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山铁矿——精选推荐

  〔顺风山铁矿〕
顺风山铁矿始建于1962年7月,是1座年产8万吨平炉矿的露天坑内联合开采的小型黑金属矿山,现属铜陵市经委领导。
该矿位于繁昌县孙村乡境内,下辖铁山采区位于繁昌县新港镇。矿区东北距马钢公司桃冲铁矿3公里;距芜湖50公里;东距繁昌县城20公里;西南距铜陵市45公里,有公路相连;在芜铜铁路线枫香墩、钟鸣车站均设有专用站台,在繁昌新港镇设有专用码头和驳船。历年产品水陆调运比例,陆运占总量的三分之二,水运占三分之一。
矿区占地总面积329212平方米,建筑面积50960平方米,其中工业设施12548平方米,生产设施38412平方米。下设掘进、采矿、破碎、选矿、运输、机修6个生产车间,20个职能科室,2个劳动服务公司,职工子弟学校、技工学校各1所,1个卫生所。现有职工总数1108人,其中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8人,助理会计师、统计师各1人。
1985年该矿拥有各种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276台,总重量441.36吨;其中自备260千瓦发电机组2台,空压机2台,机车车辆4台,汽车29辆,机床10台。企业装机总容量6005千瓦,进电线路8公里,设有3.5万伏输电线路。80年代,实际生产能力年产平炉矿8.5万吨(井下6.5万吨,露天2万吨),破碎年生产能力1.8万吨,选矿年处理量3.2万吨,年运输能力8万吨(汽车运输)。
顺风山铁矿由顺风山、铁山、叶山同3个矿点组成,系安徽省平炉富矿生产基地。顺风山由3个矿体组成,属矽卡岩型,长120~270米,延深60~120米,厚4.3~7.5米,埋深15~105米,倾角15°~80°,矿石类型以磁铁矿为主,平均品位57.64%,累计探明储量205.8万吨,保有储量53万吨,系露天、坑内联合开采。
铁山由4个矿体组成,属坡积型,长150~600米,宽40~373米,厚0.2~19.4米,埋深2.5~25米,倾角平缓。矿石类型以镜铁矿为主,平均品位65.44%。累计探明储量57.2万吨。系露天开采。
该矿1958年开始开采(采),1961年6月由安徽省冶金设计院提出平硐开采方案,计划坑采年产10万吨。1962年又规划露采年产5万吨。1985年露天开采实际生产能力为2万吨,坑采实际生产能力为6.5万吨。
1962年至1985年底,国家基本建设累计投资总额509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761万元,净值405万元。累计生产铁矿石190.05万吨,累计上缴国家利税总额2395.2万元。
1985年,铁矿石产量86361吨,其中平炉富矿41776吨,工业总产值301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2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650元/人·年,产值利税率75.75%,资金利税率26.76%,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67.21天。
该矿尚存地质保有储量53万吨,其资源已接近枯竭。从1985年起,按平均年产量8万吨计算,约可开采7年,铁山采区已无矿可采,经安徽省冶金工业厅矿山公司意见,于1986年注销产地。正加强外围探矿,延长服务年限并积极寻新矿点,搞好矿山接替。
·
·
6
6
第二节 有金属矿山
  一、铜陵有金属公司所属矿山
铜陵有金属公司矿山系统基本建设始于50年代初期,最初以铜官山铜矿为基础,建设规模为日采选400吨。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先后完成井边铜矿、铜山铜矿、狮子山铜矿的基本建设,矿山规模发展到日采选3600吨。70年代,凤凰山铜矿、金口岭铜矿相继完成基建投入生产。到1979年底,有公司矿山建设共完成投资32709.56万元,占公司建设投资总额64.02%,其中用于采矿建设工程投
资为24080.72万元。累计完成更新改造资金11165.6万元。其中采矿措施为560.42万元,开拓工程为6467.72万元。1978年5月,安庆铜矿开始筹建(1979年缓建)。1982年12月,由中日合作进行的安庆铜矿精密探矿工程开工,日方无偿投资1000万美元,计划到1986年9月完工。1984年,中国有金属工业总公司同意恢复安庆铜矿基本建设。到1985年底,完成投资2276.13万元,预计1989年建成投产。各矿坑采施工单位主要是有公司的井巷公司及各矿自备施工队伍。
截止1985年末,有公司矿山系统基本建设累计完成资金52573.64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4836万元,更新改造资金17737.64万元,占有公司建设资金总额的64.89%,日采选能力达1.45万吨,拥有各类主要坑采设备3212台,设备总重为11.16万吨。铜官山铜矿完成建设投资8292.69万元,更新改造资金7026.96万元;铜山铜矿完成建设投资5478.24万元,更新改造资金3954.54万元;狮子山铜矿完成建设投资7229万元,更新改造投资2978.99万元;凤凰山铜矿完成建设投资9394.6万元,更新改造资金3776.16万元;金口岭铜矿完成建设投资1966.25万元,更新改造资金1165.23万元;安庆铜矿完成建设投资2276万元。
铜陵有金属公司矿山工业坑下采矿生产始于1952年的铜官山铜矿老庙基山坑下开采,当时日矿产量为290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1985年已有铜官山铜矿、铜山铜矿、狮子山铜矿、凤凰山铜矿、金口岭铜矿5个矿山坑下开采矿山,拥有主要采矿设备2382台,总重量3925吨,装机容量7.98千瓦,日出矿能力达6700吨。采矿方法也由起初单一的水平分层干式充填法过渡到溜矿法,继而演变到1985
年的崩落法和尾砂充填采矿两种主要方法。从1952年到1985年,累计坑下采矿4576.10万吨。
1956年9月21日,有公司露天采矿正式生产,生产区域为老庙基山、小铜官山露天采场。1966年7月,该露天大规模采矿结束,留1台电铲、2台汽车继续进行残矿开采,1972年全部结束。1970年10月1日,铜山露天投产。1978年6月,前山露天投入采矿生产。1980年1月,铜山露天采场停止出矿。
露天开采过程中,因采场地质状况不同,所使用的采矿方法也不同。老庙基山、小铜官山露天采场在同一矿床,上部用露天开采,下部沿至露天采场的走向两端均用坑下进行开采,从而形成露天和坑采同时进行,提高了矿床的开采强度。铜山矿的铜山露天和前山露
·
·
7
6
天采矿在设计中确定固定螺旋式坑线延伸新梯段的方法,在露天生产前期,螺旋式坑线位于露天顶盘非工作面上,增加了生产的采剥比。后把负27.5米以上梯段,改为矿体顶盘的半固定路堑开拓延伸,
使生产前采剥采量减少。生产前5年,剥离量为设计的91%,出矿量为设计的147%。截止1985年,各露天矿山生产累计完成采矿量1198.77万吨。
1985年,各矿山主要采掘设备共有2382台,总重量达79827吨。其中狮子山矿的多绳升机、牙轮钻机和凤凰山铜矿的坑下运输设备达到70年代国际水平。
铜陵有金属工业选矿工程建设始于1950年,到1985年,共建成铜官山矿选矿厂、铜山铜矿选矿厂、狮子山矿选矿厂、凤凰山铜选矿厂、金口岭选矿厂等5个选矿厂。选矿工程主要设计单位为北京有设计研究院、南昌有冶金设计院、有公司设计院及各矿自身设计部门,主要施工单位为有公司建筑工程安装公司(简称建安公司)和各矿施工队。
铜陵有公司铜工业生产开始于1952年10月,初期生产单位仅有铜官山选矿厂,生产能力为处理原矿400吨,产品为铜精矿。随着矿山发展和采矿出矿能力的提高,选矿生产也逐渐发展。1959年11月,铜山铜矿选矿系统投产,日选能力2000吨;1966年7月狮子山铜矿选矿系统投产,日选能力1000吨;1968年井边铜矿选矿系统日选能力为250吨投产;1971年1月,凤凰山铜矿从瑞典引进的成套自动化选矿系统投产,日选能力2000吨;1975年4月,金口岭铜矿选矿系统投产,日选能力为1000吨。1985年,铜陵有公司选矿系统5个选矿厂日处理原矿能力1.4万吨,拥有生产设备830台(套),装机总容量2172千瓦,总重量7232吨,生产产品有铜精矿、硫精矿、铁精矿、金、银、钼等。
另外1981~1984年金口岭选矿厂累计生产钼酸铵18.2吨(产值47万元),分别销往日本、美国及联邦德国,1984年7月停产。选矿产金、银单位有金口岭选矿厂、铜山铜矿选矿厂、凤凰山铜矿选矿厂,到1985年末,3厂累计生产黄金1001.47公斤,白银18424.2公斤。
〔铜官山铜矿〕
铜矿坑采工程:铜官山矿位于铜陵市铜官山脚下,已有1700多年开采史。1950年初,在国家批准恢复铜官山铜矿建设后,铜官山铜矿工程处于1950年6月,开始了铜官山铜矿井巷恢复工程。首先对日本侵华时期开拓的旧有坑道进行疏通修复,当时遗留的井巷主要在老庙基山65米中段处,有平巷200米左右,第一斜井约60米,第二斜井30米,横巷约190米,因长年荒废,无人维护,旧洞口及巷道支护均已倒塌,恢复施工的设备简陋,主要靠人工以手锤打眼,工程进度缓慢。到1950年10月下旬,第一斜井与平坑贯通,同年11月上旬,225米的平巷疏理工程全部完工,坑外铺设轻便铁道127米。1951年矿山先后安装了4台压风机,其中2台功率为522H P,自制了载重1吨的铁矿车100辆,建设了平坑内外临时供风、供水和供电设施,加快了井巷工程建设。1951年,井巷掘进共完成1168米,到1952年4月,井巷恢复工程初步完成,5月转入生产准备阶段,当年6月,铜官山矿正式出矿生产。至1952年底,开采恢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9.9万元。身份证保护套
从1952年起至1985年,铜官山铜矿坑采工程建设竖井10个,主要有松树山斜井、天鹅抱蛋山斜井、
主井Ⅰ号、主井Ⅱ号、副井Ⅰ号、副井Ⅱ号、副井Ⅶ号、副井Ⅷ号、宝山一号盲井、宝山二号盲井。累计完成建设投资15319.65万元(含更新改造资金)。
辅助设施:铜官山铜矿矿区主要供电系统由总变电所控制。在完成采选工程建设后,·
·
8
6
逐步对矿区的供电设施进行建设。电源采用35千伏双回路进线,一为357号线路,接铜陵发电厂,二为252号线路接华东电网,在总变电所安装2台1万伏安变压器,由总变电所安装19路64伏高压输电线通往选矿、水泥生产系统及井下配电站和主要设备点。
铜官山铜矿矿区供水设施采用工业与生活用水分开建设,工业用水分为选厂供水与井下供水二个系统。铜陵市自来水厂水源由3个供水站分别输入老庙基山500吨水池和天山、小铜官山800吨水池、200吨水池,把生活用水送至居民区。
铜官山铜矿坑下排水采用两个系统:老庙基山排水系统和宝山矿段排水系统。老庙基山排水系统采用
分段接力排水方式,老庙基山坑下涌水量为10000吨/日,地表汇水面积约60万平方米,雨季涌水量增大为12000吨/日。宝山排水方式采用二段接力排水,排水能力为840立方米/小时。
铜官山铜矿建有5个压风机站。老庙基山压风机站装有2台100立方米空压机,2台84立方米空压机;尾山压风机站装有2台40立方米空压机和2台60立方米空压机,熔剂压风机站装有1台40立方米空压机,1台40立方米压风机。
铜官山铜矿通风采用分区通风,在各矿建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全矿分成4个通风区,通风系统内采用对角式通风方式,于各矿段的一侧设置主回风井,安装主扇风机。
铜官山铜矿主井系统用双箕斗提升,容积2.1立方米,翻转式。粉矿回收装置采用小罐提升。全矿所生产的矿石都集中到负55米中段运输提升,然后用电机车拉到老庙基山,合并到该矿段系统处理。
坑下开采:1952年,铜官山铜矿开始坑下开采。矿床开采以下盘和侧翼竖井开拓为主,外围矿点则以平坑和下盘竖井开拓。矿床开拓顺序先为主矿点,后为外围矿点。通风方式为局部通风。在矿床开拓中,采场天井和矿柱天井,一般采用人工支柱法开拓,少数天井则采用吊罐作业。1975年下半年起,开始在老庙基山负135米中段3号采场进行深孔采矿。
1950年,全矿区采矿设备仅有35台。1952年,铜官山铜矿生产初期,主要生产设备有2台加拿大制造
表面保护膜的压风机和1台日本制造的卷扬机,坑下采矿作业使用干式凿岩机,手推铁矿车出矿。1956年采用湿式采掘作业。到1985年,采矿主要生产设备有:凿岩钻机10台,各种凿岩机103台,各种类型电耙共96台,运输矿车588辆。
1952年,铜官山铜矿工程处依据苏联专家的意见,采用充填采矿法与顶层崩落法混合作业。1962年开始在坑下采用小中段崩落法进行部分矿床的开采,铜山铜矿大部分矿床采用水平孔崩矿。1964年,铜官山铜矿坑采施用深孔溜矿法。同年对松树山火区矿床开采使用竖分条崩落法,同时采用“三强”(强掘、强采、强出)作业法。进行火区高硫矿床的采矿。1967年,狮子山铜矿用有底柱的强制崩落采矿法、并逐步推广。
铜官山铜矿采用“多点开坑、总体运输”方法,矿石提升采用主井各矿段的矿石通过本段竖井、溜井提升溜放集中至5米运输中段装入1.7立方米矿车编组后运至新大井5米中段矿仓,之后由新大井提升运至选矿厂。新大井采用双箕斗提升矿石,容积2.1立方米,提升3600吨/日。
1952年6月,铜官山铜矿老庙基山62米平坑经过恢复建设开始坑下开采,投入初期日采出矿量为290吨,该年全年坑下采矿3.88万吨,铜精矿含铜量298吨。1953年,进行
·
·
9
6
大范围的采准扩建,开采了松树山、老庙基山小铜官山矿段,设计能力为日采矿量3000吨。1966年,坑下采矿量达到年产92.07万吨。1971年,为完成“粗铜、铜料双达3万吨(即双三万)”而组织坑下采矿生产高潮,采矿量达106.18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72年为101.74万吨。由于“采富丢贫”,1974年后坑下矿体逐步缩小,生产能力下降到日采矿量2100吨。1975年下半年,开始在老庙基山负135米中段3号等采场进行深孔采矿。1978年为年采矿量60.09万吨。1980年以后,矿山坑下生产进入老化期,铜金属量据原勘探储量结果已开采90%,原矿含铜品位从1%下降到0.5%左右。从1952年到1985年底铜官山铜矿坑下累计采矿2060.4万吨,生产铜量18.59万吨,其中1985年,日采矿量为1264吨,年采矿量为39.85万吨。
露天开采:老庙基山、小铜官山露天采场采用顶盘折返式固定坑线开拓矿床,后改为沿矿床东端绕至底盘的折返式固定坑线开拓矿床,在松树山增开一条堑沟,在观音涝山、小铜官山增加开拓了3条临时堑沟。矿床开拓采用硐室爆破。边坡结构为底盘最终边坡角与矿体倾角一致,顶盘最终边坡角60度。
老庙基山、小铜官山露天开采工艺在1954年至1956年,采用硐室爆破。1957年试验油爆破取得
贺育民
成功,并在全国推广,同时还进行了接近微差的间隔起爆试验,其后改为用继电器控制时间起爆,后又按苏联专家意见进行比值的爆破。1957年,开始使用钢绳冲击式钻机进行穿孔爆破,代替原小硐室爆破。1954年采装使用11台0.75立方米的柴油铲。1955年从罗马尼亚引进3台旧电铲,取代柴油铲。1957年后开始试验C2-3型电铲,配12吨索马牌汽车和深孔爆破,形成露天采装配套工艺。
老庙基山、小铜官山露天采场采用人工板车与12吨自卸汽车运输矿石,以汽车运输为主。在矿床内开拓主运输坑线,纵向坡度8%。露天采场采用溜井、分散卸装方式运输。
1956年9月,老庙基山、小铜官山露天采场投产后,日采选矿石236吨,年采矿量为8.48万吨。1957年为37.99万吨。1960年因生产中发现小铜官山底盘边坡开裂滑落,遂改其为坑下开采,保留老庙基山露天采场,年采矿量为79.97万吨。1961年完成矿量48.5万吨。1966年7月以后,露天采场能力基本消失。1972年,露天采场闭坑。累计完成采矿量664.024万吨,铜量4.73万吨。
选矿厂工程:1950年,铜官山铜矿依据恢复建设计划,自行设计建设选矿厂。同年7月建设工程破土动工,厂址在铜官山长山头,以日本人遗留的选厂原址为基础,设计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原矿400吨,厂房建筑面积3251平方米。1952年1月上旬,浮选设备投入试车,球磨机于2月上旬全部投入试车。1952年10月铜官山选矿厂建成投产。
一体化化粪池>太阳能电池控制器选矿投入生产后,磨矿细度在1953年由100网目提高到48网目,日处理量达1000吨,1954年3月中央
重工业部批准选矿厂进行扩建,建设规模由原日处理400吨扩大到3600吨;扩建工程在生产的同时进行,1956年竣工,扩建后的生产规模为日处理原矿2800吨。1958年再次对选矿厂进行扩建,1959年竣工,日处理原矿能力达4100吨。在进行选铜系统扩建的同时,铜官山矿务局决定开始选铁系统建设,1959年动工,1960年4月工程竣工,完成厂房建筑2400平方米。1965年,选矿工程再次进行扩建,1966年扩建工程竣工,建设规模由原日处理原矿4100吨增加到5400吨。截止1985年底,铜官山选矿厂设备总吨位达到2755.532吨,装机总容量1.56万千瓦。
·
可信的密封黏胶条·
7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5:1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082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铜矿   官山   生产   采用   建设   采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