为均匀白光,朝北窗口的自然光,及与自然光相近的人造光源,如日光灯与白炽灯混合使用光源等; 
  -调配好墨样要比原稿样深,因为柯式油墨经润版液混合和油墨干燥后,油墨相会相应变浅。还有相正确,油墨深(饱和度大),可以减少下墨量,有益于柯式印刷的水墨平衡控制; 
  -要考虑承印物纸张的性质,如白度、吸收性、平滑度等,如纸张的性质与原稿的纸张性质相差甚远时,就要按具体情况分析,如同样是电信蓝,但有次用户要求用粉红香卡纸印电信标志,若采用电信蓝原有配墨方式,印出的彩效果就发暗、变灰,整个相与原稿相差甚远,我们就可以直接采用天蓝墨印刷与纸张配合而呈现彩的效果就与电信蓝相近。 
  -要考虑样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对彩产生错觉,在辨时应将周围遮盖掉,单一观察,才不致于发生偏。 
  -用拓样法和刮样法获取墨层时,掌握好专墨的墨层厚薄要与原稿样墨层厚度基本相近。 
  专油墨的印刷适性要求恰当准确 
  一般专油墨的印刷属性调配,主要考虑调配油墨的黏度、流动性和干燥性,但现在随着油墨行业的发展,各种油墨的适性较好,兼容性较好,一般我们不需或只需要添加适量油墨助剂,如特效油墨添加剂或调墨油等,来改变调配油墨的适性,就可以达到较好的印刷效果。 
  注意事项:油墨调配要混合均匀;纸张性质如为涂料纸即铜版纸,一般要用快干油墨调配,而胶版纸用树脂油墨调配即可。 
  调配专油墨数量准确 
  调配油墨量准确,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印刷数量多少;纸张吸墨性的强调;印刷图文的面积多少;专油墨的著力强弱;专油墨的厚薄(密度大小)等等。 
  如果油墨调配过多,剩余墨就造成浪费,如果太少不够用,就需要再度调配,如遇到复杂彩,第二次和第一次调配的油墨很难完全一样,这对产品质量就有影响。所以在调配时应略微多余实际印刷用量,这也是为了避免墨斗中的存量低于一定值后引起印迹墨的变化。 
深墨和浅墨的调配 
  油墨的调配一般可分为深油墨的调配和浅油墨的调配。 
  深墨的调配 
  只用原墨调配,不加入任何冲淡剂,统称为深墨的调配,调配时根据前述样分析结果,主辅的确定,再根据设计的配比,用辅油墨逐量加
入主油墨调匀即可。根据减法理论,调配油墨时应尽量少用原墨的种类,否则会降低油墨的亮度和影响彩的鲜艳。 
  浅墨的调配 
凡加入冲淡剂所调配成的油墨,统称为淡墨的调配,因为浅墨对人眼刺激量少,所以 一般要用放大镜对原稿样进行分析,剔除冲淡剂,确定主后,就要注意油墨的偏,一般采用在冲淡剂中逐渐微量加入原墨来调配。 
  浅墨一般为冲淡剂或白墨中加原墨的调配而成,要注意以白墨为主的浅墨调配,它的调发粉,墨较鲜,具有很强遮盖能力。因为白墨颜料易堆版,堆橡皮布,耐光不好,适宜印实地的单印刷,一般为粉蓝粉红列专墨。冲淡剂为主的浅墨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不具有遮盖力,彩不鲜,适合多重迭印刷,一般为淡红、淡黄、浅灰等系列专墨。 
  综上所述,专墨的调配,因为涉及光理论、油墨、纸张、工艺等方面,使专油墨调配更显复
难困难,而且目前基本以经验为主,所以对调墨人员的要求较高,首先即要掌握光理论,其次又要求掌握常用油墨的属性等,对彩要具有敏锐、准确的鉴别能力,并且不断通过实践有意识地锻练自己的应用能力,即看到某一相时,就能迅速大致报出油墨的配比。只有这样能才又快又准确配好专油墨,更好地为生产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产品质量。 
水基柔性版油墨配方设计的要素 
一、水基柔性版油墨概念 
水性油墨由水性高分子树脂和乳液、有机颜料、溶剂(主要是水)和相关助剂经物理化学过程混合而成。水性油墨具有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不易燃,不会损害油墨制造者和印刷操作者的健康,对大气环境无污染等特性。水性油墨作为一种新型印刷油墨,没有溶剂性油墨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在印刷品中残留和对包装商品的污染,改善了总体环境质量。 
水基柔性版油墨,是根据油墨按印版版型的分类方法并与油墨的干燥机制相结合命名而得。 
二、水性柔性版油墨配方的技术依据 
1.水性连结料的中和成盐机制 
水性油墨采用水性连结料。水性连接料基本分为三类:胶态分散体、乳液聚合物、水稀释型聚合物。目前油墨行业主要采用的还是稀释型连接料。许多高分子(水溶性)原来并不溶于水或仅部分溶于水,只有添加一种酸或碱,才因电离作用而溶于水。典型的例子是聚丙烯酸和聚酰胺分别是阴离子和阳离子型电解质。这些物质水溶液的pH值与它的粘度、絮凝效果、稳定性、分散性等密切相关。故在水溶性聚合物的分子链上含有一定数量的强亲水性基团,如羧基、羟基、胺基
等,但这些极性基团与水混合时多数只能形成乳浊液。而羧酸盐能溶于水,因此水溶性连结料的制造往往是使用高酸态的合成树脂,再以胺中和成盐。
2.挥发、渗透、固化反应或三者兼有的干燥成膜机制 
预制梁
一般来说, 印刷工艺以及相应的干燥方式决定所用的油墨配方体系。为满足柔性版印刷的工艺要求及水性油墨自身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印刷基材,水基柔性版油墨的干燥方式有挥发、渗透、固化反应或三者兼有。 
(1)挥发干燥机制 
对于承印物为非吸收性基材的柔性版印刷,其干燥方式主要以挥发干燥为主,即采用树脂/溶剂的油墨体系。因为: 
①柔印机速度很快,80m/min到 200m/min以上都有,一般来说第一印完到第二印刷,其间隔仅几秒到零点几秒。对于非吸收性基材,在所有的干燥类型中,仅挥发干燥可满足这一要求。 
②只有墨膜中的液体尽快脱出墨膜,例如利用沸点不高的溶剂有瞬间挥发的特性,才能使油墨迅速干燥。快干性也要求油墨为低粘度而且烯薄的液体。 
③对于胶印油墨、铅印油墨而言,可以通过墨辊之间的调和,使油墨均匀地涂布在印版上,而柔印油墨仅靠本身的流动性、粘附性填充在网纹辊网眼中并传墨到印版上,只有较低的粘度即较烯薄的液体才能赋予这样的性质。而且油墨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填满凹眼,如果粘度太大则难以填入凹眼中,同时刮刀也难以圆滑地刮去网墙部分的油墨。所以柔性版油墨一般为粘度较低的流体形式,大量的溶剂或水只有通过挥发或渗透的方式进行。当然粘度太低也不行,否则压印会造成网点中的油墨易变形,使图文再现性变差。 
油墨的干燥速度首先取决于油墨中溶剂的挥发速度。油墨中溶剂的挥发,主要存在如下影响因素: 
①不同的树脂对溶剂挥发速度的减缓程度不同。溶解度越大的树脂,溶剂越难以脱出,挥发速度越低。 
②颜料在油墨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溶剂的挥发速度越低;颜料粒子的半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溶剂的挥发速度越低;不同种类的颜料对溶剂的脱出性不相同。 
(2)渗透吸收干燥 
对于吸收性基材的柔印,其干燥方式以渗透吸收干燥为主。吸收性基材如纸张对油墨具有吸收性。油墨中的连接料是液体成膜物质,同时能粘结料粒子并使之粘着在纸张表面上。连结料转移到纸张后,就向纸张内部渗透,直到油墨中的料粒子之间变得足够紧密,粒子间的间隙不断缩小所产生的颜料颗粒间毛细管拉力与纸张内吸收连结力相等时完成吸收渗透过程。连接料向纸张内部渗透的程度与纸张内毛细管拉力成正比,即纸张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07: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091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油墨   调配   印刷   专色   色彩   原稿   色样   纸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